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雙十一的狂歡,是我們為理想生活付的“幻想税”,歡迎閲讀。
" 幻想税反映出個體越來越需要即時滿足,有意或無意地迎合消費主義下的社會認同。"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知著網 (ID:covricuc),作者:埃斯達特,原文标題:《難逃幻想税,為理想中的自己 " 預付 "》,題圖來自:AI 生成
文章摘要
雙十一購物 " 幻想税 " 反映即時滿足與消費主義影響。
• 消費者為理想化生活支付溢價,追求社會認同。
• 社交媒體和廣告影響消費心理,制造虛幻願景。
• 适度支付幻想税能提供情緒價值和期待感。
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到來之際,話題 # 永遠無法拒絕為幻想税買單 # 衝上小紅書熱榜,引發網友讨論。
(網友關于 # 永遠無法拒絕為幻想税買單 # 的讨論)
幻想税是消費者為追求理想化生活而支付的溢價。人們幻想購入某商品或服務後,自己能夠變得更好、有更好的生活,購買後卻發現該商品或服務使用率極低,既浪費了金錢、時間、精力,也沒有實現想象中的目标。
在豆瓣小組 " 不要買|消費主義逆行者 " 裏,許多網友分享了自己對幻想税的反思。例如,在帖子 " 粉紅税之外,也要警惕幻想税 " 中,作者分享自己多年前斥巨資購買奢侈品大衣,買時幻想自己穿上後的優雅從容,但買後實際上沒穿幾次,因為騎電動車上班,比起厚重的大衣,衝鋒衣更加輕便。
(來源:一盒味增帶來的反思:切忌人為制造消費需求,拒絕幻想税)
憑空產生的消費需求,沒有實現的美好願景,一次又一次浪費的經濟與情緒成本,讓不少消費者陷入懊悔。
人們無法抵抗幻想税的背後,充斥着消費主義對個體心理的隐形控制。消費行為在壓抑和爆發中搖擺,商品也在祛魅和賦魅中流于物質本身。
消費主義下的即時滿足:按下付款鍵,幻想會成真
在諸多關于幻想税的讨論中,有一條帖子的高贊評論寫道:
(來自豆瓣評論)
買了奢侈品後,自己并不一定像想象中精致優雅,但可以為辛苦上班的自己加油鼓勁;買了健身房月卡後,自己可能做不到一周三練,但可以提醒自己生活再忙也不要忘記身體健康是第一位;買了相機後,自己可能不會潛心鑽研相機參數和拍攝技巧,但可以讓自己在生活中的幸福時刻摁下快門、珍藏這份回憶。
" 生活這麼苦,我只想讓自己好受一點。"許多人無法抵抗幻想税,或許只是希望在忙碌辛苦的生活中,給自己在變得更好、有更好生活的道路上,增加一點美好的期待和獎勵。
但期待和獎勵并不代表想象中的目标得以實現。
實現目标往往需要個體放棄即時滿足,通過投入時間和精力、控制自我行為,換取未來更大或更持久的回報。在這個延遲滿足的過程中,能否達到目标的不确定性致使人們對努力付出缺乏安全感。焦慮心态逐漸彌漫,人們愈加失去耐心,迫切希望實現目标,渴望即時滿足。
因此,人們對即時滿足的需求驅動了幻想税的支付——不用經歷那麼多努力和等待,只要輕輕點擊付款鍵,買下這一商品,幻想也許就會成真。
幻想税帶來的即時滿足,背後是消費主義制造的海市蜃樓。在消費主義的環境中,商家通過廣告、社交媒體、影視作品等途徑不斷向消費者灌輸 " 購入某種商品就能實現某種美好願景 " 的觀念。比如 " 買了護膚品就能變美 "" 買了奢侈品就能提升地位 "" 買了電子產品就能提高學習或辦公效率 ",等等。
這種幻象誘使人們產生消費需求,哪怕這一消費需求和實現美好願景所需要付出的努力沒有必然關聯。
(來源:關于購物的一些反思)
利益驅動着美好幻象被接連不斷制造,為了增加消費行為、提高消費能力,新的需求和欲望接踵而至,人們為了滿足越來越多的美好願景,最終陷入消費的 " 連環計 " 之中,無法自拔。
消費主義下的社會認同:隐形的控制,破滅的幻想
幻想税不僅反映出個體在即時滿足和延遲滿足之間的心理博弈,還體現了個體有意或無意地迎合消費主義下的社會認同。
在消費社會中,貧窮不僅是缺乏物質資源,還是一種 " 無法達到社會對消費者的期望和标準 " 的價值判斷。
大眾認知裏,擁有奢侈品的人往往是成功、富裕的,購買環保品牌的人往往具有愛心和責任感。消費主義将商品與特定的價值觀與消費者形象畫上等号,讓商品符号化,并不斷向人們灌輸 " 你消費什麼就是什麼(you are what you buy)" 的理念,鼓勵人們通過消費某種商品,塑造并傳遞某種個人價值。消費者展現出符合社會對消費者的期望和标準的形象,從而獲得社會認同和歸屬感。
消費行為已成為人們構建身份的一種重要方式,幻想税包含了自我定位對社會認同的迎合。
關于 "iPad 是否值得購買 " 的讨論中,許多網友表示 " 買前生產力,買後愛奇藝 "。個體支付這一幻想税,一方面可能迎合了消費主義下對于 " 擁有 iPad 能夠提高工作效率 " 的社會認知,另一方面可能迎合了廣告、影視劇以及社會印象中使用電子產品學習辦公的 " 精英感 "。
(小紅書 "iPad 值不值得買 " 相關筆記高達 947 萬 + 篇)
(有網友表示購入 iPad 是 " 為自己的虛榮心買單 ")
消費行為下的身份建構方式看似自由,即個體可以自由選擇購買任意商品,實則這些選擇早已包含了消費主義賦予該商品的社會認同價值,是一種隐形的控制——它讓個體不知不覺中将消費行為等同于自我實現。
而一旦消費行為未伴随着理想中的自我實現,個體本想塑造的自我定位便會和社會價值認同錯位,幻想終會破滅。
消費主義下的購物滿足:回歸真實需求,看見情緒價值
消費主義制造幻想税,離不開社交媒體、廣告的宣傳和營造。社交媒體與廣告呈現出消費主義下購買某種商品能夠擁有更好的生活、體現個人品位與形象等觀念,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個體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
而個體無法抵抗幻想税的根本原因、消費主義下社會認同和個體定位之間的核心矛盾,在于 " 被塑造的身份 " 與 " 真實自我需求 " 之間的衝突。
消費社會不斷暗示人們通過消費迎合社會認同,以 " 被塑造的身份 " 達到自我實現。而個體的真實需求往往和社會認同并不完全吻合,個體可能被動接受了社會認同賦予其的價值,甚至為了達到社會認同而壓抑真實需求,難以找到真實自我和社會認同之間的平衡。
基于社會認同的消費行為往往需要經濟實力支撐,一旦無法維持這種消費水平,個體便會因為社會認同遭到 " 威脅 " 而產生焦慮。
消費行為被等同于自我價值的實現,個體被内在的 " 真實自我需求 " 和外在的 " 被塑造的身份 " 不斷拉扯,造成内心的割裂。
不斷支付幻想税的背後,可能是一個被忽視很久的真實需求,以及因為需求沒有被滿足而積壓的情緒。為追求理想化生活而支付的溢價,也可能包含為某一產品或服務附加的情緒價值買單。
(來源:讨論區|消費主義換上 " 情緒價值 " 的皮,卷土重來)
情緒價值驅動的消費脱離自我真實需求,是非理性的。但對某一商品或服務除了有實際使用需要之外,人們也需要滿足精神層面的需求。看見并照顧好自己的情緒,為心靈做 " 馬殺雞 ",是正視自我需求的一部分。
并非所有為情緒買單的行為都是不合理的,忽視情緒價值、過于緊繃和壓縮自己的消費行為可能适得其反。幻想税增加了生活中的期待與獎勵,讓疲憊的自己享受多巴胺帶來的愉悦感,适度、合理地支付幻想税也未嘗不可。
仔細分辨消費主義帶來的幻想税與合理的購物欲望,或許能幫助個體擺脱社會認同對消費行為的影響。了解自己的需求和欲望,在商品和服務的使用價值與附加的情緒價值間找到通向幸福的卷積公式,才是正解。
參考文獻: [ 英 ] 齊格蒙特 · 鮑曼:《工作、消費主義和新窮人》,郭楠譯,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1 年。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知著網 (ID:covricuc),作者:埃斯達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