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突發!超級獨角獸殺出:估值1300億!,歡迎閲讀。
鉛筆道作者 | 愛羽
最近,又一家超級獨角獸公司有望融資,它就是馬斯克親手創辦的 AI 公司—— xAI。
這是一家大模型公司,與 OpenAI 類似。
xAI 成立于 2023 年 3 月。去年 7 月,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數據,xAI 從 4 位投資人手中成功融資 1.35 億美元。
今年 4 月 7 日,據外媒消息,xAI 正在與投資人洽談新一輪融資,總規模約 30 億美元(217 億元),公司估值約 180 億美元(1300 億元)。
資方陣容與馬斯克有着深厚淵源,比如風投機構 Gigafund ——創始人曾與馬斯克共事,均是 PayPal 的聯合創始人。
值得一提的是,馬斯克也是 OpenAI 的創始人之一。而今,他卻創辦了 OpenAI 的競品,任由二者競争厮殺。這是為何?
xAI 的核心產品是 Grok AI,與 OpenAI 的 GPT 模型直接競争。
xAI 與 OpenAI 的產品優劣勢對比
Grok AI 的優勢之一是:實時性——能夠實時獲取和處理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信息。
而 GPT 的多數產品不行,比如 GPT3.5,其信息截至 2021 年;比如 GPT-4 Turbo,信息更新至 2023 年 4 月。但 Grok AI 也有明顯的缺點,比如訓練時間短,屬于早期測試產品,部門功能弱于 GPT-4 Turbo。
在各有千秋的大背景下,馬斯克為何坐看兩家公司相愛相殺?
這與馬斯克的創業理念相關,馬斯克創辦企業,初衷都是基于人類利益,而 OpenAI 已經背離了該理念。
比如 2002 年,馬斯克創立 SpaceX,最終目标之一是:幫助人類去火星定居;
比如 2004 年,馬斯克創立特斯拉,使命是 " 加速人類可持續能源時代到來 "。所以,特斯拉生态比較開放,它的眼界并非局限于 " 同類競争 ",而是共同造福人類。
因此,2014 年 6 月 12 日,特斯拉開放了所有專利技術。
再比如 2015 年,馬斯克創立 OpenAI,使命是用 AI 造福人類。該目标實現的前提,是盡可能讓 OpenAI 變成一家不被少數人控制的公司。
而現實的情況是,馬斯克失望了。
2024 年 2 月 29 日晚間,馬斯克通過洛杉矶的律師事務所 Irell & Manella 代表,向舊金山高等法院提起訴訟,主張 OpenAI 違背了其成立時的使命和協定。
馬斯克起訴 OpenAI 的事件細節
一個比較重要的細節是:OpenAI 成立時的使命是 AI 造福人類,而不是追求利潤最大化。但 OpenAI 後續卻與微軟保持 " 微妙關系 ",并将 GPT4 的專利私密化,授權給了微軟。
按照使命約束,OpenAI 更應該追随特斯拉的步驟,将專利開源化,向全世界開放技術。
在訴訟請求中,馬斯克提到:希望法院下達禁令,禁止 OpenAI、其總裁格雷戈裏 · 布羅克曼(Greg Brockman)和奧特曼以及微軟從該公司的 AGI 技術中獲利。
從 xAI 的創立時間(2023.3)來看,馬斯克對 OpenAI 失望已久。
2019 年,OpenAI 由非營利組織變更為 " 上限盈利 " 組織,接受了微軟 10 億美元融資。
另一次重要的事件是:2023 年 11 月,CEO 奧特曼被踢出董事會,原因為 " 奧特曼與董事會溝通不夠坦誠 "。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是:OpenAI 的經營理念分歧,或者説 OpenAI 的使命價值分歧。11 月底,奧特曼宣布復職。
這個結果預示着一個信号:奉行 "AI 造福人類 " 的派系暫時落敗。
值得一提的是,馬斯克創立 xAI,未來也将面臨類似挑戰。要想避免 xAI 重走 OpenAI 老路,必須在股權結構、治理結構設立多重約束。
OpenAI 的治理結構
股權結構決定了公司屬性:是非盈利組織,還是營利組織,抑或是其他組織。其次是治理結構,比如董事會成員設定。
以 OpenAI 為例,其最大的股東是微軟,占股 49%;而在治理結構上,OpenAI 的事不由股東説了算,而是由董事會説了算——董事會成員不直接持有主體公司股權。
但即便如此,在馬斯克眼裏,OpenAI 依然難免被少數人控制。
在以上方面,xAI 做了一些創新:注冊為營利性共益組織。它要求,公司在追求利潤的同時,必須考慮對社會環境的積極影響,并且後者優先。
xAI 的治理結構細節
根據内華達州法律規定,xAI 每年都需要接受外部評估,以确保履行了 " 對社會、環境產生積極影響 " 的承諾。更多的治理細節,xAI 并未對外公開。
xAI 正在進行巨額融資,随着投資人的進入,股東與創始人、社會的矛盾也會日益尖鋭,能夠平衡好各方利益,是馬斯克必須攻克的重要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