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燧原科技創新研究院院長、首席科學家姚建國教授:構建基礎算力底座,推動國產算力發展,歡迎閲讀。
5 月 23 日,36 氪舉辦「颠覆 · AIGC」產業發展峰會。本次峰會匯聚產業力量,共同探讨企業、行業在面臨變革時的應對策略,分享思考,探索和發現產業中最具潛力的企業與最具價值的技術,在激蕩的環境中探尋前行的方向。
大會上,燧原科技創新研究院院長、首席科學家姚建國教授發表了題為《新一代 AIGC 算力底座》的主題演講,從算力視角分享了自己在大模型發展歷程中的見聞。姚建國教授坦言,大模型的快速發展已超出意料,兩年前關于大模型落地的解決方案仍不夠明晰,但目前看來大模型用武之處頗多。姚建國教授也表示,大模型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而算力是大模型發展的重要助推器。
同時,姚建國教授進一步指出,國内芯片技術與軟體生态建設較國外仍有差距。首先,随着智能算力的需求增加,利用系統級設計解決大模型算力可能會成為未來的發展方向;其次,軟體生态產業應構建國内軟體生态,尋求與國際創新體系相結合。最後,產業界的内部合作将加速算力基礎設施落地商用,共同推動國產算力發展。
燧原科技創新研究院院長、首席科學家姚建國教授
以下為姚建國演講實錄(經 36 氪整理編輯):
我本身在燧原科技和上海交大兩個部門,所以整個算力視角,我會從產業界、學術界包括研究界的角度分享一下。
其實算力的主要分為需求、場景、芯片和系統四個層次。2022 年左右有多少朋友相信大模型落地?我和很多朋友分享過,也讨論過整個後續大模型發展,大模型真正有一個算力之問,模型越大真的能夠提升算力水平嗎?
其實這個問題 2023 年之前,很多朋友都不信,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原來很多小的模型都能解決我們的問題,比如説原來 NLP、CV 也好都是通過經典模型解決。模型越大,能力越強,泛化越好,就有能力解鎖新的技能,這是出乎很多人意料的一個期望,最終 2023 年,現在很多人相信了。所以很多發展原來受限于算力、模型、軟體硬體迭代式互動結果,這也是大家熟悉的發展歷程。
谷歌 2017 年提出 Transformer,把 Attention 機制介紹到學術界, OpenAI 整個發展歷程通過了好幾代迭代。整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模型不停迭代去做。在大模型開始之初是有極大風險的,他們自己都不太相信,或者是懷疑這個能做到什麼樣的程度,通過了幾代的迭代,去年年底開始有了突破性的成果。所以我們還是期望國内有一款對标 ChatGPT 的通用大模型,我們能夠願意付費使用,這樣會對整個產業有重大的推動作用。
這個過程中,算力起到什麼作用呢?一般來講都説,大模型的參數很多,參數很多時候算力要求很大。比如 OpenAI 的開放文獻中提到:3640PFLOS 天,這個相當于 1 萬張 A100 加速卡的算力水平。可以看到真正通用大模型算力水平是通過大量算力去做,也因此 ChatGPT 的投入巨大,風險巨大。
2020 年之前從研究界一直關注 Transformer 模型,Transformer 相關一些機制到 NLP 解決,後來移到 CV 上,當然 CV 還在提升精度。從整個發展水平和發展規律來看,算力在整個大模型基礎設施裏面起了重大推動作用。埃隆馬斯克要做,首先買了一萬張 GPU 卡,這個是基本的配置。
算力的種類很多,包括通用算力、超算、智算,通用算力就是我們用的雲計算;超算方面,比如説天氣預報、超算中心;智能計算這幾年的發展呈指數級增長,超越了摩爾定律。2012-2018 年 AI 訓練算力增長了 30 萬倍,而通用計算增長只有 7 倍,所以説從算力發展來講,目前算力水平包括算力需求的話還是智能計算為主的計算發展趨勢。
我記得前兩年去企業交流時,很多人都在問,大模型怎麼落地?當時我也不知道,但現在看來都覺得哪兒都可以落地,所以説很多發展,都是在意料之外的發展。這個意料之外的過程中,我們怎麼去找一下規律,看一下未來國内機會哪,我們沿着别人走過的路,能夠找一些其他的方向發展,所以整個發展是生成能力改變了生產力的智能。
什麼叫生產力智能?就是能夠幫我們人類做很多事情,能夠解決生產力問題,我本人負責研究生,我們在研究生培養裏面,今年開始改了一些考試規則,比如説研究生復試編程,如果 GPT 能做出來,研究生就不需要學了,這樣考試内容基本不能和 GPT 能力相當,人類還是要解決復雜問題的,通用的基本智能,可以交給機器去做,這個很多是生成能力,未來會給大家很多想象空間。
這裏就有算力需求,不同的算力需求應對不同的大模型,基礎大模型,場景大模型和應用大模型。基礎大模型與 ChatGPT 類似,是很基礎,是通過巨大的算力生成模型,通過預訓練,由超大算力去支撐。這一般都是巨大的智算中心去做的,小的智算中心還達不到要求。
場景大模型是在大模型的基礎上做調優,可以适用到不同的應用場景,賦能到不同行業,可以用普惠訓練算力做。
還有應用大模型,主要是推理算力,是相對來講性價比比較高的算力。推理現在有兩種趨勢,一個雲端推理調用一下返回來;另外還有端側,現在開始要有,本身的大模型部署開始往端側做。
還有就是 " 模型即服務 ",這個事已經發展很久了,但是發展并不好,原來我們 AI 這個通用一些自動化 AI 算法,有很多的 BAT 都做過,但用下來之後,包括客户反饋是一般的。但如果 " 模型即服務 " 是通過通用人工智能提供的話,可以帶來不同一些體驗,比如文字生成圖。
所以我們一致認為,AIGC 給大家帶來全民體驗 AI 能力,這個非常重要,現在我們大街上随便找人都可以説 AI 能力這個事情,因為都體驗過。這就是很多 " 模型即服務 " 能力部署的範圍提供。
我們再看一下芯片,上個月上海學術界做一個讨論,大模型我們差多遠?學術界給的説法至少差一代,芯片當然也差,只有知道差在哪以後我們才有能力追趕。不管是模型、算法也好,還是芯片能力也好,國内一直以來都在講追趕。
智能芯片目前還是英偉達占統治地位,這個是不可否認事實,而且大家看到全球 AI 芯片的增長的話,是快速的增長,因為智能算力的需求在增加,智能算力主要芯片載體就是 AI 計算加速卡,叫 GPU、DSA 也好,都是 AI 算力的特定計算。
從市場來講還是有很大需求,但是我們怎麼辦呢?其實我們要深刻看一下歷史發展,和我們将來發展路徑一個耦合度,比如超算。超算也是做大系統,主要靠互聯去解決大算力問題,這樣的話能夠實現 E 級計算。它的重要特點就是單核能力差,系統能力相當,我單個打不過你整個系統還是可以,因為它實現了整體算力。
智能計算未來類似芯粒,單 die 算力有限,但是系統級設計包括互聯能夠解決大模型算力這種智算水平,未來很可能往這個方面發展。
最近很多的研究、初創企業都在提系統級創新,包括 AMD、英特爾都在提,這是技術的趨勢。系統級創新的問題來源于算力水平,不僅僅是單顆芯片解決,一定是通過系統解決方案去實現整個算力的變化。
目前存儲和運算的性能提升很多,但是帶寬提升有限,有一個 9 萬倍計算性能提升,但是有一個 30 倍帶寬性能提升,這肯定是不匹配的,未來會有通信瓶頸。所以要去解決高速通訊下實現高速互聯,高速互聯實現可擴展智算水平的問題。
另一方面,現在功耗太大,大家知道智算中心其實都是高耗能產業。解決這種高能效一些計算,比如英特爾做了 7nm 以下數據搬運,能夠占 63% 的能耗水平。現在很多大模型計算都是數據密集型的計算,因此它的能耗會很高。另外大模型需求還要去做專門的加速,剛才咱們看到大模型發展從技術來講可以追溯到 2017 年谷歌發的 Attention 的文章,那篇文章在模型上提供了一個專門的算法,現在包括英偉達在内的各類加速設備,都在做專門的加速,針對特定模型、特定算子,特定的計算範式可以做專門加速,整個實現模型算力就會有這種呈指數提高,這就是系統性創新。
另外整個智算系統的發展趨勢來講,芯片還是要大算力,高速互聯下的高算力,這個能夠實現系統級的解決方案。目前來講單獨的伺服器、單獨的集群無法解決大模型預訓練,但推理還是可以的。預訓練會有一些專門加速,比如説 H100 提供 Transformer 引擎,提供低精度的數據格式,這樣也是提升算力利用率。這裏還有很多互聯創新,所以未來會有很大創新是集中在系統級層面。
此外還有生态,軟體生态其實是我們產業最關心一件事情。前段時間讨論,軟體生态提了好多年了,為什麼軟體生态還沒有成長起來?現在大家都認為做軟體生态,首先是在國内包括研究界自己要把軟體生态產業支撐起來,并與國際創新體系相結合。
所以説,還是在開放的軟體生态下,去做類似于大模型編程,現在出了新的編程模型,包括編程方法,支撐大模型更有效地、更容易地編程。這也是智算系統的發展趨勢。
燧原科技是做整個算力的基礎設施和數字底座,有芯片、軟體、系統,包括解決方案,目前 AI 芯片主要還是兩類,是第二代訓練和第二代推理,現在已經實現了整個算力集群的部署。由于集群都需要高速互聯,我們也實現了自己的協定高速互聯,替代原有協定,這樣可以實現多機多卡,實現大規模千卡以上互聯下的集群算力。
同時,燧原也提供了液冷智算集群的解決方案,實現了低能耗、高能效。目前已經在智算中心、泛互聯網、以及智慧城市和金融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裏落地商用了。未來也是需要我們和產業界朋友一起推動國產算力發展,構築新一代 AIGC 的算力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