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對于蔚小理來説,“造車”依舊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歡迎閲讀。
作為造車新勢力的頭部車企,蔚小理扛住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所有壓力,包括來自競争對手的挑釁、產業鏈的培育,還有用户的各種質疑。
當新能源汽車市場迎來觸手可及的 " 赢面 " 之時,零跑、哪吒和問界 AITO 等另一梯隊的新車企悄然間在銷量上就實現了行業領跑,一切都呈現了迅雷不及掩耳之勢。
但是,不管是對動力電池安全性的擔憂、續航裏程焦慮還是快速更新換代的焦慮,即便新產品擁有超越以往的體驗、銷量規模也持續增長,為什麼用户依舊擔心 " 蔚小理 " 究竟能活多久?
這或許是一種固有的偏見、原有的汽車生态所帶來的歷史遺害,在合情合理之間,更需要車企和用户雙向而行。
翻開自主車企的發展歷史,從來,造車都是一件復雜的事情,所需投入之大、產業鏈範圍之廣,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國有企業和跨國企業才能去做的 " 實業 "。
如今這個滿載流量的新興汽車市場,卻是 " 務虛 " 的互聯網的代言人,李斌、何小鵬和李想等人在折騰,又怎麼能不讓人既擔心產品的質量,又擔心資本突然退場之後的可怕後果。
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代表,比亞迪今天何以能實現如此高速的增長,甚至直接停產了燃油車?
除了過硬的產品和技術,更是用户和市場對其品牌在汽車產業長期浸淫的一種無需明言的信任,説白了王傳福就是造車的人,而李斌、何小鵬和李想,搞不好哪一天又去做什麼未來產業了。
新能源汽車的銷量規模快速增長,路上随處可見綠牌的新能源汽車,然而,如今火熱純電動汽車是否就是汽車未來的模樣,下一秒鍾會不會就突然蹦出什麼汽車新動力技術,将當下的汽車一掃而光?
從傳統車企的 " 油改電 " 車型,到造車新勢力的第一代電動車,再到如今的電動智能汽車,不過僅僅幾年之間,純電動汽車就已經變得 " 面目全非 ",可以預見更大的變化即将到來,每一秒都是變化。
在如此快速的變化之下,是 " 早買早享受 ",還是 " 再等等 ",都是滿屏糾結和擔憂,反過來看,傳統燃油車似乎就不存在這樣的心理負擔。
不容置疑,中國汽車產業正是匯集了全球產業資源打造而成:跨國車企帶來了汽車裝備、零部件供應鏈、整車資源和銷售模式,如今造車新勢力集汽車和科技資源打造了全新的電動智能汽車集群。
抛開電動產業,以科技為特色的智能汽車,軟硬體話語權依舊掌控在跨國企業手中。
" 自研自造 " 依舊路途遙遠,動力電池漲價、芯片短缺和零部件供應不足等事件頻發,我們或許要等待更長的時間才能開上我們心儀的汽車,又或許未來有一天沒有零件來維持售後和維修。
退一萬步來説,就像我們開玩笑所説的那樣,由于某些不可控因素,我們的智能汽車或許就有可能被鎖死,成為一堆無法動彈的爛銅廢鐵了。
曾經我們用 " 傳三代 " 來稱贊一輛汽車質量可靠,卻也意味着我們曾經的汽車生活就是百年不變的無趣。
如今,汽車不再是 " 固定 " 資產,從汽車金融政策、二手車市場到汽車的快速更新換代,玩兩三年就換車已經成為一種可能的選擇,甚至是一種必然的選擇。
雖然新能源汽車市場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但這樣的增長空間卻有可能悄然就消失了;雖然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争是你死我亡般的慘烈,但競争也能給整個市場帶來更大的活力。
從一無所有到 " 市場換技術 ",中國汽車產業如今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彎道超車。
以自主汽車產業的韌性,我們相信頭部的流量總能帶來頭部的發展勢能。
且看看蔚小理那一輛輛超越過去的汽車產品,我們就可以相信它們還能折騰很長一段時間。
對于蔚小理而言," 活多久 " 或許從來都不是一個問題,能否 " 活好當下 " 或許更是對未來的最大期許。
— END —
【進駐平台】
TMC 動力|公眾号|微博|百度|大魚
汽車之家|懂車帝|易車|蓋世|網易
哔哩哔哩|視頻号|抖音|西瓜|快手
點擊關注下方帳号,一起來汽車工廠看汽車!
讓大家一起看見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