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神20發射成功,航天人的工資也一飛衝天了嗎?,歡迎閲讀。
星空浩瀚無比,我們的探索永不止步。
昨天(24 日)是第 10 個中國航天日,這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就在剛剛,神舟 20 載人飛船點火升空,進入預定軌道。
每一次的突破都離不開無數科研人員、工程師還有從業者們的無數日夜鑽研和汗水。
近幾年來看,中國航空航天市場的發展速度就像坐上了火箭,規模逐年增長。
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 — 2029 年中國伺服器行業需求預測及發展趨勢前瞻報告》顯示,從 2018 至 2023 年,市場規模由 0.6 萬億元突破至 1.9 萬億元,年均增長率達 23%。
據賽迪智庫商業航天產業形勢分析課題組展望,2025 年我國商業航天市場規模有望突破 2.5 萬億元。
航空航天行業作為高科技領網域的代表,一直是人才競争的 " 高地 "。
哪些崗位需求大呢?
獵聘大數據顯示,近一年,在航空 / 航天設備行業新發職位職能分布 TOP5 中," 飛行器設計與制造 " 以 11.46% 的占比位居首位,遠超其他職能。
随着商業航天、無人機等領網域的快速發展,企業對飛行器設計和制造的人才需求持續升温,近一年新發職位數量同比上一年增長 19.9%。
工藝 / 制程工程師以 3.01% 的占比排名第二,航空航天產品對精度和可靠性要求極高,工藝工程師是保障生產的關鍵角色。
機械結構設計排名第三,該崗是基礎崗位,尤其在輕量化、高強度結構領網域需求旺盛。
算法工程師與嵌入式軟體開發分别排名四、五,反映出智能化趨勢的加速滲透,企業對這類人才的重視。
行業薪資如何?
航空航天行業作為技術密集型領網域,更是高薪人才的聚集地,薪資呈現 " 金字塔 " 結構。
超過三分之一崗位年薪集中在 10 萬— 20 萬元區間。
年薪 20 萬以上的崗位占比高達 48.57%,但主要集中在技術研發、高端制造等核心崗位。
總體來看,航空航天行業正迎來 " 硬體更新 " 與 " 軟體賦能 " 的雙重變革。無論是深耕核心制造技術,還是投身智能化創新,發展空間都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