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车企半年业绩预告:比亚迪吃肉,别人喝汤,欢迎阅读。
导语
差距越来越大。
7 月中旬,上市车企陆续公布了 2023 上半年的业绩预告,分化日渐加剧。
强如 " 迪王 ",预计今年上半年的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最高能达到 117 亿元,曾经的新能源领导者北汽蓝谷上半年预计亏损在 20 亿元左右,更有甚者像众泰汽车这样的选手,能确定的就是上半年肯定亏损,具体数字却统计不出来。
同一个市场,车企们的悲喜并不相通。
盈利者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一共卖出了 125 万辆车,同比增长超过 94%,在整个国内汽车市场,比亚迪的市占率达到了 10.6%,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这个比例高达 33.5%。
整个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三分之一的天下在比亚迪手中,而且 " 迪王 " 用实力证明了,卖电动汽车并非不赚钱。
上半年比亚迪预计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在 105 亿 -117 亿元之间,同比增加 192.05%-225.43%;扣非净利润为 93 亿 -103 亿元,同比增加 206.99%-240%。
对于业绩的提升,比亚迪表示,虽然汽车行业竞争加剧,但是凭借不断提升的品牌力、持续扩大的规模优势和强大的产业链成本控制能力,再加上上游原材料价格回落,所以盈利良好。
今年一季度,比亚迪的净利润为 41 亿元,按照半年报预期,二季度其净利润增至 70 亿元水平,增幅超过 70%。
按照目前的势头,比亚迪全年完成 300 万辆的销量目标问题不大,下半年的盈利或许有望创造新纪录。
转型期的长城汽车,今年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预计 11.5 亿 -15.5 亿元,扣非净利润预计为 6 亿 -8.5 亿元,虽然同比去年依然有较大降幅,但是趋势向好。
第二季度长城汽车扣非净利润在 8.2 亿 -10.7 亿元之间,成功实现了扭亏为盈,整个上半年的累计销量为 51.92 万辆,与去年同期相近。
从第二季度开始,长城汽车在新能源汽车赛道的表现有明显提升,魏牌蓝山及哈弗枭龙上市带动了销量的提升,整个上半年新能源累计销量 9.3 万辆,增幅超过 46%。
随着产品矩阵的持续焕新,下半年长城汽车还将迎来新哈弗 H5、高山 DHT-PHEV、坦克 400 等新产品上市,预计还将持续助推销量和业绩的提升。
华泰证券在内的多家证券公司认为长城汽车二季度表现超过市场预期,对于下半年长城汽车的表现也给出了积极预测。
亏损者
上半年赛力斯集团的累计销量为 9.22 万辆,同比出现了 26.66% 的降幅,整个集团依然没有扭亏为盈。
赛力斯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亏损 12.5 亿 -13.9 亿元之间,去年同期为亏损 17.3 亿元,业绩有所改善;但是扣非净利润为亏损 18 亿 -19.3 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 17.14 亿元,亏损幅度扩大。
赛力斯认为上半年出现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一季度行业的价格战导致用户观望情绪严重,并且智驾版车型二季度才发布,对现有车型的销售也造成了影响,整个上半年销量未达预期。
再加上新技术的研发投入持续加大,所以研发费用也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导致亏损加剧。
北汽蓝谷上半年也没有走出亏损的局面,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 18 亿 -21 亿元,相比去年同期 21.8 亿元的亏损有所收窄,但是改善不大。
对于巨额亏损的原因,北汽蓝谷和赛力斯的解释基本一致,一方面是价格战和行业竞争加剧,另一方面就是技术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不过,积极的一面来看,北汽蓝谷眼下的变革也初见成效了,子公司北汽新能源上半年累计销量 3.5 万辆,虽然规模依旧不大,但是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了 106.88% 的增长。
相比之下,从破产边缘被拉回一条命的众泰汽车,重组后起色依旧不大,一季度净亏损 1.88 亿元,二季度也没能扭亏为盈,整个上半年的亏损数额目前还统计不出具体数字。
此外,原计划的 60 亿元定增计划也已经撤回了,众泰想借新能源复兴的计划执行得也并不顺利。
同一个市场下,有人半年净赚百亿,有人亏得数都统计不出来了,可以肯定的是,汽车市场的洗牌还将继续,头部和尾部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