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總被觀點注射,怎麼辦?,歡迎閲讀。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王智遠(ID:Z201440),作者:王智遠,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姜萍事件,看了嗎?
有個朋友跟我説,他真的很生氣。這 15 天裏,連續不斷地有回應,感覺解釋越多,事情就變得越復雜。
還有,前一陣子,一個 CEO 因為對這件事持有不同觀點,和别人吵了起來。老實説,我覺得我很難評價這件事,也沒資格評價。
在互聯網上,每個發聲的人,似乎都是既得利益者,都想分一杯流量的羹。你説,我能怎麼説呢?
不過,比起這些,我更不希望你因為一件事就和别人吵起來,影響自己的心情;所以,有一些新聞傳播學中的關鍵詞,我拎了出來,你理解後,也許在關鍵時刻會有用。
一
我們先從事實出發。請問,什麼算事實?
也許你會説:事實不就是發生的事情。比如,小王打了小張一巴掌,就是事實。有道理,但并不嚴謹,一個完整的事實包括 6 要素,即:時間、地點、參與者、原因、結果以及證據。
舉個完整的例子:
2023 年 6 月 15 日下午 3 點,在北京三裏屯某咖啡店,兩家初創公司 CEO 在一次非正式會面中,因為合作協定的細節問題發生激烈争論。
這次争論的起因,是一方認為另一方在利潤抽成的條款上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
結果,雙方沒能達成任何協定,以失敗告終。兩家公司的合作變得不明朗,事件證據來自會場的監控錄像,以及會後雙方在社交平台上公開表達不滿的帖子。
這是一個除了把某咖啡店的名字打碼以外的完整例子。
我一直對 " 事實 " 這個詞着迷,自認為是 " 實事求是 " 的人。但有時候,事情不順心時,情緒還是會影響我。
為什麼呢?後來我發現三個原因:
1. 自認為理性的人,并不代表就不會偷懶。有時候面對一些難以接受的結果,會選擇相信自己想要的那部分;
2. 掌握事實的成本很高。一件事情有很多個維度,平時不可能像電影裏那樣,一下就掌握全局;
3. 叙事方式會被打破。我們做事時,不僅渴望事情能做對,還需要附加值,比如,别人的關心、認可、鼓勵等。缺了這些就很容易情緒化。
所以,作為一個旁觀者,要想掌握全部事實很難。但從行動的角度來説,最好的方法是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和調整。
知識分為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兩種,不管是哪一種,都是從實踐中來的。理論不跟實踐結合,就變成了空中樓閣,所以,我會在筆記軟體裏建一個事實庫,記錄下一些現象,再不斷地進行調整和完善。
記住一個關鍵點:事實一定需要定格在某個時間内,如果超出這個時間範圍,情況就變了。
比如:昨天吵架的兩位創始人,在今天引起了大家的讨論,這種情況叫什麼呢?一個詞總結即:事态。
二
什麼是事态?
事情的态度嗎?不是的。事态指随着時間發展變化的狀态。它有四個維度:
1. 發展,昨天的吵架在今天已經發展成為了更廣泛的讨論或者争議,這是從開始到現在變化的過程;
2. 對人、對環境的影響,這場吵架可能影響公司運營;
3. 公眾的反應,一開始大家沒注意,但是,經過媒體、自媒體的一番解讀,就變成了熱門;
4. 持續性,它還會不會繼續下去?有沒有轉折發生?
因此,事态可以幫我們理解事件的全貌,有一種站在今天看昨天的感覺。但是,比起事态,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概念,那就是:時态。
時态是什麼呢?不僅是對昨天事實的描述,還包括正在發生,未來可能會發生的事情。
還拿吵架的例子來説,兩位創始人昨天吵的架,這是過去式,因為它已經發生了。
如果在今天,這兩位創始人發的公告、粉絲們的留言引發了新的轉折,那我們就用現在式來描述,因為這些正在發生。
再比如,大家看了留言,覺得他們明天可能還會吵架,甚至會引發商業競争。這時就得用将來時态的眼光來看,因為這些事還沒發生,但是有可能會發生。
看到這,你也許會冒出一個問題:時态等于事實嗎?
兩者相輔相成,但并不相等。因為時态主要描述事情是什麼時候發生的,而事實告訴我們什麼事情真的發生、在哪發生,假設基于昨天的事情今天又有了轉折,那就是:事件時間線。
在時間線上,大家會產生議論,這時 " 觀點 " 就出來了。
什麼是觀點呢?就是個人、團體對某件事情的理解、看法,以及評價。每個人的經歷、價值觀或者接受的信息不同,他們的看法也會不同。觀點包括情感色彩和主觀推斷,這是它與事實主要的區别。
舉個例子:兩位 CEO 吵架之後,一家媒體説:" 都是做老板的,格局在哪裏?" 下面有人回復説:" 利益面前,還談什麼格局?" 還有人評論:" 他們吵不吵架,關我什麼事啊?"
可以看出,觀點就像小耳朵飯,每個人都可以來盛一勺。
互聯網上到處都是各種各樣的觀點,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觀點影響别人。有個詞叫做 " 填鴨式洗腦 "。簡單來説,要小心在問 " 為什麼 " 後,給你灌輸一大堆看似有道理、實際上卻用不上的東西的人。
比如,有人問:" 為什麼比爾 · 蓋茨要投資核能?因為他覺得再生能源沒前景嗎?" 這樣的問題把復雜的事情簡單化了,用了一種很武斷的邏輯,一定要小心。
三
還有一個跟觀點相似且被混淆的詞:立場。
什麼是立場?就是一個人或團隊在某個特定問題中,持有的位置和态度,這通常基于他們的信仰、價值觀、利益以及政策選擇。相比之下,立場更持久,是行動的基礎,觀點更加臨時性,會随着新信息的出現而調整。
打個比方:如果立場是你在足球比賽中,支持哪個隊伍的根本決定因素,那麼,觀點就是你對比賽中某個特定瞬間的看法或評論。
務必記住,涉及立場和觀點的問題,都和動機有很大關系。
為什麼那麼多人願意發表對姜萍事件的看法?因為有些人想要流量。流量多了,就能賺錢,一個帖子的閲讀量達到 10 萬 +,廣告費可能就有幾千塊。
在涉及立場的讨論中,群眾往往會做什麼?争對錯。
忘記是哪個商業博主在書中提到的,事情沒有對錯,只有立場,我并不認可。真實的情況是,每個人的立場不同,可能會影響他們對事情對錯的看法,但這并不意味着沒有事實。
有些事情,确實要明确對錯。比如法律規定不能闖紅燈,闖紅燈是危險行為,還有一些經過科學證實的事實,地球圍繞太陽轉是事實,它是基于大量觀測數據和理論計算出來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你能用立場來形容它們嗎?顯然不行。
在工作中也要明确對錯,涉及保護客户數據安全、人際管理的方法、處理事情的優先級,這些更取決于結果的效果,以及如何做才能更符合組織價值觀。
有時候,即使在決策過程中存在分歧,只要最終能有效推進項目或達成目标,這樣的決策,也可以被視為 " 正确 "。
讨論對錯問題時,我們要警惕一個現象:" 和稀泥 "。在互聯網上,一些人會故意利用人們固有的印象和立場來制造分歧。
例如:某個博主在發表對某事件的看法後,故意在文章下面設定一個投票,選項只有 " 對 " 和 " 錯 "。這種做法看似在求證觀點的正确與否,實際上并不是為了尋求真相。
他通過限制選項,只提供 " 對 " 或 " 錯 ",這樣能激發人們的情緒反應,引發更多的争論和衝突,而這些衝突恰恰能為博主帶來更多的關注和流量,使他們成為幕後的既得利益者,因此,面對這類情況時要有辨識力,避免被簡化的選擇誤導。
還有一個跟對錯有關的概念是真理。什麼是真理?就是與事實相符,并被普遍接受的知識和概念,它代表對現實世界的準确和客觀的理解。真理在不同的領網域中定義不同,但有四個特質:
不依賴情感觀點,絕對客觀;
廣泛被接受,很普世化;
一致的,不會自相矛盾;
有歷史實驗或其他可證實的方式。
還拿前面提到的兩位創始人吵架的例子來説," 兩位創始人在會議中發生了争執 ",這就代表一個真理。不要驚訝,它是一個客觀事件,并且有可靠的證據支持。
所以,真理涉及确定的、可以驗證的事實(吵架确實發生了),以及需要進一步調查的因果關系(為什麼會吵架),這些基于客觀證據和一致見解,我們還能從中吸取教訓的東西,就能被定義為真理。
那麼,我們能不能從事件中發現其他的真理呢?當然。也許你會意識到,溝通很重要;或者做決策時,要考慮各種不同的意見;甚至還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等。
因此,就像那句話説的:真理往往藏在細節之中。
四
你知道時事,立場、對錯、觀點一般發生在哪嗎?
答案是:輿論場。
其大名在學術中叫 " 公共領網域 "(Public Sphere),最初由德國哲學家尤爾根 · 哈貝馬斯(J ü rgen Habermas)提出。
主要描述的是一個開放空間,大家都在這裏交換意見。在空間裏,各種信息四處傳播,讨論不僅是聊天那麼簡單,還會影響到大眾對重要社會問題的看法,甚至能影響政府的政策制定。
我覺得,現在的互聯網社交媒體被分化成了許多平台,每個平台都好比一個小型輿論場,在不同的輿論場中,信息展現方式,讨論的内容以及最終得到的答案都不同。
我有個朋友之前跟我抱怨,現在熱搜太多,看不過來。以前天天上微博刷八卦,現在微博的熱搜已經被抽成各種不同的領網域,而且,不只是微博,其他平台也在搞熱搜,也是分了好多領網域。
他還吐槽,現在熱搜還能被商業化。不知道哪些話題是真的,哪些是被平台人為推上去。這個現象的确耐人尋味,值得深思。
不過,在輿論場中,一件事實發酵,往往會出現三種效應:
一,框架效應(Framing Effect),自媒體号所發布的内容會使用特定框架和角度,這種框架會強化、削弱特定的價值觀和立場;
二,如果個人觀點與主流觀點不符,一些人會選擇沉默,以避免社會孤立,這種現象會導致主流意見得到更多的重復,看似占據絕對優勢,而少數意見則越來越少被聽到;
傳播學中,把該現象叫作:" 螺旋沉默效應 "(Spiral of Silence),簡單來講,對于事實評判的各種聲音就像螺旋上升、下降的曲線一樣。
最後,你也不知道什麼真相在哪裏、批判是否準确。
還有一點,有時輿論場也會導致 " 群體極化 "。前幾年,大家可能都關注到了一則關于某加拿大男藝人的新聞。很多人對此表達強烈的看法,有人認為價值觀被颠覆了,有錢人行為毫無底線,還有人思考為什麼會出現飯圈文化等。
所以,這種讨論往往會使得公眾的意見兩極分化,一方面有人強烈譴責,另一方面,也有人為其辯護,提出不同的觀點。
當一個事件随着時間發展,終于得到完整的回應或結論,就代表真結束了嗎?等等,幾個月或半年後,在短視頻平台上,這個事件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延續:
1. 網友們會根據事實,創作出各種故事和段子,頻繁在社交媒體上被引用。比如:雷軍的 are you ok,被 bilibili 博主做成音樂,後來不可思議的是,還被買走了版權;
2. 這個事件本身,具有足夠的影響力和教育意義,那麼,可能會被用作教育、科普的素材。
通過這種方式,原本的事件被賦予了新的生命,變成了傳授知識和啓發人們思考的工具,很多電影結束時,會出現一句話:根據歷史改編,就是這個意思。
好了,事實、事态、時态、觀點、立場、對錯、真理、輿論場、框架效應、螺旋沉默效應、群體極化,以及故事,12 個概念為你完整還原一個事件的發展形态。
下次當你被觀點左右時,不妨先停下來,思考一下,現在事件正處在哪個階段?自己所在的位置是什麼?理解這些,可以幫助你更清晰地看待事件全貌,避免被片面的觀點所左右。
總結而言:概念,在關鍵時刻是有用的。
其實,作為個人,真正要分辨的不是所謂的 " 事實 " 和 " 觀點 ",而是自己對事實的了解和調查做得夠不夠充分。
如果調查得很詳細,那就能确定地説某個人的觀點是對的或是錯的。如果了解得不夠,就先不急着下結論,也不急着判斷,願你有一個性感的大腦。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王智遠(ID:Z201440),作者:王智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