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遊戲經驗:觸樂夜話:北方的夏天宛如生存遊戲,歡迎閲讀。
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小羅老師熱到罷工(圖 / 小羅)
就在今天,北京久違地下了一場雨,天氣驟然變得涼爽。而在此之前,我們所處的地方維持近 40 度的高温已經一周,而且很可能下周還會繼續如此。更凄慘的是,我的居住地的空調年代久遠,用起來非常不方便。窗户外面明晃晃的、把柏油馬路都烤得能攤雞蛋的豔陽實在太過可怕,所以整個端午假期,我都躺在家裏,熱得動彈不得。
今年氣温升高得實在太早。沒有記錯的話,北京第一個 40 度天氣在 5 月就已經到來。往年,我都是在長輩 " 吃了鹹蛋粽,才把寒衣送 " 的唠叨中,不情不願地繼續把各種厚衣服留着,防止不知道就什麼時候來的 " 倒春寒 ",這在今年看來是沒有必要了。各地網友也紛紛表示,今年北方的初夏比南方都要熱好多……
小小地涼快一天,到這個周末温度又要上去了
被熱到什麼地方都不想去的時候,我就會想到温度也是很多遊戲裏的經典設定,并且經常對玩家產生一些折磨。
生存遊戲自然會把環境温度當成一種 " 大殺器 ",逼着玩家不得不面對。還記得當年玩《飢荒》的時候,恒温石一般是需要在春秋季趕制出來的最重要的道具之一。這塊石頭放在火堆旁能變暖,放在冰箱裏(如果已經建造了冰箱的話)能變冷。在夏季和冬季出門的時候,必須把它放在背包裏維持小人的温度恒定,否則小人就會很快因為過熱或者過冷死去。
在夏天出門收集資源時,不得不随時注意背包裏的恒温石有沒有失效。如果走的時間太久,沒有來得及回到冰箱旁邊或者點冰火堆,就只能找樹蔭或者做别的服裝道具降温,比如西瓜帽或者冰帽。但這些東西都有耐久值,還有各種各樣的副作用,總之就是讓玩家不得不經常停下來處理角色的生命狀況,時不時陷入手忙腳亂。
我忍不住抱怨,主角小人的體質也太差了!怎麼這麼容易被熱死、凍死,走幾步路就不行了!然而遊戲内不會顯示具體的數值,我就跑去遊戲維基上查了查,看恒温石不同狀态時具體是什麼温度,這才發現,原來這塊石頭和環境的温差最高可以達到 30 度,它本身的温度能在零下 20 度和零上 90 度之間遊走。我突然醒悟,原來《飢荒》世界裏的盛夏和隆冬都能達到零上和零下五六十度,這環境着實是過于嚴酷了……真是可怕的生存挑戰!
遊戲的維基頁面給出了相當具體的温度數據
不過,在一些其他遊戲裏,温度的影響就沒那麼大。或者説,我其實挺疑惑一些遊戲為什麼要引入温度要素。如果説是為了現實感和代入感,明明角色們是在踐行奇幻的着裝風格,冬天短褲比基尼、夏天全套板甲和皮革制品。比如 " 怪物獵人 " 系列中,有需要在極端温度中喝冷飲和熱飲的設定,但衣服還是就着技能穿,厚薄不起作用,温度在實戰中的影響也只是讓玩家不要打得過于拖拉,拖到飲品效果失效的話還得再喝一遍。總體看起來,這确實是個挺奇怪的設計。
《荒野大镖客:救贖 2》中主角的體温設計也非常微妙。穿不同的衣服、不同的季節都會讓主角感到冷或者熱,這個應該确實是為了代入感設計的,畢竟整部遊戲裏都充滿了逼真的 " 扮演 " 要素,連在商店裏看商品都要用寫實動作。不過,因為體温只影響技能和生命值的回復速率,所以這個要素在實際戰鬥中存在感也并不高。
不管怎麼説,遊戲裏出現温度系統,把環境和角色的狀态表現得更加寫實,從根本上來講還是一件好事。只不過,當我自己已經熱得受不了了,在遊戲裏可能也會因為要處理這些要素而感到麻煩。看來太熱了确實會影響玩遊戲的心情,還是躲在空調房裏不要出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