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外賣騎手的五險一金,像極了大廠人的打車報銷,歡迎閲讀。
文 | 解碼 Decode
今年一季度還沒過,内卷和反内卷就各上了一次熱搜。
三月初,大疆、美的等大廠拒絕加班的制度出台,互聯網上随即刮起一股 " 反内卷 " 風暴。更早時候名創優品 CEO 葉國富的開工寄語也被扒出來,要求員工堅持會議 "333" 原則:内外部會議以 30 分鍾為宜,最長不超過 1 小時;匯報資料不超過 3 頁;重大事項若經 3 次讨論無果則及時叫停。
白領們從 " 牛馬 " 變成了有福報的打工人,給他們配送外賣的騎手也變成了 " 跑單牛馬 "。
起因是高調宣稱給全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的京東外賣,被曝出必須每天在線 12 個小時、要實行 996," 有單沒單都得出勤,跑單要十個小時 " 的硬性規定,簡直就是 " 内卷 " 的同義詞。
網紅博主 " 陳翔六點半 " 的一個段子裏,不強制加班的公司,卻靠各種有條件的福利 " 強迫 " 員工加班至清晨。資本家給一點車補、餐補、話補之類的甜頭,讓打工人心甘情願加班到天亮,也成為過去打工人批判的經典主題。
為了反抗 996,有 00 後選擇跑外賣來 " 放松 " ——對那些兼職體驗生活的年輕人而言,坐上小電驢送餐也是一種風景。但對真正以跑外賣為生的騎手來説,他們第一次嘗到了 996 的滋味,今天給全職人員繳納的五險一金,某種意義上好比大廠打工人的打車報銷。
五險一金的 " 全職圍城 "
在抖音上有 3.3 萬粉絲的 @外賣小哥馬闖,曾因一張全家一起跑外賣的照片走紅。在今年 2 月的一場直播中,他表達了加入京東外賣的意願,但 " 現在全職有點神秘,也不知道咋加入 "。
其賬号 3 月 18 日發布的一條視頻顯示,馬闖已經加入京東外賣。由于京東外賣的全職騎手目前屬于邀請制,于是就有騎手留言質疑,自己跑了十年沒接到邀請,馬闖跑幾天發發視頻段子,就有機會全職。
同樣的質疑聲音還有 @我是達達曾勝,一位跑了十年達達,配送單量不少于 7 萬單、累計提現 100 多萬的資深騎手。3 月 16 日,他發視頻三問京東外賣客服:
一問,為何自己沒有收到全職邀約?
二問,邀約全職騎手的标準是什麼?
三問,杭州究竟有多少全職騎手?
在沒有得到有效回應後,曾勝滿心不甘的表态像極了拿不到 offer 的金牌銷售:作為全國達達騎手拉新第一名,我不配五險一金。
根據官方通報,京東外賣目前大約有 1 萬多名全職騎手。而對于邀請制的具體條款,京東方面沒有披露。
根據北京某達達騎手的説法,目前想要加入京東外賣全職騎手,需要先加入達達小隊,跑兩三個月有一定單量或者成績,京東會篩選定向邀請優秀騎手加入,且對年齡有一定限制,最好 45 歲以下的年輕型機車手。但京東的小隊規模不一,有的幾十人,有的上百人。
另外,他還提到,全職騎手的工作時間為早八晚八,中間有 2 個小時休息,保底跑 30 單。" 正常跑,一天 50 單 350 元收入。"
而根據曾勝在直播中爆料,全職騎手的跑單并不是很輕松。曾勝曬出的截圖顯示,在京東外賣上線滿月之際,上海出現了 2.9 元的配送單,也有 148 元、3 個多小時、150km 的訂單——對老騎手來説,單價低于 5 元,或者每千米低于 3 元的單子,都可以稱為 " 垃圾單 "。
大多數外賣平台通常都有搶單制,也就是類似滴滴網約車的做法,一位顧客下單後騎手端拼手速,往往是金額大、距離短的單子秒光,因此圈子裏還被曝出 " 搶單外挂 " 的存在。
為何明知是 " 垃圾單 " 騎手也要接,因為全職騎手只能接受平台派單,且不可拒單。按照上述達達騎手的説法,全職騎手如果拒單會受到處罰,兩分鍾之内罰 6 塊,十分鍾之内罰 8 塊,時間越長罰的越多。
由于平台規定,全職騎手要求必須在固定的商圈内定位在線,否則不計入在線時長。" 這可能是部分加入京東全職後又退出的原因。"
一位自稱達達小隊隊長的用户 @京東秒送張哥,3 月 20 日在連線馬闖的直播間時就透露,自己所在的站點 "5 個人收到轉全職通知,一天下來 3 個人回來了 "。
除了主動離職,曾勝還爆料過一個被暗示離職的騎手小哥。
3 月 31 日,曾勝發布來自武漢某京東全職騎手的投稿——騎手剛受邀成為全職,每天兢兢業業在線 12 小時,京東客服卻以 " 騎手所在區網域訂單密度不夠 " 為由,強行要求騎手将跑單地點從離家近的蔡甸區,更換到離家遠的漢陽區。這一通操作下來,經歷過 " 必須更換 base 地,否則自動離職 " 的大廠員工也倒吸一口涼氣。
企業福利真偽
關于 Patagonia 如何風靡華爾街的故事,有這樣一個版本,對衝基金大鳄 Steve Cohen 為了讓交易員 " 保持清醒 ",常年将 SAC Capital 的室温精準控制在 69 華氏度(約 20.5 ° C),同時為員工提供 Patagonia 小馬甲作為補償。
在這個故事裏,華爾街的分析師、金融從業者雖然屬于社會精英,但在資本家眼裏也一樣是 " 牛馬 "。在不懂真相的人眼裏,華爾街精英身着 Patagonia 怎麼看都是一身洋氣範兒,但實際上老板只想讓他們在冰冷的辦公室裏一邊保持頭腦清醒,一邊還不能凍感冒。
南方周末在 3 月 16 日刊發的一篇《1000 萬騎手的社保:誰來埋單?》報道裏,借一位外賣平台配送加盟合作方的嘴説出了外賣騎手的真實訴求:
比起社保福利,騎手更關注的是能否穩定接單、單價會不會降低、效率會不會要求更高等問題。
某種意義上,有條件的社保在大多數騎手眼裏,就是一件 Patagonia 小馬甲。
上述三個問題直擊騎手的核心收益,穩定接單意味着單量充足,單價直接關系到收入,效率則關乎安全,如果平台要求效率更高意味着騎手的配送時間被壓縮。
按照南方周末的説法,零工群體(外賣騎手)在給平台打工的同時,也能獲得相對自由、收入與付出成正比的工作機會。
所以對騎手來説,加入全職與否,是一個需要仔細斟酌衡量的事情。外賣騎手本就是一個靈活就業形式,而且按照各個平台公布的 " 全職或穩定兼職 " 騎手數量,美團大約 11%,京東則為 7.6%,這就意味着絕大部分的騎手屬于兼職狀态,他們更多将外賣視為一個過渡,找到合适的工作就會離開。
正常情況下,社保意味着以此為職業長久以往的做下去,也意味着在本就不多的收入裏要劃出一部分上繳。但實際上,對騎手群體而言,常規意義上的五險一金并不是都需要。
五險中失業保險被普遍認為是需求最低的一項,最有用的則是工傷保險。因此也有很多騎手認為,平台買社保時,應給予騎手自主選擇的權利。
對于騎手的安全保障,國家在 2022 年就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牽頭推動新就業形态職業傷害保障制度(" 新職傷 "),在部分省市和部分平台開展試點。美團和餓了麼均已試點為騎手投保,新職傷僅由平台企業支付。
當騎手發生交通意外時,可打開騎手 App 申請保險,提交資料後由當地人社部門完成審核,賠償款會打入騎手銀行賬户。南方周末采訪的一位騎手就曾受傷住院後,拿到新職傷賠付的約 6 萬元。
在安全保障之外,騎手最關心的還是收入問題。但也因此陷入一個悖論,一方面是五險一金的福利待遇,另一方面是 "996" 式的勞動時長和勞動付出。這讓很多騎手認為,五險一金就像一個金手铐,如果想要公司為自己繳納一兩千塊的社保,就得接受在線 12 小時不能拒單的排班,996 是一種被迫但合理的交換。
996 并非必要條件
從現實情況來看,繳納社保對于外賣騎手而言,起初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常規狀态下,騎手的工作時長、環境和收入決定了群體保障弱勢,而社保作為一份有效補充,對有需求的騎手而言是好事。
但也存在的真實情況是,大多數人将騎手視為過渡性工作,或者在主業空閒的時間兼職,類似于網約車司機貼補家用,所以他們的訴求就是盡可能多的收入,而不是福利性保障。
騎手群體中農民工占比高達 70% 以上,他們往往背負着農村家庭的生計壓力,子女教育、老人醫療等剛性支出需要大量現金流支撐。這類群體更傾向于 " 短平快 " 的收益模式,追求的是單多穩定,先顧好眼下再考慮将來。
而對于京東全職騎手來説,因為公司已經代繳了全部社保,騎手的收入理論上不會下降。但從社交媒體上騎手的反應來看,因為京東外賣剛上線月餘,在很多地區的單量不足以支撐騎手每天在線 12 個小時。雖然騎手按要求 996,但實際的配送量沒有那麼大,并且這種苦苦等單的狀态,要比接單掙錢更讓騎手煎熬。
除了被暗示更換到 " 單更多 " 的區網域跑單外,上文案例中還有騎手直接反映,原來午高峰結束,能跑 300 多。可全職後完整跑完午高峰,在線 10 個小時,還不到 300,收入反而比之前打了折。這一算,一個月下來,雖然五險一金是交了,到手的錢反而只有之前的一半多。
當然在全職騎手 " 内卷 " 的事件中,還有第三種情況,即平台給福利保障設定了太高的門檻,首先騎手要跑到站點前列,才有可能接到全職邀請;其次,成為全職騎手就必須接受 "996"、不能拒單、工資月結等規則的管理。最後,當騎手讓渡了靈活和自由後,還要接受收入可能下降的現實。
命運饋贈的禮物,早已暗得標好價格。中國人自古恪守本分,懂得 " 魚和熊掌不能兼得 " 的道理,當企業用五險一金的長期福利,來置換眼前的 996 剝削,部分騎手可以理解甚至容忍——五險一金沒有那麼好拿,你籤訂了全職勞動合同,就得服從企業的工時管理。
但我們仍需意識到,外賣騎手作為靈活用工的典型代表,和傳統用工模式下的員工工作有本質區别。如果失去了穩定收入和靈活性,那麼任何福利保障都無從談起。或許應當出台更合理的保障措施,比如給予補貼,或者讓騎手能在保證收入和靈活的基礎上,自由自願選擇要不要交社保,在哪裏交社保,何時交社保。
免責聲明 : 本文基于已公開的資料信息或受訪人提供的信息撰寫,但解碼 Decode 及文章作者不保證該等信息資料的完整性、準确性。在任何情況下, 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