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蔚來将與蜂巢組建合資公司,整合大圓柱電池研發,歡迎閲讀。
文丨彭蘇平
編輯丨李勤 楊軒
囿于資源投入,蔚來在推遲自制電池量產後,又探索了另一條落地路徑。
36 氪從多位產業鏈人士處獲悉,蔚來正籌備與動力電池公司蜂巢能源成立合資公司,雙方共同開發大圓柱電池。
據悉,初步計劃為,蔚來和蜂巢能源會在馬鞍山一起投資試制線,兩公司一部分研發人員也将合并,但雙方的制造和采購都保持獨立。
" 這是一個新的合作模式探索,合資公司主要就是做中試和開發。" 一位接近產業鏈的人士對 36 氪表示,後續的量產節點可能在 2025 年。
此前車企與動力電池公司合作,主流方案是是财務采購模式,但像寶馬等公司擁有核心技術,早期會采用類似代工模式,委托電池工廠進行電池生產。雙方共同開發,成果共享的形式,尚無先例。
當然,這個合作模式,也是蔚來自制電池推進受挫之下一個不得已的嘗試。
去年,在锂礦和動力電池價格飚漲的背景下,蔚來開始籌備自制電池。今年 2 月,蔚來也舉辦了電池技術合作夥伴論壇,公司董事長、CEO 李斌在發言中披露,蔚來的電池研發團隊已經突破 800 人,每年的研發投入預計超過 10 億元。
當天,蔚來也宣布了大圓柱電池的生產計劃:在合肥建設 40GWh 年產能。
但 36 氪曾獨家報道,受經營情況、研發節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蔚來今年暫緩了合肥電池工廠的設備采購,但項目仍在進行之中,只是會 " 按照新的量產時間推進 "。
從零到一的突破從來都不容易,蔚來押注的還是業内鮮有量產先例的大圓柱電池,其研發遲遲未取得進展。此次與蜂巢能源牽手,匯集兩方的研發資源,意欲盡快促成大圓柱電池落地。
有產業鏈知情人士告訴 36 氪,目前蔚來的大圓柱電池 A 樣(即原型樣件)還在打造中,與蜂巢合作後,會把 A 樣導入到蜂巢和蔚來合建的中試線,進行後續的質量驗證和開發。
大圓柱電池是業内扎堆布局、卻尚未被攻克的技術大山,無論是對蔚來,還是對蜂巢能源,都難言輕松。
圓柱和方形、軟包,是單體電池的三種不同形态,大圓柱電池便是現有圓柱電池的進階版本,通過改變電池的材料、形狀和體積等,進一步提升整體性能。
2020 年 9 月,特斯拉率先發布 "4680" 大圓柱,即直徑為 46mm、長度為 80mm 的電池,據特斯拉 CEO 馬斯克介紹,該電池的單體能量密度可提升 5 倍,整車續航裏程則可提升 16%。
大圓柱電池能量密度上限更高,也更适合大規模量產,更重要的是,電池龍頭寧德時代長期在方形電池領網域占據統治地位,大圓柱電池是有機會突破其防線的另一條路徑。
特斯拉之後,LG 化學、松下、億緯锂能、遠景動力、蜂巢能源等國内外電池廠商都跟進推出這一產品。" 沒有電池公司不做 4680。" 新加入造電池陣營的蔚來也不例外。
不過,大圓柱電池的開發和量產并不容易。
引領風潮的特斯拉進度最為靠前,其計劃在 2022 年量產 4680 電池,卻未達預期,當下只小規模產出了一批。它的兩家供應商:松下和 LG 化學,前者宣布大圓柱電池的量產時間推遲至 2024 年,後者則沒有明确計劃,只表示在今年年底前會建設一條大圓柱電池產線。
而國内電池供應商,盡管有不少已經展出了大圓柱產品,但也還沒有實現量產。一位大圓柱電池研發人員曾對 36 氪評價道,絕大多數廠家的電池都還沒開發完全,很多都是只有一個外殼,性能上不一定能滿足客户需求。
大圓柱電池面臨從電芯工藝、設備采買到產線搭建,甚至量產應用等一系列困境。以已經小批量出貨的特斯拉為例,其就卡在了能改善能量密度和循環壽命的幹法工藝、極耳焊接等工藝難題上。
對于剛剛開始布局自制電池的蔚來而言,這顯然難度更大。與技術和工藝更為成熟的電池公司合作,整合資源,減輕投入壓力,不失為一條路徑。有接近蔚來電池研發的人士告訴 36 氪,蔚來與外部電池公司的合作去年就在談了," 幾乎聊了個遍。"
此次敲定合作的蜂巢能源,起源于長城汽車,是一家近兩年新崛起的動力電池供應商,今年上半年其在國内電池裝機量達 2.34GWh,排名第七。
蜂巢能源的标籤產品是方形 " 短刀電池 ",但它也儲備了大圓柱電池的技術,今年上海車展上就展示了一套 "46950 電池 ",據稱能量密度高達 300Wh/kg,可支持 4C 快充。
大圓柱電池的生產相對特殊,追求極高的生產效率,設計產能上限通常可以超過 "100PPM(每分鍾 100 顆)",而當下的方形電池為 60PPM。
也就是説,大圓柱電池工藝優勢只有大量生產才能被發揮。蔚來跳出自己的體系,與蜂巢能源合作,顯然也有利于做大規模,提升效率。
可以説,在自制電池這條路上,資源短促之後,蔚來終于看清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