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理财經驗:強化數字金融重點領網域自律管理,中國互金協會最新規劃!,歡迎閲讀。
事關數字金融自律管理,已有新方向。1 月 17 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以下簡稱 " 協會 ")在京召開數字金融重點領網域自律管理工作座談會,就移動金融 App 自律管理、消費金融自律管理以及供應鏈金融自律管理等方面進行探讨。
協會黨委書記、會長單強在現場強調,協會将以移動金融 App、互聯網消費金融、供應鏈金融、產業數字金融等領網域為重點,持續完善統計監測、标準規範、備案管理、評議評估、檢查懲戒等行業自律機制,高效服務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和新興業态健康規範發展。
優化移動金融 App 自律方案
自 2019 年底人民銀行部署加強移動金融 App 管理以來,移動金融 App 綜合治理也成為協會工作的重點内容之一。過去的三年時間裏,協會從提升安全防護、加強個人金融信息保護、提高風險監測能力、健全投訴處理機制、強化行業自律等五方面,扎實推進金融 App 備案管理工作。
北京商報記者現場了解到,截至 2023 年末,通過備案的金融 App 超過 2400 款,2530 家金融機構進行了關聯備案。金融 App 備案工作已經覆蓋 31 個省級行政區;備案機構類型覆蓋銀行、保險公司、非銀行支付機構、消費金融公司、信托公司、基金證券、财務公司等,其中銀行業金融機構整體完成備案的覆蓋率超 80%。
在備案取得的成果方面,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到,備案機構類型覆蓋銀行、保險、非銀行支付機構、消費金融、信托、基金證券等領網域,其中銀行業金融機構整體完成備案的覆蓋率超 80%。
近年來,金融 App 被視作金融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載體,也成為金融機構服務客户的主要渠道之一。金融 App 帶來業務便利的同時,由于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用户隐私信息收集,因此也衍生出信息買賣、泄露等問題,這也對公司管理提出了新要求。不僅如此,從過往的實際案例來看,還有部分仿冒 App" 渾水摸魚 ",假借金融機構名義欺詐消費者。
這類問題也引起了金融監管部門的注意,金融 App 備案工作開始有序推進。針對金融 App 涉及的身份認證安全強度低、超範圍使用個人信息、安全功能設計不足、數據安全與隐私保護措施不到位等方面問題,通過協會備案的金融 App 實現了嚴重問題全部清零。同時,為幫助金融消費者快速識别,避免使用仿冒 App 造成财產損失,協會設計了備案标志并要求備案 App 進行明示,試運行上線金融可信公共服務平台手機端,向金融消費者提供查詢、下載并使用安全可信的備案 App。
結合過往的備案推進的實際情況,在本次座談會上,協會針對移動金融 App 優化了自律方案。具體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采取 " 分類分層 " 的管理方式,綜合考慮 App 業務類型、影響程度和合規成熟度等因素,在評估方式、抽查比例、關注程度等方面,充分結合自律要求執行情況,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自律管理。二是建立移動金融 App 信息報送機制,組織開展移動金融 App 安全與運營等數據定期報送工作,為金融管理部門和從業機構準确把握行業發展趨勢、監控安全合規風險提供有力保障。三是進一步優化備案評估方式,切實降低金融機構合規成本。
在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看來,協會此舉主要是促進移動金融 App 運營方自律,從而降低運營機構的合規成本,減少形式化的外部合規檢查,增強移動金融 App 自我監管、内控的能力。同時完善信息收集機制,實現金融 App 監管信息透明。在此之後,移動金融 App 的監管體系将更為清晰。
消費金融自律管理任重道遠
除了通報移動金融 App 的最新成果外,協會有關部門還報告了前期對消費金融相關業務的摸排情況,并提出對消費金融行業加強自律管理。
随着近年來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居民财富增長,消費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引擎。消費金融市場高速發展,拓寬了金融服務範圍和覆蓋人群,讓更多長尾用户享受了便捷的金融服務。裝修、養老、教育、旅遊等場景相關的消費信貸受到更多用户青睐。
協會指出,當前貸款網絡營銷業務快速發展、規模巨大,在提升消費金融服務效率、滿足普惠金融需求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也存在不良率走高,營銷端行業數據統計監測機制欠缺,部分平台 " 變相兜底 "、不當營銷、信息濫用、暴力催收等問題。
2023 年末,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修訂形成《消費金融公司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針對消費金融行業的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并着重強調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内容。業内普遍認為,新管理辦法的發布有利于消費金融堅持 " 普應适度,惠無止境 " 原則,做好普惠金融、數字金融兩篇大文章,在提振消費、擴大内需中貢獻力量。
針對現階段消費金融行業存在的問題,協會表示,拟在監管部門指導下,研究吸納從業機構建議,從貸款網絡營銷、信用信息共享、催收自律管理等方面加強行業自律管理,促進消費金融高質量發展。
具體來看,一是綜合運用規範标準、統計監測、信息披露、備案登記等自律管理手段,建立健全對金融產品網絡營銷業務的自律管理工作機制,并按照急用先行原則,分步驟有序開展相關工作。二是以信用建設專委會為依托,以互聯網金融信息共享平台為基礎,積極推進互聯網金融信用體系建設工作。三是加速催收國家标準的起草和應用進程,大力推動催收業務自律管理工作,推動淨化消費金融市場環境。
銀行業資深觀察人士蘇筱芮表示,自律管理是消費金融業務健康發展的重要環節,因此,消費金融機構需要将協會所提到的貸款網絡營銷、信用信息共享、催收自律管理等重點合規内容與自身業務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持續完善内控管理,從自律層面構築合規 " 防火牆 ",進而為消費金融行業長遠發展奠定優良根基。
而在本次座談會現場,參會機構也一致表示,全力支持、積極參與協會消費金融相關自律工作,加強自我約束,合規經營,共促消費金融行業規範有序發展。
探索供應鏈金融 " 脱核 "
歸根結底,金融的本質是服務實體經濟。各類創新的金融服務類型在促進金融行業發展、提高運行效率的同時,也不應忽視規範管理。
本次座談會上,供應鏈金融的發展也是熱議的話題之一。與會人員認為,供應鏈金融在支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循環和優化更新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是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抓手。當前,供應鏈金融業務模式呈現出多樣化、差異化趨勢,部分創新型業務發展較為迅速,促進了產業鏈供應鏈順暢有效運轉。
但不容忽視的是,當前供應鏈金融主流業務模式過度依賴核心企業主體信用,但由于供應鏈潛藏的風險傳導性,一旦核心企業出現道德風險或經營不善等 " 爆雷 " 事件,則容易将風險擴散傳染至整個供應鏈。
針對前述情況,協會指出,下一步将在金融管理部門指導下,積極發揮行業自律機制作用,針對應收賬款電子憑證等創新型業務加強自律規範,與各方推動風險穩妥化解,同時逐步在供應鏈金融其他業務領網域開展自律管理。
同時,協會還将及時響應廣大從業機構訴求,就供應鏈票據、國内信用證等業務與有關職能部門加強溝通,充分發揮相關行業基礎設施作用,為各市場主體提供優質服務。積極探索供應鏈金融 " 脱核 " 模式,在訂單貸款、倉單質押貸款等領網域繼續開展相關工作,研究推動完善企業征信體系建設,促進各類企業行為數據、交易數據整合并在供應鏈金融領網域融合運用。引導供應鏈金融從業機構合規展業、促進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逐步建立健全供應鏈金融自律管理體系,迭代完善有關自律管理規則,推動供應鏈金融規範健康發展。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王鵬表示,協會提出的加強自律管理舉措有助于提升行業形象,不論是在消費金融還是供應鏈金融領網域,均有利于推動相關從業機構規範經營行為,增強行業的整體誠信度和公信力。這不僅有助于提升消費者對數字金融行業的信任度,還有利于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
王鵬指出,協會在供應鏈金融提出的 " 脱核 " 模式、推動供應鏈企業信用數據整合等舉措,有助于解決當前供應鏈金融領網域存在的問題和挑戰,推動行業的創新發展和效率提升。
" 總體來看,加強自律管理對于數字金融行業的影響是積極而深遠的。它不僅有助于規範市場秩序、提升行業形象,還能推動行業的創新發展和進步。同時,這也提醒了金融機構要更加重視合規經營和風險管理,以适應日益嚴格的監管要求和市場環境。" 王鵬總結道。
蘇筱芮同樣表示,協會針對各細分賽道提出的自律管理舉措,順應了數字經濟時代的發展潮流,既有監管視角方面的頂層制度規範,也有業務視角方面的自律管理機制,能夠為金融機構梳理合規展業思路提供明确的參照方向,對構建高質量的線上化金融服務以及金融消費者的線上權益保護來説具有重要意義。
北京商報記者 廖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