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開年最佳,誰在罵他惡心?,歡迎閲讀。
最近有部電影正在發酵,勢頭越來越好。
豆瓣開分8.7,IMDb8.0,爛番茄新鮮度高達96%。
名導是枝裕和。
最擅長家庭片,拍出過《海街日記》《無人知曉》《步履不停》《小偷家族》等多部豆瓣TOP250電影。
《海街日記》
名編劇坂元裕二。
有《東京愛情故事》《花束般的戀愛》等知名爆款作品。
坂元裕二的加盟,也讓是枝裕和的風格裏多了些懸疑意味。
此次二人首次合作,一出手就拿了個戛納主競賽單元最佳編劇。
配樂是坂本龍一。
因教授當時的體力不足以重新創作完整配樂,只為本片創作了兩首鋼琴曲,其它配樂選自已發布專輯。
還有一眾名演員,安藤櫻、永山瑛太、田中裕子等。
噱頭拉滿,作品如何,一見分曉。
「怪物」
Kaibutsu
2023.5.17
---以下涉及劇透---
霸凌羅生門
故事最初,從單親媽媽"早織"(安藤櫻 飾)的視角展開。
丈夫早年意外逝世,早織一人艱難獨自撫養兒子麥野湊。
但最近,早織發現五年級的兒子的行為很奇怪。
比如,麥野湊會在家裏莫名其妙地把卷發剪掉。
比如,早上穿出去的運動鞋,回家時卻少了一只。
比如,帶去學校的保温水杯中裝滿了髒泥。
還有很多過激舉動。
麥野湊放學不歸家,而是去廢棄鐵軌處大喊——「誰是怪物」。
毫無預兆的跳車,毫無緣由的發火,身上多出莫名其妙的傷口。
這些太反常了,難道是青春期?
在早織媽媽的逼問下,麥野湊脱口而出——保利老師。
早織懷疑兒子麥野湊遭遇了學校暴力體罰,于是投訴到了學校。
但是,學校的态度更奇怪。
校長麻木的像個AI,只會記筆記,看着記錄規範作答。
保利老師是個無情的道歉機器,但只承認是誤會,絕口不提暴力二字。
早織反復來學校想讨個説法,但得到的只有學校管理層誠摯的道歉,再無其他。
最後,保利老師連象征性的出現都不出現了。
無懈可擊的公關回答,敷衍的令人氣憤至極。
無奈之下,早織将事情透露給了媒體,事情鬧大了,保利老師也被辭退了。
這就完了?
遠遠不是,電影還有其他視角。
這也是這部電影有趣點之一。
它采用了羅生門式的叙事結構,一種可以反復重復的講故事方式。
講述了同一件事,在不同視角下是如何發生的,又是被如何解構的。
讓我們把視角轉到保利老師眼前。
其實,在早織媽媽第一次來學校抗議時,保利老師就想解釋。
但學校高層勸住了他,用的理由也很荒唐——
因為早織是單親媽媽,實際上發生了什麼并不重要。
學校高層只要求保利老師一字一句的背誦道歉話術。
拒絕保利老師想要和早織媽媽正常溝通的請求,只想冷處理。
但這更激怒了早織媽媽,也讓保利老師有苦難言。
終于在一次激烈的對抗中,保利老師脱口而出内心想法——
你兒子才是霸凌者。
沒錯,在保利老師的視角下。
麥野湊虐貓、有暴力傾向、還霸凌同學星川。
但當他一一找到當事人,卻全都屢屢否認。
并且星川将矛頭全都抛向保利老師,舉報他體罰學生,只因為老師的身份讓大家不敢開口。
也正因如此,保利老師只能在發布會上引咎辭職。
這就是真相?
不,還有第三個視角——主角麥野湊。
他的視角更復雜,更困惑。
在麥野湊的視角下,他和星川是好朋友。
他們有自己的秘密基地,在那裏,兩人可以暢聊宇宙和天空。
但他不想公之于眾。
因為星川很不同。
星川長相軟萌,説話温柔。
但平日裏不受男生的待見,經常被欺負,還會被叫做"怪物"、"外星人"。
麥野丢失的一只鞋,是因為他在路上時,發現星川赤腳走路,于是分給了星川一只。
麥野跳車,也是因為星川在後面等他。
他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星川好,卻不明白這為何難以啓齒。
媽媽的質問他無法回答,只能脱口而出一句:保利老師。
也是這句話,讓事件越來越復雜。
站在上帝視角的觀眾,得以一窺事件的全貌。
但身處其中的人們,卻都在被折磨着困擾着。
直到一場台風到來,兩個孩子失蹤了。
何為怪物
"怪物"是電影的片名,也是電影貫穿前後的主題。
何為怪物?
是枝裕和導演接受采訪時説:
"無法描述自己心中萌發的莫名其妙的東西,對于那些孩子們來説,他們會把它命名為怪物。"
對于某些父母而言,孩子是「怪物」。
這個詞在片中正式出現,是星川爸爸的口中。
星川爸爸覺得「星川的大腦不是人腦,是個豬腦」,打算把他變回人類。
用什麼方法呢?
暴力,用暴力強迫星川説他認為正确的話,正确的事。
PUA,對星川説,治好了「病」,媽媽就會回來。
用學校領導的角度來看,家長是「怪物」。
家長都是無理取鬧的,老師是微不足道的,一切有損學校形象的事都是該死的。
所以在早織去學校投訴時,學校高層照本宣科的處理。
他們不想探尋真相,因為内心早已認定是家長找茬。
默認這是單親母親對兒子的過度保護。
看似為學生着想,實則毫無人情味。
甚至校長本人主動利用早逝孫子事件作為緩衝帶,将照片擺放在顯眼易落位置。
全是利益,沒有共情。
不管是星川父親還是學校高層,美其名曰都是為了孩子好,實際呢?
只是妄圖用最簡單的方式解決問題,或掩埋問題,或轉嫁問題。
這也是導演對日本社會的無聲控訴。
結果我們也看到了。
學校的問題變成了保利老師的問題,父親的教育問題變成了星川自己的問題。
還有流言,更是「怪物」。
起初,因為女性酒吧大樓的一場大火,保利老師恰好路過。
于是流言慢慢就演變成,保利老師常去女性酒吧光顧。
最終,這成了早織媽媽攻擊保利老師的一大利器。
再加之霸凌學生的「醜聞」,他被釘上恥辱柱難以翻身,女友也頭也不回的離他而去。
保利老師屢次想尋求真相,但總是弄巧成拙。
但保利老師真就如此無辜嗎?
也未必。
他看似是個好老師,會叮囑學生早回家,會覺得學生不對勁而去家訪。
但他好像都是為了當一個表面好老師而做這些事。
他只負責解決水面上的波紋,至于水面下的洶湧,他看不見。
他有很多次離真相很近很近,但都只相信自己的判斷,認定麥野湊是霸凌者。
在教室裏阻止麥野失控時,他不小心打到了麥野的鼻子導致出血。
他不送麥野去醫務室,而是直接要求麥野給同學們道歉。
這之前發生了什麼,他一概不查,就認定是麥野的錯。
在星川的鞋子丢了時,他首先想到的也是去翻麥野的書桌。
沒找到才去找的垃圾桶。
教書育人,應當有教無類,怎能先入為主?
再看保利老師的教育方式。
在體育課練習疊羅漢時,麥野是最底層,每次失敗後保利老師會笑着説:
「這樣還説自己是男人嗎?」
單看這一句也許沒什麼,但結合第一幕麥野剛出家門時早織的叮囑。
「最底下的孩子是隊形的基礎,要堅持。」
或許他在家裏已經同母親試探的提過這件事,但母親只叫他堅持。
在秘密基地時,兩小只談論到保利老師時,也猜到了他的反應。
這裏也預示了,麥野和星川的問題,無人可求助。
再往深入看,對于麥野湊來説,「怪物」是什麼?
當觀眾将三幕的時間線串聯,便會發現,麥野湊的每一次失控,都與星川有關。
最初,麥野湊在家中将頭發剪掉,是因為早些時間在器材室裏,星川摸了他的頭發。
這裏有兩種解讀,一種是他怕星川的「豬腦」傳染給他。
另一種是,他已經隐隐察覺到兩人之間的暗潮,但很害怕。
後面他在教室中失控,打砸同學的桌椅物品。
也是因為,班上的同學在霸凌星川。
這一幕,同學們口中喊着星川是怪物,但實際上,霸凌者才是怪物。
他們只是因為麥野湊和星川説了一句話,就迫不及待的拉攏麥野成為霸凌的同盟。
還輕飄飄的説一句「這只是惡作劇」,來減輕作惡的罪惡感。
在錯誤之溝渠中,盲從就是一種罪。
這裏下一幕就是一個對比。
星川和女同學們一起進教室,看到髒兮兮的書桌時,女同學和他一起整理。
旁邊的霸凌組見不得星川有同盟,于是言語嘲笑女同學臉上的痣,還逼迫星川一起説。
但星川只是輕巧地説:我不能説瞎話。
什麼才是男子漢?我想不必多言。
女同學敢上前幫星川,可麥野湊卻不敢。
他只能以更大的暴力來吸引同學的注意力,幫星川解圍。
這裏,鏡頭給到了一旁的星川。
該怎麼解讀他此刻的眼神呢?
是平靜的眼眸中乍起波瀾。
也許他早已對周遭的霸凌能做到平靜以待,但卻不忍朋友的掙扎。
好在,兩個人互相懂得彼此。
所以他們在回家的小路上,能夠互説抱歉。
"對不起,我沒能阻止他們。"
"對不起,我不能幫你解釋。"
但該道歉的,不是他們。
成為怪物
《怪物》被評為戛納長片酷兒棕榈獎。
但導演在采訪中回答過——
"這不是一部專門針對LGBTQ的作品,而是描寫少年内心矛盾的故事,在誰的心中都有可能發生。"
這部電影關于原生家庭,關于校園霸凌,關于性别認知。
且全員都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好人,都是「怪物」。
還有諷刺那些三人成虎、眾口銷铄的時刻。
不同視角,事實有可能完全相悖,在公共叙事中,未知全貌不予置評。
片中還有一個鏡頭讓人印象極深。
台風天,森林裏随時有塌方的危險,所有人都在緊急撤離。
保利老師和早織媽媽冒險進山尋找兩個孩子。
他們找到了兩人的秘密基地,在火車頭的上方看到一處玻璃。
保利老師和早織努力擦啊擦,試圖找到兩個孩子的一絲蹤迹。
但只能透進去一絲光亮,又很快被泥水鋪滿。
這個鏡頭和他們的最終逃離,形成了對比。
還有一個對比,是開頭的火災,和結尾的大雨。
最終。
是他們兩人自己跑出了那片黑暗。
只是細思極恐的是。
一個是讓酒吧燃燒殆盡的縱火少年。
一個是讓老師身敗名裂的撒謊少年。
始于怪物,終于怪物。
(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