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 國家批復,誰更新,誰降格了?,歡迎閲讀。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國民經略 (ID:guominjinglve),作者:凱風,題圖來自:AI 生成
我國主要城市的定位,正在一一揭曉。
近段時間,國家層面接連批復近 20 座城市的2035 總體規劃,既有以廣深成杭寧濟青甬為代表的副省級城市,也有南昌、南寧、蘭州、呼和浩特、海口等省會城市。
總體規劃,被視為一座城市長遠發展的綱領性檔案,決定了城市性質、核心功能、人口天花板、用地面積和發展空間,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般而言,直轄市、副省級市、省會、制造強市等重點城市的 2035 總體規劃由國家層面進行批復,而一般地級市則由省級批復。
我們已分析了經濟大省、重點城市的定位之變。這一次聚焦于省會城市,哪些地方更新了?誰被降格了?
一、省會城市,誰的定位最高?
在國土空間體系中," 國家中心城市 " 的概念正在全面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以" 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地區重要中心城市 "的分級體系。
目前,在已批復城市中,只有北京、上海、廣州、成都、重慶拿下了 " 國 " 字号的中心城市。
其中,京滬津渝都直轄市,只有廣州一個省會城市在列。
無論是其他副省級城市,還是普通省會城市,着眼的均是地區中心城市。
即使是地區中心城市,着眼點也不盡相同,有以大區來界定的,有以城市群來區分,也有着眼于區網域戰略的。
最新獲批的蘭州,拿下的是 " 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與副省級城市的成都平級。
這是西部地區除重慶之外的最高定位,也是西部其他省會可能的獲批基準。
一般而言,省會城市,只要對全省有相對較強的輻射力,并在整個大區擁有區位、交通、經濟或戰略上的重要性,大概率都能拿到地區中心城市。
南京、杭州獲批 " 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南寧獲批 " 華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呼和浩特拿下 " 華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也是同一邏輯的體現。
不同的是,濟南、沈陽、南昌均不是以大區為定位,而是着眼于區網域戰略或從城市群。
濟南拿下的是 " 黃河流網域重要的中心城市 ",依托的是黃河流網域高質量發展和生态保護這一重大戰略。
沈陽是 " 東北亞國際化中心城市 ",折射的是地緣大變局之下東北亞重要性的與日俱增。
南昌是 " 長江中遊重要的中心城市 ",南昌地跨中部、華東兩大地理分區,與武漢、長沙同屬長江中遊城市群的範疇,以此為定位,更有針對性。
在已獲批省會中,唯一的例外是海口,沒有任何中心城市定位。
海口在地理上與南寧同屬華南地區,但南寧升格 " 華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海口付之阙如,也説明地區中心城市不是随意授予的。
海口雖然不乏自貿港之類的頂層政策加持,但自身經濟、人口、產業體量有限,輻射範圍太小,城市能級有待提升。
可以預料,各類地區中心城市将會遍地開花,但 " 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 " 将會變得極為稀缺。
二、誰是國際性交通樞紐?誰是全國交通樞紐?
" 中心城市 " 是城市綜合能級和戰略定位的體現,交通樞紐則是交通能級、區位優勢和國際影響力的體現。
正如中心城市有着層次之分,交通樞紐同樣有着能級之别,從上到下大致可分為:
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區網域性交通樞紐及口岸樞紐。
在已獲批的城市中,廣州、深圳、重慶、天津、杭州、南京、青島、沈陽、大連、海口,拿下的是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與之對比,濟南、寧波、南昌、南寧、呼和浩特、蘭州,拿下的都是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
為何連海口都是國際樞紐,濟南、寧波等地卻只是全國性樞紐?
事實上,這并非 2035 總規最新做出的界定,而是基于《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十四五交通規劃而來。
根據規劃,我國要打造 20 個左右國際性、80 個左右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20 個國際性交通樞紐: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深圳、成都、重慶、杭州、南京、沈陽、大連、哈爾濱、青島、廈門、鄭州、武漢、海口、昆明、西安、烏魯木齊。
80 個左右全國性交通樞紐:濟南、寧波、長春、長沙、合肥、福州、南昌、石家莊、太原、呼和浩特、南寧、貴陽 ……
不出意外的話,在未來陸續獲批的 2035 總規中,誰能拿下國際性樞紐,誰是全國性樞紐,可謂一目了然。
國際性和全國性樞紐,究竟是如何界定的?
所謂交通樞紐,至少要集高鐵、公路、民航、航運等多重交通功能為一體,作為跨省網域、跨區網域乃至跨國别的交通節點,是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匯聚之地。
一般而言,國際性樞紐着眼于全球互聯互通水平和輻射能級,而全國性樞紐重點在于 " 以服務區網域重大戰略和區網域協調發展戰略 "。
換言之,在全國及國際交通網絡中的位置、在客運貨運體系的綜合競争力、自身的區網域輻射力和影響力是決定因素,但也不乏國家戰略的傾斜。
海口、昆明、哈爾濱、烏魯木齊就是如此。
海口有自貿港戰略加持,而昆明面向東盟、哈爾濱面向俄羅斯、烏魯木齊面向中亞。
究竟是何種交通樞紐,影響不容低估。這決定了國内國際航線的分配、高鐵樞紐站場的獲批以及機場的建設與否。
作為最強地級市的蘇州,在這方面已經吃了很多虧。
三、哪些省會的定位提升了?
總體規劃,每隔 10-15 年修訂一次。上一輪規劃的截止年限是 2020 年,而這一輪規劃的截止年限是 2035 年。
過去十幾年,城市經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區網域格局也完全不同于以往,一批強省會脱穎而出,一些老牌省會不免陷入衰落。
從兩次總規來看,哪些省會定位有所升格,誰被賦予相對特殊的功能?
其一,廣州、杭州、成都、沈陽,都有 " 國 " 字頭乃至更高的定位。
廣州拿下了 " 全國性門户 " 的超高定位。在全國,能稱得上門户城市的只有三個——北上廣。
杭州雖然只是東部中心城市,但被賦予 " 全國數字經濟創新中心 " 這一 " 國 " 字頭定位,與其數字經濟產業強大的競争力不無關系。
成都在中心城市層級上與蘭州對齊,但被賦予 " 西部經濟中心,西部科技創新中心,西部對外交往中心 " 等一系列綜合功能,體現的是作為西部第一門户的重要性。
沈陽的 " 東北亞重要的中心城市 " 同樣獨樹一幟,将沈陽的影響範圍從東北拓展到整個東北亞,在新一輪地緣大變局中堪稱最大受益者。
其二,海口、南寧兩座傳統的 " 弱省會 ",也有特别的戰略定位。
海口雖然連地區中心城市都沒拿下,但有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全國濱海旅遊目的地等定位,且自貿港 2025 年封關在即,有望迎來一輪大發展。
南寧不僅升格為 " 華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而且拿下了 " 面向東盟開放門户 " 的定位,與沈陽的東北亞中心城市可相提并論。
當前,中國與東盟關系日益緊密,而中越鐵路并軌、越南 " 京滬高鐵 " 建設正在路上,泛亞鐵路一旦形成,南寧将成為事實上的國際樞紐。
其三,南京、杭州、沈陽、青島、海口,從全國性交通樞紐晉級為國際性交通樞紐。
在十三五交通規劃以及各地上一版的總規中,這些城市都只是全國性交通樞紐。
這背後折射的是市市通高鐵、市市有機場、縣縣通高速帶來的交通格局之變,也是新一輪地緣大變局之下國際交通樞紐地位的重塑。
交通能級的更新,影響是深遠的。南京高鐵通達重點城市數量并列全國第二,跨城地鐵正向都市圈大範圍延伸,同時積極打造第二機場,與此不無關系。
多説一句,規劃不等于一切,一座城市的發展,要考慮國家戰略的支持,但更重要的還是自身的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