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極米發布超級混光技術,能否引發投影儀行業新革命?,歡迎閲讀。
近幾年,投影儀市場一路高歌猛進,銷量在短短數年内翻了數番。洛圖科技數據顯示,2017 年國内智能投影(不含激光電視)的銷量不到 100 萬台,但 2022 年已經達到 617.8 萬台,同比增長達到 28.6%。市場規模在壯大,產品的技術也同樣在持續迭代更新,LED 光源和激光光源技術的出現,徹底取代了傳統的滷素燈泡光源技術,也将產品的畫質、壽命提升到更高的層次,用户體驗大幅飛躍。
然而,即便是當下最新的三色激光光源技術,仍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無法實現亮度、色彩表現、觀影舒适度的完美平衡,而且散斑的問題比較嚴重。如果你對畫質有比較苛刻的高要求,可能不太容易找到一款能入眼的產品。智能投影儀如果想要進一步發展壯大,甚至一步步取代電視機,那确實還需要持續更新優化,在投影技術上取得更大的突破。
(圖源:極米官方)
近日,極米在 2023 年春季新品發布會上帶來了光學智慧旗艦 RS Pro 3,其上搭載了極米第三代投影光源技術 Dual Light 超級混光技術,官方稱這将引發投影行業的新革命。那麼,這項新技術到底是什麼東西,都有哪些優勢和特性,與其他幾家技術相比又是怎樣一個情況呢?
極米超級混合光技術,真能引發新革命?
説到投影技術,最早可追溯到我國西漢時期,當時民間的 " 皮影戲 " 就利用了針孔成像的原理,實現了最早期的投影。17 世紀中葉,傳教士的傳教道具首次出現了幻燈機,這應該是投影機的雛形。經過兩次工業革命的推動,幻燈機的光源從蠟燭改為煤氣燈、電燈泡,放映畫質因此得到提升。
(圖源:Veer)
1972 年,日本愛普生、索尼等公司利用 CRT 技術打造了最早的彩色投影機,即第一代的 CRT 三槍投影機。它把輸入信号源分解到紅、綠、藍三個 CRT 顯像管的螢光幕上,再經過光學系統放大,最終呈現大尺寸的投影畫面。後來,随着 LCD 液晶顯示技術的發展,遂誕生了第二代 LCD 投影機。這類產品采用金屬滷素燈或 U 冷光源,發出的白光經分光鏡分解為 RGB 三種顏色的光線,再打到液晶體上,通過液晶體偏轉來控制不同顏色光線的多少,最終混合後再投射到螢幕上。LCD 投影機有體積小、色彩好、價格便宜等優勢,帶動產品逐漸進入到商用及家用市場。
1987 年美國德州儀器工程師研究出了 DLP 技術,借助 DMD(數字微反射器)芯片來調節反射光,進而實現影像投影。相較于 LCD 投影機,DLP 投影機的結構更緊湊,畫面對比度更高、響應速度更快,已經成為當下最主流的投影技術之一。我們經常能在各大品牌投影儀上看到 DMD 尺寸這項參數,尺寸越大其畫質表現就越強,也意味着產品的價格越貴。
發展到這裏,投影儀已非常先進且成熟,畫質也能滿足不少用户的需求。但是,不論是 LCD 還是早期的 DLP 投影,其采用的依舊是燈泡光源,雖然亮度可以做到很高,但色彩表現、對比度和壽命都不占優勢,而且工作過程中發熱情況嚴重。所以行業開始引入更多新的光源技術,陸續出現了 LED 和激光。不過,燈泡光源也沒有被徹底淘汰,愛普生依舊有不少產品在使用這種技術,它在某些方面還是保留一定優勢的。
(圖源:hometoys)
2014 年,LED 光源技術逐漸成為主流,它在壽命和能效上有不錯的表現,但亮度、對比度有所不足。其中全色 LED 雖然增強了色彩表現,更接近自然光譜,但亮度依舊遇到了瓶頸。不過,其畫質比燈泡光源還是有非常大領先,有越來越多品牌在中高端產品上使用 LED 光源技術。近兩年,激光技術快速發展并進入投影儀產業,也逐漸形成了單色激光和三色激光兩條路線。前者有着亮度高、壽命長等優勢,但色彩表現較為一般,色網域範圍低,後者補足了前者在色彩和對比度這一塊的短板,但卻容易出現散斑,影響畫面清晰度和觀看效果。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各大品牌祭出了各自的看家本領,而極米這次推出的 Dual Light 超級混光技術,也是為此而生的。據官方介紹,Dual Light 是将激光和 LED 光源進行結合,在全色 LED 的基礎上加入了一束純紅色激光,通過紅色色網域的提高帶來更高的亮度和超高色網域表現。同時,全色 LED 補足激光光源色彩較大的缺陷,能做到接近自然光的效果。兩種技術的結合互補,改善了各自存在的一些缺陷,真正實現了高亮度、高色網域、高色準和高舒适度的觀影體驗,同時也打破單一光源的技術瓶頸,邁入到混合光源的時代。
從技術迭代的角度上看,極米确實引發了一次不小的革命,對行業未來的發展能起到一定的啓發和引領作用。但如果從行業的角度上看,這只是在光源技術上邁出一小步,将兩種現有的技術融合互補,產品核心依舊是以 DLP 技術為主。與蠟燭到燈泡、再從燈泡到 LED、激光這種進步相比,似乎稱不上真正的革命。但是,極米這種積極探索和創新的精神還是值得肯定的,對于正處于高速發展期的投影市場而言,需要的正是技術創新,市場也有更大包容性去接受各種創新。
投影技術及标準百家争鳴,何時能走向大一統?
與極米選擇的 Dual Light 超級混光技術不同,其他幾家投影儀品牌也有各自看好的技術路線,整個行業呈現一種百家争鳴的景象。
堅果投影前不久推出了搭載三色激光技術的 N1 系列,并宣稱三色激光全面碾壓 LED 光源。确實,從亮度、色彩等多方面上看,三色激光确實很占優勢,但目前這一技術還是繞不過 " 散斑 " 問題,即便通過其他方式來進行抑制,效果可能還是不太理想。如果你追求亮度和色彩的話,三色激光确實更好,但如果追求觀影舒适度,該技術相比其他幾種可能有所不如。
(圖源:堅果投影官方)
光峰科技作為全球領先的激光光學科技企業,在 2007 年發明了 ALPD 激光顯示技術,從源頭上克服了散斑的問題,如今已迭代到 5.0 版本,是目前激光投影行業比較通用的一種技術方案。而當貝選擇的就是單色 ALPD 技術,官方稱這比三色激光更為優秀。在亮度、色網域和對比度等方面上,ALPD 技術表現優異,而且成本也比較低,确實是一個潛力巨大的發展方向。
而大眼橙似乎更看好 3LED 光源技術,自研了全金屬本體 Apollo Ⅰ光機,提高了產品的空間利用率,讓產品在大幅提升亮度、清晰度和色彩表現的基礎上,還能保持輕薄的機身。LED 确實先天性上亮度不如激光,但在觀影舒适度上還是會相對優秀一些。投影儀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包含亮度、色彩、色網域、清晰度等等,僅一個點突出并不能説明它強,用户更看重的往往還是綜合體驗。而且每個人的偏好也存在差異,真的很難客觀去評判誰家的技術最好最強。不同品牌各有偏愛,反而讓這個行業變得精彩和多元,在競争中推動行業持續向前。
(圖源:大眼橙投影官方)
不同技術相互碰撞有利于行業的發展,但對與消費者而言就比較痛苦了,因為不知道應該怎麼去挑選。而且,目前投影儀行業很多标準都沒有規範統一,僅是亮度測算這一塊,很多品牌就都想搞自己的标準。
去年,堅果和極米開始在產品中引入了 "D65 色温标準 ",這是一項獲得行業公認,且被普遍采納的标準,大多數電影也都是在此色温标準下拍攝制作。兩家品牌選擇 D65 色温來衡量投影儀的色彩和亮度,也更加具有説服力。其中極米借此指定了自家的 CCB 亮度标準,而堅果還是沿用 ANSI 流明亮度标準,不過對測量方法進行改進。雖然标準在更新,但這僅針對自家的產品,并無法促進行業的統一,而且誰也不願妥協讓步去接受别人制定标準,肯定都希望自己能成為标準的制定者。
(圖源: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
直到今年 4 月,由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牽頭,極米、當貝、堅果、峰米、Vidda 等品牌共同參與制定的,國内首部針對投影儀亮度的行業團體标準正式發布實施,并确定采用 CVIA 亮度标準。第一時間,很多品牌就将產品上的亮度改為 CVIA 流明亮度,但極米依舊堅持使用自家的 CCB 亮度标準,不過也在產品上标出 CVIA 标準下的亮度數值。由此可見,即便有了更具公信力的行業标準,但想要讓所有品牌都認可接納,依舊需要較長的一段時間。并且,這僅是針對亮度的團體标準,針對投影技術可能也需要相關标準。行業想要實現真正的大一統,前路還有很多阻礙需要去克服。
總結
近幾年電視行業發展越加萎靡,銷量一直處于下滑的态勢,未來的局勢更是難以預測。與之相對的,投影儀行業則是蒸蒸日上,產品也深受年輕人群體的喜愛,已經隐隐有喧賓奪主,取代電視占領客廳 C 位的趨勢,未來的前景相當廣闊。但也如前文所提到的,行業很多規範标準還尚未落實,技術發展也是百花争豔,給消費者的選購過程無形中制造了很多困難。技術原理看不懂,各家的參數又不好做比較,确是會讓人難以下決定。
(雷科技攝制 嚴禁侵權)
未來,随着行業的持續壯大,加入這一市場的品牌可能還會繼續增多,屆時各種技術、各種品牌标準也越來越多,很容易造成市場混亂,内卷情況加劇。所以,小雷覺得,為了降低消費者的學習成本,也為了行業的穩定發展,某些規範标準還是需要盡管制定實施。而哪些技術更高端,哪些屬于入門,可能也需要有比較清晰的劃分,不然每家品牌各執一詞都説自己的是最好的,消費者就頭大了。良性的競争才能促進行業更好地發展和進步,目前品牌之間互相較勁還是挺嚴重的,投影儀行業的未來依舊道阻且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