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中部第一城,正在失去“邊界感”,歡迎閲讀。
圖片來源:新華社
拿下第七個國家級都市圈,武漢向東的步伐不斷加快。
過去 35 年裏,武漢東湖高新區,即 " 武漢 · 中國光谷 " 成為代表武漢未來的 " 旗幟 ",也是其向東發展的支點—— 1984 年以來,光谷幾度向東、向南擴容,用占武漢 6% 的土地面積,創造了全市 14% 的 GDP。
不論何種維度,光谷似乎都足夠成功。不過,倘若在都市圈視網域下,僅僅只有光谷還不夠,武漢還需要更大的 " 破圈 " 動力。
去年 12 月,《武漢都市圈發展規劃》正式被國家發改委批復,提出要 " 積極推動武漢輻射帶動周邊城鎮共同發展 "。令外界關注的是,曾被形容為 " 一頭獅子帶着一群羊 " 的武漢,如何破圈帶團?如今看來,是向東,再向東。
其中的關鍵落子,就是從去年開始浮出水面的武漢新城。尤其是近段時間以來,武漢新城建設不斷升温——
5 月 8 日,武漢市黨政代表團赴廣深學習考察,專門舉行 "2023 武漢招商引資暨武漢新城推介大會 ",帶動數字經濟、智能制造、商貿服務等產業約 200 億的重點項目籤約落地。
5 月 17 日,湖北省省長王忠林出席以武鄂黃黃為核心的武漢都市圈建設推進會時強調:" 要全力推進武漢新城建設、在打造主引擎上聚力突破 …… 盡快規劃建設一批引領性、支撐性重大項目,做到能開盡開、能快則快。"
5 月 31 日,在城市(武漢)高質量發展論壇上," 武漢都市圈發展主引擎 "" 支撐長江中遊世界級城市群建設的重要極核 " 也被頻頻提及。在光谷之後,武漢、鄂州間,一塊 719 平方公裏的省級新區正在逐漸崛起。這對于 " 中部第一城 " 武漢,又意味着什麼?
向東,再向東
去年 9 月,湖北省召開武漢都市圈發展協調機制第一次會議," 武漢新城 " 概念被首次提出。這背後有何考量?
圖片來源:《武漢新城規劃》
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副會長、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詢委員、長江經濟帶智庫聯盟秘書長秦尊文對城叔分析,武漢都市圈是長江中遊城市群的 " 首位都市圈 ",在都市圈範圍内,要抓一個核心區,即武鄂黃黃。
" 武鄂黃黃規劃中,有八大城市組團。其中,最重要的、發揮主引擎作用的就是武漢新城,它負責帶動其他七個組團的發展,是武鄂黃黃乃至武漢都市圈發展的‘火車頭’。"
他認為,把武漢新城這個新的增長點做起來,帶動周邊一片,這是武漢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 向東進,向鄂州、黃石、黃岡這個方向,順着長江經濟帶發展主軸向前推進 "。
這也是武漢都市圈建設的重中之重。過去多年,武漢向東是光谷,但如今,光谷已經成為 " 起點 ",武漢新城則成為武漢向東——武鄂黃黃一體化的新支點," 向東,再向東 " 已經是都市圈發展的重要趨勢。
全程參與武漢新城規劃的武漢市規劃研究院副院長黃煥,對于這一點感受頗深。
他直言,過去,武漢的空間發展是各個方向平均發力,而武漢新城的提出是一枚重要的 " 棋子 ",在 " 武鄂黃黃 " 都市圈中錨定了一個增長引擎,促進武漢從城市單中心的擴張轉變為都市圈多中心網絡發展,這是發展模式和理念上的重大轉型。
這也是眼下武漢向東,再向東的重要邏輯。盡管 " 大武漢 " 由來已久,但武漢土地面積在同類城市中并不大——成都、杭州分别為 14335 平方公裏、16850 平方公裏,而武漢僅有 8569.15 平方公裏,差距懸殊。這也是外界關于 " 武漢擴容 " 關注度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
根據武漢 " 一主四副 " 的空間格局,光谷輻射鄂州、黃石等鄂東南城市,車谷加強與仙桃、天門、潛江等地的協作互動,臨空港輻射引領孝感等地,長江新區輻射黃岡等周邊地區。不過,效果卻并不十分明顯。
武漢城市圈研究會 2022 年 5 月發布的《2021 年武漢城市圈城市融合指數評估報告》顯示,武漢與周邊八市的融合度呈現 " 東強西弱 " 特征。
圖片來源:湖北省 " 十四五 " 規劃綱要
也因此,向東尋求率先突破,并不令人意外。" 武漢新城向東發展既是疏解,也是更大範圍的聚集。"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談及,要重視增強聚集效應,以此推動工業、推動城市發展。
光谷,再放大
從規劃範圍來看,武漢新城地跨武漢、鄂州,已經遠遠突破光谷現有面積,但光谷仍然是其核心。東湖高新區 74.3% 的區網域面積納入規劃範圍,占其總面積的 53.5%。
武漢光谷 圖片來源:新華社
在秦尊文看來,武漢新城還是要依托光谷來發展," 光谷是它起步的一塊基石。" 除了提供強勁的產業支撐,更重要的是,高技術創新的策源地仍然還在這裏。
過去五年來,光谷 GDP 從 1703.5 億元上升至 2643.8 億元,GDP 占武漢全市比重從 11.5% 上升至 14%,經濟增長極的作用日益凸顯;與此同時,光谷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從 2308 家增長至 5249 家,占武漢 43.20%,成為代表城市未來的科技新城。
截至目前,光谷已匯聚 1.6 萬家光電子信息企業,是全球最大的光通信研發基地和光纖光纜研制基地,中國最大的光器件研發生產基地、中小尺寸顯示面板基地和激光產業基地,光電子產業鏈完善度位居全球第一。
而眼下,随着武漢新城建設推進,武漢向東聯動鄂黃黃區網域,還将持續放大 " 光谷效應 "。
根據湖北省科技創新辦公室印發的《加快推進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協同創新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3 — 2025 年)》,将全力将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打造成為原始創新策源地、離岸科創集聚地、產業合作新高地。
具體而言,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以光谷為核心承載區,聯動武漢市武昌區、洪山區、江夏區,輻射帶動鄂州市、黃石市、黃岡市、鹹寧市等地。
" 我們現在已經‘遍地開花’,東湖保税區有我們的生產廠,黃石有我們的智慧產業園,它要打造成全亞洲最大的光纖激光器制造中心。" 作為本土成長起來的激光行業龍頭企業,鋭科激光市場策劃部主管段琦向城叔透露。
鋭科激光生產的產品 圖片來源:淡忠奎 攝
這也是持續放大 " 光谷效應 " 的直觀體現。以黃石為例,截至 2022 年 4 月,黃石開發區 170 多家規上工業企業有 121 家與武漢配套,占比達 71.2%,已成為鄂東與武漢 " 光芯屏端網 " 產業聯系最緊密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根據武漢新城規劃,要建立武漢新城與周邊地區多元化的區網域合作長效機制,探索共建共享共赢合作模式。跨區網域的省級新區落地,也給鄂黃黃與光谷的創新聯動和產業聯動帶來新的想象空間。
聯動,鄂黃黃
" 在光谷有這樣一個特色,我們在談創新的時候不僅僅只談創新,他非常關注產業,因為做出來的東西要被產業所接受。反過來產業界也非常關注創新,并不是説只把產品賣出去,而是不斷地去跟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通過產品的技術改造來尋找下一個生長點。"
5 月 31 日,武漢光電工業技術研究院常務副總經理孫文娟告訴城叔,光谷已經形成 " 熱帶雨林 " 式的創新生态。作為武漢市政府與華中科技大學共建的新型研發機構,該院長期致力于服務光谷的創新和產業," 目前已經孵化企業接近 300 家 "。
去年 8 月開通運營的武漢東站 圖片來源:新華社
通過長期數據挖掘研究,她發現,武漢光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并不是光、芯、屏、端、網五個產業鏈的簡單加總,而是屬于一個互相交疊、互相應用的過程," 别人東西不賣給你的時候,集群内部是能夠形成一部分循環的 "。
這也是武漢光谷創新生态優勢的縮影。從研發投入強度來看,光谷 2021 年是 8.7%,2022 年是 9.5%,2023 年預期達到 10%。在光谷經濟發展過程中,創新所占據的位置越發重要。
根據武漢新城規劃,光谷片區和葛華片區要建設高精尖產業承載地和技術創新策源地、新興產業集聚區和未來產業先導區。
" 比如説黃石、黃岡等地,要引進高端人才的時候可能就有些困難。他們就在光谷設立離岸科創園或者離岸科創園中心,就在武漢招聘人才,為黃石、黃岡所用,效果非常明顯。" 秦尊文指出," 創新策源 " 一方面是把武漢的力量吸納進來做一些自主創新,另一方面周邊城市的創新力量也可以集聚到這裏,抱團發展,這是也武漢新城的重要出發點之一。
以此為支點,武鄂黃黃還要 " 抱得更緊 "。作為武漢都市圈 " 核心區 ",武鄂黃黃 GDP 占湖北全省 46.67%,常住人口占全省近 40%,地位十分重要。武漢如何聯動鄂黃黃融合發展,進一步做大經濟總量,正成為武漢都市圈發展的關鍵。
根據規劃,到 2025 年,武漢都市圈力争地區生產總值達到 4 萬億元,年均增長 6.5% 左右,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超過 12 萬元,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 78%。
要努力把武漢都市圈打造成為 " 引領湖北、支撐中部、輻射全國、融入世界的重要增長極 ",武漢新城,似乎正在成為一個新的突破口。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