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全球供應鏈正在發生哪些變化?,歡迎閲讀。
作為将五洲四海的供給與需求都聯系起來的巨大網絡,全球供應鏈的動态變化,一直是各界矚目的焦點話題。它關系到不同經濟體的競争與起落,也深刻地影響出海企業的戰略布局與發展前景。
在相當長的時間裏,中國在全球制造業領網域遙遙領先。不過,中美競争、局部衝突等多種因素交織,也給全球供應鏈的穩定帶來很多波動。
我們很好奇,全球供應鏈正在發生哪些變化?這些變化将對中國產生什麼影響?對于那些 " 生于中國,面向全球 " 的企業來説,如何尋找機遇,又如何面對挑戰?
基于此,我們研讀了與全球供應鏈相關的數據與報告,希望能梳理出大概的脈絡。主要觀點如下:
全球供應鏈正在重構——并非完全脱鈎,而是變得更加復雜、多元化,需要更多國家的協同與配合。
全球供應鏈重塑的底層邏輯,并非完全基于經濟學的原理,而是基于中美競争态勢下的大國博弈。
供應鏈的多元化布局,正從曾經的 "All-in 中國 " 轉變為 " 中國 +N"。
" 近岸外包 " 與 " 友岸外包 ",正在推動東歐和墨西哥等國家與區網域的貿易增長。在亞太地區,外國直接投資呈多元化趨勢,新的熱點區網域不斷湧現。
即便中美之間在供應鏈上的直接聯系有所減少,但中國與美國主要貿易夥伴之間的供應鏈聯系卻在增加。可以理解為,中國正在更多地通過第三國與美國產生貿易往來。
供應鏈重構正在增加全球貿易的成本,這種成本的上升不僅會轉化為消費端的通脹,也可能轉化為企業端的虧損。
對出海企業而言,擁抱出海與全球化,并不意味着丢掉中國市場。
全球制造業的競争格局長什麼樣?
經濟學家 Richard Baldwin 的一項研究顯示,在全球制造業總產值中,中國占據絕對的領先地位(35%),份額大致為美國的三倍,日本的六倍,德國的九倍。在產值占全球 3% 以上的六個國家中,老牌工業國家有三個,即美國、日本、德國,其餘三個,中國、印度、韓國均為新興工業化國家。
與此同時,在全球制造業附加值的排名中,中國占全球的 29%,約為美國的 1.5 倍,日本的四倍,德國的六倍。不論是從絕對產值還是附加值來看,中國的制造業還是遙遙領先的。
" 全球制造業之王 " 的更迭
Richard Baldwin 教授的研究追溯到了 1995 年。當時,中國與加拿大、英國、法國和意大利的制造實力相當。1998 年,中國超越了德國,2005 年中國超越了日本,2008 年中國超越了美國。此後,中國制造業在全球的份額增加了兩倍,而美國的份額則下降了約 3%。
上一次 " 全球制造業第一大國 " 易主,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美國花了将近一個世紀,才取代英國成為全球制造業第一大國。然而,中國超越美國則只用了短短 15-20 年的時間。
中國制造業增速趨緩,美國推動供應鏈與中國脱鈎
2020 年,中國的制造業份額超過了其他全球前十名主要制造國的總和。不過,中國制造業的增速已經放緩,目前,中國制造業占全球的比例在 1/3 上下浮動。
值得一提的一個大背景是,2018 年中美貿易摩擦增加以來,美國推動供應鏈與中國脱鈎,全球進入了供應鏈重塑的時代。
不斷加碼的關税征收
為了加強對國内產業的保護,減少對中國制造業的依賴,美國采取了多重措施。其中最主要的是,對來自中國的商品征收高額關税。尤其是對于電動車、半導體、電子產品和機械設備等產品,税率為 7.5% 到 25% 不等。
最新的情況是,2024 年 9 月 27 日,美國政府宣布将落實對中國部分出口商品實施懲罰性關税,其中對電動車加征 100% 關税(漲幅 75%),對半導體和太陽能電池加征 50% 關税(漲幅 25%),對部分醫療器械加征 50% 關税(漲幅 50%)。
供應鏈的多元化布局,從曾經的 "All-in 中國 ",到 " 中國 +N"
受地緣政治等多種因素影響,近年來,眾多美國企業開始尋求供應鏈的多元化布局——在不同國家和地區設立生產基地,特别是印度、東南亞、中東歐地區,來分散風險,提高供應鏈的穩定性。
以蘋果公司為例。一直以來,蘋果在中國擁有龐大的供應鏈和銷售網絡,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庫克 2023 年在接受采訪時還表示," 約蘋果 95% 的產品仍然在中國生產、制造組裝。"
變化正在發生。
依據澎湃新聞的報道,印度在 2023 年組裝了約 14% 的 iPhone。JP Morgan 分析師,以及印度商務和工業部長 Piyush Goyal 都曾提到,蘋果公司的目标是 2025 年在印度生產 25% 的 iPhone。
正如蘋果公司在印度等地加大布局,當供應鏈開始部分從中國遷出,東南亞是主要受益的地區之一。目前,越南是企業 " 中國 +N" 戰略下的首選遷徙地;馬來西亞成為東盟地區半導體行業的新興重鎮;大量智能手機和藥品供應鏈,則向印度轉移。
亞太地區,外國直接投資(FDI)分散化,印證 " 中國 +N" 趨勢
金融時報的數據顯示,自全球金融危機結束以來,中國在制造業領網域獲得的綠地 FDI 實際上一直在下降。
與此同時,在亞太地區,外國直接投資呈多元化趨勢,新的熱點區網域不斷湧現。依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的數據,2010~2014 年,投向亞太地區的外商直接投資——綠地投資中,27.7% 都投向了中國,彼時的中國是亞太供應鏈的絕對中心。
但到 2022 年,這一比例下降到了 4.9%。反觀越南、印尼、印度等國家,它們吸收的綠地投資從原來的 33.7% 躍升到了 56.7%,其中漲幅最大的是印度,從 10% 升至 21%。這些投資将有機會轉化成制造能力和貿易能力。
近岸外包,正在推動東歐和墨西哥的貿易增長
援引《經濟學人》雜志于 2024 年 9 月 21 日發布的文章《近岸外包 " 正在将東歐變成新的中國 "》,美國和歐盟正限制從中國的進口,歐美公司紛紛開始轉變策略,将生產鏈轉移至 " 近岸 " 和 " 友岸 "。近岸外包能夠縮短供應鏈長度,提高物流效率,降低運輸成本,減少地緣政治風險。
比如,美國将墨西哥作為重要的近岸外包基地。美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23 年墨西哥開始取代中國,成為美國的最大貿易對象。與此同時,中東歐正在成為歐洲國家重要的近岸外包基地,未來預計能吸引更多的投資和產業轉移。
美國力推的 " 制造業回流 ",成效如何?
自奧巴馬時代起,美國歷屆政府都把制造業回歸作為其經濟政策的關鍵部分。從奧巴馬政府推行的再工業化和制造業復興,到特朗普政府的制造業回歸,再到拜登政府的一系列制造業復興政策,都服務于美國制造業回流的目标。
然而,多種迹象表明,美國力推的 " 制造業回流 ",可能并沒有達到預期。
先看就業。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02 年以來,美國制造業領網域的崗位雇傭一直呈下降趨勢;2008 年之後,美國開始重視制造業的回歸,制造業就業實現小幅回升;2022 年一系列新法案推出後,制造業就業也有一定程度的回升。但是與 2002 年相比,美國在過去 20 多年裏,流失了二三百萬個制造業崗位。
再看投資。與就業情況類似,每一次新的法案出台之後,都會帶動一波投資的增長。不過,當這些法案的效應慢慢減弱之後,相關投資又會回落。以 2022 年 8 月 9 日通過的《芯片與科學法案》為例。法案通過後,催生了計算機、電子和電氣設備行業的建築分項投資的高速增長,增速一度超過 200%。不過,2024 年之後,相關投資開始放緩。
依據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公布的數據,截至 2024 年 4 月,全美各地宣布了超過 80 個半導體相關的新項目,吸引了共計 4470 億美元的投資,投資計劃主要用于新芯片制造廠和封裝設施的建設,以及現有制造廠和封裝設施的擴建。
不過,這些投資的進展和結果還有待觀望。因為過往有些投資遇到了進度滞後或無限期停擺的挑戰。以台積電為例。公開報道顯示,自 2020 年 5 月首次宣布赴美設廠以來,台積電累計宣布投資額達 650 億美元(約為台積電三年的淨利潤)。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外方直接投資項目。4 年過去了,直到 2024 年 9 月上旬,台積電亞利桑那廠才開始小批量試生產。
中美之間的供應鏈聯系在減弱,但中國是可以被繞開的嗎?
牛津經濟研究所于 2024 年 1 月發布的一份報告,統計了中國占世界主要經濟體中間產品進口的比例。我們可以看到,美國從中國進口中間產品所占的比例,從 2018 年的 18.5% 下降到了 2022 年的 14.1%,2023 年上半年,這個比例進一步下降到了 11.4%。除美國外,日本從中國進口所占的比例也呈小幅下降趨勢。
然而,其他主要經濟體所進口的中間產品中,來自中國的比例都在上升。在發達經濟體中,德國、英國和澳大利亞最為明顯。在新興經濟體中,中國占巴西中間產品進口的比例,從 22.2% 上升到 26.4%。一定程度上,這説明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得到了維持。
中國的供應鏈,正在通過第三國和美國相聯系
除中國以外,美國最主要的進口來源國是墨西哥、加拿大、日本、德國、越南。在這五個國家中,除日本外,中國在其進口市場中的份額都在增加,而且是其第一或第二大進口夥伴。
這説明,美國只是降低了對中國的直接依賴,中美之間正以一種新的方式在保持連接——許多中國企業通過向其他地區的轉口貿易,或者在這些地區再組裝後,把產品銷往美國市場。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企業正在增加對越南、墨西哥等國家的直接投資,把部分生產能力轉移到這些國家。這樣将有助于中國維持在美國乃至全球市場的最終份額。
以被譽為 " 世界工廠 " 潛在繼承者的印度為例,印度的經濟發展對中國的依賴程度較高。依據智庫全球貿易研究計劃(GTRI)發布的數據,2024 财年,印度從中國的進口額突破 1000 億美元,時隔兩年,中國再次超越美國成為印度最大的貿易夥伴。
印度從中國進口的產品種類豐富多樣。或許出人意料的是,作為全球知名的仿制藥生產大國,印度從中國進口了大量化學品和藥品。同樣來自 GTRI 的數據顯示,僅在 2022 年,印度的化學品和藥品進口總額為 769.4 億美元,其中中國占了 26.8%。這個比例是相當高的,或許這能解釋為什麼有種説法是,全球藥品供應鏈的真正上遊,不是印度,而是中國。
從這個角度看,全球供應鏈只是變得更為復雜了,中間節點增加了,而非大幅脱鈎。
中國供應鏈出海進行時
中國對外投資已經連續 11 年位于全球前三,其中 2022 和 2023 年為全球第二。經過多年積累,中國企業在全球的供應鏈投資可謂遍地開花,其中主要的制造業投資目的地包括印尼、哥倫比亞、匈牙利、德國和馬來西亞。
美國曾經是中國對外投資的重要目的地之一,但現在美國已經跌出了中國對外投資的前十。根據美國經濟研究公司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2023 年 9 月的報告,自 2017 年以來,中國對美國的 FDI 持續放緩,具體而言,中國對美國的年度投資額從 2016 年的 460 億美元鋭減至 2022 年的不足 50 億美元。
中國對外投資新趨勢:綠地投資
根據中國商務部數據,中國企業宣布的海外投資總額正在增加,2022 年已經高達 1631 億美元。
中國公司正在将目光從美國轉向東南亞、歐洲和非洲等市場。
這一趨勢在中國的優勢行業中尤為明顯,如電動汽車制造業。通過在國外設立工廠,以自己的品牌或子公司進行運營,中國企業能夠更好地掌控生產鏈,并确保技術和質量标準與國内市場保持一致。
小結與思考
1. 當前,全球供應鏈重塑的底層邏輯,并非完全基于經濟學的原理,而是基于中美競争态勢下的大國博弈。
2. 由于地緣政治等原因,全球供應鏈正在重構——并非完全脱鈎,而是變得更加復雜、多元化,需要更多國家的協同與配合。
3. 全球化仍是大勢所趨。未來的全球化,不僅是市場的全球化,更加是供應鏈的全球化。
4. 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仍然難以撼動,即便中國與美國的供應鏈直接聯系在減少,但是與美國的主要貿易夥伴們的供應鏈聯系在增加。中美供應鏈正更多通過第三國互相關聯。中美脱鈎在供應鏈領網域是不大可能實現的。
5. 對生于中國的出海企業而言,全球供應鏈的重塑意味着:
之前企業也許只要在長珠三角周圍管理供應鏈就可以,現在供應鏈的復雜度提高,對企業的運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供應鏈重構正在增加全球的貿易成本,最終的成本不僅會轉化為消費端的通脹,也可能轉化為企業端的虧損。
僅有供應鏈能力是不夠的,需要将供應鏈能力轉化為品牌價值,變成在全球的競争力。
積極考察海外供應鏈,但需要慎重決策,尤其需要對政策敏感。
擁抱出海,并不意味着丢掉中國市場,因為強供應鏈基礎 + 新科技 + 大市場,往往意味着最高的產品迭代效率。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峰瑞資本,作者:沈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