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不要低估了“雜牌”電車,歡迎閲讀。
文 | 新能源行業觀察
給雜牌車加上 " 電 ",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昔日席卷全球的傳統汽車巨頭,寶馬、奔馳、大眾等,其新能源車型似乎一夜之間淪為了 " 雜牌電車 "。
這究竟是市場認知的錯位,還是事實真相的誤讀?傳統燃油車的強勢品牌在新能源時代還能重塑昔日輝煌嗎?
品牌光環褪色,從品質油車到 " 雜牌 " 電車?
" 買了這輛車之後,上路碰到特斯拉,總覺得有點别扭。" 奔馳 EQE 車主孟先生(化名)有點後悔,他這輛挂着綠牌的豪華車品牌,非但沒有開出豪華車的氣勢,反倒成了别人眼中的 " 另類 "。
" 不少人問我,你咋買個奔馳的電車,買奔馳的誰買電車呀!" 問得多了,孟先生都不願回答了,就呵呵兩聲敷衍過去。
尤其是開着特斯拉的同事,總愛笑着揶揄他:" 你這是豪華車品牌,大奔!" 孟先生説,這輛 EQE 自從買了之後就一路降價,大幾萬地降,如果再給他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 我就直接幹 Model Y"。
有相同感受的還有小劉,他的綠牌車是寶馬的 iX3,因為從小就有個寶馬夢,到了能買車的年紀,正趕上新能源浪潮,他就索性買了寶馬的電動車。
可沒想到,自打開上這輛車,就成了小夥伴口中的 " 大冤種 " —— " 説我花了豪華車的錢,買了一輛雜牌的電動車,哈哈哈哈!" 説起來,他也忍不住自嘲," 其實這車還是挺好開的。"
數據顯示,iX3 在 2023 年的銷量接近 4 萬輛,同期特斯拉 Model Y 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一個月就差不多在這個數。
而奔馳的 EQ 系列電動車銷量更是慘淡,各車型月銷量基本上都是三位數。例如其 EQE 車型,2023 年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不足萬輛。
再看看傳統德國豪強大眾,其 2023 年在中國市場的電動車銷量,相較于各品牌總共交付的 326.9 萬輛新車來看,也似乎不值一提。
這種現象的背後,實際上反映出了幾個方面的變化。
首先,随着新能源汽車浪潮以及國内本土品牌的快速成長,市場對于電動汽車的認知早已超越了傳統燃油車的标準。消費者對于電動汽車的需求更加注重智能化、續航能力、充電便利性等因素,而不再單純依賴品牌的歷史積澱。
其次,國内新能源車企如理想、蔚來、小鵬等,憑借其在電池技術、智能互聯等方面的創新,赢得了消費者的青睐。這些品牌不僅在國内市場占據了一席之地,還逐漸走向世界舞台,展示了中國制造的實力。
圖 /2024 年 8 月新勢力銷量 來源 / 中汽數研 新能源觀截圖
相比之下,即便寶馬、奔馳、大眾等企業在燃油車制造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在電動汽車的某些關鍵技術和用户智能化體驗上,或許暫時未能完全跟上市場的步伐。這也就不難理解,在國内新能源品牌大放異彩、群雄逐鹿的背景下,他們被劃入了 " 雜牌軍 "。
或許在消費者眼中,這些國際品牌在電動汽車市場上的表現不盡如人意,但不可否認的是,将寶馬、奔馳、大眾的電動車視為 " 雜牌 ",無疑忽視了它們在燃油車時代積累的深厚技術底藴。
供應鏈全球密碼,從中國布局的本土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寶馬、奔馳、大眾等品牌在電動汽車市場上面臨着新的競争格局,但這并不意味着它們失去了原有的技術實力和制造能力。
不得不承認,諸如寶馬、奔馳、大眾這樣的傳統強勢品牌,在制造工藝、品控标準等方面依然保持着高标準。從發動機技術到底盤調校,從車身設計到安全性能,這些品牌在全球汽車行業樹立了難以撼動的标杆。
尤其是在消費者最關心的做工質量上,這些品牌的電動車往往不會敷衍糊弄,甚至超越了一些代工生產的品牌。這種對品質的不懈追求,是它們區别于 " 雜牌 " 電動車的重要标志。
提到 " 雜牌 " 電動車的質疑,不得不提的是這些國際品牌電動車的供應鏈問題。事實上,随着全球化的深入發展,汽車制造業早已超越了國界的限制,形成了高度國際化的供應鏈體系。寶馬、奔馳、大眾等巨頭在中國燃油車市場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在中國建立的完善供應鏈體系。
在新能源電動車領網域,這一趨勢将更加顯著。原因很簡單,全球最完備、最先進、最高效的電動車產業鏈在中國。
這些國際品牌在電動車生產過程中,許多核心零部件依然依賴于中國的供應商。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之一,其供應鏈的優勢不僅體現在成本控制上,更重要的是能夠提供高質量、高效率的生產支持。
圖 /2024 年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 來源 / 互聯網 新能源觀截圖
從電池、電機到電控系統,這些核心部件的供應鏈中不乏中國企業的身影。特斯拉的上海超級工廠便是最佳例證,其高效運轉離不開中國供應商的支持。同樣,寶馬、奔馳、大眾也在中國尋找并培養了眾多優質供應商,也在積極與中國企業合作,共同研發适合不同市場需求的新能源車型,以确保電動車的本地化生產和成本控制。
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建立了多個合資企業,并加大了對新能源汽車的投資力度。寶馬和奔馳同樣在中國市場持續發力,通過本地化生產和銷售策略,力求在競争激烈的環境中保持競争力。
這種全球布局下的本地化策略,不僅提升了生產效率,也降低了產品成本,使得這些國際品牌能夠更快地适應市場變化。
更為重要的是,這些國際品牌在中國市場的深耕,讓它們得以充分利用中國的產業優勢,如龐大的市場規模、完善的工業體系和豐富的人才資源。同時,他們也保留了在全球範圍内積累的技術優勢、品牌影響力和管理經驗,實現了本土優勢與全球資源的深度融合。
這種融合,讓寶馬、奔馳、大眾等品牌的電動車在供應鏈層面具備了強大的競争力,遠非真正的 " 雜牌車 " 所能比拟。
品質與信任,傳統豪強品牌任重而道遠
消費者對寶馬、奔馳、大眾電動車的 " 雜牌 " 錯覺,很大程度上源于品牌認知的慣性。
在燃油車時代,這些品牌憑借其卓越的性能、豪華的設計和優質的服務,赢得了消費者的廣泛認可。然而,在電動車這一新興領網域,消費者往往更容易被那些打着 " 創新 "" 智能 " 旗号的新興品牌所吸引,從而忽略了傳統品牌在電動車領網域的努力。
要改變這一現狀,市場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寶馬、奔馳、大眾等品牌需要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向消費者展示其在電動車領網域的創新成果和競争優勢。這包括舉辦產品發布會、試駕活動、消費者教育講座等,讓消費者親身體驗到這些品牌電動車的卓越性能和品質。
同時,他們還需要加強與媒體、意見領袖和社交平台的合作,通過口碑傳播和社交媒體營銷,提升品牌在電動車領網域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當然,市場認知的改變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時間的積累、產品的迭代和市場的檢驗。
随着電動車市場的不斷成熟和消費者需求的日益多樣化,傳統品牌的電動車将逐漸展現出其獨特的魅力和價值。屆時,消費者将不再用 " 雜牌 " 來簡單定義這些品牌的電動車,而是更加理性地看待它們在電動車領網域的努力。
面對電動車市場的激烈競争,寶馬、奔馳、大眾等品牌不斷加大在電池技術、驅動系統、智能駕駛等關鍵技術領網域的研發投入,更在中國超強的產業鏈中學會了借力打力。
寶馬、奔馳、大眾等品牌一方面 " 打鐵還需自身硬 ",第一要義就是要做好品控,不能把牌子砸了,要讓出場的每一輛車都承繼傳統強勢品牌應該具備的基因。另一方面,要從中國新能源產業鏈中借力發力,強強聯合在汽車品質和安全上做足功夫。
随手舉幾個 " 栗子 ":大眾的 ID.3、ID.4.CROZZ、ID.7 VIZZION,寶馬全新純電 BMW i3,奔馳 EQS SUV 等車型,在動力電池的選擇上,千挑萬選,就舍棄了國際品牌,而選擇了更安全、更能适應中國市場的電池品牌,并将之打造成一大賣點。
尤其需要強調的是,即便是 11 萬元的大眾 ID.3,也選擇用寧德時代電池。而這也是北京的王旭(化名)入手大眾 ID.3 的一大原因。在王旭看來,大眾的電車在用料和做工方面延續了油車的口碑,安全系數應該是同級别最好的。另外就是大眾審美在線,入華 40 年早已摸透了中國人的喜好,所以即便早期的油車現在看來也不過時。
事實上,不只是大眾,BBA 的電車在做工和用料上都是可圈可點的。為了擺脱 " 雜牌 " 的帽子,它們還積極探索車聯網、自動駕駛等前沿技術,力求在智能化、網聯化方面和國產品牌拉齊,甚至超越。
持續的技術創新,使得這些品牌的電動車在性能、安全性和智能化程度上,往往能夠超越一些僅憑代工起家的新興品牌。
例如寶馬已宣布将在 2025 年前投入超過 300 億歐元用于研發新能源汽車,以提升產品競争力。奔馳也表示将在 2025 年前投資超過 400 億歐元用于電動化和數字化領網域。
還有一點也至關重要,這些品牌在全球範圍内擁有龐大的經銷商網絡和服務體系,可以為用户提供更加完善和便捷的售後服務。這對于追求高品質生活的消費者而言,無疑是一大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