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情商極低的彭德懷、林彪為什麼能成為卓越的管理幹部?,歡迎閲讀。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華夏基石 e 洞察 Author 夏驚鳴
責編 | 若風 排版 | 五月
第 7892 篇深度好文:6404 字 | 14 分鍾閲讀
組織管理
我們發現,無論是發展得很快的企業,還是比較成熟的企業,很多都會面臨一個問題:缺少帶兵打仗的将軍。
我們也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聲音:" 我們這裏缺管理 "" 我們的管理者不會管理 "。提拔一些業務能手轉化為管理者之後,就經常出現這些現象:
" 一個人忙死,其他人閒死 ";
" 一個人時做得挺好,但一帶團隊,就做的不行 ";
" 工作效率低,任務完成不好、團隊士氣不高、團隊成長很慢、團隊流失率比較大等等 "。
有很多人問我:是不是管理者有獨特的特質?比如説,這個人不愛説話,是不是不适合做管理者?或者這個人情商不高,是不是不适合做管理者?
我覺得這都不是問題的根本。我可以馬上舉很多反例,比如林彪就不愛説話,石磙也壓不出一個屁來,彭德懷情商肯定低,但你能説林彪、彭德懷不是很好的管理者、領導者嗎?肯定是!
那麼,到底怎麼樣才能做好一個管理者呢?到底怎麼樣,一個業務能手才能更好地向合格的管理者轉型呢?
總結要做一個合格 / 優秀的管理者,或者説,一個業務能手要向合格的管理者轉型,只需要做好以下四點——打勝仗的業務能力、目标管理、敢于管理、不自私。
一、打勝仗的業務能力:
管理者的核心能力
1. 打勝仗的業務能力是管理能力的核心
要成為一個優秀的管理者或者是合格的管理者,根本在哪裏?講一個人的管理能力不行或者不會管理,其實第一個最根本的原因不是管理能力的問題,而是業務能力不夠的問題。
實際上,管理能力合格的前提是業務能力。要做好一個管理者,首先要具備業務能力,要具備打勝仗的能力。沒有這一點,是做不好管理的。
比如講,林彪基本沒什麼話,彭德懷情商很低,但他們都是卓越的管理者,指揮千軍萬馬,他們之所以能夠指揮千軍萬馬,絕不是學了 MBA,而是能夠帶領大家打勝仗!
你看林彪,天天琢磨地圖,每臨戰鬥,還要去查看地形、天氣等環境條件,有時還要搞清楚當地的群眾基礎,然後,要搞清楚敵軍的力量,敵軍将領和這支部隊的特點,周邊敵軍将領和力量,還有要猜測敵軍意圖,然後想清楚我軍打勝仗的思路,然後就是排兵布陣了,1 縱幹什麼,2 縱幹什麼,3 縱幹什麼……然後就是督戰和實時研究戰況,随時指揮調整,最後就是論功行賞了。
大家看見沒有,這就是管理過程,從這個過程中,大家有沒有發現,只要想清楚了如何打勝仗,管理是一個很簡單的事情,無非就是排兵布陣,作戰動員,實時督戰和研究戰況、指揮調整,最後論功行賞。
我們用管理語言來看,就是:确立目标(确定要攻什麼山頭)→策略與計劃(想清楚仗到底怎麼打)→用人與目标分解(排兵布陣)→督導或群策群力解決新問題(督戰,實時研究戰況,指揮調整)→完成目标(打勝仗)→評價激勵(論功行賞)。
一個不説話的林彪,一個暴脾氣的彭德懷,之所以是一個卓越的管理幹部,絕不是他們所謂的 " 管理方法 ",最核心的是他們 " 打勝仗 " 的能力!
而且 " 打勝仗 " 這三個字很有意思,我可以這麼來解讀," 仗 " 是山頭,是目标;" 勝 " 是思路,是制勝的策略與計劃;" 打 " 是行動。
坦率講,有的時候,很多管理者都搞不清楚 " 仗 " 是什麼,也就是他們的工作應該是要攻下什麼山頭都不清楚,連仗是什麼都不知道,不知道要達到什麼目的,要實現什麼效果,怎麼去談管理呢?
在現實中,很多管理者不知道怎麼管,不知道怎麼去和下屬溝通、探讨,不知道讓下面的人去幹什麼……最本質的原因是他也沒有想清楚打什麼仗,或者是如何打勝仗!
因此打勝仗的業務能力是管理能力的核心!
2. 業務能手缺乏業務能力的矛盾在于 " 業務能力需轉型更新 "
這就帶來一個問題:按道理來講,既然是業務能手,那麼他的業務能力應該是很強的,我又説業務能力是做好管理的一個核心條件,但很多業務能手轉型為管理者後,往往成為了 " 不合格 " 的管理者,而且,這個不合格的主要原因還是缺乏 " 打勝仗 " 的業務能力。這不是矛盾嗎?問題出在哪裏呢?
問題在于,過去的 " 業務能力 " 不代表是新的崗位需要的 " 業務能力 ",業務能手轉型為管理者,首先是 " 業務能力 " 相對以前,需要轉型更新了!也就是説,從原來的層面轉型為管理者之後,實際上對業務能力的要求發生了變化。
舉個例子,一個很優秀的士兵的業務能力是格鬥、槍法及進攻、後退陣型、步法等等;但是成為連長或營長的時候,他就要帶領團隊完成一項戰鬥任務,就開始有小的排兵布陣,就有了陣對陣的作戰思路;到了戰區司令,他的業務能力又發生了變化,不僅僅有更大規模的排兵布陣,也可能有炮兵、陸軍、海軍、空軍等的協同等等。
回到企業管理的現實,比如研發人員、銷售人員等等,一步步走向不同層級管理崗位,業務能力也在不斷的轉型、更新。
以一個研發人員為例,剛開始作為一名技術人員,只需要把自己這一部分做好,充其量再加上需要了解接口部分的工作;
成為一個項目經理後,業務能力就轉型為對整個項目負責,需要整體項目思路,對項目個部分的目标、分解、協同負責,而且要清楚項目與其他項目或部門的接口管理、協調等;
到一個負責研發技術部(產品部)副總裁後,是對整個技術路線、產品路線、技術規劃、產品規劃負責,對公司所有技術、產品規劃落地負責,需要與市場銷售、供應鏈進行協同,需要為公司戰略做貢獻,并基于公司戰略,思考、清晰技術、產品戰略等等。
對于業務能力轉型更新來講,我想有三個層面:
第一個層面是 " 點 " 的能力——做事;
第二個層面是局部戰役的能力,比如負責一個部門、一個區網域或一個產品;
第三個層面是全局的戰略性經營能力,比如負責一個業務、一個完整的公司或一個集團。每一個層面對業務能力的要求是不一樣的。
很多業務能手轉化為管理者出現障礙,我認為核心還是業務能力問題,主要是因為過去的業務能力已不代表是他今天需要的業務能力了。清晰 " 面臨業務能力的轉型更新 " 并實現這種轉型更新是業務能手成功向管理者轉型的首要問題。
所以,在企業裏面,有 " 之 " 字型發展,是有道理的。這種不同崗位的歷練,就是為 " 業務能力 " 實現更新做準備。只有掌握了方方面面的能力,才會更熟悉情況,上升一個台階之後更容易更新他的業務能力。
那麼,不是所有的企業有條件去做 " 之 " 字型員工發展,但只要我們懂得這樣一個規律,就可以更快地知道怎麼去發力,比如,你去一個新的管理崗位之後,首要的任務是了解、熟悉情況,思考新層面的問題,迅速實現 " 業務能力 " 更新。
轉型更新意味着 " 學習力 ",一個業務能手轉型為管理者之後,如何才能快速實現業務能力的轉型更新呢?
3. 如何更快地進行轉型更新——需要什麼樣的學習力和行動力
既然是轉型更新,背後就是學習,能不能快速學習,核心是 " 悟性 "。
有悟性才能更好地應對不确定性,有悟性才能更快地掌握新事物,有悟性才能以不變應萬變,才能窺一葉而知秋,才能透過現象看本質,即使沒有經歷過,也能找出本質規律去解決,這就是悟性。
一個人怎麼提高悟性,主要有三點。
① 一切從目的出發
有的人做事看起來套路很專業,但實際上是錯的,都不知道目的是什麼。這就是我們經常講的 " 走在路上,忘了方向 " 或者 " 專業正确,目的錯誤 / 目的不清,未達期望 "。
還有,過去做過的就會做,過去沒做過的就不會做,到了一個新的崗位或新的公司,就套用過去的經驗。
所以,不管面臨什麼情況,存在什麼問題,首先要有目的思維,一切從目的出發,知道做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麼。
有了目的思維,更容易讓我們回歸本質,回歸常識去找規律,而不是被經驗、工具、模型綁架,才能根據目的進行正确的創新。
② 一切從實際出發
不是從模式出發,不是從方法論出發,不是從概念出發,也不是從過去的經驗出發;要深入實際,深入一線,深入客户,或者深入問題現場;研究客户,研究競争對手,研究行業,或者研究問題到底是怎麼發生的。
把事實擺到桌面上,答案就在事實中。
③ 找規律、抓關鍵
找規律就是去學習,學習别人的經驗,學習理論,學習方法論。然後再基于目的,基于實際情況,清晰解決問題的思路與關鍵的突破點和實現的基本路徑。
當然,光有悟性,沒有行動力是不行的。怎麼判斷一個人是否有行動力呢?也是三點:
馬上行動,不拖拉。
不達目标誓不罷休,遇到困難絕不退縮。
主動整合,不等靠要,即使超出自己的職責和能力範圍之外的,不是等,而是主動整合外部的資源與能力支持,一定要解決問題或達成目标。
二、目标管理:管理者的核心方法論
既然業務能力是管理能力的核心,那麼,是不是和管理就沒有關系了呢?當然有關系。一個業務能手向管理者轉型,或者一個不合格的管理者想變成一個合格的管理者,從管理方法論上講,就是做好目标管理。
企業的目的是什麼?實現目标。管理的目的是什麼?也是實現目标。目标管理是管理的核心。很多企業一説管理幹部的能力不行,就搞大量的培訓,甚至送到各大商學院去學習。培訓和學習都是好的,但我們不要忘了本質——管理者做管理,就是做好目标管理。
我們來看看目标管理過程——公司的目标是什麼?現實有哪些主要問題?那麼要實現公司目标,公司應該做好哪些事情?我們的職責是什麼?我們又有哪些現實問題,為了實現公司目标,我們應該做哪些貢獻?
那麼,我們又應該做好那些事情?應該按照什麼節奏來做?需要什麼資源支持?我們團隊情況是什麼樣子的?那麼任務目标如何分解傳遞……
這些問題,需要領導者帶着團隊一起來參與,一起來探讨。然後就是目标實現過程的督導,實時研究情況,如果遇到問題,趕緊群策群力幫助解決,最後評價激勵,論功行賞,誰做得好,誰做得不好,一目了然。大家看看,這個過程就是目标管理。
我們講一個管理者不合格所帶來的一些問題,都能在目标管理裏面解決。比如忙閒不均,通過目标管理,想清楚公司要實現的目标,自己團隊什麼職責,應做哪些貢獻,有哪些任務,然後張三李四王麻子分别幹什麼一一目标任務分解下去了,就不會出現忙閒不均。
再比如,士氣不行,沒有成長,如果讓大家都來參與,群策群力讨論怎麼把山頭攻下來,遇到問題,有群策群力去解決,一方面,一定會激發士氣,另外一方面,這才是真正的成長,真正的培訓,在戰争中學習戰争。
目标管理是将 " 事 " 與 " 人 " 的結合,是 " 成果 " 與 " 過程 " 的結合——與團隊共同讨論未來的工作思路,分解任務目标、過程督導,遇到問題一起群策群力去解決,然後論功行賞。
同時,這個過程就是一種溝通,一種參與,一種激發,一種培訓,一種成長。我經常講,做一個管理者,不用去學太多東西,就老老實實把目标管理做到位,把績效管理做透。
一個企業一定要重視績效管理。績效管理有三個作用:一是分獎金;二是選拔将軍;三是培養将軍。其實,分獎金是績效管理其中很小的一個作用,更關鍵的作用是選拔将軍、培養将軍。
因為,績效管理就是目标管理,績效管理體系就猶如一個模子,所有的管理幹部 " 上道 " 後,促進管理者做好績效管理,如果把績效管理做到位了,就是一個合格的管理者了。
我們再來看看 " 目标管理 " 和 " 打勝仗業務能力 " 的關系。如果沒有打勝仗的能力,目标管理就只是一個流程步驟,流程步驟裏面的内容是由 " 打勝仗的業務能力 " 決定的。
這就好比目标管理是一個軌道,上面跑的是拖拉機;還是奔馳寶馬呢?如果有打勝仗的能力,而且打勝仗能力很強,那麼上面跑的就是奔馳寶馬。
所以説,打勝仗的能力恰恰是目标管理的前提,因此為什麼我強調打勝仗的業務能力是管理能力的核心,是第一位的,就是這個道理,為什麼我説,只要有了打勝仗的有能力,管理就簡單了,就是這個道理。
沒有打勝仗的業務能力,目标管理就是空洞的目标管理,但沒有目标管理,打勝仗的業務能力就不能轉化為管理能力,打勝仗的業務能力植入到目标管理中。
可見,管理者要做好管理,也沒那麼復雜,就是老老實實把目标管理做到位,目标管理就是管理的核心方法論。
三、敢于管理:管理者的關鍵素質
現實中,產生管理問題的主要原因往往不是管理者不懂管理知識,反而恰恰是不敢管理。面臨衝突的時候,不敢管理,逃避;有一些導向不正确行為出現的時候,不敢管理,縱容;在評價、分配的時候,也不敢管理,小耳朵飯。
管理者害怕衝突往往導致管理者沒有承擔管理責任。所以,很多企業做績效管理的時候,總是希望有一個績效管理的工具或模型來直接解決,管理者就不需要去管、不需要做出判斷了。
做績效管理,不是説一個工具一個模型就能把人評價出來,還是要人去判斷:下屬中誰能幹活,誰幹得怎麼樣,誰創造了更大的價值等等,這些内容,管理者是一定能判斷得出來的,而且一定要管理者去判斷的。
經常有人批評時説:管理者 " 不要拍腦袋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我認為:管理要拍腦袋,管理者要敢于拍腦袋!拍腦袋的本質是決策,這是一種管理責任!
只不過,有了管理體系,解決了規則問題,減少了決策,或者更高效提供了決策依據。需要決策時,就一定要承擔決策責任。就像有人經常講," 百年企業靠制度 ",或者講做了 " 管理系統,做出了制度流程,就可以不依賴人了 "。
從某種角度講,這些話是錯的,也是有害的,害得許多企業天天去寫制度,以為寫了制度,一切就好了,沒有想過,制度流程的背後是人,而且,制度流程解決的是例常問題的效率,決策,創新不是制度規定的,決策、創新是基于人的能力,基于人的能力釋放。
如果大面積的管理者不敢管理、不敢分配、不敢換人、不敢堅持正确的導向、不敢直面衝突,會帶來什麼問題?
這就會帶來組織的導向混亂,不知道怎麼做是對的,也不鼓勵做對的,負能量越來越多,抱怨彌漫,邪氣肆無忌憚,整個組織就會越來越離散,越來越衰弱,陷入系統的無力感,不可能有凝聚力、戰鬥力。
所以,敢于管理是合格管理者的關鍵素質之一,做到了敢于管理,管理上的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敢于管理就做到兩點——敢于獎優罰劣,敢于懲惡揚善。
四、不自私:管理者的關鍵素質
一個好管理者另一個關鍵素質就是不自私。如果管理者自私的話,就沒有人願意跟随。
那麼,不自私是指什麼呢?具體來講,就是初心、出發點、發心不自私。
要做到不自私,很簡單,只要你做事的發心堅持兩點:
第一個發心是 " 為了把事做成 "——為了把業務做成,為了達到更高的目标和更好的績效;
第二個發心是 " 為了員工好 "——為了成就員工,為了幫助達成目标,為了幫助員工實現成功、成長。如果有了這兩個發心,不自私就實現了。
五、小結
無論是業務能手向管理者轉型也好,還是現有的管理者要提升也好,如果要做一個合格的、優秀的管理者,最核心的是四點:
第一點,打勝仗的業務能力,即業務能力一定要強。如果你是一個司令,你都不知道仗怎麼去打,怎麼打赢,那你怎麼去管?
很多人説:" 管理者要授權、要分權,尤其董事長可以去打高爾夫,要信任下面,放權下去。"放權和不管是兩回事,你可以放權,但是你管的是更高層面的事情。作為司令,還是要關注業務選擇,關注投資決策,關注整個戰略落地過程。
所以説,不是説做管理者就可以放任了,相反,作為一個管理者,如果面臨攻山頭,但沒人的情況下,還得自己上,可以做業務員,也可以做操作員,就一個目的——攻下山頭。
在企業當中,現實情況是很復雜的,不是一切都準備就緒的,有人説,做管理者不能事必躬親,要放,但團隊都不是現成準備好的,如果沒合适的人,該幹還得幹,沒人幹,還得自己上。
當然,團隊建設本身也是管理者的責任,找人、培養人、換人都是自己的事。總而言之,管理者的核心責任就是打勝仗,核心能力就是打勝仗的業務能力。
第二點,目标管理。只要你做好目标管理,所有管理動作都在裏面了,沒有那麼復雜。出問題也是出在目标管理上,如果説管理的行為不行,管理能力不行,本質上是目标管理能力不行。
第三點,要敢于管理,敢于獎優罰劣,敢于懲惡揚善。
第四點,發心不自私。做到不自私就是遵從兩個發心——為了把事做成;為了成就員工。
如果做到這四點,你一定會成為一個優秀的管理者。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
分享、點贊、在看,3 連 3 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