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遊戲經驗:對話離職網易的「班味」外國人: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歡迎閲讀。
前不久,一個曾在網易當遊戲策劃、名叫 Jack(傑凱)的英國人,在遊戲圈刷屏了。他的經歷,甚至破圈到了非遊戲領網域,連圈外人都來圍觀「外國人在中國企業上班」的故事。
非遊戲媒體也在吃瓜
一方面,他的故事,戲劇味兒十足……打臉來得飛快。
今年 4 月,他還在説 " 最近項目很忙天天加班……但是我覺得還是挺充實的,很喜歡目前這份工作 ",俨然一副習慣加班的姿态;結果今年 7 月初,他忍不住感慨 " 太累了我 ";最終在 7 月中旬發文公開自己離職網易。
另一方面,不少人在這個外國人身上,破天荒看出了一種國人的熟悉感。
或許是因為,網友發現,都是在中國打工,不論是外國人還是中國人,臉上都出現了濃濃的班味兒。這一刻,大家心裏突然平衡了——雖然長相不一樣,但大夥在國内的生活狀态是一樣的,當牛馬的時候,都是牛馬。
當然,也有一些人覺得他是自找苦吃:英國有那麼多不加班的崗位,非得跑來中國卷?但國外工作真如我們以為的那樣好嗎?他又為何要跑來中國做遊戲?抱着這些疑問,葡萄君找 Jack 聊了聊。
而他的回答,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在 Jack 看來,海外遊戲工作室對全球市場的理解并不全面,薪資待遇也有限;另外,雖然工作确實辛苦,但他并沒有因此讨厭或抗拒在中國生活,相反,他覺得自己能進網易當遊戲策劃,是十分幸運的事。
不過,在聊到當下國内遊戲行業整體環境時,Jack 還是覺得 " 有點可惜 "。他不認為這是只有外國人才覺得難受的環境:" 對中國人和外國人來説,都很難。"
01 我想抓住這個機會,去做遊戲
Jack 最初并沒想過自己會來中國做遊戲,這中間充滿了各種機緣巧合。
和很多年輕人一樣,在讀大學前,他不知道自己未來想做什麼工作。和家人商量後,Jack 最終決定進入曼徹斯特大學學習西班牙語和中文。其中,西班牙語是他之前就在學的語言,而加上中文則是因為 Jack 覺得中國文化比較有意思,同時也想挑戰一個更難的語言。
按照課程要求,他大三在北京師範大學(下稱北師大)完成了為期一年的交換留學,之後大四回到英國準備畢業。這時,刷 LinkedIn 找工作的 Jack,才有了進入中國遊戲行業的打算。而這個選擇,和他的興趣、愛情息息相關,或許也説得上是命定如此。
第一,他發現,中國部分遊戲公司在找會説中文的英語母語者。這意味着,就算他先前沒學過遊戲相關專業,也沒做過遊戲,也依然有進入遊戲行業的機會。
這是個意外之喜,因為 Jack 其實一直對遊戲很感興趣。他回憶説,自己小時候玩的第一款遊戲,可能是 6-7 歲時上手的 GameBoy《寶可夢金 · 銀》;到了 11 歲,他有了自己的第一台 Xbox;進了大學,他也在玩各種主機遊戲:" 當時玩得晚上都不想睡覺了。"
圖源網絡
第二,Jack 在英國本地并非找不到工作,比如一些做外貿、遊戲出海的公司,都需要會講中文的人。
只是,這些公司更傾向于招會講英語的中文母語者,而中國國内的公司更想找會講中文的英語母語者。" 很多問題,只有母語者能發現。在母語文化環境下生活過人,和沒生活過的人,完全不一樣。"
出海、本地化……這些工作不單關乎翻譯,也關乎本地生活、文化。從這點來説,他确實在中國才能更好發揮自己的優勢。
圖源網絡。像這個六芒星,在英國長大的 Jack,能敏鋭地察覺到猶太教要素。
第三,Jack 大四回英國後,認識了現在的老婆、當時的女友 Nora。她是中國人,那會兒正在倫敦讀研,學業結束後需要回中國。就算是為了和 Nora 在一起,他也一定要在中國找到工作。
他們前不久剛領證
雖然來中國上班的英國人不多,但 Jack 的家人很支持他的想法。他的母親當時説,趁着年輕,Jack 可以多出去體驗不一樣的生活。就算事業失敗了,損失也不會太大,反正年輕,還來得及重新開始。
就這樣,他在大四下定了決心,要到中國逐夢遊戲圈:" 我是真的想做遊戲。" 在中文互聯網上做過調研,了解過中國遊戲大小廠商後,Jack 開始投簡歷,前往中國參與遊戲本地化工作,并于 2022 年夏天順利拿到了網易的 offer。
02 中國工作環境,和英國不一樣在哪?
剛進網易時,Jack 并沒有當上遊戲策劃,而是幹着更偏翻譯的工作,對接網易國内與海外團隊的溝通合作。畢竟,作為沒有遊戲研發經驗的外國人,他想進遊戲策劃團隊,還有一些坎要跨。
一方面,國内遊戲行業,或者説國内整個互聯網工作環境,和國外不一樣。
比如加班,在英國就不多見。但他覺得這其實不算最難适應的地方:" 海外公司偶爾也會有 crunchtime(趕工加班),所以還挺正常的。"
Jack 曾發帖説不适應調休,不過和我聊時,他説已經不是很在意這點了。
在他看來,最難适應和理解的,其實是國内的上下級員工關系:" 在中國,你工作情況好不好,全都要看你主管人好不好,就好像主管掌控了你 95% 的生殺大權。"
Jack 和朋友交流後發現,在中國很多公司裏,當員工和自己的上級發生矛盾時,沒有太多員工敢站出來和上級對峙、反抗。在英國,這種事不太可能發生:" 英國的主管,權力非常有限。即便主管人不好,他也不能對你不好。比如他們不能強迫你加班,也不能整天故意罵你。如果主管這麼做了,你完全可以找 HR 和工會舉報他。而且如果是主管做的不對,你舉報後,很可能是你的主管要走,而不是你走。"
另一方面,他需要補課了解手遊。
來中國前,Jack 沒玩過手遊。但來了國内,他想找機會轉崗成遊戲策劃,就必須去拆解分析熱門手遊。
雖然之前不玩,但他并不抵觸手遊。相反,他覺得手遊在中國如此受歡迎,是完全符合市場需求的。
他解釋説,在英國,人們不常玩手遊,其實很難定論説手遊就不好玩,因為大家日常本來就缺少玩手遊的場景——大部分打工人都住得離公司很近,住得遠的也通常會選擇開車上下班,所以幾乎沒人會在通勤路上玩遊戲;因為加班少,5 點下班後有大把時間玩遊戲,大家不用刻意挑選單局時間短的產品;對英國大部分家庭來説,PC、主機并不貴,消費得起,所以玩的人也多。
在中國,情況剛好相反,所以手遊反而更受歡迎。
就這樣,Jack 常年積累着對手遊的理解,同時還主動在工作習慣上融入國人團隊,用中文溝通、和大家一起加班、多和國人社交……最終,在去年年底,他成功轉崗,進入網易某項目當系統策劃。
不過,Jack 表示,在廣州網易園區,像他這樣和中國人打成一片的外國人,一只手就數得過來。剩下大部分外國人并不想逼自己融入不習慣的工作環境,只是按部就班幹着自己分内的工作,不和大家一起加班,也不怎麼和中國人交流。有些人雖然在國内待了挺久,卻連中文都説不好。
在他看來,這樣的工作狀态其實很危險:" 你薪水不低,又不願意和大家一起加班。那公司經濟困難的時候,你覺得會先炒誰?"
況且 Jack 的目标是做遊戲,而不是一直幹着翻譯、本地化的工作。為了這點,他也必須跳出自己的舒适圈,跻身到策劃團隊裏。
03 中國遊戲行業,有點可惜
聽過他在網易的奮鬥史後,我不禁開始思考:從在北師大交換留學,到進入中國遊戲行業上班……他在生活上會不會有落差感?會不會後悔來中國?
Jack 表示,落差感确實有,畢竟在北師大留學時,他只是聽説過 996,但沒經歷過 996,沒什麼實感。
但要説後悔,那還真沒有。事實上,他覺得自己收獲挺多:" 我很幸運,在網易遇到了很好的主管。我沒有做過遊戲,但他願意給我機會進項目組當系統策劃。而且他人很好,聽得進團隊成員的意見。"
只是,抛開個人在網易的幸運經歷,放眼整個中國遊戲行業談感想時,Jack 還是嘆了口氣:" 我就是覺得有點可惜。"
一方面,他覺得當下中國遊戲行業的環境,不利于培養創意。
其一,他聽説部分中國遊戲公司,并不尊重員工,還總是把員工逼得很緊。而人在不放松的環境下,很難產出創意。
比如,一些公司往往會在員工年限久、工資高了的時候,把人炒掉,換成更便宜的新人;再比如,部分公司會要求員工 996,會要求他們寫月報、周報,甚至是日報,老板則緊緊盯着員工的工作時長、工作内容量;此外,他還提到了在大廠中不算少見的末位淘汰制(立項一堆項目,最後只拔高個兒),在 Jack 看來,這樣濫用人力和經費,説明廠商從一開始就沒想清楚到底該做什麼,同時,它加重了員工在工作中感到不安的程度。
在這種令人緊繃、感到不被信任的環境下,員工可能也沒太多心思去在乎創意:" 遊戲應該是一種享受的樂趣,制作它的流程,也是產出創意的流程。如果看重創意,你肯定需要你的人才放松下來。讓人不放松的制度,是有違創意的。"
其二,從立項角度來看,他覺得部分公司過于看重數據了。
" 創意本身就是缺少數據的。你做一個全新的東西,比如全新的玩法,或者全新的世界觀,你怎麼去和老板説?你有數據來證明這個方向走得通嗎?現在就好像,你必須要先拿一個成功的產品來給老板看,講明他們數據很好,然後團隊才能接着搞。"
Jack 解釋説,這也是為什麼外國人總覺得中國遊戲在抄——當然,他覺得這樣的説法有些過分,中國遊戲不至于全是抄的。但他理解這些外國人的想法:很多中國遊戲是站在先前成功產品的基礎上去做的,所以總讓人覺得不是很創新。
Jack 帶了春聯回英國過年
另一方面,他覺得雖然很多中國公司為了和國際接軌,有招外國人,但在招聘之外,他們在其他方面并沒有做好和國際接軌的準備。
首先從職業發展角度來説,外國人在中國是有職場天花板的。很少有中國公司願意讓土生土長的外國人當主管,或更高的管理層。Jack 推測,可能是因為中國老板覺得外籍沒法帶中國人。
其次從研發層面來説,中國公司的管線普遍不算成熟。
他認識一些從海外工作室跳槽到國内公司的外國人,他們往往會為中國公司管線問題感到震驚。打個比方,在海外工作室,如果團隊已經定下了 deadline(截止日期),那麼所有相關需求就必須在 deadline 之前做完,之後不會允許有新需求插進來,能破例的很少;在國内,雖然大家也會定 deadline,但過了這個日子之後,往往還是會有很多新需求插進去,deadline 形同虛設。
這讓一些在國内做美術或音頻的外國人,感到頭大——遊戲馬上要上線了,策劃還在提新需求。在海外,策劃至少需要提前 3-4 個月把需求提完,給團隊充足的時間去做。
最後從管理方式來説,雖然把外國人招進來了,但部分中國公司并沒有用國際化管理方式去管理團隊。
一些廠商依然秉持着老一套的管理方式,也就是前面聊到的、不适合創意產出的管理方式。而被招進來的外國人,就算是全球範圍内頂尖的美術人員,在這樣的管理方式裏,也沒法發揮自己的作用。" 這些公司不會自省,不會去想是不是自己哪裏出了問題。做業務的人就很被動,不管你能力多強,進了公司就要被公司推着走。"
而且,即便已經雇傭了外國人,個别廠商在做海外營銷時,依舊沒能跳出中國思路,或者可能是不敢。" 太板正的營銷,在海外是很難出圈的。國外玩家就喜歡放得開、玩得開的遊戲官方。但這麼搞,有些國内的老板又接受不了。"
他舉例説,在海外社媒熱度不低的《蟹蟹尋寶奇遇(Another Crab's Treasure)》,官号就很愛整蠱玩梗,活得沒點官号的樣子。海外玩家就好這一口,但中國遊戲敢這麼跳脱的,不多。
雪上加霜的是,去年末至今年初,由于遊戲行業整體不景氣,Jack 發現,上述這些問題,不僅沒有減少,在國内反而變本加厲——裁員、降薪、更多的加班……對外國人,特别是對那些在海外上過班的人來説,這樣的工作環境肯定是越來越難接受的。
Jack 同時強調,他明白這事對國人來説同樣糟心。并且,他理解從崗位供需關系來説,國人所背負的就業壓力會比外國人更大:" 這就是我感到可惜的原因。我覺得中國不缺有創意、有想法的人,但長期來説,這種壓制創意的工作環境,會傷害中國遊戲公司在全球的競争力。"
04 海外遊戲公司,并沒有更「高大上」
那麼,國外工作室情況會更好嗎?
Jack 沒在海外遊戲公司上過班,畢竟他在中國更能發揮自己的就業優勢。不過根據他在海外社媒裏的觀察,以及和身邊一些在海外遊戲公司工作過的外國人交流,Jack 發現,國外公司也談不上完美。
第一,海外遊戲從業者的薪資,普遍會比中國的低。
這裏所謂的薪資比中國的低,并非嚴格意義上的比數字大小。而是結合房租、飲食、看病等生活開銷來看,在海外,遊戲從業者的生活水準确實不算高。
這倒不是老板故意欺壓員工,只是單純環境就是這樣——想賺大錢,想暴富,外國人不會優先想到進遊戲行業;那些為愛發電,真的想做遊戲的人,才會考慮進遊戲公司。
英國很多人偷自行車,Jack 在國内買自行車時,曾下意識擔心被偷。
第二,海外大廠對手遊的理解落後太多。
來中國後,Jack 發現,手遊才是全球最大的遊戲市場類型。但很多海外主機、PC 大廠,先前卻忽視了這個機會:" 大家老是盯着自己所處的歐美地區,卻沒看到東南亞、非洲、中東等地區,玩手遊的人更多。這是很多海外公司注意不到,或者可能是他們看不起的一件事。"
雖然目前部分海外大廠也開始關注手遊,但在當下和中國公司比,他們對手遊的理解和研發能力,已經落後太多。以至于他們想做手遊時,一些大廠,比如育碧、微軟、暴雪等,還需要聯系中國廠商來幫忙做:" 我們(外國人)自己沒有能力去開發一款很好的手遊,或者可能是我們沒人願意做。"
《刺客信條:Jade》由育碧和騰訊合作推出
第三,不少外國人對中國遊戲抱有偏見,忽視了其中值得學習的部分。
Jack 表示,不熟悉中國遊戲的外國人,總在潛意識裏認為中國遊戲等于 Pay To Win。但實際上,全球最成功的幾款中國手遊,像是《王者榮耀》這種體量的產品,商業化大多和 Pay To Win 無關,主要是在賣皮膚。
而且對比國内外遊戲後,他發現,國内遊戲在社交玩法上顯然做得更成熟。他能在像《和平精英》這樣的中國手遊上,享受到和三四個人一起玩的樂趣,就這點來説,手遊在中國也是一個很好的社交軟體。但海外很缺類似的產品。
所以,Jack 并不覺得海外遊戲公司就更「高大上」。海外還是國内的遊戲廠商,各有優劣,難説誰就比誰更好。
英國的肯德基不如中國的好吃
在他看來,大家之所以會聊國内外廠商、市場的區别,其實還是因為互相之間認知不夠:中國遊戲廠商很懂國内手遊市場,但要出海,在管線和管理上和國際接軌,他們對外了解顯然不足;同理,歐美遊戲公司熟悉本地主機和 PC 市場,但忽視了更大的手遊市場,他們對外也知之甚少。
聊到這兒,他還吐槽了下幹葡萄君這行的:" 我覺得國内外遊戲媒體,在這點上做得都不夠好。"
雖然海外遊戲媒體已經發展較為成熟,出現了一些比較大型、頭部的媒體公司,但至今仍很少有人規律地報道中國市場。結果就是,問歐美玩家知道哪些中國廠商和遊戲,很多人只會説米哈遊和《原神》;海外從業者可能還會補充説騰訊和網易,畢竟這兩家大廠在海外有不少投資行為,但要問知不知道哪些是騰訊和網易的自研遊戲,他們也不太能答上來。
但這不代表外國人不想了解中國。Jack 先前給 TechRadar、Games Industry.biz 等海外遊戲媒體投稿文章,介紹中國遊戲,或剖析中國市場,就多次被采納發布。
Jack 部分投稿文章的标題
換個角度來看,Jack 覺得,這也意味着國内媒體錯失了一個頗大的機會:沒人做英文内容,給海外用户介紹中國遊戲行業。與此同時,IGN 卻開了中文業務;Games Industry.biz 等外媒雖然沒中文版,但也有不少國内從業者在關注。他表示:" 我發現這個的時候還蠻驚訝的,這也讓我明白了,為什麼海外那麼多人缺少對中國遊戲的了解。"
而信息越少,越不清晰,身處繭房中的人,就越容易陷入偏見和誤區。
05 離職之後換個思路:先享受生活,追求夢想
從網易離職之後的 Jack,也在通過自己的方式,來嘗試縮小國内外網友之間的認知隔閡——借着現在閒下來的時間,他把更多精力花在了自媒體上,分享一些中外文化對比的内容,讓外國人更了解中國,也讓中國人更了解外國。
@Jack 傑凱 在小紅書、B 站、抖音等平台均開設了賬号
Jack 表示,這是他個人想要做的事情。可能拍視頻、剪視頻、寫文案累了點,但畢竟做的是自己的東西,累點也願意。
Jack 将自己參觀哈爾濱 731 部隊遺址罪證陳列館的視頻,發到了 YouTube,希望更多外國人能了解這段殘忍的歷史。
YouTube 高贊評論
至于什麼時候回遊戲行業?他説,自己暫時沒有急着找工作的念頭,而是想先歇一歇,享受生活:" 我和 Nora 剛領結婚證,剛好趁這段時間度下蜜月。"
Jack 和 Nora 在張家界
而和 Jack 聊下來後,我發現,雖然部分網友用崩潰一詞來形容他,但這種説法可能并不準确。倒不如説,現在平靜講述着過往的他,更像是想通後,主動調整了生活重心:
當初來中國、進大廠做遊戲時,他也曾全心全意撲在工作上,對于先前這個選擇,Jack 并不感到後悔,認為這是很多年輕人初入社會必經的階段;只是幾年下來,他現在發現,自己可能并不想要那種快節奏、人被工作推着走的生活。正因如此,離職後的 Jack 換了個思路:" 先去好好享受生活,追求自己的夢想……想要幸福的話,就得先找到幸福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