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健身第一股”Keep虧得少了,商業化仍在探索,歡迎閲讀。
3 月 28 日,運動科技公司 Keep(03650.HK)發布了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的年度業績公告。
财報顯示,2023 年 Keep 總營收 21.38 億元,同比減少 3.3%;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淨虧損 2.95 億元,虧損同比收窄 55.7%。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整體來看,Keep 此次業績表現可謂是 " 喜憂摻半 "。
一方面,企業營收出現負增長,説明企業的業務表現有所承壓;另一方面,成立至今 Keep 依舊未能實現盈利,這表明 Keep 在商業化進程中仍面臨着重重挑戰;不過好的是 2023 年 Keep 的淨虧損有所收窄。
第一部分:業務層面
運動產品收入有所下滑,内容創造最大營收
Keep 創立于 2014 年,是一家專注于健身領網域的互聯網企業。
業務層面,Keep 主要通過在平台上提供豐富的健身課程,讓消費者可以利用碎片時間選擇适合的課程;同時,Keep 還具有社區屬性,用户可以記錄自己的健身内容分享經驗;此外,Keep 的業務範圍還包括運動智能硬體、配套運動產品等多項業務。
從營收結構來看,目前 Keep 的收入主要由三部分構成,分别是自有品牌運動產品、線上會員及付費内容、廣告及其他。
首先是自有品牌運動產品,财報顯示 2023 年 Keep 的自有品牌運動產品收入為 9.46 億元,同比減少 16.8%。
Keep 在财報中表示,由于電商消費者信心低于預期,影響了自有品牌運動產品的收入,以及公司對新產品擴張和市場策略都采取相對審慎的策略。
來源:企業财報
據了解,所謂自有品牌產品,主要是指智能單車、智慧秤、服飾及食品等健身相關產品,Keep 通過自營商城、第三方電商平台或第三方批發渠道進行銷售。
不過,這部分產品由于行業門檻較低,市場競争也十分激烈。
以智能硬體為例,目前華為、小米、百度旗下的小度、FITURE 魔鏡、YESOUL 野小獸等品牌也均推出了健身鏡、跑步機、動感單車、劃船機等產品,并在產品内植入品牌自身的健身内容,試圖通過硬體切入智能健身的入口。
因此,運動產品業務需要長期考驗着 Keep 在產品創新、品質控制以及市場推廣等方面的能力。
來源:Keep 天貓旗艦店
其次是 Keep 的線上會員及付費内容,财報顯示,2023 年 Keep 線上會員及付費内容收入為 9.96 億元,同比增長 11.4%。這部分的營收占比也提升至 46.58%,成為營收第一大來源。
該部分業務收入實現增長,其主要原因在于 Keep 舉辦的虛拟體育賽事。
據了解,Keep 的虛拟體育賽事,吸引不少用户付費參與 APP 内的各項活動,在達成相應目标之後,用户即可獲得 Keep 頒布的各項獎勵。不過市場也有觀點認為,年輕人熱愛追求新鮮事物,熱度過後可能難以維持 " 獎牌 " 的長期價值。
最後是廣告及其他業務,财報顯示,2023 年 Keep 廣告及其他的收入為 1.96 億元,同比增長 8.6%。
Keep 的廣告及其他收入雖然同比增長了 8.6%,但這一項業務的營業成本卻同比大幅增加了 43.5%。财報中表示,線上至線下整合營銷有關的廣告成本增加了 3190 萬元。
總的來説,Keep 在 2023 年營收增速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自有品牌運動產品收入的大幅下降,也包括其他業務收入增長不足以完全彌補這一缺口的情況。後續 Keeo 可能需要進一步調整和優化其業務結構,加強產品創新和市場推廣,以提升整體營收表現。
第二部分:用户層面
活躍用户數下降,單個用户付費金額上漲
從用户層面數據來看,Keep 在 2023 年的用户留存情況也面臨較大挑戰。
具體來看,2023 年 Keep 的月活躍用户數量為 2975.6 萬名,相比 2022 年的月活減少了 663.2 萬名,同比下滑了 18.22%。
同時,平均月度訂閲會員數量為 319.3 萬名,同比減少了 42.8 萬名,下滑了 11.82%。這表明在吸引和留住用户這方面,Keep 的内容明顯面臨着較大壓力。
不過好在,單個用户付費金額有所上漲。财報顯示,每名月活躍用户的每月平均收入從 2022 年的 5.1 元增長到了 2023 年的 6.0 元,同比上漲了 17.65%。
但總的來説,Keep 吸引用户留存的能力确實有所下降。
從内容層面看,如今 B 站、抖音、快手這類擁有巨大流量的視頻平台上,都早已布局眾多垂直于健身板塊的内容創作者。對于用户來説,獲得健身課程資源的渠道變得越來越多,甚至是免費的内容課程。
此外,Keep 自身層面的會員制度方面也存在争議。
比如 2023 年 3 月,眾多 Keep 會員用户反映 Keep 對會員權益做出了調整,3 月 13 日後,新購買的用户需購買售價更貴的暢練卡,才能享受原來普通會員就能享受的直播權益以及自動調阻力等功能。Keep 此次變相降級會員權益,也讓不少會員感到不滿。
總的來説,互聯網企業的核心邏輯,離不開用户的拉新、留存、轉化;但眼下,Keep 在多個環節都面臨不小的挑戰。如何吸引用户、留住用户、讓用户長期付費,仍然是 Keep 需要長期思考的問題。
第三部分:商業化
仍在不斷探索
Keep 作為 " 運動科技第一股 ",上市以來,身上一直都面臨着盈利難題。
成立至今 Keep 仍未能實現盈利,這或許與健身這個商業模式本質有關。
如今智能手機已經基本普及,用户可以通過手機獲取資訊、刷短視頻、玩遊戲等,不難發現這些手機 APP 都是 " 寵着 " 用户的,不斷為用户提供社交娛樂需求,用户樂此不疲,平台也賺得 " 盆滿缽滿 "。
然而 Keep 作為線上健身平台,它卻是 " 管着 " 用户的。不過對于上了一天班的打工人來説,打開 APP 起來運動健身,哪有躺着玩遊戲刷短視頻舒服,因此用户的留存天然就面臨挑戰。
此外,線上健身課程本身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缺乏互動性和個性化指導等,導致用户難以持續參與和保持興趣。同時,用户對于線上健身課程的付費意願仍然有限,這與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對線上健身課程的認知以及課程質量等因素有關。
值得一提的是,在商業化這件事上,Keep 其實一直很努力。
比如 2018 年 Keep 嘗試線下健身房,當年 3 月首家線下健身房北京華貿 Keepland 正式營業。
除了線下健身房,Keep 還涉及餐飲,2019 年上 Keep 上線了小程式 "Keep 輕食 ",主打輕食沙拉外賣,包括三明治、手卷等 8 款輕食產品。
可見,Kee 也在積極圍繞 " 健身 " 賽道,挖掘更多用户需求,進行更多嘗試與布局。
行業來看,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 年中國健身市場調查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顯示,2023 年全國健身行業市場規模達到 9917 億元,2019-2023 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達 11.19%。未來中國健身行業受線上健身市場驅動,市場規模将進一步增長。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4 年中國健身行業市場規模将達到 11197 億元。
雖然 Keep 目前尚未實現盈利,但其在商業化道路上的探索仍在持續;随着健身行業的不斷發展和用户需求的不斷變化,Keep 或許也能發現更多的市場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