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上汽大眾四十不惑體系力築起品質出眾,歡迎閲讀。
汽勢 Auto-First 丨劉天鳴
品質,既是產品的生產線,也是經得起檢驗的時間線,更是鏈接企業和消費端的生命線,串起上汽大眾 40 年。
在振興中國轎車零部件工業的桑塔納轎車國產化工作中,依托德系标準建立起國產零部件體系,讓德系品質有了中國注解。
奠基中國汽車标準體系
由于中國汽車工業起步于商用車,與乘用車相關的配套零部件企業幾乎為零,桑塔納的國產化進程十分緩慢,初期零部件國產化率僅為 2.7%,只有輪胎、喇叭、天線等簡單的零部件為國產,發動機、底盤、車身等主要零部件都需要從國外進口。
大量的零部件進口,不僅消耗大量外匯儲備,不利于上汽大眾的發展,還不會縮短中國汽車工業體系與世界汽車業的差距。
為了加速提升桑塔納國產化率,上汽大眾于 1987 年 12 月召開 " 上海桑塔納國產化工作會議 ",次年組建 " 上海桑塔納轎車國產化共同體 ",敲定桑塔納國產化遵循 " 高标準,高質量,絕不搞瓜菜代 "。
實現高标準和高質量的國產零部件替代并非易事,不僅缺少技術與标準,還缺少改造經費。針對缺技術與标準,上汽大眾從德國大眾返聘 20 多位退休工程師來華培訓和指導零部件生產,并按照包括入門關、首件樣品關、工裝樣品關、質量保證體系評估關、批量供貨關和正式供貨關的德國大眾零部件供應 " 六道關口 " 推動零部件國產化,進而确保零部件擁有 100% 合格。
此後,上汽大眾引入德國汽車工業協會 VDA(德國汽車工業質量标準),通過一整套流程制度,幫助企業保質保量生產。
對于缺少改造資金,上汽大眾每賣出一輛桑塔納,便抽取 2.8 萬元利潤,組建了幾十億元的 " 桑塔納基金 ",為零部件企業提供了穩定的生產線改造費用。
在多方的努力下,上汽大眾國產化率有了顯著提高,1993 年投產的桑塔納國產化率達到 82.2%,1998 年國產率提高到 92.89%。上汽大眾國產化率的提升,推動中國汽車上遊產業鏈的建設。
桑塔納國產化率提升過程中,上汽大眾也逐步建立起全價值鏈的過程質量管理方法。1995 年到 1997 年間,上汽大眾先後通過 ISO9001 質量體系認證和 ISO14000 環境管理體系認證,高品質成為上汽大眾的底色。
從國產化到聯合開發
推動建設中國零部件生產體系的同時,上汽大眾也在積極探索自主研發設計汽車。早在 1990 年,上汽大眾便已參與到桑塔納改型中,先後推出基于中國市場需求的桑塔納 2000 以及 " 時代超人 "" 自由沸點 "" 俊傑 "" 時代驕子 "" 時代陽光 " 等系列改進車型。
同時,上汽大眾通過聯合研發觸及造車的核心。在與德國大眾聯合開發帕薩特 B5 時,上汽大眾為打造符合中國消費者長軸距需求,重新對車輛的後門、車頂、排氣管、後橋等位置開發,積累下寶貴的車型研發經驗。
在 " 拿來主義 " 盛行的 21 世紀第一個 10 年,上汽大眾依托本土化開發經驗與自主研發能力,開啓向 " 自主設計研發型 " 企業轉型,将德系品質與中國需求融合。
2006 年,完完全全由上汽大眾設計的 " 哪吒 " 量產概念車在當年北京車展上亮相,向外界展示了上汽大眾的開發實力和對未來市場的把握。兩年後,基于 " 哪吒 " 量產概念車打造的 LAVIDA 朗逸上市。作為第一款全新自主設計和開發的大眾品牌車型,LAVIDA 朗逸将中國消費者需求、大眾汽車最先進的技術以及德系品質融合,迅速赢得消費者認可。
LAVIDA 朗逸上市當年,累計銷量輕松突破 10 萬輛。随後幾年間,上汽大眾創新地圍繞 LAVIDA 朗逸衍生出朗行、朗境等車型,将一款車拓展成為一個產品家族。時至今日,LAVIDA 朗逸家族收獲超 550 萬用户青睐,成為中國家用轎車市場的常青樹。
LAVIDA 朗逸僅僅是上汽大眾本土化研發與全球化品質融合的一個縮影,2011 年的全新帕薩特、2015 年的 Lamando 凌渡、2016 年的 PHIDEON 輝昂等等,上汽大眾以出色的自主研發實力以及強大的體系力,推出一款又一款符合中國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引領中國汽車產業發展。
德系品質的新階段
面對汽車產業變革,上汽大眾的德系品質在智能化電動化上同樣得以展現,無論是 ID. 家族、Pro 家族還是未來面向中國市場的數十款新車,為用户帶來智能新體驗的同時,始終堅守卓越品質。
在新能源汽車領網域,上汽大眾 ID. 家族以卓越的品質和智能化的創新配置,為消費者帶來更好開、更聰明的品質純電。ID.3 聰明款和 ID.4 X 聰明款組成的 "ID. 雙子星 ",配備了三星 Exynos Auto V7 車機芯片和 ID.S 5.0 車載系統,軟硬兼施為用户帶來好用實用的智能出行體驗。
上汽大眾 ID. 家族傳承了德系高品質。以 ID.3 為例,關鍵部位采用 1200 兆帕的超高強度熱成型鋼,有效防止碰撞對乘員艙侵入的同時,對動力電池提供額外保護。為了杜絕熱擴散的發生,ID.3 的動力電池包裝甲采用 120 道飛行激光焊接加持鋁底護板,電芯經過 338 項遠超國家标準要求的品牌标準驗證。此外,上汽大眾 ID. 家族上市前都經過超百萬公裏的整車道路耐久測試,确保用户體驗到一致的德系品質。
高品質的智能配置加上一如既往的德系品質,上汽大眾 ID. 家族收獲眾多消費者認可。11 月份,上汽大眾 ID. 家族以 1.44 萬輛的銷量成績,穩坐合資純電銷冠寶座。其中,ID.3 上市以來累計銷量超過 20 萬輛,成為緊湊級純電動汽車市場中為數不多的合資 " 勢力 "。
在燃油車市場,上汽大眾為德系品質插上智能的翅膀,途觀 L Pro、帕薩特 Pro 以及 2025 年上市的途昂 Pro 全面滿足消費者對智能燃油車的需求。高通 8155 車規級芯片搭配本土化互動設計理念打造的 UI 和 UX 設計,使得上汽大眾 Pro 家族的智能座艙系統響應迅速、操作流暢。基于文心一言大模型開發的 " 智能語音 GPT",為用户提供用車指南、文案創作、知識百科、娛樂助手、靈感繪圖、行程規劃等智能體驗。
不止于打造符合中國消費者需求的智能座艙,上汽大眾 Pro 家族在智駕層面更是打破消費者固有認知,由大疆車載團隊與上汽大眾聯合研發的 IQ.Pilot 智能輔助駕駛,能夠實現 L2++ 級駕駛輔助功能,為消費者帶來與主流新能源產品媲美的智駕能力。
随着汽車產業的變遷,上汽大眾以開放融合的姿态,将國際品牌造車經驗和品質與本土技術優勢強強聯合,讓產品更适合中國道路環境特點和中國消費者需求,推動企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同時,為合資 2.0 時代打了個樣。
汽勢觀:品質出眾深入人心
上汽大眾的 40 年,德系品質貫穿始終。
在桑塔納零部件國產化進程中,高标準的生產技術與管理體系,帶動一批中國零部件企業從作坊躍升到國際化企業。在中國汽車黃金十年,上汽大眾将本土研發實力與德系品質融合,赢得市場的口碑和用户的信賴。新時代,上汽大眾将本土化創新技術融入德系品質之中,繼續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更多高品質產品。
出眾的品質,是上汽大眾赢得 2800 萬用户的基石,是其長青于市場的密碼,更是其堅守 " 長期主義 " 最真實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