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遊戲,經濟新引擎?,歡迎閲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灣流經濟評論
時值年中,全國各類高規格展會升温。
6 月 18 号,第二十九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以下簡稱 " 圖博會 ")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落幕。
本次圖博會首次開設網絡出版展區,讓網絡遊戲、網絡文學得以首次登上國際文化交流大舞台。
這在過往并不多見。
據悉,展會還首次設定 " 網絡出版論壇 ",論壇上,中宣部多位領導做了主旨演講,點贊了多款遊戲的正向價值。
騰訊、索尼、網易、育碧、三七互娛、拳頭遊戲、閲文、Supercell 等共 8 家全球龍頭遊戲和數字出版公司受邀出席,以展示相關技術、創新實踐和體驗互動。
遊戲廠商集體受邀參展、并亮相首屆網絡出版發展論壇、被中宣部領導點贊。
這标志着以網絡文學、遊戲為代表的網絡出版,已經得到官方正視、重視——遊戲,作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部分,被官方予以積極态度。
無獨有偶,6 月 7 日,第十九屆文博會,三七互娛、網易等一批遊戲企業也在積極展示其 " 數字技術助力文化傳播 " 的獨特優勢。
遊戲企業在各類高規格展會上頻頻亮相,一大背景是:
今年遊戲產業迎來多重利好因素,被置以 " 經濟驅動因素 " 的重要地位。
遊戲產業起風:版号常态化、輿論正向化、產權明确化。
01
回顧今年前 6 個月,遊戲產業持續迎來好消息。
首先,是版号常态化。
2023 年以來,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共發放了 441 個國產遊戲版号。
國產版号整體發放數量也逐步穩定,最近 5 個月版号發放數量均在 90 個左右。伴随版号常态化,新遊上線的政策端的不确定性降低,供給端确定性回暖。
之後,是輿論風向 " 正向化 "。
去年 11 月 16 号,人民網發文《深度挖掘電子遊戲產業價值機不可失》今年 2 月 16 号,新華社主辦的 " 新華每日電訊 " 公眾号發文《别忽視遊戲行業的科技價值》。新華社、人民網兩大央媒,都從科技的角度,對遊戲產業發表了正向聲音。
如今,這種利好态勢,持續深入到法律、產權等更深層面。
近期,遊戲行業一些頭部 SLG 遊戲 " 玩法侵權 "、" 換皮侵權 " 的判決案例紛紛曝光。這些判例意味着:遊戲產業,知識產權的明确化。
版号常态化、輿論正向化、產權明确化,還有近期的整個遊戲產業 AI 化的浪潮。
顯而易見的是,遊戲產業,正在被種種利好因素推動,正成為國内經濟的新引擎之一,甚至可能是主力引擎之一。
據遊戲陀螺統計,40 家 A 股遊戲公司,Q1 累計實現營收超 247 億元,累計實現盈利為 36.61 億元。其中,約 73% 的公司實現盈利。
三七互娛、世紀華通、完美世界、卧龍地產、昆侖萬維五家公司的營收,占 A 股遊戲公司總營收的 " 半壁江山 "。營收、淨利潤最高的三七互娛,Q1 營收 37.64 億元,淨利潤為 7.74 億元。
助力經濟的產業新動力,
為何是遊戲?
02
如果我們把時間稍稍回溯,就在去年,整個遊戲產業還舉步維艱。
據《中國遊戲產業報告》數據,2022 年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 2658.84 億元,同比減少 306.29 億元,下降 10.33%。
其中,自主研發遊戲國内市場實銷收入 2223.77 億元,同比下降了 13.07%;自主研發遊戲海外市場實際銷售收入 173.46 億美元,同比下降了 3.70%。
與此同時,遊戲產業持續引發争議——對遊戲產業的質疑聲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湧現。
今年,整個產業,產生了 180 度的轉向。去年的行業陰霾,恍若隔世。
版号常态化、輿論正向化、產權明确化的背後,是 " 上層意志 " 的支持助力。歸根結底,還是三點:
1、遊戲關系互聯網產業就業情況
遊戲行業的發展,關系着年輕人就業問題。而與遊戲行業緊密相關的短視頻、直播、賽事、遊戲手機、遊戲公有雲等行業,也是年輕人就業的重要領網域。
招聘平台獵聘大數據研究院針對 25 個城市招聘專場的數據顯示,今年 3 月,廣州、深圳的 IT/ 互聯網 / 遊戲行業人才在兩個城市的招聘市場中均最活躍。
提振遊戲產業,直接利好上下遊企業,特别是吸納就業的頭部、肩部互聯網大廠。
比如,安卓手機陣營,華、米、O、V 等廠商,互聯網營收很大一塊來自遊戲銷售、聯運。
再以遊戲產業的下遊——廣告產業為例,AppGrowing 數據顯示,2023 年 Q1 期間,買量廣告熱投行業 TOP1 為遊戲(廣告占比 18.54 %),文化娛樂(廣告占比 14.01%)、社交婚戀(廣告占比 11.02%)位居二、三名。而廣告產業背後,則是字節、騰訊、B 站、快手等廣告平台。
可見,遊戲行業的興衰,關系着中國互聯網行業的錢袋子,更關系着年輕人就業的情況。
2、遊戲助力科技創新
2 月 16 号,新華社主辦的 " 新華每日電訊 " 公眾号發文《别忽視遊戲行業的科技價值》。文章稱:遊戲產業從誕生起就與前沿科技密不可分。
從最初被發明出來,用以展示和驗證計算機的性能,到成為 " 黑科技 " 的試驗田,再到快速融入實體經濟發展,遊戲與科技創新一直相互啓迪、共同發展。
随着遊戲科技不斷發展,相關科技的運用早已突破遊戲行業本身,在 AI、VR 等諸多領網域也已產生作用。
當下,科技創新最具代表的方向,當屬 AI。近期,憑借 AI 浪潮,遊戲股關注度持續升温,也從側面説明 AI 在遊戲行業的應用、落地備受矚目。
截至目前,騰訊、網易、米哈遊、完美世界、三七互娛、昆侖萬維、中手遊、朝夕光年、莉莉絲、恺英網絡、巨人、遊族、心動、掌趣等遊戲廠商已紛紛試水 AIGC。
比如,騰訊基于決策智能 Al" 絕悟 ",《王者榮耀》的數值平衡性偏差已經從 1.05% 下降到 0.68%。
網易《逆水寒》中應用了智能 NPC 系統,智能 NPC 能和玩家自由生成對話,并基于對話内容,自主給出有邏輯的行為反饋。
完美世界旗下端遊《誅仙世界》使用 AI 演算技術,實現天氣全局控制和細節變化。
科技創新(特别是 AI 技術)之于遊戲行業,到底具體效用如何?以三七互娛為例,該公司旗下有智能化投放平台 " 量子 " 和智能化運營分析平台 " 天機 "。
" 量子 " 系統已接入全球主流媒體平台和渠道 20 多家,同時支持 300 多款遊戲上線發行,累計創建產品投放計劃超過 20 萬個,遊戲產品上線全天廣告所耗時間從原來 6 小時縮短到 30 分鍾,效率提升 10 倍以上,部分地區智能投放占比已經超過 60%。
除了遊戲本身,遊戲助力科技創新的 " 外溢作用 " 更應該被重視,特别是在實體經濟領網域。
比如,在建築施工領網域,遊戲引擎在建築設計、施工管理、智慧城市、古建築修復等方面,都有着廣泛的應用。
3、遊戲助力傳統文化復興
遊戲在傳統文化的傳播過程中,潛移默化、影響深遠,且可在全球化的進程中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新時代韻味。
在圖博會上,我們就可以看到以《清明上河圖》為創造靈感的古代模拟經商遊戲——《叫我大掌櫃》出現在展館醒目位置。
該遊戲美術畫風獨特,背景和建築采用了水墨風格描繪,人物則是采用較為現代風格的厚塗畫風,深厚的文化底藴加上别具一格的東方審美。
在騰訊遊戲展區的 " 傳統器樂數字化 " 小程式體驗區,參會者可以選擇心儀的歌曲或自由演奏,也可跟随樂譜觸碰螢幕完成專屬的編鍾樂章。
該編鍾,基于曾侯乙編鍾 1:1 復制件的高精度數字采樣、還原。
組團出海:遊戲產業成熟 " 集群效應 + 外溢效應 "。
03
眾所周知,遊戲行業,不出海,就出局。
近年,遊戲產業出海一大趨勢,是從 " 單打獨鬥 " 走向 " 組團共進 "。
最典型的,騰訊一方面通過資本運作,另一方面通過強強聯合,在全球布局了大量遊戲企業,頻頻跑出爆款。
《Nikke》日韓成功上線背後,其研發商 Shift Up,騰訊占股 20%,正是騰訊資本運作的案例;而《幻塔》出海的成功,則是完美研發 + 騰訊發行的強強聯合模式的案例。
另一出海成績斐然的遊戲廠商,當屬三七互娛。三七互娛出海業務做得很早,但相比國内,海外是在近兩三年才取得突破的。
據财報顯示,2022 年三七互娛實現境外營收 59.94 億元,占總營收比例接近四成。在多家第三方機構的統計中,三七互娛貌似已經坐穩中國遊戲出海企業營收榜的三甲。
不同于騰訊資本運作 + 強強聯合,三七互娛與它合作中小遊戲廠商往往沒有資本上的往來。
三七互娛近年的海外 " 爆款 " 遊戲,多為公司代理發行中小廠商的產品。其中,《Puzzles & Survival》研發商為易娛網絡;《雲上城之歌》研發商為詩悦網絡;《叫我大掌櫃》研發商為延趣遊戲。
根據易娛網絡官網顯示,截至 2023 年 5 月,《Puzzles & Survival》最高單月流水超 3.5 億,累計流水已達 78 億。
從上述產品表現,我們可以發現,通過前期與中小研發方深度合作溝通來挑選精品遊戲,共同決策玩法方向和發展策略,極大地提高了三七互娛出海產品商業化的成功率。
據三七互娛相關負責人透露,在這種出海遊戲立項的早期,三七互娛的海外運營團隊會進入研發小組,給出具體建議。
在運營期間,會及時跟進用户反饋,在遊戲迭代中,采納用户意見,并反饋研發優化。
這種依靠發行運營層面對海外市場的理解,反哺到遊戲研發、決策的模式,已經是三七互娛的核心競争力之一。
這也是為什麼,三七互娛與中小遊戲廠商,願意在海外市場相互成就、攜手楊帆。
寫在最後
本文,灣流經濟評論觀察到:圖博會上首次設定 " 網絡出版論壇 ",8 家 TOP 級遊戲企業參展。
圖博會首次開設網絡出版展區,讓網絡遊戲、網絡文學得以首次登上國際文化交流大舞台,意義重大。
這背後是:遊戲產業起風了,版号常态化、輿論正向化、產權明确化——遊戲產業,正在被種種利好因素推動,正成為國内經濟的新引擎之一。
遊戲助力經濟,核心在于:遊戲關系互聯網產業就業情況,同時,遊戲助力科技創新、助力傳統文化復興。
在遊戲出海方面,我們發現:遊戲產業從 " 單打獨鬥 " 走向 " 組團共進 ",這是遊戲產業成熟後 " 集群效應 + 外溢效應 " 的體現。
當然,當下整個遊戲產業仍普遍存在一些難題亟待解決。
比如,AI 技術對于整個遊戲產業的影響,必然利弊并存,其中較為突出的弊端包括:取代部分低端可重復的工作崗位,影響就業;以及個别上市公司利用 AIGC 炒作概念,引發監管關注。
以上種種進步、問題,都是產業内外環境共同發展的結果。發展中的問題,仍要靠發展來解決。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