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豪華車紛紛撒錢,中國市場不能丢,歡迎閲讀。
最近,奔馳經銷商的心情應該很好,因為月初有一則振奮人心的消息。
9 月 4 日,奔馳宣布将與中國合作夥伴共同在華投資超 140 億元,用于在中國的全新產品研發和生產。自 2025 年起,奔馳将陸續投產中國專屬的全新純電長軸距 CLA 車型、長軸距 GLE SUV 新車型,以及基于 VAN.EA 平台的全新豪華純電 MPV。
其中,長軸距 GLE SUV 新車型首次由中國團隊主導研發,将提供中國專屬的智能科技。
這與不少人在信息繭房中看到的内容,或許是衝突的。在對立情緒的影響下,你只能看到,外資敗退,正在收拾殘局離開中國。但事實上,德系車企沒有躺平和擺爛,反而增加了在中國的投資。
" 如果能在中國成功,那就一定能在全球成功。" 也許,對這句話的感悟,德系車企更深刻一些。
幾個月前,寶馬也正式宣布将深化在華布局,計劃對沈陽生產基地增加投資 200 億元。
此項投資的重點聚焦于寶馬在華生產的發源地——大東工廠的大規模更新和技術創新,為 2026 年啓動寶馬 " 新世代 " 車型的本土化生產奠定堅實基礎,彰顯寶馬集團對中國市場的長期承諾。
除此之外,大眾汽車也在 ALL IN CHINA,更加聚焦智能化。
2023 年 12 月,大眾出資近 50 億元買下小鵬 4.99% 的股權,成為小鵬汽車董事會的一員。
僅僅 2 天,大眾官宣與地平線合資的軟體公司正式成立,大眾注資近 190 億元。
新公司将基于地平線征程家族計算方案開展研發工作,落地的智駕方案将搭載于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市場的純電動車型。
今年 7 月,大眾再次豪擲 200 億元,用以擴大其位于安徽合肥生產基地的建設。
而據統計,在不足一年的時間裏,大眾投資金額已經超過 440 億元。
而這一切,都是為了适應中國市場。
目前國内的新能源滲透率已經超過了 50%,智能化發展如火如荼,而且量產速度很快,也足夠下沉,在這樣競争猛烈的市場攻擊之下,無論合資,還是豪華,都很難躺着賺錢。
這裏有一組參考數據," 窺一斑可知全貌 ":
2024 年上半年,寶馬集團在全球交付新車 121.3 萬輛,同比減少 0.1%;汽車業務總收入 630.09 億歐元,與去年同期的 628.98 億歐元基本持平。但是,税前利潤與去年同期相比卻下滑 14.2%。
再看全球區網域市場,寶馬在歐洲總體的銷量為 46.08 萬輛,同比增長 2.6%;在北美的銷量為 23.01 萬輛,同比增長 2.0%。但是,在中國市場卻是另外的光景,上半年交付 37.64 萬輛,同比下滑 4.3%。
但即便銷量下滑,中國市場仍然是寶馬集團在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所以,寶馬不會放棄中國市場,而下決心加大投資,只為了根扎更深,在中國市場的枝葉可以開得更盛。
寶馬如此,奔馳、奧迪、大眾皆如此。
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如果主機廠日子不好過,底下的經銷商更是壓力重重。
有經銷商坦言,2024 年上半年,對于傳統豪華品牌而言,可以算是在中國市場裏最艱難的上半年。
就在上半年," 價格戰 " 成為了主流方向,亦不假思索,幾乎所有品牌都被卷入了這場旋渦之中。
今年 5 月底,寶馬就曾給經銷商發函,推出了多項大幅度補貼減免政策,言下之意," 你們可以放手去打,短期困難我來解決 "。于是,今年 6 月,純電系列的價格首先 " 松動 ",寶馬 i3 價格 " 大跳水 ",大約 19 萬元,接近指導價的 5 折。
" 價格戰 " 的短期目的是 " 衝量 ",但帶來的後果也很直接,折扣過大,利潤縮水。
參考威爾森咨詢公司的數據,2024 年前 7 個月,奧迪終端折扣率逼近 30%,寶馬達到 25%,奔馳接近 20%;同期,中國汽車市場平均折扣率為 14%。相比之下,豪華品牌的折扣率居然最高,而合資品牌次之。
然而," 買漲不買跌 " 是亘古不變的消費心态," 價格刺激 " 沒有為豪華品牌們帶來直接的銷量回報。于是,在 6 月底,寶馬、奔馳等相繼退出了 " 價格戰 ",将視線聚焦于業務質量本身,支持經銷商穩扎穩打。
萬得(Wind)數據顯示,2024 年上半年,六家 A 股汽車經銷商公司(含已退市的廣匯汽車)中,四家公司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兩家公司虧損。
其中,作為中國最具規模的豪華乘用車經銷與服務集團的廣匯汽車(600297.SH),因連續 20 個交易日的每日收盤價均低于 1 元,其股票于 2024 年 8 月 28 日終止上市,上半年公司預虧超 5 億元。
如果降價做不到 " 薄利多銷 ",反而要吞下經銷渠道崩潰、品牌價值受傷的苦果,那麼,倒不如放緩腳步,重新調整再出發。
豪華品牌如今的困境,它不是單一因素造成的,但也并非 " 無藥可解 "。
第一個問題是 " 本土化 "。它不只是説,引入一款車,由本土團隊 " 微修 " 一下,就稱之為 " 本土改造 " 了。它需要更立體的 " 本土化 " 再創造,頂層的決策者需要理解中國汽車市場的獨特性、中國用户的消費偏好,很多時候甚至需要 " 放權 ",讓中國原生團隊操盤整個項目的執行。
從當前大額的投資來看,德系車企的頂層覺悟還是具備的,在 " 脱鈎 " 論調盛行的當下,還能夠擁抱合作,也是不容易的。諸如寶馬更新大東工廠,奔馳的 GLE SUV 由中國團隊主導,已經能看出他們的轉變了。
第二個問題是 " 高效化 ",這與本土化也是息息相關的。的确,打造一台車,是需要文火慢炖的,更需要時間的長期檢驗。但傳統豪華品牌們,還是 " 太慢了 "。在這個充足的 " 視窗期 ",它們已經丢失了先發優勢,同時,用户心智正在被重新占領,重新植入,就連品牌價值也跌落了。
如果用户不覺得 " 買一台電動 BBA" 是榮耀的,那麼,事情就變得棘手了。而要扭轉這個局面,傳統豪華品牌已經從守擂者,變成了攻擂者,之前高端電動品牌們走過的路,它們也要重新趟一遍。但有一個前提,它們再拿出手的新能源產品,有必要真正領先半代到一代了。
重用本土人才,提高工程效率,洞悉用户需求,再補充一句,愛惜品牌價值,是應該停下來,好好思考,再重新出發了。
從合資到豪華,中國汽車市場沒有誰能獨善其身,都被徹底卷入了旋渦。
市場仍舊在洗牌中,稍有不慎,就會跌下神壇。當然,中國市場仍舊是最具吸引力的單一市場,競争很有烈度,但也相當活躍。
總之,機會還在,就看誰能把握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