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印度的世界工廠夢,碎了,歡迎閲讀。
原創首發 | 金角财經(ID: F-Jinjiao )
作者 | 林石
印度正在上演一出大戲。
在富士康的半導體合資工廠宣告流產之時,比亞迪卻傳出了要在印度建汽車工廠的消息。
據媒體報道,比亞迪計劃投資 10 億美元在印度組建一家合資汽車工廠,用于生產比亞迪全系列的電動汽車,年產量可能會在幾年内達到 10 萬輛。如果計劃順利,這将會是 2013 年比亞迪在電動巴士工廠之後,在印度打造的第二間汽車工廠。
針對此消息,印度有關部門及比亞迪目前都還沒有給出回應。
富士康在計劃流產之後又迅速宣布,仍在尋找最佳合作夥伴,以啓動一項在印度新設四到五條芯片生產線的計劃。比亞迪之外,特斯拉也在合作告吹一年之後,仍在與印度協商投建年產量達 50 萬輛的汽車工廠。在 " 印度制造 " 的名單上,還将有源源不斷的企業出現。
明明是聲名遠揚的 " 外企墳場 ",印度還如同毒品一般地讓一眾外資 " 上瘾 ",并孜孜不倦地進入其中,這背後到底是何種原因作祟。
謎一般的印度市場
今年 4 月,印度在聯合國的預測中,将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兩個月後,印度總理莫迪站上美國國會聯席會議的演講台,宣傳的内容之一,是印度國内的龐大市場:" 印度是一個人口年輕化的古老國家。"
在莫迪口中,印度有超過 8.5 億智能手機與互聯網用户,2022 年全球每 100 筆實時數字支付中有 46 筆發生在印度,這是一個充滿可能性的市場。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印度目前的人口結構非常年輕,平均年齡只有 29 歲,足足比中國大陸年輕了 10 歲。高盛在 2018 年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印度有 4.4 億千禧一代和 3.9 億 Z 世代(00 後),龐大的年輕人口為印度購買力的持續提升奠定基礎,将讓印度 " 成為未來 20 年最引人注目的消費市場 "。
正在使用蘋果手機的印度青年
龐大的潛在市場,自然成為資本眼中的香饽饽。
小米曾經就賺了個盆滿缽滿。2014 年 6 月,小米通過與當地電商巨頭 Flipkart 獨家合作進入印度,成為小米進軍海外市場的第一站,當時印度手機市場的霸主還是三星。時任小米全球副總裁 Hugo Barra 就表示 " 印度有潛力成為小米全球第二大市場,并為小米全球出貨量做出重要貢獻。"
為了表示對印度市場的看重,小米還把首次海外新品發布會,放在了印度,因此還貢獻出了公司創始人雷軍的經典語錄 "Are you ok"。
印度市場沒有辜負小米。2017 年四季度,小米首次超越三星,成為印度第一智能手機品牌。過去三年,小米(含子品牌 POCO)在印度市場的手機出貨量達到了 4070 萬台、4020 萬台、2960 萬台—— 2020 年的出貨量甚至比中國本土的 3740 萬台還要高。
國外品牌的大量湧入,甚至讓印度的本土品牌失去了生存空間。
目前,印度手機市場占有率排在前五的品牌中,無一是印度品牌,這五家品牌的市場占有率已經超過 80%。曾經占有率達到 46% 的本土品牌,如今幾乎已經消失殆盡,僅有不到 2% 的市場占有率。
但并非所有市場都如此輕易 " 淪陷 ",
以比亞迪即将大舉進入的汽車市場為例,印度目前的汽車普及率僅為 35 輛 / 千人,遠低于美國的 868 輛 / 千人和中國的 226 輛 / 千人。在發達國家市場逐漸飽和的情況下,印度呈現了新的增長可能。
印度汽車制造商協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 年印度新車銷量同比增長 25.7%,超過 425 萬輛,超過日本,成為僅次于中國和美國的全球第三大汽車市場。
然而在看似旺盛的市場需求面前,多個國外汽車品牌都已經先後在印度折戟沉沙。
印度人酷愛摩托
2021 年 9 月,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就宣布,将撤出在印度的生產線,大約 4000 名員工将失業。福特給出的理由是:10 年來在印度累計虧損超過 20 億美元," 盡管做出了努力,但仍未能找到一條實現長期盈利的可持續道路。"在福特之前,韓國大宇、美國通用汽車公司都已經因為巨額虧損撤離了印度。
究其原因,是印度特立獨行的市場環境。由于基礎設施建設的不完善,印度消費者更青睐緊湊型汽車,關注點在于廉價、省油、容易維修——在印度,95% 的汽車售價低于 2 萬美元。
印度的市場确實很香,但汽車作為大眾消費品,對人群購買力的要求要遠高于手機這類普通消費品,需要更為長期的兑現期。
印度的世界工廠夢
印度有一個成為 " 世界工廠 " 的夢。
2014 年,印度總理莫迪在上台不到半年之後,就提出了一個名為 " 印度制造(Make in India)" 的計劃,重點關注汽車、IT、電子、制藥等 25 個重點領網域,通過降低外資投資門檻、提升營商環境、提供補貼等舉措吸引外國投資者。
身穿一身亮黃色印度傳統服裝的莫迪,在一個巨大的印度虎标志下,充滿雄心壯志地在直播中為自己的 " 印度制造 " 計劃定下目标:1,将制造業的增長率提高到每年 12-14%;2,到 2022 年,新增 1 億個制造業就業崗位;3,到 2022 年,制造業對 GDP 的貢獻率提高到 25%。
支撐 " 印度制造 " 計劃的底氣之一,是印度數億廉價勞動力的 " 人口紅利 "。
印度超過一半的人口 ( 52% ) 年齡在 30 歲以下,僅有 12% 的人超過 60 歲,占比不到八分之一。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2021 年的數據,印度的勞動力人口超過 9 億。印度政府則預計,這一數字在未來十年将超過 10 億。
印度街頭的年輕人
然而對于印度而言,龐大的人口數量對應的首先不是紅利,而是就業崗位的嚴重不足與劇烈競争。印度每年有 1000 萬青年工人加入勞動力大軍,根據印度經濟監測中心,2022 年印度的勞動參與率僅有 49.5%,也就是超過一半的人口都遊離于勞動就業市場之外。
2018 年 2 月,印度國營鐵路公司曾招聘 6.3 萬個月薪不到 1800 元人民币的基層工作崗位,其中包括搬運工、清潔工、看門員、鐵軌維護人員、助理級的扳道工等。結果是,全國有 1900 萬左右的應聘者申請了這些工作,從 9 月份到 12 月中旬,求職者們将在全國數百個考試中心陸續經過一系列的篩選、培訓才可以成功找到工作。
制造業成為解決就業的答案,也與盯上了印度市場與廉價勞動力的跨國企業們一拍即合。
" 印度制造 " 計劃推出的第二年,富士康宣布到 2020 年前,将在印度西部開設 10 到 12 家工廠,雇傭多達 5 萬名工人。同為蘋果供應鏈的緯創和和碩,也都先後在印度建廠,生產包括 iPhone、AirPods 等蘋果產品。
蘋果之外,小米、VIVO、OPPO、傳音等在印度攻城略地的手機品牌,也為了控制成本在印度大肆建廠。據印度中國商會和印度中資手機企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 2021 年,中國手機企業在印度工廠已經超過 200 家、貿易公司 500 多家,投資額達到 30 多億美元。
為了與中國品牌競争,三星在印度新德裏郊區的諾伊達,投資約 47 億人民币興建了号稱世界上最大的手機工廠,年產能據稱可達到 1.4 億部;通用汽車退出印度後,韓國現代汽車宣布将收購通用汽車在馬哈拉施特拉邦的工廠,以擴大在印度的生產規模,以兑現在 2028 年前推出六款電動車的承諾。
三星在印度的工廠,來源:三星
" 印度制造 " 似乎正按部就班地進行着,結果卻出人意料。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14 年到 2021 年間,印度制造業年增長率只有 2015 年超過了 12%,其他年份均低于 10%;制造業占 GDP 的比重在 2015 年達到 16%,但此後一路下滑,2021 年的數據為 14%。
至于 " 新增 1 億個制造業就業崗位 ",2018-2019 年期間,印度的制造業就業人數對比 2011-2012 年甚至還掉了 330 萬,之後有所回升但仍未恢復至 2011 年水平。
印度目前的對策,是将達成制造業對 GDP 貢獻率的時間,改到了 2025 年。
人口紅利的幻覺
坐擁人口紅利的印度,懷揣着 " 世界工廠 " 的夢想完全在情理之中。
讓龐大的年輕勞動力從農村來到城市,從而提升生產率來發展制造業生產出口商品,從而帶動經濟發展。這一模式在二戰後的日本、韓國、中國大陸都行之有效,但這背後也都有一套要素組合:開放政策、強有力的行政能力、勞動者強烈的工作意願、外資的持續投入等。
當下的印度,除了人口與勞動者的因素滿足之外,其他因素很難達标,導致了這個未來的人口第一大國很難兑現自己的人口紅利。
實際上,比亞迪早就品嘗過印度的甜蜜與苦澀。
早在 2007 年,在印度第 6 大人口城市金奈,比亞迪已經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個海外生產基地。當時比亞迪的一大業務是為諾基亞生產電池,而諾基亞在印度市場極具統治力,為了應對高達 30% 的進口關税,諾基亞便要求比亞迪在印度開辦了一家工廠。
兩年時間,比亞迪印度電池工廠從無到有,員工來到 2000 人。也是在這一年,王傳福首次登頂,以 350 億元人民币身家在胡 潤百富榜中登頂中國首富。
然而另一面是,悶熱的廠區裏,一個月裏 10 天沒有電,當地政府保證的 16 小時供水實際上只有不到 5 個小時,比亞迪只能自己買柴油發電機、自建蓄水池。
印度的基建頗為落後
近十年後," 印度制造 " 橫空出世,莫迪政府表示,減少小企業在印度營商的困難擁有 " 最高優先級 "。
事實上,印度的營商環境還有待提高。
在世界銀行報告中,印度的營商環境在 2015 年從 142 位上升到了 130 位。當時印度商工部 DIPP 秘書阿米塔布 · 坎特還很自豪地表示,印度已經努力實現了營商環境的逆轉,除印度外還沒有國家能夠在一年内提升 12 個名次,印度有信心實現三年内進入全球營商環境排名前 50 的目标。
然而一年之後,印度僅僅提升了一位,當時印度主要在電力供應、合同執行、跨境貿易和财產登記方面取得了進步,但在開辦企業、辦理施工許可證的難易程度方面,排名卻出現了下降。
營商環境不僅在于公共機構。2020 年,蘋果供應鏈企業緯創的印度工廠,遭遇工人的打砸搶,造成了 712 萬美元 ( 約合 4700 萬元人民币 ) 的損失,疑似原因是疫情期間工資的大幅下降。
到今年 5 月,緯創宣布将退出印度市場,本土巨頭塔塔集團将收購緯創在印度的工廠,承擔其在印的生產任務,原因是公司無法從這筆生意中獲利。
塔塔集團便是印度知名财閥之一,印度财閥與日本三菱、韓國三星等日韓财閥大為不同,他們通過經營印度國内的諸多壟斷型業務,極少參與國際競争。在政府的保護傘之下,他們不斷拓展經營範圍,如今更是拓展到了互聯網等新興行業。
倘若外資觸動了财閥的利益,那麼被 " 清理 " 出印度市場就只是時間問題。
或許,唯有像希音這種用經營權來換取供應鏈資源的操作,才有可能幸免于難。
此前傳出合作的印度企業信實工業,是印度最大的民營企業,董事長穆克什 · 安巴尼(Mukesh Ambani)為印度首富,且一度登頂亞洲首富。信實工業的零售業務 Reliance Retail 成立于 2006 年,擁有約 1.1 萬家門店,是印度最大的零售渠道之一。
根據傳出的協定内容,此次的合作是一次各取所需的交易:Reliance Retail 将完全擁有希音的印度業務,包括獨立的線上平台、用户數據等,希音僅作為技術和知識合作夥伴;與此同時,Reliance Retail 将幫助希音搭建一個擁有逾 2.5 萬家中小型本地商户的供應鏈,希音将為這些商户提供生產支持和培訓,以便為希音品牌的產品進行生產。
從最終收益來看,品牌經營所帶來的利潤是純制造環節所無法企及的高度,希音算是一種變相 " 割肉 "。
事實上,大部分外資并沒有希音這樣的覺悟,放不下眼前利益,進而選擇與财閥們進行博弈。
2021 年底,印度商業和工業部長戈亞爾稱,從 2014 年至 2021 年,共有 2783 家跨國公司關閉其在印度的子公司或辦事處。當時,印度仍在經營的 " 活躍 " 外企大約是 1.2 萬家。
印度《商業标準報》則幹脆評論稱," 它們(外國公司)可能正在對印度失去興趣 "。
時至今日," 印度制造 " 沒法一天建成,印度的營商環境不會一天好轉,印度只能注定是一座圍城,裏面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
參考資料:
環球雜志 《" 在印度制造 " 的面子和裏子》
财經十一人《印度超越中國到底是不是偽命題?》
上觀數據《印度人口超過中國,但未必能復制 " 人口紅利 " 之路》
第一财經《印度已成第一人口大國,但他們卻高興不起來》
界 - 面新聞 《印度經濟改革很努力 為何仍是全球商業環境最差國家之一?》
出品人 :盧桦
主編 :姜中介 責編 : 柯基的基
版式: 伊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