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子版塊穩中向好,3月的廣汽不可掉以輕心,歡迎閲讀。
25/04/07
導語
經歷 3 月的市場競逐,廣汽集團的變革才剛剛開始。
作者丨曹佳東
責編丨崔力文
編輯丨嚴旭霞
經歷去年強烈的車市震蕩,相信廣汽集團對于 2025 年的市場期待早已不局限于維持現有的生存狀态。在新能源產業愈漸瘋狂地掌握起中國車市的發展進程,在合資公司被自主車企分外壓制的背景下,對于廣汽而言,積極迎合產業變革,從陣痛中看清方向,無疑是當下亟需要面對的關鍵課題。
整個 3 月,中國車市似乎在價格戰、新車攻勢等外部因素的幫助下,得到了回暖。那同樣,不管外部競争有多麼超乎想象,廣汽必須要在這個特殊階段,完成對過往企業生存的心态切割。
而節前,廣汽發布了上個月的產銷數據公告,集團全月累計銷售了 17.39 萬輛新車,環比增長了 76.2%;旗下汽車企業月銷環比增速均超過 60%。而整個一季度的銷量則達到了 37.11 萬輛。
和其他頭部車企相比,廣汽集團此番成績似乎并值得過多炫耀,但有一説一,當市場風口愈發向那些新能源企業或是網紅科技公司傾斜,身披傳統外衣的廣汽,在當下所做的一切變革或多或少會在銷量上有所反映。
0
1
合資醒了,舒緩銷量陣痛
一直以來,廣汽集團給人留有印象的業務範疇總會分為自主和合資兩個板塊。而此種相對平均的發展狀态對比同類車企其實并不多見。只不過,随着全行業的轉型浪潮深刻刺痛了在華的所有合資品牌,面對今年的市場調整,廣汽必然要對現有的業務體系加以介入,以便更好地适應新的市場大環境。
整個 3 月,在合資板塊,廣汽豐田和廣汽本田各自都對外給出極為重要的發展規劃。
前者,作為電動化轉型的戰略級新車,鉑智 3X 一下給了市場一次小小的震撼。在全民唱衰合資企業的當下,廣汽豐田選擇徹底放下品牌包袱,向中國市場推出一款完完全全适配于中國用户的純電 SUV,除了要表露決心之外,更是在告訴所有同行,無論做什麼,想辦法活下去總是沒錯的。
而廣汽豐田于 3 月終端的銷量達 66,066 輛,同比增長 19.3%。3 月 6 日鉑智 3X 上市後大定訂單已超過 15000 輛,3 月 16 日以來累計交付 2500 輛的階段性成績,就是最好的自我證明。
在拿出鉑智 3X 這樣的產品之後,我相信,廣汽豐田已經很清楚了解了當下消費者究竟需要怎樣的豐田車。很快,更為智能的第九代凱美瑞等煥新車型亦将登入市場,這種種舉動無疑都是廣汽豐田積極應對產業變革所給出的補強方案。
當然,按現有的市場趨勢去推算,我們并不能笃定,身為合資企業的廣汽豐田總能在這場產業風暴中勇立潮頭,但是,從選擇緊随市場變革而推陳出新,到加快自身對于市場發展的研判速度,乃至真正放下歷史發展的沉重枷鎖,至少,這樣的廣汽豐田正是整個集團所需要的。
那同樣,當我們看到廣汽本田也于 3 月在剛剛落成的新能源工廠,下線了最新 W 架構下的純電 SUV —— P7,有些時候我們就必須明白,在 3 月交出 47,930 輛的單月銷量成績之餘,對于廣汽本田來説,市場給予其的變革時間總是有限的。
之所以在這個時間,廣汽本還是頭鐵地單獨為自己的電動化轉型建設一座新能源工廠,想必其目的一定是更具前瞻意識的。
是的,和廣汽豐田在新能源產品的推新邏輯不同,哪怕在新車研發階段已經充分認識到中國用户的需求,廣汽本田 P7 仍是一款極具本田特色,帶有十足本田駕趣的純電 SUV。
也就説是,在這款新車身上,彩色電視機 / 冰箱 / 大沙發的有無,并不重要,鑑于本田對于自身品牌的認知,P7 要做的就是讓中國消費者再次感受到本田車的樂趣。
對此,很多人會認為,本田還是太固執了。在這個講究全民智駕的年代,電動車的駕駛樂趣早就被弱化了。P7 的誕生和時代更迭有了落差。但回溯中國新能源車市過去 10 年的歷程,市場滲透不斷得到提升的背後,是普适性產品的大量出現造成的,事實上也給了更多自帶個性的產品一些空間。
過去,本田就是一個主打運動、個性以及年輕化的品牌,那到了新時代,雖然同為廣汽集團的合資公司,廣汽本田還是想在這個千篇一律的年代裏做出差異。在保有一個先進純電車該有的品質之外,P7 要讓消費者知道,本田電動車的性格究竟是在哪裏。
2
自主變革,拉開發展新序幕
在此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裏,不論市場變革給廣汽集團下了多麼嚴峻的戰書,提起廣汽集團,外界不免會将合資的标籤首先就貼給了廣汽。關于企業的發展,成敗的關鍵總是落腳在廣汽豐田和廣汽本田身上。
不過,當廣汽菲克、廣汽三菱接連退市,埃安和傳祺的日漸成為和合資業務并駕齊驅的重要板塊,廣汽集團無論如何都會在今年完成對現有子公司的任務再分配。
而自從廣汽集團将總部從廣州市區搬到番禺的廠區,馮興亞接棒曾慶洪為廣汽組建了新的領導班子,我也説了無數次,在合資公司受挫的同時,這樣的變化旨在将廣汽大自主打造成推動廣汽全面向新發展的新觸點。
過去的 3 月,廣汽埃安 3 月終端銷量達到了 34,082 輛,環比增長 63.4%。并在中國汽車質量網近日發布的 "2024 年度中國汽車質量排行榜單 " 中,旗下埃安品牌排名新能源車自主品牌第一、昊鉑則排名新能源車豪華品牌第二。其中,AION Y、昊鉑 HT 等 5 款車型質量位列各細分領網域第一。
的确,自從廣汽換防後就對自主業務進行了重新劃分,埃安和昊鉑不再是從屬關系,而是并行運作的兩個品牌。那在開年後的這幾個月銷量數據來説,也還未出現明顯的分類迹象。
但随着埃安 UT、昊鉑 HL 這兩款在品牌并行發展後各自在細分領網域完成新的品牌建設,站在廣汽集團的角度來説,這也算是給集團的未來下了一顆定心丸。
眾所周知,這兩年裏,因為新能源車市被插混、增程新車的魚貫而出,改變了原有圍繞純電發展的單一路徑,一直主打純電路線的埃安已在終端市場受到不小的衝擊。銷量不可避免地被同價位混動車型分流。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作為集團上任董事長的曾慶洪早早就提出,埃安會在混動車型的推出上下一番功夫。那今時今日,從昊鉑 HL 主打的就是這一動力系統,我會認為,此舉無疑于是在廣汽自主新能源的技術擴張上,做出了努力。
4 月 12 日,昊鉑 HL 将正式迎來上市。不用多説,依托市場現有的趨勢,昊鉑 HL 旨在給廣汽自主帶起新的技術标籤和另辟銷量來源。
而基于此種目的,3 月底,廣汽傳祺也将品牌高端化的首款產品——向往 S7 帶入了市場。雖然在整體銷量上,廣汽傳祺一向都表現得很穩定,上個月也交出了 32,465 輛的月銷成績。但還是那句話,既然集團有意對旗下業務板塊做出新的調整,廣汽傳祺就沒有理由按兵不動。
向往 S7 在上市後 12 小時内的大定訂單突破 10258 輛,激光雷達版占比超過 80%。其實就很説明,廣汽傳祺在推動自身轉型上所做的一切是符合時代現有發展勢頭的。
由此,我們同樣能察覺到,對于全面推動子公司的運營變革,從昊鉑 HL 到傳祺向往 S7,都是廣汽改革的決心使然。
而 3 月 31 日,廣汽集團董事會也曾審議通過《關于運營管控全面改革的議案》,同意公司結合當前競争形勢及 " 番禺行動 " 規劃,積極推進自主品牌從戰略管控向運營管控全面轉型改革。
在已完成對產品、采購、财務、銷售改革基礎上,重點聚焦研發和綜合保障領網域,通過市場和技術 " 雙輪驅動 " 提升產品競争力和服務保障效率。就是在説,廣汽的經營改革還遠未結束。
曹佳東
血液中流淌着汽油,
唯快不破!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