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被熱議的“孔乙己文學”:是學歷無用,還是不甘的“面子”作祟?,歡迎閲讀。
精讀君通識詞典已上線 2031/2000 詞條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 3513 天
1
事隔一百多年,魯迅先生筆下的孔乙己火了,成為一些青年學子們自嘲的 " 少年不懂孔乙己,讀懂已是書中人 " 的經典調侃。
" 孔乙己文學現象 " 的發生背景是在某财經政法大學,一家餐飲公司校園招聘宣傳海報上,出現了傳菜員、洗碗工、服務及接待禮儀等方面的崗位。
這讓學子們感到受到了侮辱,紛紛表示:這樣的工作,中學生就能幹,憑什麼要大學生去做?
在一片聲讨聲中,學校和餐飲公司承認了有辱斯文,撤下了招聘的海報。
此事一經傳播,網友紛紛留言,表達自己的看法。一位 " 失意書生 " 的 " 學歷不但是敲門磚,還是我下不來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長衫 " 的言論,引來了許多網友的共情。
的确,當前的就業壓力,考公、考編的内卷焦慮,讓人有一種遍地都是大學生的錯覺,或讀書無用的頹廢感覺。
其實這一切的背後,無非是:想找一份滿意的 " 好工作 " 并不容易。
那麼,十年寒窗苦讀、通過高考的獨木橋得來的一紙文憑,對于人生真的是無用嗎?
如果延伸到生活、工作之餘:我們讀書、學習,努力向上,是沒有意義的嗎?
時下五月,石榴花開,似乎預示着這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季節。
恰逢 " 五四青年節 ",央視在北大錄制的《開獎啦》特别節目,邀請了三位特殊的青年嘉賓。
讓我們看看他們是如何在當今 " 内卷 " 的環境下,開創出另一片天空。
2
5 月 6 日,人們期待的《開獎啦》終于正式播出。
用主持人撒貝寧的話説," 讓我們看看當下的年輕人在面對什麼,在經歷什麼,在選擇什麼,在成就什麼…… "
一 、從教書到賣菜,寫了 180 多封檢讨書的董宇輝,是如何為形式固化的直播行業注入新思路?
他出生在一個小縣城,家境并不富裕,父母都是農民,但父親酷愛讀書。在這個善良而有愛的家庭裏,培養出了懂事、又肯吃苦的董宇輝。
大學一畢業,董宇輝便應聘投入到新東方教師行列,一做就是 8 年。
2021 年 12 月,公司轉型做直播帶貨,最初直播間人數寥寥無幾," 貨品 " 也是無人問津,直到 2022 年 6 月 8 日出現轉機,然後 " 一夜爆火 ",至今一直受到眾多的網友關注、喜歡。
那麼,在一夜成名的背後,有多少我們不知道的故事呢?我們又能從他分享的故事中受到怎樣的觸動呢?
在《開獎啦》節目中董宇輝分享了自己出圈之前的故事。
在他剛剛從教書轉型到帶貨主播時,很不适應,常常因在直播間説了過多的 " 廢話 ",而被平台警告、寫檢讨。
有一次聊到蘋果,董老師聊着聊着就拐到了 " 莎士比亞 "《仲夏夜之夢》,而且説了 15 分鍾之久。毫不例外被平台評定為 " 不合格 " 的直播間。
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半年多,剛開始是一天一封檢讨書,累積寫了 180 多封。
主持人撒貝寧調侃他説," 你可以把這些檢讨書出版成一本書了。"
從無人問津,頻頻被警告,到一夜火爆出圈,期間的 " 難熬 ",可能只有他自己才能體會。
他形容那時的狀況是:船員紛紛跳水了,自己要不要跳……
我想眾多網友喜歡的是他在直播間的文化輸出,思想見地。
這些文化氣息的背後,是那一紙文憑,努力穿上 " 長衫 " 的求知過程和知識沉澱後所能賦予他的可持續能量。
董宇輝在説到當初自己的職業選擇方向時,也是因為父親的一句話。
那是在他大學畢業面臨工作選擇時,他想詢問父親的意見。
在田間,董宇輝一邊幹活,一邊問父親:" 我現在有賣名表,賣汽車,當老師,三份工作可以選。"
父親放下手中的活,倚着鋤頭向董宇輝道:" 你認為你把很貴很貴的手表賣給很富有的人,對社會有什麼貢獻?"
就這麼一句簡單的反問,董宇輝立刻做出了自己的人生選擇。
這個小故事聽來,多少有些讓人動容," 董父 " 一個普通的農民有如此的胸襟與情懷。
如果真的要把學歷文憑喻作 " 長衫 ",那麼穿上與脱下,都只是階段性的 " 成長 " 需要,而不應是用工作的種類定義。
最終,你學到的,悟到的,都會反映在你今後的生活中。
二 、根植于敦煌數字化保護的俞天秀:492 個洞窟要拍攝多久?
俞天秀,2005 年畢業于蘭州交通大學,現任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研究所所長。20 多歲來到敦煌,已在這裏工作 12 年。
他的專業是計算機,如果是想着掙錢或者選擇一個不這麼辛苦的工作,是完全可以留在都市大一點的公司……而俞天秀卻循着自由的精神引領,來到了甘肅敦煌。
一個被沙漠包圍,全年降水量少,晝夜温差較大,氣候幹燥的小縣城。但是,這是一座跟文物相關的城市。這個吸引了他,這就是他和它不解的緣分吧。
從 1600 多年前,樂僔和尚在大泉邊開鑿第一個洞窟起,歷經數朝,敦煌現已成為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内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之地。
或許這就是一代又一代,如俞天秀般的敦煌追随者選擇為它守護一生的魅力吧。
敦煌壁畫的藝術價值很高,但是許多早期壁畫都是在泥壁上作畫〈就是在礫岩上抹麥秸粗泥,再上麻刀或棉毛細泥,晾幹壓緊磨光〉。
随着時間的流逝,壁畫腐蝕的觸目驚心,令人心痛。而通過數字化的技術,把敦煌壁畫此時刻的現狀永久地記錄下來,這便是俞天秀和他的同仁們的奮鬥目标。
目前,資料顯示對壁畫進行影像采集精度是 300dpi(指的是在每英寸的面積中有 300 個像素部門),這意味着一個十幾平方米的壁畫,需要拍上千張照片。
經過數碼生成的壁畫是原壁畫的四倍大,在螢幕上看遠比在洞窟裏看的要更清晰。
這是一種極具耐心,細心與認真一體才能完成的工作。也是一個龐大的工程,如果按照 2010 年之前的技術,現在可能連 50 個洞窟也完成不了。
标準化制定以後,由各個團隊同時去做,迄今也只完成了 180 多個洞窟的拍攝。
莫高窟分南北兩區,共有 735 個洞窟。南區 492 個洞窟是禮佛活動場所,也是拍攝的主要目标。
北區 243 個洞窟主要是僧人和工匠的居住場所,内設有修行和生活設施,多無彩塑和壁畫。
在《開獎啦》的錄制過程中,有現場觀眾用小紙條提問的環節,俞天秀被問到的是," 你什麼時候可以退休?…… "
這是一個連俞天秀本人也無法明确回答的問題。可能是有生之年被無限延期……
做到這些,不僅僅是靠熱愛就能夠支撐的,是需要知識與技術的加持,需要 " 長衫 " 所能賦予的堅韌和持續的力量,他才能在他的精神家園裏,完成那些看似無趣卻讓人充滿力量的工作。
當然,有 " 熱愛 " 的靈魂,精神是豐滿的。
三、新農人朱赟德的 " 鄉夢 " 是什麼?
剛剛獲得江蘇省 " 五四青年 " 獎章的朱赟德一登場,撒老師就爆料説出初見他時的表情:" 不是説好都是青年代表嗎?我看到他,怎麼想喊一聲大哥。"
這當然是主持人另類的調侃。
對于皮膚黑不黑,作為投入農耕生活已經 10 年的朱赟德已經不會在意。
他在意的是如何接過父輩們手中的棒,讓家鄉的鄉親們的生活,變得更輕松與簡單一些,同時,提高他們的收入。
這種與傳統意義上的,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有着天壤之别的生活所需要的是什麼呢?
朱赟德大學畢業回到家鄉,引進了大量之前父輩們從未使用過的農機具,并給插秧機、收割機等農機工具安裝了最先進的北鬥智能控制系統。
現在,用一個手機就能操控 " 耕種收割 " 幾個重要的環節。
每次用無人機噴灑農藥,用無人拖拉機耕種的時候,都會引來許多人圍觀。
大家驚訝之餘,説着 " 此前那麼辛苦的農活,現在在手機上點擊幾下就能完成,簡直跟打遊戲一樣。"
朱赟德現任蘇州市迎湖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扎根田間的 10 年,已從一名青澀的畢業生,成長為一名新時代精幹的新農人。
他致力于優質水稻種植,率先推行農機化服務管理,使數百畝地的區網域,只需要 2、3 名農作物管理者。
他更服務周邊農户,改善生產技術,降低農作物種植成本,直接為周邊農户增產創收約 300 萬元。
他的小而精的特色發展路線,推動了當地稻米產業發展,把水稻田變成了令人驚奇的露天博物館……
這一切背後的推動力是什麼?
現在的 " 長衫 " 們,已經不是魯迅先生筆下那個備受時代禁锢的孔乙己,而是有了新時代的色彩與發展空間。
3
很喜歡網上看到的一句話:" 人生是曠野,而非軌迹。"
這便是知識、見識所能給予的寬度。
曾經十年寒窗苦讀所取得的文憑,努力穿上的長衫,可以是伴你在人生的曠野中流浪、逐夢 " 理想 " 的資本,也可以是你放飛靈魂舞蹈的裙裾。
而非是讓長衫成為禁锢,困住自己;或者説,當你認清 " 下不來的高台 " 只是一張堪比紙薄的所謂 " 面子 ",才能把多年積累的學識,修煉成刻進骨子裏的風骨。
心理學家榮格説:" 每個人都有兩次生命,第一次是活給别人看,第二次是活給自己看。"
這種内驅認知動力的成長,我相信都是來自功利性與非功利性讀書。
像董宇輝在推介山西時,對煤和土的拟喻那樣:
同樣是煤,你可以作為煤炭本身燃燒自己,點亮萬家燈火;你也可以成為鑽石,堅不可摧,裝點指間的璀璨星河。
若你是土,身在田園,便滋潤五谷,守護人類生息;若身在窖爐,便歷經烈火,凝結華夏文明……
共勉!
作者:簡 y,精讀原創作者,從簡約中汲取生活的清香。
↓免費試讀《精讀君通識詞典》前 30 個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