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雅詩蘭黛身陷業績泥淖,恢復增長之路需要多久?,歡迎閲讀。
2025 開年業績暴雷,雅詩蘭黛啓動史上最大運營變革。
在競争激烈的美妝市場中,雅詩蘭黛集團(The Estée Lauder Companies Inc.)一直占據着重要地位。然而,近期公布的 2025 财年第二季度業績報告(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卻讓這位曾經的美妝巨頭深陷泥淖。
财報數據顯示,該季度雅詩蘭黛的淨銷售額僅為 40.04 億美元,同比下滑 6%,淨利潤虧損 5.8 億美元。财報發布當日,雅詩蘭黛的股價收于 69.47 美元每股,跌幅高達 16.07%,市值在一天之内蒸發了 47.88 億美元,直接回到 10 年前的水平。資本市場用最直接的方式,表達了對這份财報的不滿。
圖源:雅詩蘭黛财報
深入分析财報細節,從不同品類的淨銷售額來看,護膚、彩妝、頭發護理這三大核心品類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護膚品類的降幅最為明顯,較上年同期下滑了 12%。按銷售地區劃分,雅詩蘭黛在美洲、歐洲 / 中東 / 非洲地區、亞太地區的淨銷售額同樣全線下跌。尤其在亞太地區,跌幅達到了 11%。雅詩蘭黛方面表示,這種下滑主要是受到整體零售環境的影響,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和韓國等地的消費者信心持續低迷。
不僅如此,在對第三季度财報的預測中,雅詩蘭黛依舊不樂觀,預計淨銷售額将下降 10% 至 12%,而中國市場的持續低迷仍是主要原因。
有美妝行業分析人士告訴《節點财經》,雅詩蘭黛的市場失意并非偶然。一方面,其高端品牌定位與當前更追求性價比的消費環境背道而馳。另一方面,雅詩蘭黛在產品研發和迭代方面的滞後性,使其難以滿足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同時,銷售渠道的雙軌制(常規零售渠道與免税渠道管理權分化)讓產品價格系統管理混亂,免税低價產品流入電商以及其它渠道,削弱了高端產品的用户心智。
01 " 内憂外患 " 下的業績滑坡
事實上,雅詩蘭黛的困境并非一朝形成。自 2022 年 4 月以來,在多次财報披露中,雅詩蘭黛交出的大多是 " 營收、淨利雙降 " 的成績單。《節點财經》認為,雅詩蘭黛正在遭遇消費環境變遷下的陣痛,其所面臨的窘境也絕非一次品牌營銷或者產品線調整便可緩解," 高端 " 的定位反而成為雅詩蘭黛變革的最大枷鎖。
比如其旗下的海藍之謎(LA MER)被消費者稱為 " 貴婦面霜 ",在社交媒體上引發熱議,成為高端美妝的代表。然而,單純依靠高端品牌故事已難以打動 Z 世代(95 後)消費者,在他們眼中,產品的實用性和價格的合理性變得更加重要。
在渠道方面,雅詩蘭黛在中國市場長期依賴免税渠道,但在 2024 年,旅遊零售業務出現庫存積壓、價格體系混亂的問題。以明星產品 " 小棕瓶 " 為例,50ml 裝在天貓官旗店售價 990 元(買 50ml 贈 45ml 小樣),而在海南中免離島免税店,2 瓶 100ml 售價為 1099 元,價格差距明顯。卷入 " 價格戰 ",讓雅詩蘭黛的品牌溢價能力被嚴重削弱,消費者對其高端定位的認知也逐漸模糊。
此外,消費者對護膚成分和功效的關注度不斷提升," 成分黨 " 群體迅速崛起,推動了功效護膚成為市場主流。然而,雅詩蘭黛在產品研發和成分創新方面的不足,使其在這一趨勢中顯得力不從心。小棕瓶近年來也因 " 性價比低 " 和 " 功效平平 " 而遭到吐槽,反映出其在產品迭代和市場競争中的靈活性不足。
與此同時,新興國產品牌憑借對 " 成分黨 " 市場的敏鋭洞察,通過社交媒體和直播帶貨等新型營銷方式,迅速搶占了市場份額。比如在小紅書爆火的 " 早 C 晚 A"、" 刷酸 " 等護膚概念,迅速聚集了一批擁趸,進一步擠壓了雅詩蘭黛的市場空間。
《節點财經》認為,雅詩蘭黛與 " 成分黨 " 的失之交臂,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其產品策略調整已逐步滞後于市場需求,在當下的美妝市場,如果品牌不能及時調整品牌營銷以及產品策略,幾乎一定會錯失市場并導致份額下降的後果。
02 變革求存,多管齊下的自救行動
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雅詩蘭黛也在積極尋求變革,試圖擺脱困境。
今年 1 月 1 日新上任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司泰峰(Stéphane de La Faverie)宣布,雅詩蘭黛将啓用全新戰略願景—— " 重塑美妝新境 "(BEAUTY REIMAGINED)。據了解,這是雅詩蘭黛歷史上最大的運營變革,旨在重振增長,鞏固其在高端美容領網域的領導地位。
在擔任雅詩蘭黛執行總裁期間,司泰峰曾一年内 4 次探訪中國,他不僅推動 Le Labo 等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其管理的悦木之源在中國也實現了兩位數增長。挑選一位更理解中國市場的高層擔任首席執行官,有媒體将其解讀為雅詩蘭黛 " 将以更靈活、更本土化的方式運營中國市場 "。
司泰峰在闡述這一戰略時表示:" 我們正在大幅轉變我們的運營模式,使之更精簡、更快、更敏捷,同時采取果斷行動來擴大消費者覆蓋範圍,逐步變革創新,并增加面向消費者的投資,以更好地抓住增長并推動盈利能力。"
在二季報發布後的電話會上,他再次強調,雅詩蘭黛集團的重點是在未來幾年恢復可持續的銷售增長,并實現穩固的兩位數調整後營業利潤率,目标是成為最好的以消費者為中心的高端美容公司。
" 重塑美妝新境 " 戰略執行計劃圍繞五個關鍵優先事項展開:包括加速優化消費者覆蓋,在消費者喜愛的、高增長的渠道、市場、媒體平台以及價格區間快速拓展品牌布局;推動實現變革性創新,聚焦熱門的細分品類、產品功效以及使用場景,實現快速上市;加大面向消費者的投資舉措,增加顯性廣告支出,摒棄低回報活動,加速新客獲取;大力提升效率,進一步擴大利潤恢復與增長計劃(PRGP),采用更具競争力的采購策略,提升供應鏈網絡效率,外包部分服務;重塑工作模式,消除繁瑣流程,簡化工作方式,借助更扁平、精簡的組織架構實現高效決策。
2023 年末,為了提振業績,雅詩蘭黛提出了利潤恢復與增長計劃(PRGP),作為該計劃的一部分,2024 年初雅詩蘭黛宣布裁撤 3%-5% 的全球員工(約為 3100 人)。此輪計劃更新,裁員範圍也随之擴大至 5800-7000 人,同時部分工作環節将通過外包進行,此輪裁員計劃将在 2026 财年末完成。
針對多次被财報 " 點名 " 的亞太市場以及旅遊零售業務問題,司泰峰表示,旅遊零售業務将整合為亞太市場的一部分,為的是 " 更深入及緊密地協同當地市場 "。同時中國市場的地位得到提升,負責内地業務的樊嘉煜将直接向司泰峰匯報。
為了更快速的推出新品以及新品牌,進而覆蓋更廣的消費者,司泰峰表示,雅詩蘭黛将對大眾消費品級到奢侈品級的品牌帶進行全面創新,保證以最具吸引力的價格推向市場。他的目标是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内将推出創新產品的比例增至三倍。
值得一提的是,2 月 13 日,雅詩蘭黛集團旗下成分護膚品牌研度公式(The Ordinary)宣布将入駐中國絲芙蘭。同日,絲芙蘭也官宣研度公式将在該渠道獨家發售。
在此之前,該品牌僅通過跨境電商渠道在内地銷售,本次渠道擴展也将覆蓋更多的消費群體。研度公式包含「透明質酸 +B5 精華」、「煙酰胺 +Zn 精華」等多款熱賣單品,去年 7 月至今,研度公式在國家藥監局密集備案了 24 款進口普通化妝品,既包含本土化改良經典產品,也将推出專為中國市場研發的新品。加速研度公式的渠道陳列,也從側面證實了雅詩蘭黛集團對 " 成分黨 " 消費市場的積極回應。
" 當前的中國消費者,了解成分的作用以及它們改善肌膚的方式,并且越來越追求高性價比 "," 他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結果導向 ",司泰峰如此評價。
03 競争新格局帶來的挑戰
作為雅詩蘭黛的 " 老對手 ",歐萊雅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也并非一帆風順,雖然在最新季的财報中歐萊雅集團以 434.8 億歐元的全球銷售額創歷史新高,但北亞區市場銷售額卻同比下降 3.2%。"在中國市場,受到部分細分市場持續疲軟的影響,中國美妝市場呈負增長,歐萊雅銷售額出現了較低的個位數下降。" 歐萊雅在财報中寫道。
歐萊雅的大眾化妝品部門受到韓束、珀萊雅等國貨品牌的競争,彩妝品牌 3CE 和美寶蓮銷售額下滑明顯。而高端部門也受到中國受消費者轉向 " 質價比 " 趨勢影響,增速放緩至 2.7%。歐萊雅 CEO 葉鴻慕表示,中國市場的競争已從 " 發現新產品 " 轉向 " 物有所值 ",高端品牌需在創新與價格間找到平衡點。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24 年,韓束、珀萊雅等品牌在雙 11 大促中銷售額同比暴增數倍,甚至首次超越歐萊雅登頂天貓美妝榜首。這一現象背後,表明中國美妝市場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品牌市場重構。
市場分析認為,國際品牌的困境本質上是 " 品牌老化 " 與 " 需求分化 " 的雙重夾擊——高端客户消費意願下降,大眾消費者更傾向本土高性價比產品;而國際品牌在成分創新、營銷敏捷性上已落後于國貨。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包括雅詩蘭黛與歐萊雅們的未來發展充滿變數,整個美妝市場也将在這場變革中持續演繹新的格局。
《節點财經》分析,随着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顯現,消費群體正在變得日益細分——這不僅體現在年齡、膚質、場景等傳統維度,更深入到生活方式、價值觀以及消費習慣等多個層面,對消費者多元化的深入體察,也正在美妝行業逐步延展。
有美妝行業專家評論認為,未來 3-5 年市場将進入 " 混合競争 " 階段,即國際品牌通過收購本土品牌滲透下沉市場,而本土品牌則通過跨境出海與高端化争奪全球份額。最終的勝負将取決于誰能更快完成 " 品牌價值—供應鏈—全球化 " 的三位一體重構。
對于雅詩蘭黛而言,何時能夠恢復可持續增長充滿了復雜與不确定性。這背後不僅依賴公司能否高效執行新發布的戰略願景,同時對外部環境變化的體察亦十分重要。需要做到真正傾聽年輕消費者多元化的需求與心聲,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場競争中重新赢得消費者的青睐。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 " 節點财經 "(ID:jiedian2018),作者:節點财經,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