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小鵬汽車的猛藥給自己打上了“比亞迪平替”的标籤?,歡迎閲讀。
文 | 新能源行業觀察
曾經以 " 高端智駕 " 為标籤的小鵬,現在玩上了性價比。
包括近期剛剛上市的改款 G6 和 G9 在内,其旗下目前在售車型,多一半聚焦的都是 20 萬元級以下市場。
小鵬 " 低價 " 這味藥倒是藥方有效,11.98 萬元起的小鵬 MONA M03 上市半年多時間,交付量即将突破 10 萬輛。但用價格來換銷量,難免也會讓小鵬產生新的隐憂——會不會被貼上網約車标籤。
事實上,在我們的接觸中,已有不少車主将小鵬 MONA M03 和小鵬 P5 等車作為比亞迪的平替,跑起了網約車。
3 月 18 日,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财報會議上表示,到 2026 年年底,小鵬将會橫跨在 10-50 萬價格段,從緊湊型到大型各個主流的細分市場具備更完整的產品布局。
似乎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決心,數日後,小鵬汽車給自己進行了更名,增加了 " 集團 " 二字,從廣東小鵬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變更為廣東小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不過," 霸總文學 " 在未來能發揮多大功效?
1. 小鵬的平價戰略,搶了比亞迪的飯碗?
從 " 高端智駕 " 到價格屠夫,小鵬的徹底轉變,似乎是受到 MONA M03 及 P7+ 兩款車型市場反響的影響。
去年 8 月底,小鵬汽車面向 15 萬元級以下市場打造的 MONA M03,自上市以來銷量便一路走高,不僅在第二個月就實現了交付量破萬,還連續六個月摘得 A 級純電轎車銷量冠軍頭銜,更在短時間内撐起了小鵬汽車近一半的銷量。
圖 / 小鵬 MONA M03 蟬聯 6 個月 A 級純電轎車銷冠
同年 11 月,小鵬 P7+ 上市,成為了小鵬汽車 2024 年銷量的另一助力,占 12 月小鵬 3 萬交付量的三分之一。
兩款流量產品的加入,讓小鵬汽車逐漸從 " 青黃不接 " 的落後時期回暖,2024 年累計銷量達 19 萬輛,同比增長 34%。尤其是小鵬 MONA M03,上市後一直保持着月銷過萬的表現,将墊底新勢力的小鵬拉了起來。
MONA M03 是怎麼做到的呢?
最直接的原因,或許與價格優勢有關。
MONA M03,不同于小鵬汽車以往的產品調性,其所聚焦的價格區間已然下探至 15 萬元級以下,而這一市場一直以來的最大生态玩家是比亞迪。
總攬比亞迪近些年的銷量表現,我們不難發現,在當下的汽車消費市場中,預算在 15 萬元以下的消費者應當是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這部分市場用户普遍對價格極為敏感,追求高性價比的車型。
在此基礎上,再疊加上小鵬汽車的智能化标籤,能引起一大波消費者共鳴自然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
北京的呂先生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據了解,呂先生原本計劃購買的車型是比亞迪秦 L EV,但等到 3 月 23 日,該款車正式上市發售後,他又變卦了,轉頭找小鵬銷售下定了一輛 MONA M03。" 以前對比亞迪秦很心動,但後來發現小鵬 MONA M03 續航更長,還有輔助駕駛功能,價格反而更低。"
" 我買車更多還是出于代步的想法,經濟實用是我買車的首要條件,以前也看過小鵬這種新勢力的車,但有點超預算,如今 MONA M03 這款車對我來説就很合适,不僅價格便宜、外觀個性,配置也明顯高于比亞迪同價位車型。" 小鵬 MONA M03 車主王女士如是説。
同上述兩位消費者看法相同不在少數。大部分消費者認為,小鵬的車價格下調,對他們來説是好事,能花更少的錢買到更心儀的車。
所以,小鵬翻盤市場,于今年 1-2 月甚至坐上了新勢力銷冠,其背後的邏輯其實很簡單——以價換量。
2. " 低價藥方 " 是把雙刃劍
" 平價戰略 " 這條路确然為小鵬汽車帶來了短期利好,但這并不意味着其前路一片坦途,毫無隐憂。
拉長時間線,2021 年,小鵬汽車曾以年銷 9.8 萬輛的成績奪得造車新勢力年度銷冠。彼時,其核心銷量貢獻來自多款主力車型的協同發力,覆蓋 15 萬元 -40 萬元級市場。
具體到車型,那一年,最高售價超過 40 萬元的小鵬 P7 以高端定位和技術優勢成為小鵬的銷量支柱,斬獲當年新勢力純電車型第一名;小鵬 P5 以激光雷達和城市 NGP 功能強化了品牌智能化标籤;小鵬 G3 則以性價比和實用性優勢,在緊湊級 SUV 市場中占據了一席之地。
回到當下,依上文所述,在小鵬對外釋放的信息中,此次銷冠成績的主要貢獻者是一張低價牌—— MONA M03。
從曾經產品覆蓋低中高市場,到如今的過度依賴低端市場,小鵬汽車的發展之路不免有越走越窄之嫌。
汽車市場中,部分自主品牌因過度依賴低價策略而陷入品牌形象固化困境,最終被貼上 " 網約車專用 " 标籤的案例,便是對此最好的説明。
多名小鵬汽車老車主在社交平台發文,坦言了自己的擔憂。" 之前開我那輛 2022 款 G9 出門的時候,一直覺得挺有面子的,可現在小鵬出了這麼多低價車,就連 G9 價格也打到了 30 萬元以下,以後開出去會不會讓人覺得沒等級啊?"
" 俗話説一分錢一分貨,車價降了這麼多,誰知道以後小鵬的服務和質量會不會也跟着縮水。"
潛在消費者的疑慮更為直接。多名計劃購買 25 萬元以上車型的用户表示," 小鵬多款車都大幅降價後,反而不敢買了,一是擔心品牌撐不起這個價位,二是擔心產品質量問題。"
當然,有人歡喜有人愁。部分 15 萬元級市場的潛在用户則認為,小鵬的 " 低價牌 " 很親民,讓他們在選車時,除了比亞迪,還有其他可能選項。
需要關注一點,除了品牌形象和消費者信任問題,小鵬汽車還面臨着資金鏈緊張的困境。
2024 年小鵬汽車财報數據,從表面來看,其全年業績已然有了相對可觀的改善,全年總收入達 408.7 億元,同比增長 33.2%;淨虧損收窄至 57.9 億元。
圖 / 小鵬汽車 2024 年财報部分數據
但,從現金儲備來看,小鵬汽車 2024 年 497.4 億元的流動資產總額相比 2023 年少了 47.8 億元。與此同時,小鵬負債情況卻在增加,2024 年 398.6 億元的流動負債總額相比 2023 年高出了 37.5 億元。
3. 小鵬的高端故事還能講下去嗎?
目前,忽略連續月銷不足千輛的小鵬 X9,和價格下探到 25-30 萬元市場的 G9 不計,小鵬旗下其餘車型的售價均已來到 25 萬元以下。
毫無疑問,這種價格策略的調整在緩解短期銷量壓力的同時,也正在重塑小鵬汽車在消費者眼中的品牌調性。
90 後薛凱(化名)在對比了新款小鵬 G9 和蔚來 ES6 後,最終選擇了後者。" 兩年前我可能會毫不猶豫選小鵬,但現在它整體產品價格都降下來了,就感覺品牌等級也下降了,預算 30 萬以上的話感覺蔚來的服務和品牌調性會更貼合我的需求。"
李露(化名)原來駕駛的是一輛 2021 款小鵬 P7,今年置換時她轉而選擇了極氪 7X。" 現在随着小鵬新車價格的不斷下調,其在二手市場的貶值速度也在增加,這讓我對小鵬的高端化印象大打折扣。"
" 選代步車,小鵬、比亞迪這類低價品牌肯定是我的首選,但如果未來買車預算在 20 萬元以上的話,我可能會優先考慮蔚來、問界等品牌。" 小鵬 MONA M03 準車主呂先生坦言道。
與諸多消費者的接觸中,大多數中產階層消費者認為,品牌調性比單純的參數更重要,是影響他們購車決策的關鍵變量。
當品牌溢價能力逐漸減弱,小鵬後續再想要重新衝擊高端市場的難度或将大幅增加。
目前,汽車市場中已有先例。部分車企曾經為了追求銷量,大量推出低價車型,雖然短期内實現了銷量大幅增長,但品牌形象也随之受損。當該車企試圖向上突破,推出高端車型時,消費者并不買單,導致其在高端化道路上屢屢受挫。
同時,随着高階智駕逐漸成為新能源市場标配,小鵬的技術護城河優勢或許也會被削弱。截至目前,實現 " 車位到車位 " 的汽車品牌已有鴻蒙智行、理想、極氪等多家。
不少消費者透露,現在想買配備高階智駕的車,可選擇的國產品牌有很多,而這些品牌的調性會更貼合 " 高端智駕 " 标籤,相比之下,小鵬原有的技術優勢就沒那麼明顯了。
由此,小鵬的平價戰略雖緩解了短期生存壓力,卻可能犧牲長期品牌價值。未來,小鵬若無法在高端化、以價換量、技術中找到新平衡點,恐将陷入 " 下沉市場内卷 " 與 " 高端市場邊緣化 " 的雙重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