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這家普洱茶突破了金融屬性?,歡迎閲讀。
傳統行業固然穩定,但在經營時間較長的周期裏,一定會遇到增長瓶頸。正如以 " 金融茶 " 著稱的普洱茶行業,雖然目前增長穩定,但很難有大的突破。
" 随着消費的下行,整個行業出現了存量博弈的局面,傳統模式已經無法解決普洱茶行業的問題了,需要立馬轉換賽道,打開新格局。" 周超説。
前不久,混沌創商院 26 期校友、雙陳普洱運營總監周超做客混沌直播間,為大家講述了傳統行業在新消費環境中的突圍之路,并與他的創新教練躍文老師展開對談。
不破不立," 瓶頸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源自固化思維和固化認知 ",只有衝破思維僵化的牆,才能帶給品牌更多的生機和更廣闊的天地。周超和團隊在新消費的浪潮中完成了一次行業突圍,一個創新產品由此誕生,并在短短三個月達成銷售奇迹。這一切,也是同學在混沌創商院能夠有所收獲的有效例證。
以下内容根據直播整理:
分享嘉賓丨周超 混沌創商院 26 期校友 東菀市雙陳茶葉有限公司運營總監
打磨教練丨躍文 混沌創商院創新教練 悟馬文化聯合創始人
中國普洱茶行業正面臨存量博弈
我所在的茶葉行業屬于傳統行業,有着三千年的歷史。我們的品牌也有 30 年的歷史,在這過程中,我們經歷了多個發展周期,使得品牌穩定性強、抗風險能力高。但是問題同樣存在:我們陷入了一個長周期的增長瓶頸。
目前的情況是,我們一直處在内循環之中,很難打開對市場、對用户的多維認知。正因為如此,2022 年 9 月我去到了混沌創商院學習,希望能打開自己的視野。事實證明,這是一個正确的選擇。
在兩個多月的學習過程中,我拿到了第一手創新方案,讓我們有了新的方向。創新方案被我運用到實際經營中,有了切實的成效。
雖然我們可能身處不同行業,但一定有某種共通性的東西,希望我的經驗對大家有參考價值。
首先,我想簡單介紹一下我們的品牌——雙陳普洱。
目前來看,它是同領網域裏的第一品牌,在全國有将近 300 家專賣店,包括一線城市和省會城市。自 1995 年成立以來,30 年間我們建立了六個大倉儲中心,有近 13 萬平米的倉儲面積,還建立了從源頭到終端的全產業鏈。
在同行業内,我們的差異化體現在產品從源頭進入倉儲中心,而不是直接到消費者手中。就像酒產業,會進入酒窖中沉化五年以上,再通過全國各大銷售渠道走到消費者身邊。
因此,倉儲中心是我們獨特的價值點。
普洱茶在中國茶葉裏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品類,迄今已存在上千年。起初它被用于降脂解油膩,幫助人們在飯後清腸刮油。在中國的六大茶類中,普洱的獨特性在于随着年份的增長,其價值會越高,就像醬香型白酒一樣。
在過去的 20 年間,普洱茶逐步從區網域走向全國,成為市場上流通性很高的品類。發展至今,它進入到一個新的拐點之上,我們來看一組數據:
過去幾年間,普洱茶每年的生產總量不斷上升,并預計會持續上漲。當前,它的市場規模達 200 億左右,從近五年的數據來看,已經進入了存量博弈的階段。
正如很多傳統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後沒有增量市場,就會在存量市場激烈競争,普洱茶正是走入了這樣的階段。
2003 年到 2023 年,是普洱茶狂飙突進的階段,在六大茶類中,沒有一個茶類有如此亮眼的表現。這背後靠什麼驅動?答案是金融收藏。金融收藏即為放大資產價值,就像普洱茶行業裏有一個名叫 " 班章 " 的產區,這個產區生產的普洱其供應價格超過 1 萬元,導致這一現象的動因同樣也是金融收藏。
同時,普洱茶的發展還面臨着一個問題——存量過剩。過去 20 年普洱茶的生產總量為 177 萬噸,但真正被消耗掉的數量不到 30%,剩餘 70% 為含有金融屬性的收藏。這個存量是十分龐大的,如果雲南不再生產普洱,這些存量也夠消耗十年以上。
普洱茶行業如何創新突圍?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團隊需要探尋行業的底層邏輯,摸索產業發展變化的要點。在過去,我們強調普洱茶越陳越有價值,過度放大資產價值,而現在人們的購買力下降,如果我們再去宣揚普洱茶的儲藏價值,就是一種不合時宜的行為。
從 2024 年起,我們預判普洱茶行業的發展要從資產價值轉為情緒價值,營銷點要從 " 越陳越香 " 變為 " 越喝越美 ",将單一的消費新茶、存儲新茶的市場邏輯轉化為喝年份茶, 以此回歸品類的底層邏輯。
看到拐點之後,我們現在的核心問題是什麼?
首先從需求端來看,普洱茶行業發展至今,用户面臨的問題在于泡茶比較麻煩,傳統喝茶的步驟十分不方便,不适合加班工作的年輕一族。另外,傳統產品水太深,真假難辨,很容易買錯。因此,客户對行業的信任感不夠。
如此局面產生的問題,存在于渠道端和鏈接端的方方面面。對渠道端來説,過去的新茶收藏模式導致囤貨太多,周轉很慢,新客户又很難吸引,因此只能售賣給老客户,但是老客户畢竟有限,導致店面經營成本很高;對生產廠家來説,產業鏈過于復雜,生產效率很低,行業又缺乏标準,品牌的影響力就會比較弱。
因此,我們需要思考行業的底層邏輯到底是什麼?行業的隐含假設是什麼?為什麼會出現這個情況?
前面提到,普洱茶行業一直以來強調資產價值,這導致從供應端到鏈接端出現囤積現象。但是收藏茶真的能帶來增值嗎?有一個説法為 " 有價無市 ",如果沒有消費的增長,囤的貨根本無法變現。因此,要打破這個底層邏輯,就需要将資產價值轉換為功能價值和情緒價值,從囤貨模式提升到終端消耗模式。
讓更多人接觸普洱茶、愛上普洱茶,讓普洱茶回歸茶葉的本質,這是我們需要做的工作。
從消費的隐含假設來看,賣茶只針對懂茶的茶客,很難拓展新的消費圈,而我們要做的是打破普洱茶的消費圈層,吸引更多消費群體,将緊壓的工藝茶變成更方便、更時髦的飲品。基于這個認知,我們給出了創新方案:更新傳統的普洱茶消費模式,将品牌經營的導向轉換為年份茶現喝,提升茶葉消耗,降低囤茶的現象,開啓普洱茶 " 現喝消費 " 的時代。
依托核心倉儲技術,我們做出巨大調整,從做新茶改為賣年份茶,讓消費者可以立馬喝。這是一次巨大的挑戰,讓我們受益良多,讓我們明白一定要回歸渠道,要結合市場情況,對行業傳統進行重新思考。如果現在市場需要的是立馬享用的體驗,那就不要單純地售賣未來,而是要開拓眼跟前的市場,讓傳統的單一場景成為多維豐富的場景。
在用户層面,傳統的老茶客一般在茶台上泡茶喝,這是最主要的消費場景。但是這種場景有局限性,比較單一,使得茶的消耗速度很慢。并且,老茶客對產品的信任感、品質、收藏價值等有很高的要求,但是其社交屬性、便捷性體驗、茶的獨特性沒有特别需求,同時整個行業在這個維度上也比較缺失,沒能培養出老茶客的這些習慣。
對新的消費群體而言,比起茶的味道,更關注茶的便捷度,他們希望喝茶能像喝咖啡一樣方便,不僅限于茶台,而可以帶去辦公室、會議室、車裏、野外,甚至是與閨蜜的約會局。也就是説,茶的收藏價值不再作為這批消費者的吸引點,而是它帶來的身份價值和社交價值。而這,是我們要去開發的新指标。
2024 年,普洱茶行業作為一個傳統行業,需要在傳統的基礎之上,創造出新的經營思維、產品模式、運營思維,關注新的消費人群、新的市場需求。
将第一曲線做得更實,将第二曲線拓展得更廣
基于新的消費人群和市場需求,我們将便攜的產品交到消費者手裏,通過消費者的反饋不斷調整方案。通過經營方向的調整,我們希望此前從不喝普洱茶的人能夠體驗普洱茶,将普洱茶的品味價值傳遞給他,讓普洱茶進入年輕人的生活。
在吸納新用户的同時,并不意味着我們要丢棄傳統的業務,而是要進一步夯實第一曲線。對雙陳普洱來説,年份普洱茶的業務需要不斷拔高,将其做細、做精,帶給老茶客更高端的體驗。
将第一曲線做的更實,将第二曲線擴展得更廣,我們的創新戰略大概如此。
在混沌創商院的學習中,我收獲了最寶貴的思維模式——最小 MVP。這套模式告訴我們,品牌設定的方式和模型要盡量大,但是落腳點卻要像針眼一樣小而密集。
我們把 " 最小 MVP" 理論落實在了產品創新方案上,基于對整個市場的洞察,我們開辟了一條年份茶消費化的賽道,這個產品正是老金标。
改變了傳統普洱茶十分復雜的信息,老金标統一了產品标準,包括包裝、規格和價格等,讓產品最終交付給消費者時,消費者對我們的產品認識得更直觀、清楚。
老金标的產品圍繞的底層邏輯是 " 消耗茶葉 ",不主張客户存儲和收藏,而是當下的、即時的體驗。
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制定了嚴苛的标準,每一款均為五年以上的茶葉,并選用普洱茶最核心產區的用料……層層把關後才能流入市場。
老金标的包裝形式十分便捷,像手機一樣易攜帶,可以讓消費者在辦公、居家、户外、旅行等場地品味飲用。在設定消費場景時,我們充分考慮了兩個場景:首先是出差,在出差的過程中飲用;其次是商務洽談,為此我們設計了易于展示的包裝,能夠讓客户看到產品的精美,而且不需要用力撬動茶葉,直接拿一小塊衝泡。
去年九月份,我們正式發售了這款產品,所獲得的的反饋相當好。對整個行業來説都是一次創新、一次改革。
在渠道端,我們改變了傳統的囤貨模式,制定了一套快消耗、快周轉、快流通的銷售模式。在門店投入上,注重輕資產、輕儲藏、快運營,使得終端變得更輕盈,形成了一種可復制、可周轉的經營模式。
不僅如此,我們還開發了一系列技術工具,在此之前行内沒有幾個品牌這樣做。我們效仿紅酒櫃、雪茄櫃開發出了一套普洱收藏工具,提供給習慣收藏和存儲茶葉的老茶客們。
正如前面所説,普洱茶的口感與年份息息相關,随着年份的增加,茶湯的顏色會由綠轉黃,風味也會越來越濃郁。放入茶櫃的茶葉可以讓各項指标在良好的範圍内,不需要任何人為的幹預,就能如在倉儲中心一樣保持温濕度、含氧量等。
所以,我們推出的產品是圍繞着普洱茶的一套體系,它不是一個單點,而是一個系統。我們不僅考慮了產品的新消費群體,還考慮了消費場景、產品配套工具等方面。這一套創新方案,切實有效地幫我們緩解了市場危機,讓我們以全新的面貌出現在消費者面前。
目前我們的單品消費數量已接近 1000 萬的體量,在短短三個月的時間裏消費突破了 500 萬,鋪開了 100 家渠道。
傳統行業的歷史邏輯
當然,這只是在小階段内取得的成果,但它讓我們明白了創新的價值。
在傳統行業呆得太久之後,會陷入思維的怪圈,形成一套固化的思維枷鎖。在這時,我們需要借助外力尋求突破,比如混沌的創商院,借助其他優秀平台的信息渠道和理論知識,打破已經僵化的思維模式。在學習之後,把知識用在實踐中,不斷尋求突破點,才能推動企業走上新的道路。
有句話叫 " 不破不立 ",如果不去打破當前的狀态,就不會迎來新的生機。在雙陳尋求創新的時候,我們始終沒有脱離消費者,第一階段圍繞着產品做創新方案,第二階段圍繞着體驗進行拓展,結合數字化的優勢把用户和渠道粘連其中,不斷迭代產品、不斷優化用户體驗。
這兩個階段結束後,第三階段雙陳需要從用户的茶、產品的茶走向文化的茶,成為中國茶葉的代表,能夠對外進行文化輸出,這可能需要未來五年至十年得摸索和探究。
當下,需要我們沉下心來思考,作為傳統行業,它立足的根基是什麼 ? 這之中一定有歷史的邏輯,正是這個歷史邏輯讓它屹立千年,也将會讓它繼續屹立下去。長期主義對品牌而言是很重要的方面,我建議大家保持對未來的洞察,結合當下的情況,在實踐中對品牌進行迭代。分享給大家一首詩: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亂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Q&A
躍文老師:剛剛聽你説,老金标有 100 多家新渠道,并且業績在不斷增長,我比較好奇的是,這 100 多家新渠道還是傳統茶行業的渠道嗎?還是説我們的品類有了創新,就可以觸達全新的消費者?
周超:傳統的產業渠道主要是茶店,經營成本很高。而老金标誕生之後,出現的 100 家新渠道不是自己主動開發的,而是渠道方自行找來的,其中包括異業和跨界的渠道,比如高端會所、文化館、酒店等。這些異類的渠道如果經營傳統品牌,成本會很高,因為從了解品牌到銷售的環節周期非常長,但是又有比較多的客户有這樣的需求,因此茶葉售賣無法放棄。
如果他們自營一家店,成本也很高,而正好老金标注重茶葉消耗、周轉,銷售門檻也非常低,只需要首批購入 3 萬塊就能經營我們的品牌,所以這個過程簡單又高效,異業店自然很歡迎我們。
躍文老師:聽上去确實很簡單,邏輯也很順,那為什麼在過去幾十年的普洱茶行業很少有品牌這樣去做呢?
周超:因為傳統行業的認知壁壘。好比如果你來做這個行業,每年采取一些原料壓成餅,再分切成一件件的茶,最後往外售賣,這個賺錢模式并不復雜,也沒有太多營銷工作,這就是過去 20 年這個行業的發展模式。大家形成了一套固化的思維。
這樣的賺錢方式很直接,也很方便,不需要有太大的成果。
但是現在的生意難做了,大家開始努力創新,首先要做的就是打破認知禁閉。雖然很多企業也想要創新,但是固有的認知太過堅硬,很難打破。沒有看到新的價值網的視野,也沒有打破陳規的勇氣。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普洱茶本身就是一個創新維度比較低的行業,很多老板過去都是茶農,他們更多的是生產邏輯,而不是產品邏輯、營銷邏輯。
來混沌創商院之前,我像一個陀螺一樣一刻轉不停,但是一直處在瓶頸之中,沒有明确的方向。在混沌創商院學習一段時間後,我的認知有了明顯的進步。我看到了很多問題背後的本質,眼前的視野像是被撥開迷霧一般,從未如此清晰;很多時候,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會自帶一個方案,然後不斷去驗證方案的正确性,卻從未想過将其推翻。在您的帶領之下,我主動地推翻了自己的方案,發現品牌的瓶頸不是發生在端口,而是用户端,是用户端未被滿足的問題。由此,我開始試圖創建真正适配品牌的創新方案。
李善友老師提出的 " 美好作品 ",其内核就在于笃定一個核心價值觀,但不要只看到表面的數據,因為數據相對于本質是滞後的,所以需要探讨一個長期的價值觀。
另外,創商院不僅僅教授一些理論知識,而是一整套解決問題的方法論,這套方法論能幫我們印證自己此前的方案是否行得通,如果可以,就再應用到實踐中進行調整。
躍文老師:聽了你剛才的分享,我發現在剛進入一個行業的時候,我們往往會遵從行業的規則,然而随着行業的發展,一些頭部的企業會跳出傳統的視角對行業進行重新定義。比如茶行業,将以往的資產價值轉換為消費價值,由此去挖掘新的消費者和新的銷售渠道。
有一本書名叫《茶葉戰争》,裏面提到中國的茶葉被英國帶去印度之後,中國就逐漸失去了茶葉在世界範圍内的影響力,包括對茶的定義權和定價權。那麼,現在的中國已經崛起,我們需要将茶葉再次帶入國際,以我們的文化定義它、發揚它。你剛剛説你希望自己能夠對此有所貢獻,以茶葉為通道進行文化輸出,對此我感受頗深。
周超:我覺得當下中國的茶產業迎來了一次發展機遇,雖然經濟環境式微,但是它具有國内國際雙向消費的潛力。一方面茶代表了中國文化,另一方面茶本身屬于健康飲品,加上 " 鄉村振興 " 的國策,這三個維度加起來,會使得茶產業在未來十年可能會達到萬億的產業。它會像法國的紅酒一樣走入世界,成為一個民族的代名詞之一。
其實,我并不否定普洱茶具有收藏價值,但它是消費金字塔的頂層,比較小眾,而這座塔的底層和中間一定要靠龐大的消費群體為基礎,才能越來越龐大。
要在當前的消費市場打下一番天地,一定要将茶葉變成消費品。只有讓普洱茶被更多人看見、消費,才能夠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