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先買再賣上銀基金股權,上海銀行打的什麼算盤?,歡迎閲讀。
中新經緯 7 月 28 日電 ( 薛宇飛 實習生 石章碩 ) 上銀基金近日公告稱,公司股東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 下稱國機集團 ) 将其持有的 10% 股權轉讓給上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下稱上海銀行 ) 。轉讓完成後,上銀基金成為上海銀行 100% 控股的子公司。
不過,上銀基金的股權變動仍存變數,這是因為上海銀行也在轉讓上銀基金 20% 的股權,只是至今沒有結果。在出售這部分股權前,上海銀行選擇了先接手國機集團所持股份。
國機集團退出 上海銀行先買再賣
據上銀基金官網,該公司由上海銀行 ( 持股比例 90% ) 、國機集團 ( 持股比例 10% ) 共同發起,經中國證監會批準于 2013 年 8 月成立,注冊資本 3 億元人民币。
成立以來,上海銀行、國機集團兩位股東的股權一直沒有變動,直到 2021 年 12 月,國機集團以 1.66 億元的挂牌價格轉讓其所持有的 10% 股權。據上海銀行 2023 年一季報披露,在國機集團挂牌轉讓股權前的 2021 年 8 月 19 日,上海銀行董事會審議通過了對這部分股權行使優先購買權,并同意在國機集團退出後轉讓上銀基金不超過 20% 的股權。
上海銀行還稱,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時,上銀基金股權變動事宜尚存在不确定性。根據相關規定,上海銀行經審慎判斷,決定暫緩披露,并按相關規定辦理了暫緩披露的内部登記和審批程式。
作為控股股東,上海銀行并沒有立即行使優先購買權。2022 年 9 月,國機集團的這次股權轉讓被終止。之後不久,國機集團再次公開挂牌出售該部分股權,轉讓價格下降至 1.5 億元。
到 2022 年 11 月,上海銀行才對國機集團轉讓的上述 10% 股權行使了優先購買權。2023 年 7 月 25 日,上銀基金公告稱,公司股東會審議通過了該股權轉讓。至此,上銀基金成為上海銀行 100% 控股的子公司。
上海銀行并未打算 100% 控股上銀基金。據上海銀行披露,2023 年 3 月 29 日,該公司已在公開市場挂牌拟轉讓上銀基金 20% 股權,旨在優化股權結構,強化戰略協同。
據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網站披露,上海銀行轉讓上銀基金 20% 股權的轉讓底價為 3.39 億元。與國機集團以 1.5 億元轉讓 10% 股權相比,上海銀行的底價高出了 13%。以國機集團、上海銀行的轉讓價計算,上銀基金的估值分别約為 15 億元、16.95 億元。
近兩年來,中小基金公司股東轉讓股權的案例不少,但想找到接盤方并不容易。梳理發現,自今年 3 月底以來,上海銀行轉讓上銀基金的挂牌時間已延長了 3 次。
淨利 1.51 億
唯一股票型產品逼近清盤線
正在經歷股權轉讓的上銀基金,它的業績狀況如何?
據上海銀行披露,截至 2022 年末,上銀基金總資產為 16.33 億元,淨資產為 13.67 億元,報告期内實現淨利潤 1.51 億元,公募管理費收入 2.57 億元,同比增長 27.81%。梳理發現,上銀基金的淨利潤在 2020 年實現破億元,近兩年均穩步上升。
截至 2022 年末,上銀基金資產管理規模 1530.45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 28.58%,其中非貨币公募管理規模 919.39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 37.18%;機構客户數較上年末增長 13.4%,零售非貨客户數增長 12.76%。
從產品端看,據 Wind 數據,目前上銀基金共有 51 只產品,2023 年二季度末的總管理規模約 1492.43 億元,在 154 家公募機構中排在第 39 位。債券型基金是上銀基金的主力產品,二季度末的管理規模約 1021.60 億元。
據上銀基金官網,該公司多數債券型基金今年以來的收益率都保持了正數,收益率最高的是上銀聚順益一年定開債券發起式、上銀聚永益一年定開債券,截至 7 月 26 日,今年以來的收益率分别為 4.93%、4.46%。截至二季度末,這兩只債基的規模分别超過 10 億元、50 億元。
相較而言,該公司的主動權益類基金產品數量不多。上銀基金僅有一只股票型基金,即上銀内需增長股票,該產品成立于 2020 年 8 月,A 類份額今年以來、自成立以來的收益率分别為 0.34%、-16.56%。
據上銀内需增長股票今年二季報,該產品的股票倉位超過了 90%,前十大重倉股基本為家電、白酒、家具、醫藥等消費股。目前,這些板塊的股價表現整體一般。截至二季度末,該基金的資產淨值約 5199 萬元,距離 5000 萬元的 " 迷你型 " 基金的标準已經很接近。根據基金合同,若連續 60 個工作日出現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不滿 200 人或者基金資產淨值低于 5000 萬元情形的,基金管理人應在 10 個工作日内應當向中國證監會報告并提出解決方案。
據上海銀行年報,上銀基金在 2022 年新增了新能源產品。2022 年 4 月,上銀新能源產業精選混合成立生效,投資目标為 " 主要投資于新能源主題相關的上市公司股票 "。但新能源主題基金是一兩年來調整最為劇烈的主題基金品種之一,上銀基金在這種情況下發行的新品,也較難取得好的收益。
截至 7 月 26 日,上銀新能源產業精選混合 A 今年以來、自成立以來的收益率分别為 -26.65%、-30.13%。到目前為止,該產品是上銀基金今年以來收益最差的基金。
該公司另一只收益率在 -20% 以下的產品是上銀科技驅動雙周定期可贖回混合,截至 26 日,A 類份額的收益率為 -24.90%。這只成立于 2021 年 6 月的產品,此前重點投資的領網域是光伏、儲能等新能源板塊,重倉的個股多是基金抱團股。
從 2022 年下半年開始,該基金在表示看好新能源板塊的同時,也看好 TMT 板塊的表現,但始終不見大規模調倉。直至 2023 年一季度末時," 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 的持倉比例從 2022 年末的 7.33%,大幅增加至 48.60%,二季度末時進一步增加至 63.72%,重倉股中不乏三七互娛、金山辦公、科大訊飛等當前熱門股。與此同時,光伏、儲能等新能源板塊的持倉大幅降低。
調倉至大火的 TMT 板塊後,上銀科技驅動雙周定期可贖回混合的收益沒有明顯好轉,上半年的淨值增長率為 -10.90%。截至 26 日,該產品自成立以來的收益率為 -57.57%。也就是説,若產品成立時就買入,投資者在兩年多時間損失了一半多的本金。 ( 中新經緯 APP )
(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部門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魏薇 羅琨
作者:熊思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