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水庫淡水消耗殆盡,僅夠首都居民用4天!這個國家遭遇嚴重幹旱,歡迎閲讀。
南美國家烏拉圭正遭受 70 年來最嚴重的幹旱,這對該國的居民用水、農牧業等都造成了嚴重影響。烏拉圭首都地區 60% 的用水來自一個水庫,而該水庫目前蓄水量僅為設計容量的約 3%,僅夠首都居民用 4 天。
首都水庫淡水消耗殆盡
據央視新聞消息,日前,總台記者來到烏拉圭首都蒙得維的亞最重要的供水來源帕索塞韋裏諾水庫進行實地探訪。
烏拉圭有超過一半的人口生活在首都蒙得維的亞及附近地區。最近,這裏 180 多萬人遭遇了嚴重的用水危機。
7 月 1 日拍攝的位于烏拉圭佛羅裏達省的帕索塞韋裏諾水庫。圖片來源:新華社 尼古拉斯 · 塞拉亞攝
據了解,烏拉圭首都地區 60% 的用水都來自帕索塞韋裏諾水庫,它的水來自聖盧西亞河。負責烏拉圭全國自來水供應的相關機構負責人告訴總台記者,受幹旱影響,當地已經嚴重缺水,目前水庫的蓄水量僅為設計容量的約 3%,即 200 萬立方米左右,而首都地區居民的日均用水量約為 50 萬立方米。
烏拉圭國家衞生工程管理局工會主席克萊默曼表示,目前水庫淡水儲備已消耗殆盡,為了延長使用期限,政府決定将聖盧西亞河的淡水與拉普拉塔河的水混合。聖盧西亞河是蒙得維的亞市的供水河,是淡水來源,而受到大西洋影響的拉普拉塔河是鹹水。
而正是這種淡水和鹹水的 " 組合供應 ",導致居民家中的自來水變鹹了。一些醫生對這種情況感到擔憂,認為這将對當地人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許多人只能購買瓶裝水飲用。自來水中含鹽量很高,不僅無法飲用,甚至還會損害電器。
烏拉圭心髒病專家阿爾瓦羅 · 尼格邁爾表示,據了解的情況和已經統計出的數據,如果目前的情況持續下去,人們每天将從自來水中額外攝入 2.3 克或 2.4 克鹽,這将導致幾個月内高血壓、一些非傳染性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率增加。
農牧業遭受巨大衝擊
梅利利亞位于烏拉圭南部,該國 40% 的蘋果都產自這裏。央視新聞的報道稱,據當地一家合作社的負責人哈維爾介紹,南部是烏拉圭受此次幹旱衝擊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烏拉圭尤梅卡爾農業合作社負責人哈維爾 · 馬丁内斯表示," 這是一場歷史性的幹旱,從來沒有這麼嚴重過。如果這幾天再不下雨,我們很可能會損失全部作物。換句話説,明年我們也不會有任何水果,樹木甚至不會發芽,這意味着許多務農的家庭都會遭受損失。"
農牧業在烏拉圭的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肉類、羊毛、皮革等傳統產品出口占出口總額的 23%,幹旱也對這些領網域造成了巨大衝擊。
烏拉圭聯邦農業合作社負責人巴勃羅 · 佩爾多莫表示,與往年的平均水平相比,今年牛的繁殖率相當低。今年烏拉圭新出生的牛犢數量下降了 10%,未來兩年我們可以屠宰的牛的數量将會下降,乳制品的產量也會下降。
有專家表示,想要緩解烏拉圭目前的旱情,需要每月至少 300 毫米的降水。而即便在降雨正常的年份,該國 7 月份的平均降水也僅有 60-70 毫米。在拉尼娜現象的影響下,烏拉圭的旱情暫時看不到緩解的迹象。
地球 " 高燒 ",歷史罕見。自去年以來,南美洲的烏拉圭、阿根廷、秘魯等國遭遇歷史罕見的幹旱氣候。旱災不僅對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帶來嚴重挑戰,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着全球糧食供應的穩定。
中美洲的國家也不好過。央視新聞 6 月底曾報道,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巴拿馬過去數月持續少雨,造成大面積湖泊河流水位下降,國際航運 " 咽喉 " 巴拿馬運河也面臨 70 年來最嚴峻的幹旱。受此影響,巴拿馬運河管理局今年以來已連續 5 次下調船舶吃水深度,限制通過船只的載重量。這通常意味着,大型船舶必須減少載貨量才能通行。這樣,同等重量的貨物就需要分攤至更多貨輪裝載,業内人士擔憂國際物流成本會因此上漲并推高國際原材料市場價格。
編輯|盧祥勇 易啓江
校對 |趙慶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央視财經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