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九号上位,兩輪電動車進入下半場混戰,歡迎閲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零售公園,作者|一文
智能化已經颠覆了太多傳統行業,這次是兩輪電動車。
相比四輪汽車市場的高調競争,兩輪行業反倒在悶聲賺錢。一直以來,雅迪、愛瑪、台鈴等傳統大牌兩輪電動車廠商,和眾多不知名小品牌,瓜分着兩輪電動車這個需求巨大卻不起眼的市場。
近年來,随着國家倡導綠色出行,完善城市慢性交通體系,兩輪行業被擺上了台面。尤其是 2019 年,電動車新國标的出台将眾多雜牌清理出兩輪賽道,洗牌變革後,電動兩輪市場徹底迎來爆發期。
" 小電驢 " 再次進入各種公司的發展規劃中,比如,九号公司。就在同一年,原本主攻平衡車的智能短交通九号公司入局兩輪電動行業。
新入局者帶來的智能科技,讓原本低端、沒有創新潛力的兩輪市場充滿了各種期待的同時,也開始發酵得有些割裂:一方面,雅迪、愛瑪等老牌仍堅守出行基本需求,另一方面,智能公司已經試圖以技術激發出行者高端化和智能化消費需求。
01 入局:智能化與年輕化營銷
任何行業,都可以用數字化重做一遍。
數字化技術底座的突破足以颠覆所有行業原有的生存模式,将已有的擁擠紅海轉變為一片新的藍海。
而用自己擅長的科技活将傳統產業再做一遍,正是九号公司一以貫之的打法,正如電動平衡車和電動滑板車。如今,九号将這套打法運用到了兩輪電動車行業。
" 電動車是中國老百姓的剛需,但當時產業發展得并不是很好,那就是九号的機會。" 九号公司創始人兼 CEO 王野看到了兩輪電動車背後智能更新的潛力。
那麼當時的兩輪行業是什麼樣呢?雅迪、愛瑪等老牌電動車把握市場大盤,同時由于技術門檻較低且缺乏市場統一規範标準,也有眾多無名雜牌廠商在野蠻生長。
最主要的還是電動車市場思維固化,始終在低質和低價中打轉,沒有行業更新煥新的活力。彼時的兩輪行業像是一灘死水,急需活水注入。
2019 年新國标的實施為兩輪電動車市場帶來了爆發期,引來了大量 " 智能化 " 活水,其中一股活水就是九号公司。
九号公司成立于 2012 年,最初是以電動平衡車起家的,其核心主業是創新短交通與機器人,帶着明顯的 " 高科技 " 的标籤。那麼做電動車,也必然是充滿 " 科技感 " 的。
九号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高祿峰在談及入局電動兩輪車的初衷時談到," 當進入一個新賽道前,我們會首先思考兩個問題:是否能用技術創新改變或更新這個行業,并在此基礎上成為該領網域的第一,以及是否能夠形成技術壁壘 "。
九号電動車的思路是用科技讓兩輪電動車脱離 " 交通工具 " 的單一概念,向着 " 科技潮品 " 的方向發展。
2019 年 12 月,九号發布首款智能電動兩輪車 " 九号電動 C" 系列,加滿了九号擅長的 " 黑科技 "。
首先,九号電動搭載九号真智能系統,該系統包含了 Ninebot Airlock 感應解鎖技術、RideyGo!即停即走系統、電子邊撐(駐車感應)和座椅檢測系統(坐墊感應)、三重定位系統和地理圍欄技術、自主研發的锂電智能 BMS 和 OTA 無線更新等。
也就是説,九号電動車具有手機藍牙解鎖、自動鎖車、智能定位防盜、中置避震等功能。可以看出,這些科技的加入都在試圖簡化人的參與,讓短程騎行更加智能舒适。
其次,多彩的配色也是九号主打的營銷賣點。
電動車也早已擺脱了紅紅綠綠的老年配色,逐漸年輕化。九号 C 系列更是推出車身配色個性化定制服務,消費者可以在十萬餘種顏色中選擇組合。
2020 年,九号電動車實現 10 萬台銷量,成為行業中產品上市首年最快達成該成就的品牌。
之後,九号電動車系列以及智能系統也一直在不斷更新。
目前,九号電動車擁有 ABCEFMN 等七個系列,40 多個型号。銷量數據也非常可觀,到 2022 年 8 月實現國内累計出貨量破百萬,此後再到 2023 年 3 月突破 150 萬輛,再次成為行業最快達成此項成就的品牌。
那麼到底是誰在買單九号?從九号智能化、色彩等賣點可以看出其消費者定位是年輕人。
智能化電動車説到底是賺年輕人的錢,年輕人願意為外觀以及科技噱頭買單,願意為一丁點的高級感買單。九号最出圈的智能平衡車和智能滑板車也是在賺年輕人的錢。
雖然九号的發展勢頭強勁,但是智能化電動車的發展空間到底大不大?
與汽車追求質量相比,電動車始終只是硬工具屬性。智能化只能算是錦上添花,并不是必需,畢竟自動解鎖功能沒了,也只是用户擰下鑰匙的事。也就是説,智能化零零散散的提升始終代替不了電動車騎行的基本需求。
但是另一方面,市面上雖然依舊是傳統的電動車把控,智能電動車仍屬于發展初期,但是也許智能化的引入真的能颠覆整個兩輪行業。
02 江湖:老牌與黑馬厮殺
作為一家互聯網創新公司,九号公司做智能化電動車的底氣充足,但是智能高端的賽道并不輕松。在智能化技術成為交通場景的底色時,每家兩輪電動車廠商都在尋求智能化突破。
在新國标将多數小品牌以及不合規的雜牌被淘汰出局後,目前兩輪市場有三股勢力。一是以雅迪、愛瑪、新日等傳統電動車廠商;二是小牛、九号等專注智能出行的廠商;三是開發電動車生產線的老牌摩托車廠商、汽車廠商等。
根據魯大師的線下數據調研,在 4000 元以下的產品線中,雅迪、愛瑪、台鈴等傳統電動車廠商仍占據主流;在 4000-4900 元價格檔的產品中,依舊是雅迪、愛瑪為主,但是此時小牛和九号的銷量占比都在增加;而在 5000 元以上價格檔,小牛和九号則完全領先。
九号和小牛可謂是高端電動車賽道的佼佼者。
小牛是最早進入智能化的兩輪電動車廠商。" 天才少年 " 李一男洞察到了兩輪電動車智能化市場的潛力,于是成立小牛電動,聲稱要用最好的材料和最尖端的技術打造一款中國最牛的兩輪電動車。
小牛團隊觀察到傳統電動車使用鋁酸電池、以及外觀造型老舊的痛點,于是将此作為小牛電動的主打優勢:锂電池和高顏值。
在傳統電動車專注下沉市場時,小牛打了個時間差,率先憑借顏值以及智能化配置成為了兩輪電動車中的明星,在高端賽道中如魚得水。
但是如今雅迪、愛瑪、九号等紛紛開始布局高端賽道,小牛的路便不好走了。
2022 年,小牛兩輪電動車銷量為 83.16 萬輛,同比下滑 19.9%,銷量下降。
反觀同賽道友商,九号公司智能電動兩輪車和電踏車業務 2022 年實現營收 26.63 億,同比增長 99.58%,銷量達到 86.3 萬台,同比增長 94%。
與疲弱的小牛電動相比,九号雖然發展勢頭猛烈,但是情況也不容小觑。
一方面,傳統電動車廠商向上生長,轉型進入智能化賽道。
愛瑪科技電動車也已上線了智能儀表、智能中控、智能頭盔、APP 互動、NFC 一鍵啓動等功能,目前旗下有 Q 系列、F 系列、A 系列、X 系列;雅迪也實現了智能控車、智行 APP、智慧休眠、自動大燈、藍牙連接等智能技術,目前旗下主要有 VFLY、冠能系列等。新日電動車也是上新了汽車級锂電池、雙芯雙動力系統 2.0,智能操縱系統等。在雙芯雙動力系列下,有花仙子、CiCi、幻影 F9 三個品類。
雖然老牌車企缺乏智能化基因,但是在硬體實力方面仍有優勢,并且悠久的電動車歷史積累了大批穩定消費者。盡管新生勢力衝擊,但是這些老牌車企的銷量依然可觀。
2022 年,雅迪銷量達到 1401 萬輛,愛瑪、新日銷量分别為 900 萬輛、300 萬輛;小牛、九号的總銷售量分别為 83.16 萬輛和 82.62 萬輛。
另一方面,一些新興的兩輪電動車勢力也構成衝擊。
電動車賽道大而擁擠,任何與交通有關的廠商都想來瓜分這塊蛋糕。2022 年,春風表示将在今年推出 4 款兩輪電動車;2023 年 1 月本田發布全新兩輪電動品牌 "Honda e:";3 月份,五菱工業摩托車事業部推出全新自主開發的 " 羚羊 " 智能電動自行車。華為、騰訊、美的等跨界企業也在試圖開辟電動車賽道。
前有老牌電動車企業把守,後有新生勢力冒尖,夾在中間的九号想要真正進入電車行業第一梯隊,還需要思考消費者對于兩輪電動車的需求到底是什麼,如何讓智能化不僅僅是小修小補的噱頭。
03 未來:卷低價與高質量
根據艾瑞咨詢發布的《2023 年中國兩輪電動車行業白皮書》,2022 年中國兩輪電動車銷量 5010 萬輛,較去年增長 15.2%,預計 2023 年銷量達到 5400 萬輛。
兩輪電動車在我國一直是個龐大的市場,但是此前屬于雜亂無章的低質量發展階段。2018 年,工信部發布《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強制性國家标準,要求電動車必須符合 3C 标準,不符合規定的兩輪電動車将無法銷售。不過各地也紛紛出台了具體的過渡期政策。在過渡期截止前,所有雜牌劣牌都将被清理。
在此情形下,兩輪電動車出現大量換新的需求。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中國兩輪電動車保有量在 3 億輛以上,其中存在新國标替換需求的超标車約為 1 億台,預計 2022-20243 年間新國标驅動的電動兩輪車增量為 2500 萬輛、3000 萬輛、2500 萬輛。
對于電動車廠商來説,過渡期也是新一波機遇期。因此,這幾年,兩輪電動車行業才成為熱點,各家都想趁着過渡期收割一波銷量。
從目前的的情況來看,所有入局者都在試圖将兩輪電動車加上 " 智能 " 的标籤。的确,智能化是趨勢。但是智能化也意味着高價。究竟有多少人願意用高價換所謂的智能出行體驗?
根據魯大師的數據,消費者購車主要考慮電池以及續航,并且理想價格也集中在 3000-5000 元。
兩輪電動車消費者的核心訴求仍然是騎行的基本功能,比如電池壽命、續航時間等等。高端化和智能化的功能始終只是錦上添花,能為高端買單的消費者始終只是少數。
小牛和九号的智能化也并未形成自身護城河。外觀顏色、锂電池以及智能系統,這些功能的門檻并不高,老牌車企業已經在慢慢補上這些短板了。也就是説,小牛和九号主打的智能 + 顏值已經沒有競争力了。
實際上,兩輪電動車就是硬工具屬性,不像汽車、手表具備社交屬性,本質上它就不需要高端。九号如今吃到了行業紅利,但是等到國内熱潮褪去,消費者的理性回歸,智能化 + 顏值這條道路可能走不好走了。
作為帶着科技與創新标籤的公司,九号不妨将重心放到電池續航、行駛安全等基本功能上,科技創新推動產品更新,真正形成自己的科技護城河。
同時,國内低價市場已經被老牌企業占據,九号突圍成功的可能性不高,此時不如放眼海外。兩輪電動車出口額逐年增長,海外市場是一片亟待發掘的藍海。
兩輪電動車競争進入下半場,市場風向到底會如何變化,我們無法斷言。但是兩輪電動車的工具屬性決定了,價格和智能始終是王道。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