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車企半年業績預告:比亞迪吃肉,别人喝湯,歡迎閲讀。
導語
差距越來越大。
7 月中旬,上市車企陸續公布了 2023 上半年的業績預告,分化日漸加劇。
強如 " 迪王 ",預計今年上半年的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最高能達到 117 億元,曾經的新能源領導者北汽藍谷上半年預計虧損在 20 億元左右,更有甚者像眾泰汽車這樣的選手,能确定的就是上半年肯定虧損,具體數字卻統計不出來。
同一個市場,車企們的悲喜并不相通。
盈利者
今年上半年,比亞迪一共賣出了 125 萬輛車,同比增長超過 94%,在整個國内汽車市場,比亞迪的市占率達到了 10.6%,在新能源汽車市場這個比例高達 33.5%。
整個國内新能源汽車市場,三分之一的天下在比亞迪手中,而且 " 迪王 " 用實力證明了,賣電動汽車并非不賺錢。
上半年比亞迪預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在 105 億 -117 億元之間,同比增加 192.05%-225.43%;扣非淨利潤為 93 億 -103 億元,同比增加 206.99%-240%。
對于業績的提升,比亞迪表示,雖然汽車行業競争加劇,但是憑借不斷提升的品牌力、持續擴大的規模優勢和強大的產業鏈成本控制能力,再加上上遊原材料價格回落,所以盈利良好。
今年一季度,比亞迪的淨利潤為 41 億元,按照半年報預期,二季度其淨利潤增至 70 億元水平,增幅超過 70%。
按照目前的勢頭,比亞迪全年完成 300 萬輛的銷量目标問題不大,下半年的盈利或許有望創造新紀錄。
轉型期的長城汽車,今年上半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預計 11.5 億 -15.5 億元,扣非淨利潤預計為 6 億 -8.5 億元,雖然同比去年依然有較大降幅,但是趨勢向好。
第二季度長城汽車扣非淨利潤在 8.2 億 -10.7 億元之間,成功實現了扭虧為盈,整個上半年的累計銷量為 51.92 萬輛,與去年同期相近。
從第二季度開始,長城汽車在新能源汽車賽道的表現有明顯提升,魏牌藍山及哈弗枭龍上市帶動了銷量的提升,整個上半年新能源累計銷量 9.3 萬輛,增幅超過 46%。
随着產品矩陣的持續煥新,下半年長城汽車還将迎來新哈弗 H5、高山 DHT-PHEV、坦克 400 等新產品上市,預計還将持續助推銷量和業績的提升。
華泰證券在内的多家證券公司認為長城汽車二季度表現超過市場預期,對于下半年長城汽車的表現也給出了積極預測。
虧損者
上半年賽力斯集團的累計銷量為 9.22 萬輛,同比出現了 26.66% 的降幅,整個集團依然沒有扭虧為盈。
賽力斯預計上半年歸母淨利潤為虧損 12.5 億 -13.9 億元之間,去年同期為虧損 17.3 億元,業績有所改善;但是扣非淨利潤為虧損 18 億 -19.3 億元,去年同期為虧損 17.14 億元,虧損幅度擴大。
賽力斯認為上半年出現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一季度行業的價格戰導致用户觀望情緒嚴重,并且智駕版車型二季度才發布,對現有車型的銷售也造成了影響,整個上半年銷量未達預期。
再加上新技術的研發投入持續加大,所以研發費用也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導致虧損加劇。
北汽藍谷上半年也沒有走出虧損的局面,歸母淨利潤預計虧損 18 億 -21 億元,相比去年同期 21.8 億元的虧損有所收窄,但是改善不大。
對于巨額虧損的原因,北汽藍谷和賽力斯的解釋基本一致,一方面是價格戰和行業競争加劇,另一方面就是技術研發投入持續增加。
不過,積極的一面來看,北汽藍谷眼下的變革也初見成效了,子公司北汽新能源上半年累計銷量 3.5 萬輛,雖然規模依舊不大,但是與去年同期相比實現了 106.88% 的增長。
相比之下,從破產邊緣被拉回一條命的眾泰汽車,重組後起色依舊不大,一季度淨虧損 1.88 億元,二季度也沒能扭虧為盈,整個上半年的虧損數額目前還統計不出具體數字。
此外,原計劃的 60 億元定增計劃也已經撤回了,眾泰想借新能源復興的計劃執行得也并不順利。
同一個市場下,有人半年淨賺百億,有人虧得數都統計不出來了,可以肯定的是,汽車市場的洗牌還将繼續,頭部和尾部的差距會越來越大。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