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42年年資同事退休後去世,家屬要求部門派人慰問,領導進門當場愣住了,歡迎閲讀。
部門裏那位有 42 年年資的勞模退休 20 年後去世,家屬輾轉多次才找到部門辦公室主任的電話,提出部門應該派人去家裏慰問并吊唁,還要求部門組織部門提供評價材料、工會主席致悼詞。其實,這種要求并不過分,以前部門職工去世,工會應該組織告别儀式。
辦公室林主任很為難,因為部門早就改制多次了,換了好幾屆領導班子了,并且原址早就賣掉了,搬家就搬了三次,現任領導也沒人認識這位勞模了。再説了,退休人員管理職能早就移交地方了,部門也取消了老年管理中心,工會也不再插手白事了。還有一個難題,就是如何列支慰問費用。
勞模的家屬説,父親就像一頭勤勤懇懇的老黃牛,為部門工作了一輩子,部門如果不提供評價材料,不來慰問,不參加追悼會,會不會讓老同志感到寒心呢!辦公室林主任馬上安撫説,我立即請示一下領導,請等我的電話。
林主任請示部門一把手張總,張總沉思片刻説,人死為大,立即召開班子會研究一下。班子會上,領導們的意見形成兩派:
一派認為,現在的部門已經不是原來的部門,企業辦社會的職能既然已經移交了,退休人員就不歸部門管了。咱們就不要走回頭路了,一旦為他開了這個頭,其他老職工去世部門都要慰問,費用和精力都承受不起。再説,費用也要變通處理,審計也難以過關。
一派認為,勞模是部門的老職工,即使管理職能移交給社區了,他依然還是部門的老人,也是為部門做出過貢獻的老功臣,組織上應該給他出具一生的評價意見,工會應該進行慰問。人心都是肉長的,誰都有退休、去世的時候,咱們不能寒了老同志的心。再説了,财務制度是死的,操作手法是活的。制度無情,操作有情,從工會經費列支慰問費,審計説得過去。
一把手張總拍板説,以工會名義送一個花圈,工會主席代表部門去慰問和吊唁,組織部門出具評價意見,突出老同志一生為部門做出的貢獻,肯定的定性用詞要寫得飽滿一些,對去世的老同志是一個總結,對家屬也是一個安慰。花圈和慰問費,我個人掏 2000 元,就不要為難财務部門和審計部門了。
工會主席帶着悼詞和慰問金來到勞模的家裏,當他打開家門時當場愣住了!只見十幾位部門的老職工都來了,而且是自發地來慰問,原來老同志對老同事的感情比部門對老同事的感情要深!
家屬也愣住了,他們打電話本來也是抱着 " 有棗沒棗打一杆子 " 的心态,并沒有強求部門一定要派人來慰問,沒想到部門安排了工會主席這麼高職級的領導專程過來,激動得不知道説什麼好。
這件事傳到部門,在職的同事都感到很温暖,覺得部門有人情味,領導更有擔當。從這件小事,總體有幾點啓示:
【1】世态炎涼,人走茶涼,雖然是社會上的人性規律,但是人們心中還有温情在,還是渴望得到關愛,還是希望人間自有真情在。越是退休時間長的人越是希望得到組織上的挂念,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這個世界就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2】領導有擔當、有人情味,就會影響部門的文化氛圍變得温暖。部門人退休之後,可能要過二三十年才去世,時過境遷,物是人非,部門不管也本分,家屬也挑不出什麼理,部門關心就是情分,讓家屬和職工都會感到温暖。
【3】人在做,天在看,關心退休已久的老同事,雖然是可做可不做的事情,但是做與不做就是不一樣,在人情越來越淡薄的社會,慰問老職工的家屬,吊唁去世的老職工,讓去世的人走得安心,讓活着的人感到暖心。而且,温暖是會傳導的,從一顆心傳到另一顆心,讓每一位退休老人都會得到寬心。
【4】制度無情人有情。部門領導自費掏腰包,雖然是一種情懷,但也不值得提倡,畢竟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依靠自己掏錢很難做到持續和持久。其實,很多人曲解了工會經費,工會經費有明文規定,會員去世一般給予 1000 元至 3000 元的慰問,會員的直系親屬去世一般給予 1000 元的慰問。只要不裝自己的腰包,把慰問金花在老職工的身上,審計是沒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