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楊子上熱搜,留幾手辣評:不要臉,歡迎閲讀。
楊子因 " 不要臉 " 上了熱搜。
表面上看,這是留幾手在吐槽。
實際上,這也是他的價值觀總結:不要臉,要錢權。
1
内娛修羅場
" 公平 " 只是一張遮羞布
2025 年的内娛,比《甄嬛傳》更荒誕,比《狂飙》更無恥。
當楊子左手舉着 " 浪子回頭 " 的劇本,右手握着鑽戒在直播間求婚時,他跪的不是愛情,是流量墳場裏挖出的金礦。
所以他嬉皮笑臉。
裝都不想多裝一下。
他别有用心的意圖,憋都憋不住了,幹脆赤裸裸地暴露着。
在 " 求婚 " 時,他與網友互相笑罵。真誠度為 0,可信度為 0。
但他不在乎,因為:
1,他知道自己一定能上熱搜,這波流量穩了。
2,瘋狂的罵聲,根本不能将他奈何。
他活的不是臉面,是利益。
網友説:" 看,男人要錢不要臉,女人要臉沒有錢。"
之後資源果然滾滾而來。
他早就忘了自己 1 月 18 日退居幕後、退回家庭的許諾,做了直播,接了《我們的爸爸》,上了《演員請就位 3》。
他吸夠了婚姻困境的流量,踩着妻子的創傷上位,在她的掙扎中狂歡,将她的痛苦定價出售,變成流量、金錢與資源。
一個重利,一個重情。
重利的越來越有錢,重情的越來越匮乏。
這就導致一個娛樂圈怪現象:
男星的黑料是流量密碼,女星的眼淚是招罵源頭。
2
資源分配法則
男藝人作惡是 " 勳章 ",女藝人掙扎是 " 原罪 "
《再見愛人 4》收官後,六個嘉賓的命運,走上了完全不同的路。
這條路以性别為分水嶺。
我們看三個男嘉賓:
楊子精神霸凌、唯我獨尊、不管孩子、百利榨取黃聖依的價值,直播作秀,謊話連篇。
卻能無縫銜接《演員請就位》《我們的爸爸》。
留幾手 PUA 得葛夕重度抑郁,騙葛夕 600 萬不還,天天打壓、時時指責,内褲都要葛夕洗。
如今離婚官司未打完,《披荊斬棘的哥哥》就前來接洽。
而在微博的油膩發言天天上熱搜,被贊 " 真性情 "。
李行亮商演邀約卻接到手軟,晚會舞台永遠有他一席之地。
女嘉賓呢?
黃聖依離婚後僅靠《火星情報局》露臉,美妝帶貨被嘲 " 過氣女星恰爛飯 ";
麥琳節目裏被罵 " 作精 ",節目外連直播間都被平台限流;
葛夕獨立女性人設圈粉無數,卻連個像樣的工作都接不到。
沒看到嗎?
男藝人越瘋越紅,女藝人越乖越糊。
婚姻裏,他們占盡便宜。
婚姻外,他們享盡便利。
3
權力遊戲
人品是廢紙,資源是金條
你還沒發現嗎?
在成年人的世界裏,道德是女人的枷鎖,卻是男人的彈簧床。
而婚戀本質是一場權力的遊戲。
在這個遊戲裏,人品并不是通通貨,資源與權力才是
比如楊子。
你覺得他憑什麼作天作地,仍能橫行内娛?
因為,巨力集團是他的印鈔機,娛樂圈人脈是他的護身符,資本早把他的黑歷史鎖進保險箱。
你以為留幾手惡毒成那樣,為什麼能重登流量巅峰。
因為他背後站着蜂群文化,黑紅劇本早已寫好。
而李行亮深耕音樂圈二十年,人脈四通八達,機會從不欠缺。
反觀黃聖依。
因資源一直被掌握在楊子手中,她身後除了丈夫,空無一人。
離婚後,一檔常駐綜藝都沒有。
所以,
男星的人生是:" 我出軌、家暴、炒作、剝削妻子、不管孩子,但我是好藝人!"
女星的人生是:" 我獨立、清醒、守法、相夫教子、付出一生,但我是‘貶值商品’。"
這世道的潛規則從未變過:
權力在手,作惡是傳奇;沒有資源,善良是笑話。
4
反抗指南
不做哭墳的祥林嫂,要做搶話筒的屠龍者
女人遭遇不公時,只會控訴。
但我們很少意識到,控訴只會變成熱搜的尾氣,權力卻能戳穿事業的天花板。
看看過往那麼多遭遇悲慘的女星。
比如大 S,比如葛夕,比如黃聖依。
她們用血淋淋的教訓告訴我們:
哭訴不公? 網友只會轉瞬即忘。
等待救贖? 資本早已把你的故事,寫成男人的墊腳石。
唯有搶權!像鄧文迪扇向默多克的那一掌,打碎玻璃天花板的聲音才是最美戰歌。
所以,去學習全新的女性生存法則:
首先扔掉道德牌坊,撕碎 " 完美受害者 " 劇本。
男人從不愧疚,女人何必一生清白?
去看看楊子,正厚着臉皮搶資源。去學學留幾手,把黑料炒成一個超級 IP。
接着鑽進權力心髒。
投資、制片、做 MCN、開經紀公司,搶奪流量、資本、話語權——哪裏有錢權,哪裏就該有女人的高跟鞋。
再然後,拒絕雌競,和女性建立同盟。
單個女星是韭菜,成群女星就是轟炸機。
當女性學會互助,資源共享,合作共赢,慢慢在男性的牌桌上,成為發牌的人。
别再跪着求公平,要站着打天下。
眼淚只能換來紙巾,但權力能換來改寫規則的筆。
最後送上一句忠告:
與其為男人當血包,不如把自己煉成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