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中產鋸掉鋼的琴,歡迎閲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觀潮新消費,作者 | 張凌寒,編輯 | 杜仲
2010 年的電影《鋼的琴》,講述了 20 世紀 90 年代初東北的一個工業城市裏,一群被失業潮衝擊着的落魄工人們在破敗的工廠裏造出了一架鋼琴的故事。那架 " 鋼的琴 ",代表的是巨大的時代變遷下人們燃起的希望、抗争和救贖。在那個年代裏,鋼琴不僅僅是樂器,更代表着對更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着不同于其他樂器,特殊的價值。
現如今,鋼琴的美麗泡泡似乎正在破碎。# 鋼琴市場真的崩盤了嗎?## 鋼琴銷量斷崖式下滑 # 等話題衝上熱搜。頂着 " 樂器之王 " 的光環在中國風靡了近百年的鋼琴,似乎正在慢慢淡出人們的視野。出生率變化、青少年兒童的課外培訓選擇愈加多元,疊加市場因素和相關政策影響,整個行業一路下行。
企查查數據顯示,鋼琴有關企業數量一路下滑,2019 年成立的鋼琴相關企業數量為 6767 家,到了 2023 年僅為 2236 家,下降約 67%。同時,根據中國樂器協會過往數據,2023 年前三季度,樂器行業 232 家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同比下降 21.28%,利潤下降 43.35%,全行業利潤率只剩 6.59%。
作為國產鋼琴龍頭企業的珠江鋼琴,疫情前業績還較為平穩,疫情後迎來持續下跌,2023 年前三季度淨利潤僅為 647.61 萬元,同比下降了 93.54%。
種種數據都在佐證,越來越多的人們似乎正在放棄 " 詩與遠方 " 的鋼琴夢想。
" 鋼琴熱 " 的背後
鋼琴在中國市場走過了近百年的路。起初,鋼琴瞄準着高淨值家庭,市面上也只有國外品牌可供選擇。上世紀 80 年代,在經濟發展與民族情結的催化下,中國人開始嘗試着融入世界文化環境,而鋼琴這個舶來品,正好成為了與國際文化溝通的橋梁。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倘若要給孩子培養一些興趣愛好,鋼琴是遠遠超過小提琴、笛子這些樂器的首選,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鋼琴在大眾眼裏不僅僅是樂器而已,更是能代表家庭财力和文化身份的象征。在需求的催化下,上世紀 90 年代,星海、珠江、施特勞斯等品牌面世,市場不再被國外品牌占據。
2008 年前後,藝考生中考加分政策的施行将鋼琴市場推向高潮。政策稱,鋼琴 9 級以上的藝術特長生可在中考加 10 分。這一舉措的推出誘惑着無數中國家庭,幾乎在一夜之間就掀起了全國的 " 鋼琴熱 ",不僅讓鋼琴品牌趁勢崛起,還催生出龐大的音樂培訓、考級等市場。
盡管鋼琴品牌的選擇增多,但畢竟是 " 樂器之王 ",價格始終高居不下。彼時的鋼琴市場可分為三個等級。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高端品牌造價昂貴,但作為中國高淨值和超高淨值人口規模不斷壯大的直接受益者,高端品牌業績不降反升。
以施坦威為例。作為在中國最為耳熟能詳的高端鋼琴品牌之一,施坦威在 2022 年重啓 IPO,更是在招股書中重點感謝了中國市場的快速增長。2016 至 2021 年間,中國市場為施坦威貢獻的淨銷售額從 0.46 億美元增至 1.165 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 20.4%。
在 " 考級加分 " 的道路上,花銷遠遠不只是鋼琴本身,還有漫漫培訓路。根據小紅書用户 " 源町鋼琴 " 的估算,學生從 0 基礎到考取 10 級證書,需要約 10 年時間,課時費用約在 16 萬左右,其他還包括教材費、考級報名費、鋼琴調律費用等。
(圖源小紅書用户 " 源町鋼琴 ")
如此高昂的花費,決定了音樂,尤其是鋼琴培訓多數只會出現在高線城市。根據艾媒咨詢數據,2021 年中國音樂教育市場将近 70% 集中在一線、新一線和二線城市,在地區分布上也是超過 60% 的消費者集中在華東、華南和華北區網域。在經濟發展較好較快的地區,人均可支配收入普遍較高,消費結構優化,人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日益增加,對音樂教育的支出意願和支出水平也會高于其他區網域。
在 " 身份象征 " 和 " 考級加分 " 雙重因素的催化下,鋼琴市場在很長一段時間裏熱鬧非凡,中國成為全球最大鋼琴消費國和產銷國。2017 年至 2020 年,中國每年的鋼琴銷售量平均為 40 萬架,遠高于美國 3 萬架的年均銷量。同期,中國學琴人數達到約 4000 萬人。
" 鋼琴夢 " 的破碎
購買鋼琴、培訓考級,這 20 餘萬元的花費對于家長來説,并不是付出了就會有結果,而是一場風險投資。從培訓行業本身來看,要找到一個靠譜的培訓機構,最大程度地降低 " 花了錢也沒有考出來 " 的概率,在這個亂象叢生的行業裏是很難的。
在一二線城市,消費者往往會在大眾點評等平台尋找連鎖培訓機構,但事實上這樣的機構依然可能出現問題。現在在小紅書等平台上搜索,還能看見關于 " 避雷某鋼琴培訓機構 " 的推文。
此外," 黑機構 " 亂象也依然存在。天津做藝術教育培訓的劉帆(化名)女士向觀潮新消費介紹説:" 像我們有專業資質的培訓機構,一節鋼琴課大約在 200-300 元左右,這是市場正常價格。但也有那些沒有專業許可證的團隊,在小區裏面或者做家教,最便宜的只有 80 元左右一節課,這種‘黑機構’擾亂市場,被發現了就跑了,錢也要不回來。"
在下沉市場,找到靠譜的老師和機構往往靠的是口口相傳的信任。但随着市場需求增大,真正有實力教學的老師數量不夠,最終導致的結果只能是價格虛增。安徽某縣城從小學琴的鋼琴愛好者張密(化名)告訴觀潮新消費,當地比較有名的鋼琴老師只有兩三位,培訓價格最高可達到 500-600 元一節課,甚至已經超過了一二線城市的正常價格。
在培訓花費之外,要真正學通鋼琴完成考級,還要有不可計數的精力投入。鋼琴家郎朗出生于 80 年代,正趕上這波鋼琴熱潮。郎朗的父親郎國任對郎朗的鋼琴教育從四個月大就抱在懷裏認譜,到辭職陪讀、舉債參加考試,這其中不僅是郎朗本人,整個家庭的付出都是不可估量的。
學琴練琴的人千千萬,可真正能考到 10 級或走職業道路的人少之又少,再出一個郎朗的概率更是微乎其微,更何況鋼琴要想學通,其難度遠遠高于其他樂器。
劉帆女士告訴觀潮新消費:" 我們這裏的培訓有鋼琴、架子鼓、吉他、尤克裏裏這些,相比之下鋼琴的難度要高得多。拿架子鼓來説,它是節奏性樂器,只要掌握好節奏,很快就能上手了。但鋼琴的樂理是所有樂器中最復雜的,不光要認譜、學樂理,還要求學生每天都要練習,光上課不練習,很快就都忘了。"
看似簡單,實則鋼琴考級對孩子乃至整個家庭都有非常高的要求。無數家長在經歷過許多個坐在琴凳邊恨鐵不成鋼的夜晚之後,最終不得不放棄這條路,把考級的壓力從孩子,也從自己身上移除,留鋼琴在角落裏吃灰。
2018 年起,國内取消藝術特長生中考加分政策,這也是鋼琴市場沒落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據不完全統計,2022 年初,國内音樂培訓機構有 65 萬家、琴行 2.5 萬家,到該年底合計關閉約 30%。上市廠商業績也出現驟降,充分印證了鋼琴市場的火熱與培訓考級市場的粘合度之高。
盡管在加分政策取消之後很多家長仍然抱着 " 當個興趣愛好 " 的想法,想讓孩子學會幾個拿得出手的曲子,未來能在學校演出、公司年會等場合随手彈奏一曲,但鋼琴體積大、重量重,相比于更輕便的樂器,例如笛子、小提琴等,表演場合限制更多,如果僅僅只是作為一個興趣愛好培養,這場投資似乎變得不那麼值得。
客觀來説,中國與歐美的音樂市場并不相同,既沒有大量的音樂學府和交響樂團,也沒有厚重的音樂家基數和演奏現場。這意味着在考級培訓這條產業破碎之後,整個社會對鋼琴的真實需求并沒有那麼大。因此,鋼琴作為非剛需的消費品,在部分家庭面臨資產折損的情況下,首先想到的就是放棄鋼琴。
珠江鋼琴在 2023 年中報中也提出,鋼琴屬于大宗非必須消費品,易受市場消費環境、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費信心等因素影響。對于學不下來被迫放棄鋼琴夢的家庭,擺在家裏的鋼琴積灰又占地方,在閒魚等二手交易平台上能看到的二手鋼琴越來越多。
(圖源閒魚)
行業亂象、學習難度、市場變化、經濟影響,種種因素決定了這場 " 鋼琴熱 " 的降温。這場冷卻下來的 " 鋼琴戲 ",下半場将會以别的形式延續。
" 鋼琴戲 " 的下半場
電鋼琴或許會成為鋼琴滲透進更多家庭的重要形式之一。從市場規模來看,電鋼琴不同于傳統鋼琴,仍具有較為強勁的發展勢頭。2022 年中國電鋼琴市場規模達到 10.26 億元,同比增長 11.28%,相較于 2015 年市場規模增長了 4.65 億元,復合增長率為 9%。
珠江鋼琴、海倫鋼琴均在電鋼琴上有所布局。珠江鋼琴在 2022 年年報中就提出要加快數碼樂器核心技術研發,推動芯片和 DSP 音效處理芯片應用、MIDI 鍵盤和電子琴、音源技術等技術應用,重點推進二代自主主機板、一代鍵盤更新、二代自主鍵盤、擊弦機數碼鋼琴等項目。
相比鋼琴而言,電鋼琴更易上手、價格高優惠、重量更輕、調整和維修更為方便,随着科技的進步,現如今的電鋼琴不僅具有傳統鋼琴的全部功能,同時也配備多音色、存貯記憶、變調、混音、節拍器等附加功能。
鋼琴本不是奢侈品,脱掉包裹的泡沫,反而有助于回歸音樂的純粹與美好。這場 " 鋼琴熱 " 的降温,或許會換來音樂教育市場走向理性,也會推動行業往更穩定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