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健康經驗:帶走李玟的抑郁症,不是“矯情病”,歡迎閲讀。
抑郁症就是矯情,想開點不就好了…
什麼抑郁症,就是抗壓能力弱…
年紀不大心思不少,放在工作學習上就不抑郁了…
别悶着,出去走走就好了…
這些話對有抑郁症的人來説,根本不是幫助。
抑郁症是個離我們很遠又很近的疾病,遠到能瞬間意會卻不能準确概括,近到随時都能在網上看到因它離世的信息… . 李玟、喬任梁、張國榮、阮玲玉、翁美玲…
就像巷子裏那個成績好、工作能力強、性格開朗,平日看着陽光快樂的大男孩兒,轉眼輕生離世;再比如誰誰家的孩子,學業壓力重父母不理解,時不時教育一句:小小年紀有什麼壓力?、遇到這點事都搞不定,以後還能成什麼氣候?…敏感、自卑、逃避、失望,等到真正邁入抑郁層面,家長才後知後覺發現道歉已來不及…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統計,全球約 10 億 人正在遭受精神障礙困擾,每 40 秒就有一人因自殺而失去生命,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自殺人數占全球自殺人數的 77%。中國精神衞生調查顯示,我國成人抑郁障礙終生患病率為 6.8%,其中抑郁症為 3.4%,目前我國患抑郁症人數 9500 萬。
看到這裏
還會覺得 " 抑郁症 " 只是情緒不好嗎?
抑郁症是一種現實存在的疾病,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特征,部分患者存在自傷、自殺行為,伴有妄想、幻覺等精神病性症狀,嚴重時會有面部表情固定、對刺激缺乏反應,不語不動等情況。
除了認不清抑郁症的關鍵點,更可怕的是 " 随意定義 " 和可能本出于好心的 " 盲目幫助 ",這些言論做法,更可能 " 背刺 " 他們,無形中加深傷害。
Emo、喪文學、沒事兒比個慘…是我們對某些生活時刻的調侃,對普通人來説是自嘲排解,日常的抑郁情緒好比是一場雨,會有雨過天晴見彩虹的時刻,但抑郁症患者并不是,它無法自愈,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抑郁症患者的情緒低落和痛苦是無法自行排解舒緩的,不僅僅是被負面情緒吞噬,更可能同步忍受着失眠、頭部及軀體疼痛、思維緩慢、疲憊無力,甚至形成 " 木僵 " 狀态,無法行動不能説話,仿佛被定住一樣,意識清醒卻無能為力…所以這些話不會有任何開導、疏解效用,反而會加重他們的自責、自卑、内疚情緒,造成進一步傷害。
在很多人的認知中,抑郁症患者與開朗的身邊人毫無關系—— " 那麼陽光的人,怎麼可能抑郁?" 其實不然,陽光開朗不是抑郁症的 " 免死金牌 ",看起來快樂的人或許只是把悲傷深藏心底。甚至一些抑郁患者初期根本不會被發現,等到把人一步步拖進深淵,放棄生的希望,死亡是唯一解脱時,已經為時過晚。
且 " 微笑型抑郁 " 多發生在都市白領或服務行業身上,女性較為多見,但不愛哭甚至認為哭很丢臉從而壓抑自身的男性也是高發群體。
抑郁症的終身患病率在我國已達到 6.9%,但就診率非常低。
重度抑郁會伴随大腦認知功能的損傷,通常很難自我緩解。它不是性格弱點,也不止 " 情緒不好 ",它的成因非常復雜,遺傳、基因、環境、創傷性事件等多方原因都存在,是一種需要治療的疾病,如果患有中、重度抑郁,患者無法正常學習和生活,甚至可能導致自殺。所以,一旦發現身邊有類似情況,請不要自以為是的替他打消疑慮,及時求助專業醫生才是最優選擇。
或許我們可以把這句話換成:" 你沒有做錯任何事,你只是生病了,我們去治病。"
引起共情這件事,放在普通人身上互相 " 吐槽 " 一頓就能緩解,但對抑郁症患者來説,他的感受并不是非抑郁症群體可以随意理解的,所以不要試圖以 " 自己經歷過什麼,用什麼方法拯救了自己 " 的言論去鼓勵對方,這對他們來説,很可能成為一種 " 不理解且外加炫耀 ",反而加重對方的無力感和精神壓力。
很多抑郁症患者在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後,并不希望自己的情緒影響到身邊人,同時普通人也并不能理解他們的感受,所以不要因為自己的關心就強迫他們敞開心扉訴説,更不要強行給抑郁症患者安排事情做,很多時候日常生活裏的瑣碎和繁雜,很可能正是他們的壓力來源,這份好意可能令他們更焦慮不安。
要允許在一起時對方保持沉默或表現抑郁情緒。
對于積極樂觀的人來説,生活處處都是值得,但對已經有抑郁症的患者來説,他們無法控制自己變得樂觀,所以不要試圖用自己的樂觀去強行帶動他們,講道理或者傳遞自己的開心。畢竟道理都懂,但做不到和無力也是真的。
盡可能換位思考,表達自己的在乎,悉心陪伴可能來的更有意義。
善意的關心是不少人面對抑郁症患者的常有心态,但過度關心是萬萬不可的,不斷詢問感受、處處小心翼翼的做法,會時刻提醒對方自己是個 " 特殊人群 ",反而适得其反,盡量給到一定的自由空間,在對方需要的時候及時幫助即可。
抑郁症是一種真實存在的疾病,更是可以治療的疾病。真誠關心、換位思考、積極引導就醫 ... 才是最有效的幫助方式。
參考資料:
百度健康醫典;騰訊醫典;
幫助抑郁症患者的 5 大誤區;
編輯 / kiki
圖 / pexel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