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始祖鳥IPO來了,700億,歡迎閲讀。
今年第一個超級 IPO 來了。
投資界 - 天天 IPO 獲悉,本周,安踏集團旗下 Amer Sports(亞瑪芬體育)已正式向美國 SEC 遞交招股書,申請在紐交所上市。這意味着,估值 100 億美元(約 700 億人民币)的超級獨角獸,正式奔赴 IPO。
亞瑪芬體育也打響了第一槍——這是 2024 年,首個赴美上市的中國企業。回想 2019 年初,安踏聯合方源資本、騰訊等組成的财團正式收購亞瑪芬體育,締造了中國體育用品行業史上最大的一筆跨國收購。
大家對亞瑪芬體育也許陌生,但它旗下的始祖鳥、薩洛蒙 Salomon 等品牌正在席卷潮流。所謂中年三件套——始祖鳥、薩洛蒙、Lululemon,不知從何時起,這些動辄一件數千元的運動鞋服成為了一種新的社交貨币,進入中產的日常生活。
安踏又一個 IPO
身後浮現騰訊、方源資本身影
當年一筆重磅收購,安踏把亞瑪芬體育變成一家 " 中國公司 "。
這一切要從 5 年前説起。2018 年年底,安踏集團聯合方源資本、Anamered Investments 及騰訊組成财團,拟收購始祖鳥母公司亞瑪芬體育 Amer Sports。交易很快完成,次年 3 月,最終安踏等以 371 億元完成收購。
" 這是我創業到今天,所做的分量最重的一次決定。"2019 年初,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兼 CEO 丁世忠發了一封内部信,以這樣的字眼來描述對亞瑪芬體育的收購。這筆交易成為了中國體育用品行業史上最大的一次跨國收購案。
這被外界看作一場豪賭——要知道,截至 2018 年底安踏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總額才 92.83 億元人民币。丁世忠的堅定或許來自尋找 " 下一個 FILA" 的執念,2009 年,安踏 3.2 億買下 FILA 中國區運營權,不僅将其扭虧為盈,還在 2021 年達到 200 億營收,成為集團最重要的業務之一。
起初,亞瑪芬并未給安踏帶來多少現金流。從安踏歷年财報不難發現,2019 — 2021 年,安踏集團全資持有亞瑪芬的合營公司 AS Holding 三年連虧近 24 億,直到 2022 年,亞瑪芬體育首次為安踏貢獻了 2.8 億元的利潤,今年上半年,亞瑪芬體育收益同比增長 37.2% 至 132.7 億元。
更多的運營情況,在招股書中可見一二:
招股書顯示, 2020 年 -2022 年,亞瑪芬體育營收分别為 24.46 億美元、30.67 億美元、35.49 億美元;對應運營利潤分别為 1.25 億美元、1.87 億美元、5060 萬美元。2023 年前 9 個月,其營收為 30.53 億美元,運營利潤 2.43 億美元。
需要指出的是,2020 年至 2023 年三季度,亞瑪芬體育大中華區的收入占比逐年提高,從 8.27% 增加到 19.42%,金額從 2.02 億美元漲至 2022 年的 5.24 億美元,2023 年前三季度,大中華區為亞瑪芬貢獻營收 5.93 億美元,同比增長約 67.6% ——在中國,亞瑪芬體育開始占據越來越多的市場。
當年收購時,亞瑪芬體育每股作價 40 歐元,安踏在其中投資 15.43 億歐元,占股 57.95%,此外,方源資本、Anamered Investments、騰訊均為持股超過 5% 的股東。如若成功挂牌,亞瑪芬體育将成為丁世忠又一個 IPO。
回想 1991 年,在遍地作坊式制鞋廠的福建,丁世忠給自家鞋坊挂上了 " 安踏 " 的名字,第一個提出要做自己的品牌,并在此後十餘年間完成了從生產到品牌批發的構建。2007 年,安踏赴港 IPO,成為首家赴香港上市的福建系體育用品公司,2022 年,安踏集團營收超 500 億。
穩坐中國第一體育用品公司的寶座,安踏開啓了瘋狂的海外并購模式。除了亞瑪芬體育,安踏還通過收購将 FILA、KOLON SPORT、迪桑特 DESCENTE 等收入囊中,并成功把 FILA 打造成國内第五個營收超過兩百億的品牌。
如今,亞瑪芬體育 IPO 近在眼前了。
一年賣 250 億
體育用品帝國如何煉成
亞瑪芬體育到底多龐大?
身後的創業歷程十分有趣。1950 年,四個教育組織——芬蘭工程師學士協會、芬蘭經濟與工商管理畢業生協會、土地和水利技術基金會以及赫爾辛基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學生會,聯手創辦了一家煙草公司 Amer。創業目的很直接,他們希望利用這家公司的利潤,來為芬蘭的教育和研究計劃提供資金。
一炮而紅,Amer 憑借美式弗吉尼亞州混合煙草卷煙,獲得了源源不斷的利潤。十幾年後,Amer 的利潤已經遠遠超過教育需求,于是,幾個創辦方又開辟了一項新的航運業務。只不過後來随着空運興起發展,這項業務利潤越來越低,Amer 慢慢退出航運市場。
随後,通過收購的方式,Amer 漸漸把業務拓展到了出版、紙業、印刷、體育用品、汽車、塑料制造、紡織、冰球等各種市場,試圖通過投資試錯,找到一個最佳方向來代替煙草業務。
直到 1986 年,Amer 成立了體育部,同時收購 MacGregor 高爾夫公司的 80% 股份,三年後花費 2 億美金又收購了球類運動器材制造商 Wilson ——正是這次收購,讓 Amer 看到了體育用品市場的巨大潛力。
此後幾年間,Amer 找準方向陸續收購了多家體育用品制造商,2000 年正式完成了集團業務重組,剝離非體育業務。随着新世紀的到來,Amer 又正式啓用了 Amer Sports Corporation 新集團名,逐漸進入健身器材、高端滑雪裝備等賽道。2004 年,Amer Sports 徹底退出煙草業務,但一個新時代開始了。
時至今日,Amer Sports 旗下擁有 13 個品牌,包括三個最核心的品牌——薩洛蒙、威爾勝、始祖鳥,以及頌拓、Atomic、Louisville Slugger 等,囊括了網球、户外用品、登山鞋、户外手表和滑雪裝備等領網域的頭部品牌,俨然一個體育帝國。正如上述招股書提及,2022 年公司營收 35.49 億美元,折合人民币 250 億元人民币。
其中,始祖鳥讓亞瑪芬體育聲名大噪。這裏先回顧一下始祖鳥的發展歷程:1989 年,一位痴迷攀岩的加拿大年輕人創辦了一個全新的户外品牌 Rock Solid,并在兩年後為其更名始祖鳥 Arc ’ teryx,在獨立發展一段時間後,2002 年,始祖鳥被阿迪達斯全資收購,歸入 Salomon 部門。但在阿迪門下,始祖鳥發展停滞不前。
2005 年 10 月,找準機會的亞瑪芬以 4.85 億歐元的價格,整體買下了阿迪的 Salomon 部門。就這樣,始祖鳥從阿迪的 " 棄子 ",成為了亞瑪芬體育王國的一員,多年後又随着亞瑪芬輾轉到安踏集團——可謂三易其主。
當年收購亞瑪芬體育後,安踏保留了始祖鳥品牌位于加拿大總部的管理團隊,在亞瑪芬體育陷入虧損之時,始祖鳥中國區收入年增長率卻在 2019 年達到峰值,這讓安踏頗為重視。
當我們把目光轉到中國市場,始祖鳥正經歷一場史無前例的 " 出圈 " ——這款運動服席卷中產。
當始祖鳥席卷社交圈
中產三件套火了
始祖鳥有多火?
"中年男人有三寶,茅台、釣魚、始祖鳥 ",相對應,女性也有三寶:lululemon、拉夫勞倫、始祖鳥。縱觀社交媒體流傳的各個版本中年 / 中產三件套中,始祖鳥幾乎都在列。而在小紅書搜索始祖鳥相關筆記,跳出來有超過 20 萬條。
招股書中有更為直觀的數據——其中顯示,2018 年,始祖鳥在大中華區僅有 1.4 萬名會員,而截至 2023 年 9 月 30 日,會員數已經增長至 170 萬名。
亞瑪芬體育也提到:" 雖然公司三個細分市場的品牌都獲得了全球認可,但在有些特定市場,某些品牌表現更突出,即北美和大中華區的始祖鳥、歐洲的薩洛蒙以及北美的威爾勝。"
用輕便的衝鋒衣代替筆挺的西裝,始祖鳥密集出現在 VC 圈等金融人士群體中。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社交平台表現的 " 求鳥若渴 ",他們不再覺得衝鋒衣款式太土,而是願意排上一個小時的隊進店。然而爆款衝鋒衣常常 " 一鳥難求 ",買到的人又忙不迭到社交平台 " 曬鳥 "。
實際上,在此前很長一段時間裏,始祖鳥都是一個專業、小眾、賣的貴又不算好看的品牌,國外大佬、專業人士的喜愛也并沒有讓它出圈。
直到随着安踏的收購,始祖鳥不再局限于户外運動愛好者。印象深刻的是 2020 巴黎時裝周的 LV 秋冬男裝閉幕式上,潮牌 Off-White 設計師穿上了始祖鳥的 Alpha SV 衝鋒衣走 T 台,始祖鳥大範圍破圈;在 TikTok 上,一位網友穿着始祖鳥衝鋒衣淋浴而内襯依舊幹燥的視頻被瘋傳,引發大量的傳播模仿;眾多潮人、時尚界 KOL 紛紛把始祖鳥穿在身上 …… 始祖鳥完成了從小眾到大眾的出圈之旅。
安踏也深谙 " 用户外運動奢侈品的标籤來占領用户心智 " 之道,往往把門店開在奢侈品扎堆的地方,例如始祖鳥阿爾法中心,就位于上海的淮海路,與愛馬仕隔街相望,再憑借昂貴的高科技面料,始祖鳥漸漸成為新時代的社交貨币。
不僅如此,亞瑪芬體育旗下的另一個品牌薩洛蒙也如此,擁有一雙薩洛蒙户外鞋漸漸成為了一種潮流。
這些户外鞋服爆火的背後,是這兩年中國户外市場井噴式爆發的縮影。國家體育總局發布的《户外運動產業發展規劃(2022-2025 年)》預計,2025 年,中國户外運動產業總規模将超過 3 萬億元,2023 年底,中國電子商務體育及户外用品市場将成為該領網域的全球第一大市場,收入預計将達 33.5 億美元。
如今,露營、騎行、飛盤、登山、溯溪、滑雪,一項項户外活動開始在年輕人群體中席卷,VC 也從中看到了一條條隐秘賽道的崛起。例如熱賣的 Lululemon 代表了崛起的千億女性賽道,投資人開始投向瑜伽褲生意——安踏也在前不久買下了 MAIA ACTIVE。
這或許便是國内中產消費崛起的一縷寫照。
本文來源投資界,作者:楊繼雲,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401/52819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