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雀巢:地表最强食品帝国并购史之咖啡饮料篇,欢迎阅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食品并购局 Food M&A,作者:Allen,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2 月 13 日,雀巢发布最新财报:2024 年,雀巢全球销售额为 913.54 亿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 7395 亿元),同比减少 1.8%。净利润为 108.84 亿瑞郎(约合人民币 880 亿元),同比减少 2.9%。
尽管业绩有所波动,雀巢仍冠绝全球食品饮料公司,位列食品届第一大公司。
雀巢在多次投资交流会提到,雀巢拥有 2000 多个品牌,其中 10 亿以上瑞士法郎品牌(Billionaire Brand,即年销售额超过 11 亿美元的品牌)占整体销售额 70%。2024 年雀巢 10 亿级品牌的数量为 31 个,借助《哪吒 2》电影的说法,我们称它们为 31 大 " 金仙 " 品牌。
" 金仙 " 品牌,年收入 80 亿元起步,随便站出来一个,在国内都是上市公司级别的存在。
这些 " 金仙 " 品牌,分布在雀巢哪些业务板块,又是如何获得?
由于雀巢的业务体量大、公司历史跨度长,我们选取雀巢的咖啡饮料、宠物护理和营养与健康等若干业务板块,分篇介绍雀巢的并购成长历程。
本文将围绕雀巢的咖啡饮料业务展开。
雀巢的业务版图
雀巢(Nestlé)是全球最大的食品饮料企业,总部位于瑞士韦威,成立于 1866 年,最初以婴儿食品起家,现业务涵盖咖啡、婴儿营养、糖果、宠物食品、乳制品、专业餐饮等多个领網域,旗下拥有 2000 多个品牌,业务覆盖全球 185 个国家,拥有 27.7 万名员工和 337 家工厂。
在雀巢的七大业务板块中,包装咖啡(隶属饮料板块)市占率全球第一(25%),在集团内属于最大收入来源,2024 年达 1,990 亿元;宠物护理收入超过 1,500 亿元,市占率全球第二(20%,仅次于玛氏 21%);婴幼儿和全家营养收入 1,222 亿元,市占率全球第一;糖果业务收入 688 亿元,市占率全球第三。
雀巢拥有你已经知道的,还有很多你不知道的响亮品牌组合,比如巴黎水、圣培露、徐福记、太太乐、哈根达斯(美国市场运营权)、星巴克(店外零售产品运营权)。
2024 年雀巢七大业务板块收入及品牌矩阵,图源:雀巢财报
瑞士法郎:人民币 =1:8.0909,按 2 月 13 日汇率计
百年雀巢的起点:两家瑞士乳品公司的合并
雀巢的起源始于两家独立公司的命运交织——英瑞炼乳公司与雀巢婴儿食品公司。它们的诞生与 19 世纪的社会需求和技术革新密不可分。
1856 年,美国人吉尔 · 博登获得炼乳专利,解决了牛奶易变质的问题,博登创立的 " 鹰牌 " 炼乳在美国内战期间作为军用食品,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1866 年,前任美国驻欧洲商务副领事的查尔斯 · 佩奇,联合兄弟乔治 · 佩奇,在瑞士建立欧洲首家炼乳工厂 - 英瑞炼乳公司,推出挤奶女工(Milkmaid)炼乳品牌。
炼乳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生产的乳制品,博登发明的减压蒸馏技术将牛奶浓缩为原来 1/3 的体积,并加入大量糖分进行罐装,这是现代食品杀菌和包装技术创新与运用的开端。英瑞炼乳的成立,本质上是美国原创技术在欧洲大陆的一次商业化扩散。
1867 年,药剂师亨利 · 雀巢为降低瑞士婴儿死亡率,研发 "Farine Lactee" 婴儿配方奶粉,产品年销量于 1875 年突破百万罐,也因此奠定品牌信任基石。
1878 年起,英瑞和雀巢开始互相进入对方的核心业务,雀巢生产炼乳,英瑞推出婴儿米粉,价格战导致利润萎缩。
1905 年,在双方初代创始人全部离场后,雀巢与英瑞合并,形成全球 20 余家工厂的产能网络,为后续增长积累了原始资本和品牌沉淀。
雀巢:开创速溶和胶囊咖啡品类
合并后的雀巢,迎来了黄金时代。
两次世界大战为雀巢提供了特殊的历史机遇,通过技术收购与战时物资供应,其业务从乳制品延伸至咖啡、巧克力等新领網域。
1914 年一战爆发,炼乳和巧克力成为军用食品,成为前线士兵的口粮。为避免局部地区战时供应链紧张,雀巢通过收购美国、澳大利亚工厂保障炼乳供应,工厂数从 20 家增至 40 家。
1916 年,挪威一家获得喷雾干燥技术专利的公司 Egron,引起了雀巢浓厚的兴趣。通过对 Egron 的收购,雀巢实现脱脂奶粉的大规模量产,正式进军奶粉市场。
更为重要的是,这次为了生产奶粉而进行的技术收购,在 20 多年后为雀巢推出 Nescafe 速溶咖啡产品,至关重要。
1930 年雀巢应巴西咖啡协会请求,为当地生产过剩的咖啡豆寻找销路。雀巢经过 8 年的研发,采用喷雾干燥技术,最终推出了一种的既能速溶与水,又能保存原香的咖啡粉末,这就是雀巢速溶咖啡 Nescafe 的由来。
二战期间,雀巢速溶咖啡成为美军标配,推动销售额从 1 亿美元(1938 年)跃升至 2.25 亿美元(1945 年)。得益于此,Nescafe 在战后成为闻名世界的品牌。
1986 年,雀巢推出胶囊咖啡品牌 Nespresso,重新定义家庭与办公咖啡消费场景,Nespresso 成为高端品质咖啡代名词,雀巢在咖啡领網域进行了一场自我革命。
收购三花(Carnation):获得三花淡奶和咖啡伴侣两大 " 金仙 " 牌
1958 年,美国公司三花(Carnation)公司将植脂奶油喷雾干燥成为粉末,同时混入糖浆和风味香精,加到咖啡中大幅提升风味和口感,三花把这个产品取名 Coffee mate,也就是我们熟悉的 " 咖啡伴侣 "。1961 年,咖啡伴侣上市,立刻风靡全球。
1984 年,雀巢做了一笔当时为止交易额最大的并购,以 30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 Carnation,获得三花淡奶和咖啡伴侣两大 " 金仙 " 品牌,隶属于雀巢乳制品和冰淇淋业务板块。三花淡奶主要在餐饮渠道(茶饮、咖啡、餐厅)和家庭烹饪中调制浓汤的调味品。而咖啡伴侣与雀巢咖啡业务搭配,雀巢推出的 " 三合一速溶咖啡 " 产品,极大推动了咖啡的流行。
雀巢三花淡奶和咖啡伴侣产品,图源:雀巢官网
收购蓝瓶咖啡(Blue Bottle):精品咖啡连锁代表品牌
2017 年 9 月,雀巢以 4.25 亿美元收购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奥克兰的蓝瓶咖啡(Blue Bottle Coffee)68% 的股权。
Blue Bottle 以现制精品手工咖啡而闻名,同时也售卖包装的烘焙咖啡豆产品,2017 年在美国和日本拥有 40 家门店。Blue Bottle 是精品咖啡的代表之一,抛弃花样回归原始,根据咖啡豆的属性来进行不同的烘焙和冲煮。
除此之外,Blue Bottle 极简风格结合它所有店铺的空间设计,融合成特有的咖啡美学,契合当代人的精神需求。
雀巢在预包装咖啡行业已是翘楚,这次染指连锁咖啡可谓意味深长。
以美国代表的咖啡消费市场正在经历第三波浪潮,强调咖啡的产地和冲煮手法,以精品咖啡(Specialty Coffee)连锁为代表。这是在雀巢引领的第一波工业化、方便化咖啡浪潮,以及星巴克引领的第二波浪潮(现制现做和空间体验)之后,掀起的咖啡消费新潮流。
2015 年~2016 年,美国咖啡市场增长近 8%,市场规模达 480 亿美元,其中精品咖啡市场份额占比超过一半。
雀巢的最有力竞争者,JAB 控股已将精品咖啡连锁品牌绿山咖啡(Keurig Green Mountain)、皮爷咖啡(Peet ’ s Coffee)和树墩城(Stumptown Coffee Roasters)纳入麾下,雀巢不可能做到无动于衷。
面对未来潜在的颠覆时,最好的方式就是投资和创造未来。
收购星巴克零售咖啡业务:集齐咖啡三大 " 金仙 " 品牌
2018 年 5 月,雀巢以 71.5 亿美元现金,收购美国咖啡连锁巨头星巴克(Starbucks)全球范围内的预包装咖啡和茶类饮料的经营权。雀巢旗下的咖啡机品牌 Nespresso 和 Dolce Gusto 也将推出星巴克品牌的单杯式咖啡胶囊。
收购星巴克零售咖啡品牌业务(即饮 RTD 咖啡不在本次交易范围内),是对雀巢在咖啡领網域第一地位的有力夯实。此前,雀巢拥有 Nescafe(年入约 100 亿美元)和 Nespresso(年入超过 50 亿美元)两个超级品牌,而本次交易的对象星巴克零售咖啡业务年收入约 20 亿美元,三个 " 金仙 " 咖啡品牌合计收入将超 170 亿美元。
雀巢三大咖啡品牌的差异化定位,图源:雀巢官网
雀巢的并购动机,旨在咖啡领網域建立独一无二的品牌组合,强化在北美精品咖啡粉、咖啡豆和胶囊咖啡的市场领先地位。同时依靠雀巢的资源,在其他市场放大星巴克零售咖啡的市场价值,丰富零售咖啡的消费场景。这次并购交易的对价,是基于星巴克零售咖啡业务 2018 年预期 EBITDA 的 15 倍,不涉及固定资产转让,但将近 500 名员工纳入雀巢公司。
对比收购前后,雀巢咖啡所属饮料业务收入,从 2017 年 203.88 亿瑞士法郎(207 亿美元,CHF:USD=1:1016),增加至 2019 年的 232.11 亿瑞士法郎(232.11 亿美元,CHF:USD=1:1),净增加 28 亿瑞士法郎。可见这笔收购,对雀巢咖啡业务的增长和市场地位提升立竿见影。
雀巢咖啡业务到底有多强?
粉末和液体饮料作为雀巢的最大业务板块,2023 年收入为 2,005 亿元,其中咖啡业务收入 1,917 亿元(2024 年尚未发布,故采用 2023 年数据),剔除咖啡伴侣 250 亿元(收入纳入了乳制品及冰淇淋业务口径),占饮料板块收入的 83%。可以说,咖啡业务几乎代表了雀巢的饮料业务,其他的包括巧克力饮料美禄(Milo)、Nesquik、雀巢冰爽茶(Nestea)比重相对较小。
胶囊咖啡和速溶咖啡合计收入 1,303 亿元,是雀巢咖啡两个最大的产品类别,不单是雀巢速溶和 Nespresso 两个品牌,星巴克和 Blue Bottle 品牌也贡献其中。
家外咖啡,主要由 Nespresso 商用场景和 Blue Bottle 连锁咖啡组成,2023 年达到 192 亿元的收入规模。
雀巢在尼尔森研究基础上估计,2023 年全球咖啡消费市场规模达 3.56 万亿元,其中零售咖啡占 25%,家庭外咖啡占 75%。在零售咖啡(In-Home)市场,雀巢市场占有率达 25%,第二名 JDE 的市场份额不超过 10%(2021 年市占率 8%)。
全球咖啡市场规模及细分结构,汇率按 CHF:RMB=1:8.0909 计
图源:雀巢官网
在咖啡这条厚雪长坡上,雀巢以创新和进击的姿态,深耕了 80 多年,其构筑的护城河,在短期内几乎无法逾越。
引用:
1.Travel through our history timeline,Nestle
2. 从咖啡伴侣到油粉,植脂末的前世今生,公众号云无心是我
3.Nestle acquires majority stake in Blue Bottle Coffee for $425M,Food Dive
4.Coffee, David Rennie & Steve Presley - Capital Markets Day 2024
5.Leading the world of Coffee,David Rennie,2022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食品并购局 Food M&A,作者:Al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