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iPhone老了,智能手機的垃圾時間到了,歡迎閲讀。
2024 年計劃發布的新產品與 10 年前舊手機,沒有本質區别,周期之禍非自今日始;ChatGPT 與手機結合已明晰,走出周期之時,手機或許不再是手機
蘋果一直很介意自己的產品被電商、賣場作為促銷產品來對待,除非他們自己促銷、降價。這一次 iPhone 14 系列在上市一年之後,就開始進入福利時刻,宣布可以有條件推出最高 800 元的降價優惠。
這不是 iPhone 官網第一次降價,只是這一次降價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iPhone 開始為了降價去降價。二是,蘋果主力全系開始參與降價。應該是少見?
當《智物》的同事試圖挑選一款新的 iPhone 14 小屏來替代他多年前買的 iPhone Xs,在挑選顏色的環節,他突然想到了不久前體驗這系列手機糟糕網絡體驗時,他放棄了——至多再有幾個月,就有 iPhone 15 了。
全球智能手機的龍頭顯露疲态早不是新聞。此前,《智物》曾經委婉稱呼,這是智能手機的末法時代,這個説法來自于我們眼中中國最好的手機產品經理,這是一個太少被歌頌的團隊,在 ChatGPT 的時代,尤其能明白這個團隊曾經工作的價值。
如今,《智物》可以套用一個更流行的名詞來稱呼當今的智能手機,包括那些試圖各種方法套殼,嫁接 ChatGPT 的手機們——智能手機時代的垃圾時間到了。
iPhone 盛世已過了
此前兩年,庫克以及蘋果公司高管将其歸罪于全球疫情、供應鏈管控,如今,将其歸因于匯率、戰争的意外狀态。
但是,會不會有一種可能,這些 CEO 們口中的特殊情況,其實是常态?這些 CEO 們所預測的周期,既然沒在他們預料的時間到來,會不會在他們預料的時間離開?
蘋果公司的促銷季還有幾天才會開始。不用懷疑,蘋果公司會收獲一場大賣。問題是,蘋果的促銷季結束了會怎麼辦?熟悉手機市場的人認為,蘋果公司的促銷不是從現在開始,也不會随着 800 元特惠的結束而結束,只是會變得更隐形而已。
未來一年,蘋果 iPhone 15 會有怎樣的表現,會多久進入促銷季?Gurman 認為,未來一年蘋果重點都不會是在手機上,亮點是即将發布的 Vision Pro,以及新的可穿戴設備。
庫克及其管理層透露過應對周期之策:重視印度、東南亞、南美這些成長市場,在中國市場,也正面應對來自華為、OV、小米的價格戰。總之一句話,卷赢。
論品牌,蘋果比 OV、小米有優勢,美國企業身份,蘋果比中國企業有優勢。卷局的赢家會以什麼樣的姿态,走過周期?
數周前,vivo 首席運營官、執行副總裁胡柏山預測過,未來一年智能手機行業會逐漸回暖。他一直有個觀點,智能手機行業是最好的科技行業之一,這種行業會有助于從周期脱困。
OV 一眾老板們擁有不太好的預測準确率。疫情之前,vivo 高級副總裁胡柏山和 OPPO 高級副總裁劉波都曾經明确,率真地預測,折疊屏手機看不到明确的需求——當時,也許是對的。
2020 年,三星、華為折疊屏市場的表現,讓 OV 迅速改變觀感,将折疊屏手機這種練兵場、演武廳級别的產品,一舉變成了主力部隊施展的主戰場。
但是,顯然折疊屏無法讓幾個手機大廠走過周期,甚至無法給這些大廠帶來利潤,除了華為之外,售價基本上相當于 BOM 成本,這是 OPPO、vivo 近期改變對折疊屏過于樂觀看法的原因?
折疊屏至少有助于安卓大廠提升品牌,做一個蘋果沒有做的產品。同樣有助于提升品牌的還有所謂的黑科技。
胡柏山提到,他的技術戰略投入重點會在人型機器人和 XR 領網域。以胡柏山這種嚴謹到每一個毛孔的作風,當然不用懷疑他的邏輯支撐,但是可以懷疑的是,他有多認真對待機器人和 XR。
如果領益智造披露的數據可信,未來一年,Vision Pro 的產量只有數十萬台。這會多大程度上帶動 iPhone 生态嗎?胡柏山和 vivo 不會在 XR 上投入重兵,按照目前硅基 OLED、電池技術的進展,vivo 真正推出一款成熟的智能眼鏡的概率不大。
折疊屏是練兵場,是演武廳,不是黑土地
機器人賽道就是更有意思的領網域。在近期 Sam Altman 和 Bill Gates 的兩代科技巨頭的對話時,Sam Altman 隐隐開始對 OpenAI 之前投入所謂的機器人項目感到後悔,太多的技術不成熟了。
馬斯克的人形機器人?不知道有幾個人認真地看過擎天柱的技術方案,并未完全脱離波士頓動力公司的路徑。大約在數月前,馬斯克在一個訪談當中聊得興起,透露了特斯拉人形機器人的進展,該公司不得不自己動手做人形機器人的每一個關鍵部件。
中國 A 股的那些所謂人形機器人概念股,作何感想?
《智物》認為,機器人賽道還遠未成為生意,具備 AGI 能力的系統遠未到來。馬斯克、庫克關于汽車機器人的表述,是一個簡單的譬喻。當前機器人生态的極致,頂多就是一個更大型的波士頓動力公司而已,投入更大、虧損更大,也許融資額更大,但是不會成為真正的生意。
務實如胡柏山,如 vivo,會認真考慮進入這樣一個賽道?那為何胡柏山還要格外強調,手機廠商進入人形機器人的便利性和優勢?
胡柏山此前認真表述過 vivo 的芯片計劃。但是,細審他所有的表述,不過是想賣更多的手機而已,而不是芯片技術架構的更新、演進。胡柏山針對人形機器人和 XR 的表述,或許也是同樣的目标。
胡柏山只需要注意,不要反轉的太快,馬上去批判所謂的人形機器人和 XR 技術不成熟就可以。
OPPO、vivo 擁有超級強的部件創新能力,華為、小米、榮耀,連特斯拉如今搞部件的人都是 OPPO、vivo 系統培養出來的。但是,藍綠兩大廠不擅長方向感,需要等待華為或者蘋果的突破。
在此之前,就認真地加入、适應卷局吧。随着整體經濟消費的逐漸反轉未來一年,也許市場上會賣更多的手機,會有更多的銷量和銷售額。同業同天?
未來一年市場方面最大的變數是華為。高通公司的 CEO 在上一個季度的分析師會上提到過,華為公司手上有超過 6000 萬用户手機年限已到 6 年以上,他覺得會是 OV、小米等中國 OEM 的機會,也就是高通系的機會。
問題是,餘承東正在回到中國手機市場的牌桌。超高端的華為三折屏手機,瓶頸只存在于質量和產量。華為折疊屏手機利潤不錯,年内一家的規模會超過其他幾家大廠的總和。在中低端市場領網域,華為在回到 5G 市場。
此外,偶爾在高鐵、長途汽車搜索 WiFI 就能發現,超過 6 年未更換的不只是華為的老用户,vivo、OPPO、小米的老手機用户同樣不少,對華為來説也是機會。
損失老用户對于華為、vivo、OPPO 這種公司來説,意味着什麼?意味着,巨量的互聯網廣告和遊戲分潤收入。
李斌等行業外人士更加沒有包袱
華為利用鴻蒙的機會重建生态,鴻蒙可以幫助華為低制程、非台積電芯片,可以與 iPhone、OV 榮耀小米一同競技,餘承東至少可以賣,至少未來可以獨立演進。
本來,《智物》預期華為可以利用新鴻蒙的機會,先立後破,先成為獨立于安卓的第三大作業系統,而後利用 AI 技術演進的機會,突破廣告機的模式,一步邁進 AI Phone 時代。
走出周期,除了赢下卷局,被動等待經濟反轉,豈不是更應該嘗試新產品,開始新賽局?
但是,現在來看,這些不過是《智物》外行人的紙上談兵,一廂情願,危事易言而已。餘承東會主動戴上被外力摘掉的金手铐,為什麼願意去做第一個嘗試新模式的人?此中自有樂土。
最該期待的變數也許是創業者。《智物》曾經親耳聽聞一眾安卓大廠的大佬們,談及所謂智能手機的賽道已經關閉,所謂芯片、模具、系統需要巨大的财力、人力,如今也許更要加上套殼 ChatGPT 的成本。
聽聞,蔚來汽車的李斌等人求助于各個大廠合作手機,被近乎羞辱般拒絕。問題是,AI Pin 和 Rabit 1 的創業者,以及李斌、馬斯克等行業外人士,不像餘承東和胡柏山一樣有巨大的 KIPI 壓力。高速飛行當中,注定無法更換引擎。
當這些創業者真正圍繞 ChatGPT 創造一款硬體,而不是圍繞着華為、榮耀、OV、小米需要百般呵護的應用商店、浏覽器打造硬體。也許,智能手機的周期,智能手機的末法時代和垃圾時間,也就真正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