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親子經驗:新教材的罵聲哭聲,你若當真,便除了焦慮一無所獲,歡迎閲讀。
多樂西
英語牛娃規劃老師傅
把普通孩子推成小牛娃,幫你抓重點,避爛坑,英語自由
大家好,我是多樂西。
過去一周,幾乎每一個有家長的群,都在讨論英語新教材。
今天文章的前半部分,插圖、建議,也基本是來自我們英語群的熱心家長們。
之前咱對新教材的讨論,還屬于參考着網傳版本(後面證實都是真的)各種分析、交流。
但開學後,當娃拿到扎實的紙質書回家,加上各路自媒體渲染"英語難",淡定如你,也開始拷問自己,給娃的基礎夠不夠學新教材?怎麼都在説難?
我就不止一次刷到過,家長分享娃子朗讀第一單元課文,試了幾次都讀不下去,破防大哭……
▲看内頁是人教版 三上 圖源網絡
群裏的熱心媽媽研究了英語新教材,給出真誠建議,先聽説+抓閲讀,但晚啓蒙的家長們看完似乎更難受了……
我認為沒必要太過焦慮,雖然錯過啓蒙黃金期,但still,英語,是毋庸置疑最好出成績的學科,大孩子學英語也不妨礙高考140。
英語這塊,難的是提能力。至于提分,其實還好。
我們要警惕的是,現在中、高考,在逐漸偏向考查能力了。
説回教材。有家長説,被學校老師"暗示"了,現在急得想各種班給報上。
課外機構老板看到這,估計笑yue了。
課時有限,難度增加,英語重要,家長搞不定,老師也建議家庭抓一下……這不就是致富的商機?教書法的做托管的,統統給我教英語去!Y情和雙J這幾年失去的,這盤要一把拿回來!
寫下這句玩笑話,我立馬警惕了起來。如果好的教材最後變成了,校内讀PPT劃水,校外純靠家長激情燃燒錢包,這個生态就特别不好。
新教材真那麼難嗎?難在哪?需要課外補什麼?
我沿着群友@蝸牛散步 的問題準備了這篇文章。
力求把"新教材時代"的小學英語學習,其中關鍵及應對,一文寫完寫盡。
花幾分鍾看看,或許,做好手頭的事就行,或許,需要課外補一下,但也要目的明确,沒有必要花錢花時間讓娃去踩坑。
1. 新教材主要影響哪些孩子?
2. 校内學英語,有三個"默認都會"
3. 新教材對娃的挑戰具體是什麼?
4. 如何應對?
時間充裕的親,周六上午可以聽聽我的直播,有幹貨,也有解決方案。
1
主要影響哪些孩子?
這幾類孩子,直接受新英語教材影響,但程度不太一樣(以下圖片來自英語群的家長們供圖):
1
三年級,三起學英語,0基礎的孩子
必定遇到新教材,但新的英語教材,對0基礎娃有挑戰,且相對舊版有難度,這就造成了娃難适應,家長覺得巨坑。
具體原因稍後細説,先看一波家長分享的實圖~
這是深圳今年的新教材,上教版,三上,學情緒相關的形容詞:
廣州新教材,外研社新思維,三上,小短文閲讀:
覆蓋地區比較多的人教版,屬于最讓人破防的版本。
這是三上,P裏P氣的(P,劍橋原版教材Power Up):
課文長這樣,
Plants need air, water and sun.
They help plants grow.
(人教版英語課本 三年級上)
好家夥,這不是外刊和原版科普的常用句式——一詞一信息?給大家看個類似的:
Fish live in water. Fins help them swim.
Gills help them breath.
(《時代周刊兒童版》幼-1年級的級别)
從大家的分享裏,我發現另一件事:不同地區使用的英語教材本身難度就有差異。
比如家長們提到的,人教精通版"雞娃搭子已經崩潰"、譯林版"看着不太行啊":
新人教版相對老人教版,确實是全面發力了,對娃有一定要求。使用人教版的家長注意下,是真的難了。
開篇那位讀哭了的娃兒,也不算特别誇張,确實有生詞,連外國人名都變長了。
喏,北京部分學校在用的人教PEP版本,新一上冊:
不過呢,根據我多年經驗看,難or簡單,家長們的觀感和标準,是很不一樣滴。
比如北上廣深,課内教學不劃水,課外家長再推一把,英牛基數大。還有,萬一你是群裏那種,2歲兒歌3歲動畫4歲分級5歲復述6歲KET的娃?7年級英語新教材給你,你也覺得不太行。
牛娃故事聽聽就好,咱還得以娃為本,真要去參考人家對于簡單和難的定義……鐵定踩坑。
2
今年上4、5、6年級,弱基礎的孩子
根據新教材的更換三步走,這三個年級的孩子今年不用新教材的(部分學校或許有安排,但大範圍如此),喏:
意味着,後年(2026年),
現在的4年級娃,将直接使用新的6年級教材,接着面臨小初銜接。
今年上5、6年級的,更坑,小學階段一直使用老的教材,然後去銜接更難的7年級新英語教材。
要知道,英語的小、初銜接,本來就難度落差大,現在還得加上新、舊銜接。如果娃是純校内水平,或者校内也不太上心。
那麼大概率跟不上初一的進度,更大概率是,還沒開學就遭受暴擊(理由小聲説:明裏暗裏,小學畢業後的暑假都有分班考)
這是人教版新教材,7上:
這是譯林版7上:
外研社版7上:
今年,4、5、6這三個年級的孩子,完成課内任務後,建議直接以"7年級的英語新教材"作為趕進度和銜接的标準。
這樣在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更清楚每個模塊要學啥,到什麼程度,要補啥。
總的來看,説來説去,其實只有一種孩子深受英語新教材的影響:那就是英語這科,主要依賴校内的孩子。
大膽,竟敢傳播焦慮!?OK,那我接下來從"英語教材内容本身",來驗證以上結論。
2
學英語,學校不會告訴你的三個"默認"
有一件事大家可能沒留意,那就是無論新教材、老教材,我們國内英語學習,其實都有一些心照不宣的秘密。
這一點,犀利的家長已經直接點出:
順着這幾位家長的讨論,我為大家盤一下三個"默認"。
✔
1. 默認聽力基礎,娃有300聽力詞匯
2. 默認小、初之間的落差,娃能銜接
3. 默認中國元素的詞匯和表達,娃掌握了
挨個來看。
1、默認有聽力基礎,其實老教材也這樣
老教材,直接開始教單詞、對話、句子。這是老版英語教材的1上(人教版):
沒有26個字母,沒有1、2、3,直接開始:
1)聽打招呼的對話
2)學、讀介紹文具的主題詞匯和句子
目前新版的英語教材裏,只看到教科版的三上,是先從學字母開始
這沒啥問題,原版教材也是先學日常高頻的詞匯和句式。
但這有一個前提。
前提就是聽力基礎,聽力詞匯大概300左右。
做過英語啓蒙的家長們,回想下,咱們什麼時候開始裸聽句子?什麼時候介入文字閲讀?什麼時候,娃能主動讀出聲呢、并且是指讀呢?
是孩子有了一定的聽力可理解輸入,并且通過動畫、分級等資源,有聽力詞匯積累,甚至能簡單認讀一些單詞的時候。
什麼時候娃有能力,根據讀圖文的對應,去猜詞、去理解對話的大概意思?
是通過大量分級閲讀,建立起基礎的閲讀理解能力之後。
這不就是原版娃啓蒙的「聽力先行路線」?!
這不就是原版娃啓蒙的「先聽説後讀寫」?!
還有,新教材裏的自然拼讀板塊,學字母音,也建立在孩子有大量聽力輸入的基礎上。
因此,孩子在進入小學,學課内的英語教材之前,有一定聽力基礎和詞匯量,會更好地消化新教材。
而且我們的英語課後,也是有作業的。是不是可以理解成,默認孩子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讀能力、圖文對應能力、書寫能力?
可是,這些、全都、不是、早期初階的娃、應該有的能力啊!
原來,新英語教材是在倒逼我們家庭早啓蒙、早重視啊。
反之的話,0基礎學自拼、跳過"聽説讀"直接開始"寫"、沒有語音輸入就要輸出(朗讀、對話)……
這就是逆語言學習的天,孩子本人會相當痛苦。并且,能不能真正學到能力?存疑。
2、默認小、初之間落差巨大,娃能銜接
小學義務教育的目标是集體掃盲,進入中學,分别以中、高考為導向,一個分流一個篩選。注定佛不了。
課時、課堂知識容量、課後作業和練習、課外閲讀的要求、應試的精讀和強度,都不是一個量級的。
因此一些原本英語很不錯的孩子,到了小高階段也有點亂陣腳。
詞匯方面,
6年級畢業,娃掌握500個左右單詞即可,多的都算超綱;
而9年級畢業,娃要掌握1600個單詞,翻了3倍。
閲讀方面,
對詞匯的要求梯度更加明顯,小學畢業,英語的課外閲讀量累積是4000-5000詞;
而進入7年級,課外閲讀量的要求提到了,是4萬詞,以上。
意味着小初銜接的暑假+7年級緊張的一年,要追加至少35000詞的閲讀。《哈利波特》7本書一共才用1.2萬詞呢。
能力方面,
無論孩子什麼時候開始學英語,學成什麼樣,7年級開學第一天,聽、説、讀、寫四大能力,默認達到這個标準:
▲以上截圖來自《新課标2022版》
3、默認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娃是會的
這部分,上周聊"小學英語規劃"的專場直播時,壓低聲音給你們抖了個幹淨。
新教材增加了相當明顯的中國文化内容,我們官媒關于新教材的解讀,也都明确提到"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這説明啥?
重點來了。高考命題組專家在采訪中提到,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中國故事,是默認孩子會的。
高考,關注更宏觀的中國話題。
比如建國的成就、交通運輸發展史、共享經濟、智能支付等。
而中考,偏愛本省、本地的中國元素。
那麼北京的孩子會不會讀、寫紫禁城和國粹國劇?上海的娃知道怎麼介紹外灘麼?成都的李華能不能針對都江堰的灌溉系統聊上幾句?
不求完全精準,至少大差不差。
而這些詞匯與表達,都依靠課後積累。
學校到了高年級肯定會給孩子一定的幫助和套路,但下功夫去熟悉去練習的,還是課後,還靠家庭。
之前推薦的《牛津英語話中國》、《21世紀報》都是不錯的選擇,沒事讀一讀,看一看,用文章後的小題練練手,檢查理解到位沒。
▲ 《牛津英語話中國》
▲《二十一世紀英文報》
3
對普通孩子的挑戰,具體是什麼?
1、生詞增多了。
人教PEP版英語,新教材三上的詞匯是107個,而老版是64個,家長發現,新版是把下學期的編進上學期了,相當于提前學了40多個單詞。
《新課标》對詞匯量和閲讀量的要求,本來就有微漲,新教材的詞匯增多是必然的。
另外還有兩個特點:
· 一串一串出現的主題詞匯。比如人教前三個單元分别學,"身體主題詞匯"、"家人主題詞匯""動物主題詞匯"。
· 要求借助拼讀規則識記單詞,就是自然拼讀。
自拼之于普娃,其實剛剛提到了,門檻在于有沒有前期的聽力基礎。
還有,老師的教學能力怎麼去駕馭這部分呢?也不太清楚。
2、板塊更全了。
· 聽説板塊最為明顯,有聽力和口語分開練習的板塊,也有聽、口放一起,先聽後説的板塊。
到了中學,聽力更偏精聽,口語更偏表達了。對啞巴英語娃是個大問題。
7年級第一單元的口語板塊,和我牛娃四件套的那套口語書劍橋《Present Yourself》像極了。
假如學校能帶娃一起抓好這塊,口語這塊就輪不到家長操心了。
· 科普&跨學科非常搶眼,從三年級開始就有大量非虛構閲讀。
粵教上外版的4下課本裏,直接對标了《科學新課标》的内容。教材也實現了read to learn,語言和認知發展共同進步了!喜歡!激動!
每個單元的PBL都需要動手去做,或去搜集信息。但希望這亮眼的一塊,最後别變成了家長做英語小報……
▲ 三年級做翻翻書
3、最大的難,課時并未增加。
這也是我們最不理解的一點,難度增加,課時不變,大部分學校還是一周2-3節英語課。
這個課時仿佛是生怕老師把新教材上完、上好。
那麼這套聽、説、讀、寫、PBL小項目、自然拼讀、跨學科學習都涵蓋的齊齊整整的好教材,
會不會還是落地成"講重點單詞""講課文"的閲讀教材?
還有一個不可控因素,老師。
家長告訴我,媽媽普遍會更喜歡年輕的英語教師,因為主觀能動性更強、更活躍。而新教材除了要考慮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也得照顧廣大偏遠地區,老師的教學能力問題。
有點感慨,2024了,英語始終還是體現參差的學科。
多的就不説了,我們也解決不了。
只能提示大家,給孩子的英語學習規劃和執行,是跟着新課标的要求走,而不是跟着課時走。應試考的、實際用的,只會比教材更綜合,更有難度。
某種程度上,我們在課外找資源幫孩子拉英語學習,也是在彌補課時不夠的問題。
如果你不會找資源、沒有合适的應對方案。預約點起來,《小學實現英語自由的方案》我在直播間公開。
4
如何應對?
2-8歲的家長,首要任務,是幫娃做好【聽】。
前面大家也看到了,沒有聽力基礎,面對教材内容也覺得難。這個階段我們主要做兩件事。
第一件事:大量的可理解輸入。
給娃聽的、放的東西,ta沒法理解,那就是無效的殺時間而已。
我們可以用三類資源,給娃做可理解輸入
兒歌--》卡通片--》在讀的分級的音頻
兒歌就選SSS(super simple songs),卡通片選娃喜歡的那部,書的音頻最好是正在讀的那套分級讀物(點讀或線上分級系統效果更好)。
這樣的輸入,基本可以保證是有效的輸入。
第二件事:一定的刻意輸出。
大量聽、讀的輸入,然後靜待花開,這是對的,但也是低效的。
除了少數雙語家庭、國際學校的孩子,絕大部分中國孩子,都是缺乏英語的語言環境的。
對把英語當外語來學的娃説,一些刻意的輸出動作,反而能讓前期的輸入,更有效。
當娃的嘴部力量到了,有100詞的聽力基礎了,就可以開始了。
1)跟讀。聽一遍,跟讀一遍,不僅是可理解輸入,也是發音最完美的一次。如果娃總是忘記跟讀,(也許是惰性)家長得提示跟讀起來。
▲ ABC Reading(Raz的線上APP)
2)小娃簡單回應。比如跟着動畫的台詞,做出jump、run、cold、happy等動作,或者跟念台詞。
有心的家長也可以針對内容簡單提問,試試娃能不能回答~
▲ peppa pig
比如我們在看《Planet》這本書時,我會重復其中一個關鍵信息:Mars is so……然後做出發抖的樣子,娃接着説:so…… cold!
▲ BBC Do you know系列,Level 1《Planet》
Jupiter is very cold too,and it has a big eye, it is a ……ssss
然後我哇哇怪叫化身雷公電母,娃接着説ssss……storm!
循環幾次,這兩個詞就有效地輸入進娃的腦袋裏了。搞定。
不想費媽的話
3)做QUIZ。很多紙質讀物、在線的繪本館,讀完一本都會讓娃做幾個小題,選擇題居多,題量也比較少,但卻可以很好地驗證,娃閲讀過程是否專注和用心。
小娃的quiz不會太難,塗塗畫畫的偏多,但如果娃抗拒或手部力量沒到,可以不勉強。
但大娃最好形成固定規律哦,拿到一本讀物,循環3個步驟:聽音頻-讀内容-做quiz。
4)更高階的輸出還有復述、主題表達。娃前期的輸入OK了,就可以開始了引導口頭表達了的輸出了。
雖然難,但建議大家做。因為中考的聽口考試,就是需要復述和表達的,而且是人機對話。早準備心不慌哈。
資深娃媽可以自己做,關鍵在于:大量聽、讀的語言準備+理解内容/場景的思維準備。不是記憶和背誦哦!
市面也有很好的課程和老師成體系地帶着做。比如适合小一點孩子的《口語星球》,和适合大一點孩子的《新東方比鄰》。
▲ 口語星球
如果已上小學,體系課+閲讀閲讀【大量閲讀】!
體系課,一般是找好教材和課程,讓專業的老師帶着。家長自雞的成功案例肯定有的,但工作量巨大、媽媽的付出巨大。
如果也在尋找合适的體系課,可以移步今天的次條文章《劍橋英語學習方案》,包含:原版教材+名師課程+劍橋規劃+日程安排。
時間充裕的家長,周六我會直播,重點講英語的課外怎麼抓。也可以來聽聽~
而回到家庭裏,由家長主導做的、能做、且能做到特别到位的,是閲讀。它還是拿分大户。
但看到好書都想盤回來,這樣行嗎?我們家長心裏要很清楚,娃做英文閲讀的目的——
一是為了積累詞匯、增加詞匯量,二是為了增漲知識面。
1)如果孩子的詞匯很弱,基本沒有,我們要趕緊開始分級閲讀。
因為分級就是母語娃的認字書,大牌分級基本全是圖、文對應,容易解釋。
而且分級讀物的初階就是1張圖+1、2個字,這樣可以快速地拉常用詞和高頻詞,進行掃盲。
▲ 讀分級=學單詞的金科玉律(Paul Nation 詞匯學大神)
能力強的家長可以自己搞搭配,興趣為王。
反之, 首選RAZ,主題多、級别多,難度温柔,可以讀很久,中途不用考慮換來換取,重新選書。
上下滑動查看 不同分級的風格
▲RAZ aa級(第一個級别)醜是醜了點但管用
▲牛津樹 L2,一家人的趣味日常,有趣,不适合零基礎
▲ 大貓 L1,分級裏最唯美的,适合家庭英文閲讀氛圍濃厚的
▲國家地理少兒分級,識記主題詞匯的一把好手,原版優于祖國版
2)當娃可以讀完整句子,比如The button is round、I have a big family……家長要刻意加入Non-Ficition非虛構讀物了。
這樣做的目的是:積累科普詞匯+學習識别英語裏的信息。
Non-Fiction裏的一句話就是一個新的信息,對比虛構的小説、故事,語言知識含金量更大。
俗氣點説,同樣10分鍾家庭閲讀,孩子讀非虛構可以接觸到10+個信息,信息下有20+個科普詞匯。虛構故事确實有趣,但用來學英語性價比不高,享受閲讀就好。
▲ TIME for Kids 時代周刊兒童版
▲BBC Do You Know科普系列
小總結:在家專注雞英語閲讀,容易成功;閲讀偏重讀非虛構,成功概率更大。
3)進入高年級,娃要以閲讀Non-fiction為主了,并且有目的地增加閲讀策略練習,讀+練真題本題。
啥是真題本題?我列幾個标題你一下就懂了:
啥叫閲讀策略練習?就是閲讀+理解+做題:
不僅讀、練到的是扎扎實實的閲讀能力,受益終身,近看,在考場上也容易脱穎而出。
類似《21世紀英文報》、《Smart Reading》系列,都是高年級娃的好選擇。
EASTWEST
以上,就是解決英語新教材問題的一些建議。
如果娃已經進入中學,咱還要跟孩子明説如今的英語應試——
中考,詞匯+語法。該記該背該默寫的,老實去做。油鹽不進的娃,把新概念1、2冊給背下來也好啊,老是老了點,起碼咱先順利淌過中考的分流吧!
高考,考原版閲讀+語言應用能力。啓蒙早,家裏抓得緊的那波英語娃,説實話到了高考那關,發力更猛。
除此外,《新課标》下的英語中、高考,記住三句話:
科技,是底色
文化,是明牌
語言,是工具
分别對應三大考點:
Non-Fiction非虛構閲讀
用英語講述中國故事
聽、説、讀、寫的實際運用能力
心裏有數了吧?
不管課内如何如何,熱搜怎樣怎樣,當年鬧麻了的"英語滾出主科"、"英語退出考試",那些人可不對咱娃的學業負責。
寫了這麼多,我這英語博主給大家掏心窩子的真誠建議,其實就一個:
課外多少學點兒啊……
今天就寫到這啦!
⭐提示:《劍橋考級規劃》返團開啓~用1年的時間,讓英語成為優勢學科;3-4年,達到PET(高考)水平,實現英語自由。
時間緊的家長請看今天的第二條文章,愛蹲直播的親,請等我周六早上的直播哦!
Yours,多樂西
本文對你有用的話
在看、點贊、轉發
點一點再走吧❤
本周在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