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茶飲IPO,集體刹車,歡迎閲讀。
作 者丨闫啓
編 輯丨林坤
圖 源丨圖蟲
随着滬上阿姨的招股書失效,2024 年初集中提交招股書衝刺港股 IPO 的新茶飲們全部踩下刹車。
2024 年 1 月 2 日,蜜雪冰城、古茗同時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随後的 2 月 14 日,滬上阿姨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加上此前提交港股上市申請的茶百道,上半年共有四家新茶飲衝擊港股 IPO。然而目前為止,只有茶百道在 3 月通過港交所聆訊并在 4 月 23 日順利上市。
港交所規定,如果申請 IPO 的公司沒能在提交招股書 6 個月内完成聆訊或者上市,招股書會自動失效。但失效并不意味着 IPO 失敗,只要在規定時間内提交新資料即可,目前 3 家企業均尚未有所動作。
媒體消息,蜜雪冰城、古茗的投資人美團龍珠創始合夥人朱擁華表示,企業情況一切正常,會重新遞交上市申請;滬上阿姨的投資人嘉御資本合夥人衞哲也表示,滬上阿姨将重新上市申請。
破發成常态
茶飲企業開始謹慎上市
某投資人向記者表示:" 茶飲賽道的同質化競争進入白熱化階段,企業需要不斷補充資金投入到擴張和價格戰中去。但一級市場消費投資整體遇冷的環境下,很難有 VC/PE 會在茶飲企業上繼續加注了,上市融資成了一個不得不推進的進程。"
但同時,奈雪的茶、茶百道在港股市場的表現,讓其他同行對于是否上市不得不更加慎重地考慮。今年上半年,港股 IPO 市場較為低迷,募資額再創 2003 年以來新低。Choice 數據顯示,2024 年上半年香港新上市公司為 30 家,募資總額約 130 億港元,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其中茶百道以 25.86 億港元的募資總額排在首位,除了茶百道之外,其他 IPO 企業募資總額均不足 10 億港元。
盡管是港股上半年募資王,但市場并不買賬,茶百道上市即破發,首日股價大跌近 30%,創下港股 2015 年以來募資規模在 3 億美元以上的新股上市首日最差表現。此後股價持續下跌,目前市值僅為 85 億人民币左右。而更早之前于 2021 年 6 月在港股上市的奈雪的茶,同樣是開盤即巅峰,如今市值已經不足高點時期的十分之一。
茶百道上市前曾獲得包括蘭馨亞洲、正心谷資本、草根知本、番茄資本以及中金資本的融資,融資金額為 9.7 億元。根據茶百道招股書披露的投資方出資金額和持股比例,大概推算出上市前茶百道估值在 195 億元左右,也就是説其投資方賬面上已經折損過半。
上市不久的茶百道近日發布盈利警告表示,預期 2024 年上半年淨利潤同比下降 63.03%,剛在 2023 年擺脱虧損的奈雪的茶,在 2024 年上半年再度陷入虧損。交出的成績單對于其他同行們的上市之路,無疑是雪上加霜。去年 8 月,甜啦啦還曾表示正在接受上市輔導,計劃在 2025 年登陸港股,但創始人王偉近日對外表示," 鑑于現在的實際情況,上市也得慢一點來 "。
投資方的退出之路在何方
對于 IPO 謹慎的不僅是企業自身,還有背後的各方投資機構。"VC/PE 的投資都是以退出為目的,而 IPO 又是最主要的退出路徑。但現在這個是市場行情,投資方對于是否上市也得好好考慮考慮。" 上述投資人分析:"如果不是因為資金流緊張或者對賭協定等因素,當下并非茶飲企業 IPO 的好時機。大家對市場都有較好預期的時候,企業以略低于最後一輪估值 IPO 也能得到投資人們的支持,但以當下的市場來看茶飲企業上市後短期内也很難有非常好的表現,早期投資人還好,後面較高估值進入的投資方肯定很難接受。"
回看 2021 年,茶飲企業迎來了一場資本狂歡,喜茶一輪就獲得 5 億美元的巨額融資,據説投後估值高達 600 億。按照蜜雪冰城 2022 年申報 A 股 IPO 時拟發行股本及募資額推算,估值則達到了 650 億元。狂歡過後,投資人卻沒迎在二級市場來退出盛宴,不管是奈雪的茶還是茶百道,都顯示了茶飲企業在一二級市場的倒挂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和茶飲企業上市後股價 " 跌跌不休 " 形對比的是,星巴克近日市值又回到 1000 億美元之上。星巴克 2024 财年第三季度财報顯示,中國目前擁有 7306 家門店,淨收入為 7.338 億美元(約 53 億人民币)。" 在很多投資人看來,自己投的茶飲企業将是下一個星巴克,但這麼多年下來,能媲美星巴克的可能也就門店數量了。" 上述投資人説。
在 IPO 退出路徑不那麼明晰的情況下,投資人該何去何從?另一位消費投資人表示," 在當前各方面因素對消費類企業上市影響非常大,由于目前國内 IPO 政策更多向科技類企業傾斜,消費企業很難在 A 股上市,而港股市值又偏低。對于經營穩健、有不錯現金流的企業來説,并購是非常好的退出路徑。" 此前,樂樂茶曾于 2022 年 12 月與奈雪籤署了投資協定,後者斥資 5.25 億元收購樂樂茶 43.64% 股份,成為樂樂茶的第一大股東,樂樂茶則成為奈雪的聯營公司。
該消費投資人補充説," 現在國資在一級市場的活躍度不斷提高,同時不少也對并購消費類企業很有興趣。消費始終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對于經濟和社會的穩定重要性不言而喻。收購優質消費企業既能讓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又承擔起了國資的責任,非常符合他們的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