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小鵬飛行汽車,為何難上天?,歡迎閲讀。
1 月 9 日,2024 年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簡稱 CES ) 上,小鵬匯天陸空一體式飛行汽車再度亮相于國際舞台。
同時,廣州匯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 " 小鵬匯天 ")聯合創始人、副總裁王譚宣布,另一款 " 陸地航母 " 分體式飛行汽車将于今年四季度開啓預訂,并計劃 2025 年四季度開始量產交付。該產品将由陸行體和飛行體兩部分構成,陸行體可将飛行體完全收納至車内,并給飛行體持續補能。
去年 10 月,分體式和一體式兩款兩款飛行汽車首次在小鵬汽車 "1024 科技日 " 上公開發布。
小鵬匯天由小鵬汽車(9868.HK/ XPEV.N)創始人何小鵬與小鵬汽車共同投資,其創始人是被 BBC 稱為 " 中國第一飛行騎士 " 的趙德力。
飛行汽車并不是一個新概念。上世紀 40 年代,亨利 · 福特就提出過 " 飛行汽車遲早會出現 " 的預言。2009 年 3 月初,世界首輛飛行汽車在美國實現了首飛。
不少廠商都在熱切探索從 " 二維 " 路面到 " 三維 " 立體空間的出行方式,但嚴格符合 " 能在地上跑,又能在天上飛 " 功能定義的飛行汽車,目前國内只有小鵬匯天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因此,小鵬飛行汽車甫一亮相,立即引來行業與投資界頗多矚目。
但筆者從多位專家處了解到,小鵬汽車仍在努力取得航空器型号适航資質。小鵬分體式車型的安全裝置,尚未完全研發成熟,距離量產還有相當的距離;分體式車型定價或高達百萬元人民币以上。
飛行汽車為何難上天?
這是因為,飛行汽車真正商用絕非易事。
研發和生產,只要廠商肯砸錢、砸人和砸時間,還有希望克服。但正在的難題在于取得适航證和獲批航線,這是車企難以靠自身力量完成的。
飛行汽車,隸屬于電動垂直起降(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即 eVTOL)航空器,而對于要投入商業運營的航空器型号,TC 證書(Type Certificate,即型号合格證)是必須取得的資質。
TC 證書是由中國民航局頒發給申請人(通常是飛機制造商)的資質認證,表明這一航空器的型号設計,滿足了相應的适航标準。
TC 取證可謂 " 耗時耗财 " ——取證成本總計在 1 億美元以上,且并非能夠一次通過審定。目前國内眾多玩家中,僅有億航智能取得了這一證書。
2023 年 10 月 12 日,中國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頒發予億航 EH216-S 的 TC 證書,整個審定過程耗時近三年。
據接近小鵬汽車人士透露,小鵬匯天正在取得 TC 證書的努力中。
但 " 先行者 " 億航拿到了 TC 證書之後,遲遲沒有新動作。這或許是因為,當飛行汽車想 " 飛上天 ",還涉及空網域航線的管轄權。無論是飛行航線、飛行高度都需要經過嚴格審批。
空網域方面,地方政府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今年 1 月 1 日,《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正式施行,旨在對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以及有關活動進行規範。但據筆者洽詢熟悉政策流程的人士獲知,大部分地方政府對于這種冒險的行為沒有動力去批準。這意味着,未來大規模商用仍遠在天邊,整車廠對大規模投入如何回收,存在相當大程度上的顧慮。
這位專業人士推斷,未來飛行汽車最有可能落地的場景,是固定路線的觀光飛行。至于随停随落的空中出租車、跨省跨市的空中救護車等,在可預見的近期還很難實現,面向 C 端用户開放希望則更為渺茫。
未來飛行汽車如何豐富應用場景、如何進入投資人射程中的 " 千億規模市場 ",難以預料。
小鵬飛行汽車走到了哪一步?
CES 展上宣稱即将量產的小鵬匯天分體式飛行汽車,目前已和嘉興南湖區路空協同立體交通產業研究院,籤訂了 100 台預定單。
與此同時,小鵬匯天花費數億搭建飛行汽車組裝工廠,也正在建設過程中。
定價方面,2021 年第六代飛行汽車發布概念視頻時,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曾提到,銷售價格将控制在 100 萬元以内。但據筆者與相關人士交流獲知,分體式車型定價或高達百萬元人民币或以上。
除了續航、飛控等飛行汽車通用問題之外,一款成熟的產品,保障飛行安全當然是底線中的底線。
一個可能的争議點是,是否需要配備降落傘。
去年 10 月份,整機多傘救生系統技術搭載在旅航者 X2 上完成了 50 米超低空飛行開傘試驗,這套系統可以在 50 米的高度實現開傘,突破了行業内 200 米以上的開傘高度難關。接地速度達到 5m/s 左右,能有效保護乘員和機體不受傷害。
不過,業内專家認為,降落傘只能給使用者提供心理安慰,并不能從根源上解決事故發生的機率。目前小鵬分體式產品的降落傘裝置,還沒有完全研發成熟,因此距離真正意義上的量產,還缺乏必備的要件。
" 小鵬飛行汽車之父 " 是誰?
" 小鵬汽車是一家汽車公司,更是一家 AI+ 制造的公司。" 何小鵬曾強調。
與 AI 一貫給人 " 高大上 " 的印象不同,小鵬匯天的創始人趙德力更像是 " 民科 " 出身的企業家。趙德力初中沒念完,幹過房產銷售,也當過保安,後通過開水果店積累起鑽研 " 飛行摩托 " 的資金。
皇天不負有心人。經歷 1564 次失敗、以及公司破產負債的打擊後,趙德力研發的 " 筋鬥雲 " 摩托,終于飛上了天。
此後,趙德力又接連開發出 " 飛行滑板 " 等多種飛行載具,把自己的每一次試飛發布在網上并參加各種綜藝節目,獲得了海内外關注,BBC 稱趙為 " 中國第一飛行騎士 "。
2020 年 7 月,趙德力帶着何小鵬坐上了自己的飛行汽車旅行者 X2,在東莞的機庫上空試飛一場。2 個月後,何小鵬決定投資趙德力的飛行夢想。
2020 年 9 月,何小鵬攜小鵬汽車與趙德力共同投資,成立了小鵬匯天。何小鵬出任董事長,趙德力為總裁。何小鵬與 " 小鵬系 " 合計持股 80%,趙德力方面持股 20%。
一年後,2021 年 10 月,小鵬匯天完成超過 5 億美元的 A 輪融資,投前估值超 10 億美元,是當時亞洲低空載人飛行器領網域企業獲得的最大單筆融資。
作為亞洲規模最大的飛行汽車公司,小鵬匯天現擁有超 800 位員工,其中研發人員近 200 位。
除了資金與何小鵬的背書,小鵬還給予小鵬匯天在供應鏈上的鼎力支持。業内專家透露,新發布的小鵬匯天飛行汽車,三電等核心部件基本确認,包含有寧德時代(300750.SZ)等廠商在内,汽車部分基本復用了小鵬汽車供應鏈。
今年 1 月 2 日,小鵬汽車與小鵬匯天籤訂合作框架協定,小鵬汽車将全力投入到飛行汽車地面模塊的制造和總裝工作中,并為小鵬匯天提供專業的研發服務和技術咨詢,以加快飛行汽車的研發進程。
誠然,飛行汽車的硬體和軟體仍有大量亟待突破的問題,比如電池容量、飛行穩定性、安全性等等。但小鵬匯天的未來,仍然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