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千禾摘“0”倒計時:過渡期2年,“零添加”占調味品收入超50%,歡迎閲讀。
藍鲸新聞 3 月 27 日訊(記者 郝妍)一則關于 " 零添加 " 的新規再度讓 " 千禾味業 " 卷入輿論漩渦。
3 月 27 日,國家衞生健康委、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 59 項食品安全國家标準及修改單,明确預包裝食品不允許再使用 " 不添加 "" 零添加 " 等用語。
而不久之前 " 千禾 0" 因醬油檢出重金屬镉引發争議,曾經被視為 " 差異化定位 " 的 "0 字商标 " 如今成為眾矢之的," 千禾 0" 或将就此成為歷史。
新國标禁用 " 零添加 ",留給 " 千禾 0" 的時間不多了
今年 3 月,《消費者報道》向第三方檢測機構送檢 13 款宣稱零添加的醬油,包括加加、海天、千禾等多個品牌。測試結果顯示,送檢醬油中,12 款檢出镉,7 款檢出總砷。其中,千禾御藏本釀 380 天醬油中,檢測出 0.011mg/kg 的镉,但未超出國家食品安全标準(總砷限值 ≤0.5mg/kg,醬油原料豆類镉限值 ≤0.2mg/kg)。
這一檢測結果,讓一直宣稱醬油產品無添加的 " 千禾 0" 成為争議焦點。3 月 21 日凌晨,千禾味業回應網絡輿論:" 千禾 0" 是公司零添加產品的重要标識," 千禾 0" 系列產品是零添加產品,有嚴格的生產要求,在生產過程中嚴禁使用食品添加劑。該系列產品不存在蹭熱點混淆零添加概念的行為。
如果此前還有關于 " 千禾 0" 究竟只是一個商标,還是具有 " 零添加 " 含義的争議,那如今新國标一出," 千禾 0" 的争論也走向了标準結局。
3 月 27 日,國家衞健委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 50 項食品安全國家标準和 9 項标準修改單。其中明确提出,不允許再使用 " 不添加 "" 零添加 " 等用語對食品配料進行特别強調。
北京來碩律師事務所李肖峰律師告訴藍鲸新聞記者,產品包裝中直接使用 " 零添加 " 等禁用詞匯,違反新規中 " 禁用特别強調 " 條款。根據新規,需在過渡期内完成标籤更換或更名,否則可能涉嫌違反《食品安全國家标準 預包裝食品标籤通則》(GB 7718),面臨行政處罰【可能面臨《食品安全法》第 125 條處罰(貨值金額 5-10 倍罰款,最高吊銷許可證)】。相關企業首先應立即删除 " 零添加 " 字樣,改用更規範的表述(如标注具體成分未添加,但需符合标準)。然後,重新設計包裝,移除禁用詞匯。
據界面新聞報道,千禾味業表示:" 我公司十分支持新規的落地,我們相信新規将進一步規範行業的管理。新規過渡期 2 年,我們會盡快按新規要求執行。"
失去 " 千禾 0" 意味着什麼
作為千禾味業的王牌," 千禾 0" 布局很早。
彼時傳統醬油行業一直處在價格戰的泥沼,醬油主流價格帶還停留在 5 元 /500ml。為突出重圍,2007 年千禾味業在醬油行業内首次提出 " 零添加 " 概念,并于 2008 年推出首款 " 零添加 " 產品,進行差異化競争,同時也為進軍中高端市場鋪平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2018 年 12 月 5 日,千禾味業曾申請 " 千禾零添加 " 商标,但該商标未通過。随後的 12 月 21 日,千禾味業又更改字眼申請 " 千禾零添佳 " 商标,仍未通過。2020 年 5 月、6 月,千禾味業申請并通過注冊了 " 千禾 0" 商标。
成也 " 零添加 ",敗也 " 零添加 "。
曾經靠 " 零添加 " 概念建立品牌心智的千禾味業,如今不得不面對核心賣點涉嫌違規的現實。
啊嘿哒公關創始人姚素馨接受藍鲸新聞記者采訪時稱,千禾這個品牌的差異化在于 " 零添加 ",如果失去了這個核心賣點,也失去了溢價空間,出貨量也會受到很大影響,姚素馨認為," 在本次事件中,以零添加為賣點的企業,就算真的不能用這個标籤,消費者還是會保留一些品牌印象,但是千禾這個案例很特殊,因為最近的報道‘千禾 0 ’被認為是誤導,等于之前的累積基本廢掉。"
作為整個千禾味業的最大亮點與第一增長曲線," 千禾 0" 的危機也将傳導至整個公司業務層面。
2022 年 9 月 28 日,千禾味業在上證 e 互動平台回復投資者提問時表示,目前,零添加調味品收入占公司調味品營收的 50% 以上。彼時海天醬油曾卷入 " 添加劑雙标 " 事件,引發信任危機,千禾憑借 " 零添加 " 的标籤再度加深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品牌印象。
2022 年,千禾味業實現營業總收入 24.36 億元,同比增長 26.55%;歸母淨利潤 3.44 億元,同比增長 55.35%。
有溢價空間的 " 零添加 " 護城河并沒有想象中那麼堅固。目前海天味業、李錦記等調味品企業都推出了自己的 " 零添加 " 產品。早在 2024 年,千禾的 " 紅利 " 就已有見頂趨勢。千禾味業 2024 年前三季度财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22.88 億元,同比微降 1.85%;歸母淨利潤 3.52 億元,同比下滑 9.19%,這是公司近五年來首次出現營收淨利雙降。
啊嘿哒公關創始人姚素馨告訴藍鲸新聞記者:我們一直不建議品牌搞這種營銷吃紅利,最終都是要還的。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