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雀巢:地表最強食品帝國并購史之咖啡飲料篇,歡迎閲讀。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食品并購局 Food M&A,作者:Allen,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2 月 13 日,雀巢發布最新财報:2024 年,雀巢全球銷售額為 913.54 億瑞士法郎(約合人民币 7395 億元),同比減少 1.8%。淨利潤為 108.84 億瑞郎(約合人民币 880 億元),同比減少 2.9%。
盡管業績有所波動,雀巢仍冠絕全球食品飲料公司,位列食品屆第一大公司。
雀巢在多次投資交流會提到,雀巢擁有 2000 多個品牌,其中 10 億以上瑞士法郎品牌(Billionaire Brand,即年銷售額超過 11 億美元的品牌)占整體銷售額 70%。2024 年雀巢 10 億級品牌的數量為 31 個,借助《哪吒 2》電影的説法,我們稱它們為 31 大 " 金仙 " 品牌。
" 金仙 " 品牌,年收入 80 億元起步,随便站出來一個,在國内都是上市公司級别的存在。
這些 " 金仙 " 品牌,分布在雀巢哪些業務板塊,又是如何獲得?
由于雀巢的業務體量大、公司歷史跨度長,我們選取雀巢的咖啡飲料、寵物護理和營養與健康等若幹業務板塊,分篇介紹雀巢的并購成長歷程。
本文将圍繞雀巢的咖啡飲料業務展開。
雀巢的業務版圖
雀巢(Nestlé)是全球最大的食品飲料企業,總部位于瑞士韋威,成立于 1866 年,最初以嬰兒食品起家,現業務涵蓋咖啡、嬰兒營養、糖果、寵物食品、乳制品、專業餐飲等多個領網域,旗下擁有 2000 多個品牌,業務覆蓋全球 185 個國家,擁有 27.7 萬名員工和 337 家工廠。
在雀巢的七大業務板塊中,包裝咖啡(隸屬飲料板塊)市占率全球第一(25%),在集團内屬于最大收入來源,2024 年達 1,990 億元;寵物護理收入超過 1,500 億元,市占率全球第二(20%,僅次于瑪氏 21%);嬰幼兒和全家營養收入 1,222 億元,市占率全球第一;糖果業務收入 688 億元,市占率全球第三。
雀巢擁有你已經知道的,還有很多你不知道的響亮品牌組合,比如巴黎水、聖培露、徐福記、太太樂、哈根達斯(美國市場運營權)、星巴克(店外零售產品運營權)。
2024 年雀巢七大業務板塊收入及品牌矩陣,圖源:雀巢财報
瑞士法郎:人民币 =1:8.0909,按 2 月 13 日匯率計
百年雀巢的起點:兩家瑞士乳品公司的合并
雀巢的起源始于兩家獨立公司的命運交織——英瑞煉乳公司與雀巢嬰兒食品公司。它們的誕生與 19 世紀的社會需求和技術革新密不可分。
1856 年,美國人吉爾 · 博登獲得煉乳專利,解決了牛奶易變質的問題,博登創立的 " 鷹牌 " 煉乳在美國内戰期間作為軍用食品,取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
1866 年,前任美國駐歐洲商務副領事的查爾斯 · 佩奇,聯合兄弟喬治 · 佩奇,在瑞士建立歐洲首家煉乳工廠 - 英瑞煉乳公司,推出擠奶女工(Milkmaid)煉乳品牌。
煉乳是最早實現工業化生產的乳制品,博登發明的減壓蒸餾技術将牛奶濃縮為原來 1/3 的體積,并加入大量糖分進行罐裝,這是現代食品殺菌和包裝技術創新與運用的開端。英瑞煉乳的成立,本質上是美國原創技術在歐洲大陸的一次商業化擴散。
1867 年,藥劑師亨利 · 雀巢為降低瑞士嬰兒死亡率,研發 "Farine Lactee" 嬰兒配方奶粉,產品年銷量于 1875 年突破百萬罐,也因此奠定品牌信任基石。
1878 年起,英瑞和雀巢開始互相進入對方的核心業務,雀巢生產煉乳,英瑞推出嬰兒米粉,價格戰導致利潤萎縮。
1905 年,在雙方初代創始人全部離場後,雀巢與英瑞合并,形成全球 20 餘家工廠的產能網絡,為後續增長積累了原始資本和品牌沉澱。
雀巢:開創速溶和膠囊咖啡品類
合并後的雀巢,迎來了黃金時代。
兩次世界大戰為雀巢提供了特殊的歷史機遇,通過技術收購與戰時物資供應,其業務從乳制品延伸至咖啡、巧克力等新領網域。
1914 年一戰爆發,煉乳和巧克力成為軍用食品,成為前線士兵的口糧。為避免局部地區戰時供應鏈緊張,雀巢通過收購美國、澳大利亞工廠保障煉乳供應,工廠數從 20 家增至 40 家。
1916 年,挪威一家獲得噴霧幹燥技術專利的公司 Egron,引起了雀巢濃厚的興趣。通過對 Egron 的收購,雀巢實現脱脂奶粉的大規模量產,正式進軍奶粉市場。
更為重要的是,這次為了生產奶粉而進行的技術收購,在 20 多年後為雀巢推出 Nescafe 速溶咖啡產品,至關重要。
1930 年雀巢應巴西咖啡協會請求,為當地生產過剩的咖啡豆尋找銷路。雀巢經過 8 年的研發,采用噴霧幹燥技術,最終推出了一種的既能速溶與水,又能保存原香的咖啡粉末,這就是雀巢速溶咖啡 Nescafe 的由來。
二戰期間,雀巢速溶咖啡成為美軍标配,推動銷售額從 1 億美元(1938 年)躍升至 2.25 億美元(1945 年)。得益于此,Nescafe 在戰後成為聞名世界的品牌。
1986 年,雀巢推出膠囊咖啡品牌 Nespresso,重新定義家庭與辦公咖啡消費場景,Nespresso 成為高端品質咖啡代名詞,雀巢在咖啡領網域進行了一場自我革命。
收購三花(Carnation):獲得三花淡奶和咖啡伴侶兩大 " 金仙 " 牌
1958 年,美國公司三花(Carnation)公司将植脂奶油噴霧幹燥成為粉末,同時混入糖漿和風味香精,加到咖啡中大幅提升風味和口感,三花把這個產品取名 Coffee mate,也就是我們熟悉的 " 咖啡伴侶 "。1961 年,咖啡伴侶上市,立刻風靡全球。
1984 年,雀巢做了一筆當時為止交易額最大的并購,以 30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 Carnation,獲得三花淡奶和咖啡伴侶兩大 " 金仙 " 品牌,隸屬于雀巢乳制品和冰淇淋業務板塊。三花淡奶主要在餐飲渠道(茶飲、咖啡、餐廳)和家庭烹饪中調制濃湯的調味品。而咖啡伴侶與雀巢咖啡業務搭配,雀巢推出的 " 三合一速溶咖啡 " 產品,極大推動了咖啡的流行。
雀巢三花淡奶和咖啡伴侶產品,圖源:雀巢官網
收購藍瓶咖啡(Blue Bottle):精品咖啡連鎖代表品牌
2017 年 9 月,雀巢以 4.25 億美元收購總部位于美國加州奧克蘭的藍瓶咖啡(Blue Bottle Coffee)68% 的股權。
Blue Bottle 以現制精品手工咖啡而聞名,同時也售賣包裝的烘焙咖啡豆產品,2017 年在美國和日本擁有 40 家門店。Blue Bottle 是精品咖啡的代表之一,抛棄花樣回歸原始,根據咖啡豆的屬性來進行不同的烘焙和衝煮。
除此之外,Blue Bottle 極簡風格結合它所有店鋪的空間設計,融合成特有的咖啡美學,契合當代人的精神需求。
雀巢在預包裝咖啡行業已是翹楚,這次染指連鎖咖啡可謂意味深長。
以美國代表的咖啡消費市場正在經歷第三波浪潮,強調咖啡的產地和衝煮手法,以精品咖啡(Specialty Coffee)連鎖為代表。這是在雀巢引領的第一波工業化、方便化咖啡浪潮,以及星巴克引領的第二波浪潮(現制現做和空間體驗)之後,掀起的咖啡消費新潮流。
2015 年~2016 年,美國咖啡市場增長近 8%,市場規模達 480 億美元,其中精品咖啡市場份額占比超過一半。
雀巢的最有力競争者,JAB 控股已将精品咖啡連鎖品牌綠山咖啡(Keurig Green Mountain)、皮爺咖啡(Peet ’ s Coffee)和樹墩城(Stumptown Coffee Roasters)納入麾下,雀巢不可能做到無動于衷。
面對未來潛在的颠覆時,最好的方式就是投資和創造未來。
收購星巴克零售咖啡業務:集齊咖啡三大 " 金仙 " 品牌
2018 年 5 月,雀巢以 71.5 億美元現金,收購美國咖啡連鎖巨頭星巴克(Starbucks)全球範圍内的預包裝咖啡和茶類飲料的經營權。雀巢旗下的咖啡機品牌 Nespresso 和 Dolce Gusto 也将推出星巴克品牌的單杯式咖啡膠囊。
收購星巴克零售咖啡品牌業務(即飲 RTD 咖啡不在本次交易範圍内),是對雀巢在咖啡領網域第一地位的有力夯實。此前,雀巢擁有 Nescafe(年入約 100 億美元)和 Nespresso(年入超過 50 億美元)兩個超級品牌,而本次交易的對象星巴克零售咖啡業務年收入約 20 億美元,三個 " 金仙 " 咖啡品牌合計收入将超 170 億美元。
雀巢三大咖啡品牌的差異化定位,圖源:雀巢官網
雀巢的并購動機,旨在咖啡領網域建立獨一無二的品牌組合,強化在北美精品咖啡粉、咖啡豆和膠囊咖啡的市場領先地位。同時依靠雀巢的資源,在其他市場放大星巴克零售咖啡的市場價值,豐富零售咖啡的消費場景。這次并購交易的對價,是基于星巴克零售咖啡業務 2018 年預期 EBITDA 的 15 倍,不涉及固定資產轉讓,但将近 500 名員工納入雀巢公司。
對比收購前後,雀巢咖啡所屬飲料業務收入,從 2017 年 203.88 億瑞士法郎(207 億美元,CHF:USD=1:1016),增加至 2019 年的 232.11 億瑞士法郎(232.11 億美元,CHF:USD=1:1),淨增加 28 億瑞士法郎。可見這筆收購,對雀巢咖啡業務的增長和市場地位提升立竿見影。
雀巢咖啡業務到底有多強?
粉末和液體飲料作為雀巢的最大業務板塊,2023 年收入為 2,005 億元,其中咖啡業務收入 1,917 億元(2024 年尚未發布,故采用 2023 年數據),剔除咖啡伴侶 250 億元(收入納入了乳制品及冰淇淋業務口徑),占飲料板塊收入的 83%。可以説,咖啡業務幾乎代表了雀巢的飲料業務,其他的包括巧克力飲料美祿(Milo)、Nesquik、雀巢冰爽茶(Nestea)比重相對較小。
膠囊咖啡和速溶咖啡合計收入 1,303 億元,是雀巢咖啡兩個最大的產品類别,不單是雀巢速溶和 Nespresso 兩個品牌,星巴克和 Blue Bottle 品牌也貢獻其中。
家外咖啡,主要由 Nespresso 商用場景和 Blue Bottle 連鎖咖啡組成,2023 年達到 192 億元的收入規模。
雀巢在尼爾森研究基礎上估計,2023 年全球咖啡消費市場規模達 3.56 萬億元,其中零售咖啡占 25%,家庭外咖啡占 75%。在零售咖啡(In-Home)市場,雀巢市場占有率達 25%,第二名 JDE 的市場份額不超過 10%(2021 年市占率 8%)。
全球咖啡市場規模及細分結構,匯率按 CHF:RMB=1:8.0909 計
圖源:雀巢官網
在咖啡這條厚雪長坡上,雀巢以創新和進擊的姿态,深耕了 80 多年,其構築的護城河,在短期内幾乎無法逾越。
引用:
1.Travel through our history timeline,Nestle
2. 從咖啡伴侶到油粉,植脂末的前世今生,公眾号雲無心是我
3.Nestle acquires majority stake in Blue Bottle Coffee for $425M,Food Dive
4.Coffee, David Rennie & Steve Presley - Capital Markets Day 2024
5.Leading the world of Coffee,David Rennie,2022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食品并購局 Food M&A,作者:Al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