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等了又等,中國觀眾還有機會嗎,歡迎閲讀。
上周寫完 4 月片單後,Sir 意識到一件事——
沒片可看了。
除了去年已經在日本上映過,今年終于定檔的宮崎駿動畫《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好像并沒有特别讓人期待、非去電影院不可的電影。
事實上,片荒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
今年春節檔,總票房 80.2 億創歷史紀錄,開分 3 部電影破八。
按理來説應該是近年來 " 最強春節檔 "。
但這熱鬧沒持續多久,一盆冷水——包括《紅毯先生》《我們一起搖太陽》在内的 4 部電影宣布撤檔。復映後,目前《紅毯》票房 9415 萬,《搖太陽》1.64 億。
如果説春節檔真的很火爆,為什麼有電影因為排片慘淡不得不撤檔?撤檔後只剩下《飛馳人生 2》《熱辣滾燙》《第二十條》《熊出沒》4 部影片,放到往年來説這個數量并不算擁擠,為什麼今年就感覺仿佛消化不動了呢?
國產觀眾的胃口,好像縮小了。
每周總想往電影院鑽一鑽的日子,感覺好像是很久很久以前了。
現在預覽完未來一個月的片,想看的一只手就數得過來。
2024,國產片已經餘額不足了。
01
今年 1 月,元旦檔剛過,春節檔未至,電影院迎來了四十天的靜默期。
月票房 25.83 億。
什麼概念呢?
相當于 2023 年同期的五分之一,幾乎是疫情爆發後的最低水平。
1 月新片,其實也算不上新。
從有賣相的《大雨》《臨時劫案》,到口碑黑洞《動物園裏有什麼》《花千骨》,積壓都超過 2 年。
3 月新片,最新的一部是《被我弄丢的你》,去年 5 月殺青。
而其他同期華語片——
《追月》《孔秀》《燦爛的她》,全部都是 2021 年殺青。
也就是説,把過去兩三年的庫存都拿出來了,電影院還是很冷清。
庫存消耗完之後,我們究竟還能有多少新片?
再説春節檔。
數據只記錄了它的火爆。
唯獨在意電影的人,莫名怅然——
像《流浪地球》《刺殺小説家》這樣的工業大制作,《深海》這樣讓人眼前一亮的卡通片。
怎麼説沒就沒了?
春節檔自然有客觀限制,比如要通俗,合家歡。
但大片空缺,最客觀的原因是——
制作周期不允許了。
路陽改編《刺殺小説家》長達五年,郭帆鼓搗《流浪地球 1》 就花了三年,粉絲再怎麼催,第三部最快也要到 2027 年。
而今年春節檔,共同特點是 " 小 ",也是 " 快 "。
除了《熱辣滾燙》因賈玲要減重制作超過一年。
《飛馳人生 2》《第二十條》《熊出沒》從立項到殺青,都只花了半年左右。
顯然,這是為了春節檔定制的。
但更多的電影人,尤其新一代創作者,不可能具備張藝謀這樣信手拈來的導演水平,資源的号召力也無法跟韓寒這樣的產品經理相提并論。
比如邵藝輝拍的《愛情神話》。
光打磨劇本,就得好幾年。
劇本參加青年電影節創投,後被徐峥相中,再拉投資、選演員、搞宣發,最後才能在電影院看到。
《愛情神話》後,導演邵藝輝備受青睐,宋佳、章宇、鍾楚曦、趙又廷紛紛加盟,可是就這樣《愛情神話 2》今年 3 月才開機,最快也要明年才能上映。
就連這樣的都市愛情小品,也需要時間打磨。
更别説工業流程復雜的大片。
電影上映有一定滞後性,今天的片荒,反應出來的是三、四年前啓動的項目減少——考慮到當時正值新冠,也能夠理解。
我們更應該問的是:去年全面復工後,新投入的電影項目真的有破網而出嗎?
具體的數字沒看到。
但看到的是更多演員的 " 待工狀态 "。
《無限超越班》這樣的,讓老戲骨再就業,讓演技堪憂的 " 新人演員 " 摸魚的綜藝,去年拍了一季今年又來一季。
幾乎都在強調自己沒通告了,希望導演給個角色。
越來越多的演員涉足直播。
劉濤、戚薇、黃曉明、張雨绮很久沒看到作品了,主要露臉都是在直播。
朱梓骁被問為什麼一直在做直播,他説是要生活,郝蕾、吳鎮宇笑得意味深長。
你當然可以批評他們不務正業。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
是否演出的機會在減少,報酬在下降,以至于演戲已經沒有做直播香了呢?
再説真正的演技派。
陳可辛備受矚目的《醬園弄》終于殺青,網友都説章子怡終于復出了。
而周迅上一個讓你有印象的角色是什麼時候?
積壓 4 年才終于上了的《涉過憤怒的海》。
《隐秘的角落》《漫長的季節》的确讓秦昊接連出圈,可他又多久沒回到大銀幕了?
《風雨雲》已經過去了 6 年。
演員無戲可拍,觀眾無片可看。
好像,就是這樣的局面。
02
從數字上看。
片荒絕非譁眾取寵。
據燈塔專業版,2016-2022 年全年上映影片總數分别為:503、518、559、611、365、697、326。
2023 年被稱為華語片復活年。
順利上映、產生票房的電影有 400 多部,算是近幾年的最高峰。
但據博主 @董小姐聊電影 的觀察,2023 年 1 月,全年定檔新片顯示為 70 多部,2023 年 11 月再看,2024 年包括春節檔在内,定檔新片才 11 部。
2017 年,全年立項數量為 3825 部。
疫情爆發後,迎來斷崖式滑坡。
2022 年直接腰斬到 1876 部,創 2011 年以來新低。
按兩年制作周期來算,今年國產片庫存告急,完全是可以預見的。
當然會有人反駁——
數量不重要,品質才是王道。
确實。
今天的電影院,更需要是中小成本、技法成熟、表演在線的類型片。
而在過去,我們見證過它們的誕生——
2018 年《我不是藥神》,31 億。
2019 年《少年的你》,15.6 億。
2021 年《揚名立萬》,9.3 億。
當年的國產片,還沒流行 " 多次延長密鑰 "。
以上片子都在周末上映,沒有任何檔期加持。
而彼時的文牧野、曾國祥、劉循子墨,也都是沒太大名氣的新人。
今天提起資本,大家都同仇敵忾。
但不可否認的是。
資本搞項目最積極的時候,也是黑馬最有機會突圍的時候。
回到今天。
當立項新片減少,就代表着市場回歸冷靜,良币驅逐劣币嗎?
還是以《周處》為例。
去年台灣上映,《周處》反響算不上火爆,票房只有 1000 萬人民币左右。
因為對于台灣觀眾來説,這就是個普通的劇情片,而到我們眼裏卻成了:尺度炸裂。
説到底,還是因為片荒——
我們有多久沒在電影院看到這樣的場面了?
導演們當然知道觀眾迫切需要的是什麼,否則去年也不會扎堆出現《拯救嫌疑人》《瞞天過海》《最後的真相》這樣主打犯罪和懸疑的電影。
但往往,噱頭大于尺度,更大于劇情。
于是。
海報上聳動,觀眾卻無動于衷。
表現得好一點的犯罪片,也是積壓多時的《堅如磐石》《涉過憤怒的海》。
其實觀眾的胃口仍然不小。
只是長期得不到滿足,已經失去了耐心。
《堅如磐石》《涉過憤怒的海》是九死一生。
《周處除三害》是網開一面。
都具有太強的不可復制性。
觀眾要看一部表演在線,邏輯流暢的類型片,可太難了。
過去我們説,翻拍泛濫,是創作者在投機。
但今天的事實是——
大量翻拍作品,來自新人導演。
改編老劇本,是他們能迎合資方的最優解。
據 @毒眸,一些編劇新人表示,翻拍是沒有作品的創作者進入行業的 " 敲門磚 "。在資方眼裏,一個沒名氣創作者的原創本子,風險太大,遠不如翻拍那樣能直接進入市場操作,省時省力。
這就能解釋——
為什麼我們翻拍的,往往不是什麼經典高概念好片,而是二三流的過時商業片。
因為當下的翻拍,不是為了生產好電影,甚至沒有想過票房要爆。
它們只是當下這個無法容忍犯錯、不再彰顯野心的影視環境,規避風險、生存下去的唯一解。
還在鼓搗原創劇本的人,好像要麼就得把自己歸為小眾的文藝導演,要麼就是怎麼拍都不會虧的大導演。
就像去年翻拍成風。
而今年的電影市場,又變成續集狂歡:
《飛馳人生 2》《封神 2》《哪吒 2》《雄獅少年 2》《愛情神話 2》,傳説中的《美人魚 2》……
所以。
令人警惕的,只是片荒嗎?
而從投資制作開始,一種自上而下的躺平心态。
03
危言聳聽,唱衰行業?
Sir 當然沒想這麼做。
只是如何解決國產片荒,需要我們共同來關注,多多讨論。
不過詭異的是。
今天那些緊迫的問題,往往大家都是閉口不談。
比如一部《周處》爆了。
它引向的問題顯然是分級制度。
觀眾的要求,沒有那麼難猜想。
不過是拒絕自己被圈養成巨嬰,想看看 " 教壞人 " 的電影罷了。
再比如,國產片制作趕不上進度。
那最簡單直接的做法,當然是加快引進片審批速度,上調引進片的比例。
説到這,肯定會有人反駁——
好萊塢不也故事枯竭、大鬧罷工嗎?
問題是。
引進片,從來就不等于好萊塢。
事實上。
哪怕在大片鼎盛的時期,很多小片一樣能撬動市場。
印度片《摔跤吧!爸爸》,13 億。
跟《復聯 4》一起上映的《何以為家》,4 億。
疫情都過去這麼久了。
但這些小國家的精品,能讓中國觀眾移情、拍攝技法純熟的電影。
今天的觀眾,能看到多少部?
就像去年在印度大賣的《十二年級的失敗》,聚焦考公、内卷。
要是能在中國上,加以得當的宣傳營銷,很可能又成為一部爆款。
看看接下來的清明檔。
除了宮崎駿新片《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預測票房超 5 億。
其他選手,要麼缺乏商業性,要麼質量堪憂,感覺破億都難。
五一檔,八部新片定檔。
《間諜過家家代号:白》《豬豬俠大電影:星際行動》《哈爾的移動城堡》都是動畫,甚至老片重映。
《怒海營救》,積壓三年的主流大片。
唯二國產新片,《末路狂花錢》《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都是小成本喜劇。
唯一一部真人的引進片,高司令的《特技狂人》。
看得出來,在努力突破了。
至少不像去年五一檔,沒有那麼強勢的保護,能看到點外面的景色。
但國產大片,依然不見蹤影。
再退一步説。
引進外援,就夠了嗎?
以 3 月為例,當第三周沒有新片上,一部俄羅斯的《挑戰》,突然空降。
你問 Sir 支不支持,那當然是支持。
尴尬的是。
如果是可以引進的,為什麼要緊急空降?
要知道,引進片讨論度本來就低,如果沒有充足時間做宣發,總是搞這種緊急湊數,只會讓一部原本能扛票房的大片,淪為存在感為零的備胎。
△ 《挑戰》豆瓣 8.1,上映兩周票房不到 500 萬
其實説了這麼多。
Sir 只想表達一點——
再繁榮的市場,都需要用心維護。
何況是今天這個注意力不斷萎縮,電影要和短劇、短視頻搶飯吃的市場。
片荒,既是風向搖擺,大門緊鎖的結果,也是創作者戴上鐐铐後,多年積累的必然。
但要解決,當然也沒那麼玄乎。
因為幾乎每一年,其實都可以是 " 復活年 "。
陳凱歌《少年時代》。
去年撤了兩次,今年該動一動了吧?
徐浩峰《刀背藏身》《詩眼倦天涯》《門前寶地》。
這麼多存貨,也該清一清了吧?
還有陳衝《英格力士》、曹保平《她殺》、麥浚龍《風林火山》、陳可辛《獨自 · 上場》、田壯壯《鳥鳴嘤嘤》。
如果它們都能及時出現。
得到票房與口碑回饋的導演、資方,同時還激勵了其他的創作者,接着投入到下一輪創作中。
如此積極良性循環。
我們何至于片荒?
電影,從來就不該是數字的總和。
它是需要被珍視維護的日常,也是我們對抗生活庸常,四兩撥千斤的武器。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