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張晚意」的性張力,架不住這麼折騰!,歡迎閲讀。
好!好!好!
正常的戀愛他是一個不談。
畸形的關系那是輪番上演。
禁忌 " 戀母 ",愛上師父。
骨科上分,愛上妹妹。
張晚意,内娛少見的背德系男演員,還是年上年下都适配的那種。
所以看到《春夜》翻拍版的男主是他。
派爺期待值拉滿。
誰不想看張晚意攜手孫怡越過道德的邊界 ~
然而,看完很失望。
沒看過原版,這個算及格
看過原版,這個是垃圾
豆友中肯,嚴重同意!
雖然不願意相信,但這次翻拍真翻車了。
看來,光演員就位是不夠的。
該説不説,這部劇的導演和編劇大腦組織像是有粘連。
适合手術刀級别的尖鋭評論來 " 拯救 "。
不論原版《春夜》,還是國產版《我知道我愛你》。
故事一句話概括——
一位女性在和交往了近十年的男友将要結婚的時間點遇到了别的男人并陷入愛情的故事。
很簡單,也很适合貼标籤。
變心、出軌、不倫 …… 哪一個不是賣點?
所以説内娛創作者是懂噱頭的。
勾起觀眾的胃口,然後理直氣壯端出一坨大便。
所以,不道德的到底是誰啊?
導演和編劇在創作上的糊弄和腦殘。
值得細罵——
首先,請編劇上前一步。
讓你改編沒讓你瞎編。
《春夜》中,男主是藥師,女主是圖書管理員。
初見是女主宿醉後,随便進了路邊的一家藥店買解酒藥。
兩人屬于不期而遇。
而國產版上來就是一段炸裂對話 。
然後倒叙兩人如何走到這一步。
剪輯上小小的順序變化,故事的味道截然不同。
原版強調男女主偶遇 and 砰然心動。
愛情是平淡生活中突然的驚喜。
而國產版則致力于道德審判男女主的感情。
讓觀眾帶着 " 他們是怎麼搞到一起的 " 的好奇心繼續觀劇。
第二次見面,韓版是水到渠成的還錢。
因為第一次見面女主宿醉忘了帶錢包,差點被男主誤會要白嫖解酒藥。
但,男主顯然也不想計較。
在女主的堅持下,男主最後給了電話号碼。
也就是説,初見兩人還起了點小争執。
那如何表現兩人其實是互有好感呢?
男主這邊是他主動追出去給了女主打車錢,還主動問女主叫什麼名字。
女主這邊是她上車後發現自己的宿醉腦袋居然記住了男主的電話号碼。
彼此控制不住的在意,就是心動的證明。
是連本人都會震驚的程度。
" 一見鍾情、乍見之歡 " 的感覺不就到位了嗎?
然而成年人畢竟是理智的。
所以女主選擇短信聯系讓男主把卡号發過來。
此舉讓男主誤以為他們有更近一步的可能。
因為如果不用心,女主不可能只聽一遍就記住他的電話号碼。
于是男主故意不回消息,等着女主找上門還錢。
如願見到女主後,男主直球發出了吃飯邀請。
女主手足無措,但還是拒絕了。
而國產版中。
編劇很多餘的把男女主的職業換成了寵物醫生和花藝師。
兩人的初遇變成了女主幫朋友把貓咪帶去男主所在的寵物醫院看病。
女主不小心被貓咪抓傷,男主幫她處理傷口。
一説暧昧,就離不開肢體接觸。
國產劇傳統老藝能了。
不過最糟糕的是,改編版的初遇沒有給下次見面留下合理的 " 借口 "。
于是編劇強行制造了理由。
女主給貓咪送睡墊。
根據後面的劇情,女主家連貓糧都沒有,哪裏來的貓咪睡墊。
那女主有沒有可能專程去朋友家給貓咪拿睡墊呢?
如果是這樣,作為貓主人的朋友來送睡墊比較合理。
再加上女主不喜歡養貓。
且,女主被貓咪抓傷,還是因為和朋友這只貓不熟。
請問,她怎麼就突然對貓咪的關心超過貓主人了?
唯一的解釋是她故意來找男主。
可後面男主邀約吃飯。
孫怡的表演絲毫沒讓人感受到她對男主有意思。
沒有一絲驚喜,也沒有一點震驚。
就标準的禮貌回絕。
而男主這邊同樣崩壞。
少了原版男主揣摩女主記住電話号碼的情節。
這次約飯不但顯得突兀,還讓男主變得輕浮。
更可怕的是,邏輯狗屁不通的編劇還配上了一個不懂鏡頭語言的導演。
來看看 " 女主誤會男主跟蹤她 " 的經典橋段。
女主幫朋友拿外賣,沒想到開門就撞見男主。
原版導演用一個中景一拍到底。
女主自説自話,慌慌張張。
男主愣是一句話都沒插進去,直到他走上樓,把鑰匙插進鎖孔裏。
女主才恍然大悟,原來男主家在朋友家樓上。
整場戲既可愛又搞笑。
而且,長鏡頭還隐含了一種窺視的意味。
一方面契合男女主無法宣之于口的情愫,營造出懸疑、緊張、私密的場景氛圍。
一方面營造出一種 " 在場 " 效應,滿足了觀眾的窺視欲望。
但國產版導演估計以為觀眾都是木頭人,拼命切男主玩味的表情。
生怕觀眾 get 不到女主 " 傻傻 " 的可愛。
兩個沒品的東西湊一起搞創作就是災難。
于是,暗送秋波的籃球場名場面被改成了柔道 battle。
對比過于慘烈!
首先,看籃球賽和看柔道哪個比較日常?哪項運動更容易彰顯男主的魅力?
答案不言而喻。
其次,原版女主是情不自禁在人群中搜尋并鎖定了男主,而男主也感受到了女主的目光。
國產版女主則是傻瞪着男主鎖足她的正牌男友。
只能説,氛圍感差了十萬八千裏。
而且孫怡和張晚意真的呆!
木木的兩個人,眼神一點内容都沒有。
唯一能調動情緒的只有配樂。
可惜,架不住導演一集恨不得用八百遍。
誰懂我的 " 恨鐵不成鋼 " 啊!
不過,説起來蠻搞笑的 。
咱也不知道主創們矯情什麼。
好多地方台詞一模一樣,還怕復制粘貼一下劇情嗎?
非要自己改,改的和狗屎一樣
這下臉丢了不説,還暴露了腦子不行。
翻拍最重要的是把握故事的内核。
否則,翻拍還有什麼意義呢?
所以説,上述編劇狗屁不通的改動和導演低級的審美不是最讓人生氣的。
最讓人難以接受的是國產版嚴重偏離了原劇的内核。
但凡真的耐心看完《春夜》,都不會把 " 綠茶 " 男主作為賣點來營銷。
因為《春夜》的重點并不是講自私的愛情。
它其實是講述人從慣性式随波逐流生活中逃脱的故事。
什麼是慣性?
到了時間就上學,到了時間就結婚,到了時間就生孩子。
女主就是這樣,無意識地随大流生活。
不喜歡冒險,所以即使沒有了心動還是會和男友一直交往。
直到男友提出結婚。
聽到男友説這婚遲早要結,女主突然產生了恐慌。
怎麼會是因為 " 時機到了就結婚 " 呢?
一瞬間,女主覺得生活不能再繼續這樣下去了。
就在女主決心設立止損點的時候,恰好遇到了男主。
男主,是可以把她拉出随大流生活的 " 救命稻草。
《春夜》中,女主有一次和媽媽説 :" 我離開志浩(男主)就活不下去了 "。
白粥姐同款發言,但為什麼沒有被嘲?
因為這句話之前的劇情鋪墊足夠深厚。
觀眾能 get 到這裏不單在描述女主陷入愛情的不理智。
也表達了她想要解開束縛面對真實自我的生命渴望。
更絕的是,這裏還有擺脱父權的意味。
原版女主其實有一個姐姐一個妹妹。
但是三姐妹的處境和對人生的态度都截然不同。
姐姐順從父親的意思和自己不愛的人結婚。
説明最開始姐姐是認同父親安排的穩定人生。
然而,婚後姐姐被丈夫家暴。
于是開始反思不幸并決定離婚。
即使 " 離婚 " 有損她作為主播的公眾形象。
有了姐姐的前車之鑑。
女主打從開始就斬釘截鐵拒絕父親催婚逼婚。
從這個角度看。
女主和男主的終成眷屬某種程度上算是 " 父女戰争 " 中女主獲勝的标志。
最小的妹妹和姐姐們迥然不同。
主打一個年紀小,活得倒是通透。
遇到喜歡的人,完全不計較背景、條件、年齡。
妥妥純愛戰神。
總之,三姐妹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反抗父親,反抗社會 " 以男人為中心 " 的潛在規則。
説《春夜》是女權主義作品一點不超過。
這麼高級且能引發思考的設定,國產版直接 " 一剪沒 "。
不但沒有姐姐妹妹。
原版中十分出彩的女主媽媽也變成了 " 戀愛腦 "。
你敢信媽媽瞞着女主打算和愛賭博的前夫復婚。
真 · 讓人眼前一黑的劇情。
台詞更是吓得我直接後退半米。
更 low 的是國產版還給女主正牌男友 " 造謠 "。
明明男友沒出軌,卻硬整些惡心人的戲份。
比如下面這段 " 渣男出軌 " 既視感對話。
乍一眼以為是酒後亂性,不想負責。
其實是男友和女二老爸喝酒,醉倒在女二家。
于是在沙發上将就一晚,一大早醒來衣衫不整。
女二适時地出現在一旁,穿着睡衣在一旁言語撩撥。
無語凝噎 ......
關鍵是,類似這種讓人誤解的情節後面還蠻多。
感覺編劇鉚足了勁暗示觀眾 " 男友也在出軌的路上 " 了。
言下之意,男友在男女關系上有瑕疵,女主的出軌就顯得順理成章了呗。
不愧是國產劇啊 ~
夠惡心人的。
原版中,女主出軌的理由包含了很多具有現實意義的思考。
比如,人到底需要什麼樣的生活?
擱這兒改成了俗套的 " 四角戀愛 + 雙雙出軌 "。
故事原本的内核被嚴重扭曲就算了。
還恬不知恥引以為傲去宣傳擴大這種扭曲。
更為了所謂刺激感和磕糖把感情層次通通削平。
怎麼評?
推薦直接看《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