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折疊屏競争邁入新階段,钛合金材料成手機變輕變薄關鍵,歡迎閲讀。
上個月底舉辦的 MWC 上海大會上,榮耀 CEO 趙明在演講中表示,榮耀 Magic V2 折疊屏手機将于 7 月 12 日發布。随着發布會時間的逼近,關于榮耀 Magic V2 更多官方的、非官方的信息都在流出。
稍早前,趙明在微博上發文表示,榮耀 Magic V2 比對手所謂的極限薄了 0.1mm。以目前各家折疊屏手機展開的厚度來看,最薄的是上半年發布的華為 Mate X3,展開厚度只有 5.3mm。換言之,榮耀 Magic V2 的展開厚度可能就是 5.2mm。
怎麼做到的?大概是離不開材料的改進。
榮耀 Magic V2 泄露物料,圖 / 榮耀
界 - 面新聞引述供應鏈人士的説法稱,榮耀 Magic V2 将是第一款大規模使用钛合金的折疊屏手機,新材料主要用于卷軸器件,鉑力特、瑞聲、長盈精密、金太陽等供應鏈廠商都有所涉及,「榮耀對這款產品很有信心,目前下單量已經是上一代的一倍,第一批訂單量大概 100 萬左右」,該人士透露。
事實上,榮耀不是第一家在手機上采用钛合金材料廠商,大概也不是最後一家。早在 OPPO Find N2 上,OPPO 首席產品官劉作虎就指出,他們已經在鉸鏈上采用了钛合金螺絲;iPhone 15 系列的一系列爆料中,也有一則指出 Pro 款将把中框從不鏽鋼材質換成钛合金。
折疊屏需要很多的螺絲,圖 /OPPO
而對折疊屏手機來説,卷軸的軸蓋是影響折疊屏厚度的關鍵,钛合金技術可以讓軸蓋變得更輕更薄,從而帶動折疊屏整體厚度和重量的下降。但钛合金是否會成為折疊屏手機的共識,甚至改變折疊屏手機的命運?
钛合金其實并不少見,比如钛合金鏡架,不僅有彈性、耐腐蝕,而且重量較輕;又比如迪卡侬的一款钛合金露營杯,僅有 68g 重。
由于具有非常高的強度、韌性,同時還兼具較輕的重量,钛合金很早就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化工、石油、電力、醫療、建築、體育用品等領網域。消費電子廠商也看到了「钛」的絕對優勢,蘋果就在 Apple Watch Ultra 上應用了這種材料,官網的產品介紹頁寫道:
「Apple Watch Ultra 采用航空級钛金屬打造而成,巧妙兼顧了重量、堅固和抗腐蝕性。」
其實早在 2001 年,蘋果一度還推出了钛合金材質的 PowerBook G4,不僅做到堅固的外殼,同時重量也很輕。不過,钛合金雖然兼具堅固、彈性和輕量等多種優勢,但加工難度和成本較高,所以在當時,PowerBook G4 還大量地采用了塑料。
二十多年後,手機廠商也要面對相似的問題。根據爆料,榮耀的钛合金結構件是采用 3D 金屬打印工藝,需要先将材料 3D 打印成型,但是最難的地方在于抛光打磨環節,因為钛合金很硬,而且表面的一致性要求很高。
榮耀是在今年年初開始讨論钛合金材料的應用,Magic V2 原定于上半年發布,但據稱因為钛合金結構件的良率直接推遲了產品發布時間。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按照前文所提供應鏈人士的説法,目前钛合金軸蓋的材料成本 30 元左右,加工成本在 200-300 元之間,是折疊屏結構件中最昂貴的模塊。
回看折疊屏手機的發展,不難發現,2022 年對于整個折疊屏賽道都是一個關鍵的拐點。随着折疊屏耐用性的問題基本解決,除了三星、華為和摩托羅拉,其他主流 Android 手機廠商也陸續推出旗下首款折疊屏手機。與此同時,折疊屏變得越來越輕薄、越來越便宜。
今天好幾家頭部廠商的折疊屏手機價格已經降到了萬元以下,重量也基本控制在 300g 以内。典型如華為 Mate X3 已經做到了 239g(素皮版)和 241g(玻璃版),展開厚度只有 5.3mm,尺寸稍小的 OPPO Find N2 更是只有 233g(素皮版)和 237g(玻璃版)。
OPPO Find N2,圖 / 雷科技
毫無疑問,長期來看重量依然會是制約不少人選擇折疊屏手機的一大門檻,所以折疊屏手機廠商在面向消費者時也在繼續強調「輕薄」二字。而钛合金材料的應用,很有機會成為折疊屏手機進一步「輕薄」的關鍵。
薄了 0.1mm 重要嗎?
先不考慮重量的變化,僅從握持角度來看,0.1mm 的變薄未必能帶來手感上的變化,但技術發展到現在,折疊屏手機變輕薄需要哪怕一點點的突破,就像我們都學過荀子《勸學篇》的中一段話——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另一方面,随着 3D 打印的钛合金卷軸量產的進一步規模化,良率進一步提高,邊際成本也會進一步下探。而且不僅是在橫向下,越來越多折疊屏會采用钛合金材料,在縱向上,钛合金也能應用在折疊屏的其他結構上,比如 iPhone 15 系列上傳聞的钛合金中框,幫助實現更好的耐用性以及更輕巧的機身。
我們不難想象,随着材料和工藝的改進(以及 Type-C 的去留問題),折疊屏手機的折疊厚度完全可能做到和直板手機一樣。華為 Mate X3 的折疊厚度已經只有 11.08mm 了,我不知道榮耀 Magic V2 能否也突破這個「極限」,但相信手機廠商有絕對的動力将折疊屏手機的厚度繼續變薄。
畢竟在同尺寸同重量水平下,沒有人會不喜歡更大的手機螢幕。
初代 iPhone 具備很多革命性的改變,可以肯定的是,其中一定有觸控的互動方式以及那塊 3.5 英寸的「大屏」,前者讓人機互動無比接近人類的直覺,小孩子也能很快學會觸屏設備的用法,後者則容納了更豐富多樣的需求和功能。
不過與此相應,智能手機也激發了更多的需求,然後就是整個移動應用生态的爆發以及手機螢幕的不斷變大,二者相輔相成。最終,手機承載了我們日常生活中大量的需求,從移動支付到購物,再到一切娛樂方式。
直到全面屏化之後,受限于人類手掌和機身尺寸,手機螢幕想要繼續變大,就不可避免開始探索折疊、卷軸等多種路線。折疊屏手機,本質其實就是在接近常規手機尺寸的情況下,通過折疊螢幕的方式塞下一塊更大的螢幕。
不過到了今天,當折疊屏手機與 iPhone 14 Pro Max(240g)幾乎同重,「重量」已經不是最突出的痛點了,更關鍵的問題反而是:
這麼大的螢幕,能幹嘛?
在互聯網上經常能看到一種説法,那就是買了折疊屏手機一周都打開不了幾次内屏。OPPO Find N 發布的時候,劉作虎也提到内部的一項調查顯示,折疊屏手機 90% 使用場景都是在折疊狀态下。折疊屏手機用户為什麼不太願意展開使用内屏,除了「折疊」「展開」本身就是一種成本,更多還是因為沒有太多軟體真正用上被折疊的螢幕,總結起來就是不值得。
比如説對有些人來説,折疊大屏至少可以替代平板看視頻吧,但實際是國内的主要視頻平台的手機版本并沒有适配大屏,而針對平板推出的 HD 版本也沒有适配折疊屏手機的外屏,使用體驗都不如意。
展開下的哔哩哔哩 HD,圖 / 雷科技
折疊下的哔哩哔哩 HD,圖 / 雷科技
與之相對,商務人士看重的文檔、圖表的查閲或修改,在折疊屏手機上普遍都有比較好的适配和使用體驗,比如最主流的微軟 Office 和金山 WPS,确實是利用到了内折大屏的優勢。
「百度貼吧之父」俞軍提出過一個相當經典的產品公式,即用户價值 =(新體驗 - 舊體驗)- 替換成本。
如果説折疊屏的輕薄和價格下探,是在降低用户從常規的直板手機切換到折疊屏手機的「替換成本」,在「舊體驗」相對穩定不變的情況下,如何提高折疊屏手機帶來的「新體驗」,尤其是内折大屏的體驗,将是用户購買和使用折疊屏的關鍵所在,其中離不開軟體的适配和創新。
甚至在當下,這可能比起「輕薄」還要來得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