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TikTok美區小店,狠補“人”“品”,歡迎閲讀。
文 | 貿行四海
距離 TikTok 在美 " 不賣就禁 " 的倒計時,還有不到 2 個月。
" 大家已經不關心 TikTok 禁不禁了,更關心的是 TikTok 流量怎麼越來越貴了 " 唐龍公司 TikTok 電商業務負責人黃康祥有感而發。
他介紹,半年之前平均 6 美元的營銷費用可以出一單,現在已經翻了一倍多,達到 12-15 美元。獲客成本的上升,導致他在規劃 2025 年業務時變得謹慎。
另外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老賣家 Z 總,也告訴「貿行四海 ] ,TikTok 美區小店剛剛開放的時候,他抱着很高的期望值,組建了專職團隊,但試了半年時間,覺得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
" 我敢説,95% 以上的亞馬遜老賣家不會把 TikTok 當成主力渠道。"
短視頻依賴症
" 大家本質上都是在找便宜的流量 " 黃康祥介紹,去年 9 月 TikTok 美區小店剛推出之際,大家還能享受到 " 自來水 ",而經過一年多的發展,自然流量越來越少了,已經正式進入了付費時代。
在福建米多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TikTok 業務負責人丁琪看來,TikTok 美區小店在 1:1 復刻成熟的抖音電商,确實沒有給賣家太多依靠自然流量,慢慢成長的時間視窗。
除了要更多依靠采買流量來驅動業務外,TikTok 賣家們覺得電商流量變貴的更大原因,在于 TikTok 美區小店的轉化十分依賴短視頻。
熟悉抖音電商的朋友應該都有聽過一句話," 短視頻是流量的來源,直播是服務的載體,商城是成交的場合。"
根據第三方數據統計,今年雙 11 期間,抖音商城 GMV 已經占到抖音電商大盤的 43%,與直播電商并肩而立,成為抖音電商的兩大增長發動機。而短視頻更多扮演是為直播間和商城導流的角色。
但 TikTok 電商上,短視頻依然是擎天一柱。丁琪分析,在東南亞,TikTok 電商大概 40%GMV 來自短視頻,30% 來自直播,30% 來自商品卡。特别是在美國,TikTok 電商目前大約 60% 的銷量來自于短視頻,15% 來自于自播,25% 來自于商品卡。
因為美國用户尚未養成到直播間邊看邊買的消費習慣,導致 TikTok 美區小店難以用直播電商來承接服務,而更依賴短視頻,讓消費者觸景生情,催生購物興趣。
流量為啥越來越貴?
" 短視頻的轉化率我們測算下,基本在千分之一二左右,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溢出 " 黃康祥説道,短視頻電商有幾個天然缺陷,首先是消費者看多了容易審美疲勞,其次是站在商家角度來看,經常看到幾個内容差不多的短視頻,有的突然就火了,而大部分則寂寂無聞。既然理解不了背後的邏輯,那就只能拼數量。
量大管飽來賭概率,意味着大量的投入。為了實現短視頻的原生感,TikTok 賣家目前的主流打法,就是通過與美國達人合作,來輸出帶貨視頻。
黃康祥説道,盡管目前其與美國達人合作還是采取純傭合作形式,但是已經發現越來越多的美國達人提出了坑位費。Z 總也介紹,之前他曾和美國幾位 KOL 進行打包合作,平均計算下來一條短視頻的成本在 2000 到 5000 美元。
讓賣家肉疼的是,花費巨資好不容易捧火了一條帶貨短視頻,并不等同于銷量的暴增。" 中美的消費習慣不同,但消費邏輯是一樣的 " 黃康祥介紹,美區短視頻更多是導流到商品鏈接,美國消費者看到商品後,會選擇打開亞馬遜等電商平台進行比價,再決定是否下單。
一旦 TikTok 上的商品沒有明顯價格優勢,很可能只是為其它電商平台的商家打了廣告。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國内由于直播電商發達,短視頻更多是導流到直播間,通過主播會去激發消費者的需求,大大提高轉化率。" 我們明顯感受到,達人短視頻帶貨的爆單率和轉化率在下降 "
即便爆單了,賣家們也不見得很開心。今年黑五大促首日,米多多服務的一位賣家就賣斷貨了,整整停了五天等補貨。
與直播電商有可能采取預售不同,短視頻電商基本是現貨邏輯。由于供應鏈距離原因,TikTok 美區賣家一旦賣斷貨,就意味着好不容易拉動的商機與自己無緣。而由于短視頻流量的不确定性,賣家又不敢大量備貨,導致兩頭受堵。
直播是破局點
" 最近美區跨境店不是降低了入駐門檻,不再需要第三方電商平台的運營證明,但是很多新賣家還是因為備貨這個難以跨越的門檻不敢入局。"
丁琪認為,目前 TikTok 美區小店的主力軍還是有着供應鏈優勢的老賣家,老賣家們因為有自身亞馬遜店鋪、獨立站等渠道的銷量打底,原本在美區就有一定的備貨,遇上 TikTok 小店某款商品突然動銷爆發,也很容易進行貨品調劑,能夠較為充分地消化流量。
不過切換到老賣家的角度,Z 總給「貿行四海 ] 算了另外一筆賬。他介紹,TikTok 美區小店的價格帶目前集中在二三十美元的區間,同款商品在 TikTok 美區小店銷售,利潤要比亞馬遜北美店低 6 到 8 個百分點。" 我們目前更多是把 TikTok 作為產品宣發的平台 "
黃康祥也介紹,現在 TikTok 電商上有兩大主流門派,一派叫平替,一派叫跟賣。大賣和出海品牌們盯上的是利用 TikTok 流量,引發消費者關注,讓自己破圈,低成本走上平替的品牌之路。很多中小賣則抓住電商内容溢出的流量,進行跟賣。
" 這樣的電商内容是很難讓消費者形成持久復購。我們發現,很多商品在 TikTok 上熱賣了一段時間,然後就賣不動了 "Z 總説道,尤其是今年以來,美國消費者越來越傾向購買必需品,内容電商就不能僅僅停留在激發消費者的購買興趣,而是要着手打開使用場景。
黃康祥也認為,TikTok 有很大流量,但是目前流量的電商利用效率比較低,只有直播電商壯大起來,才能形成消費者和賣家之間的穩定聯系紐帶,流量才能走向穩定。
美國直播電商少一位 " 羅永浩 "
TikTok 對此也是心知肚明。根據 Modern Retail 報道,TikTok 正在減少對品牌大幅折扣的補貼,不再依賴補貼驅動銷量,而是轉向鼓勵和扶持賣家、服務商啓動直播電商業務。
" 從今年 10 月開始,美區直播的平台扶持政策就不斷加碼 " 丁琪説道。
黃康祥也總結 2024 年 TikTok 美區小店的政策變化脈絡,就是一邊在放寬新賣家的進入門檻,一邊将資源集中起來扶持頭部賣家,成立了億元俱樂部,不限制頭部賣家建聯達人的數量限制,鼓勵賣家開展直播。" 但我們不敢嘗試,擔心沒效果,也沒聽説有直播做得特别好的案例。"
丁琪也表示,從第三方數據來看,确實目前沒看到特别好的美區直播。在她看來,直播電商這個產品形态已經十抽成熟,目前 TikTok 電商在美國遇到的問題,是當地的直播基礎設施不成熟。
直播電商的底層邏輯,是以人(主播)為媒介,以好的内容,推動 " 貨品 " 找 " 人 "(消費者),呈現為 " 貨 - 人 - 人 " 的模式。當下,TikTok 電商可謂又缺主播,又缺貨,需要狠補 " 人 "" 品 "。
先看主播。從抖音電商的發展歷程來看,2018 年抖音小店上線,抖音電商開始從最初的短視頻帶貨,逐步更迭到直播帶貨。到了 2020 年 4 月,抖音 6000 萬元籤約羅永浩,抖音直播電商進入引爆期。
當前,TikTok 美區小店就相當于 2019 年抖音電商的發展階段,苦于尋找美版 " 羅永浩 "。
TikTok 美區小店必須狠補 " 人 "" 品 "
對比來看,中國直播電商的第一波主播代表是導購出身的李佳琦、淘女郎出身的薇娅,而美國第一波主播來自英語表達能力欠佳的中國商家們。
再看第二波,國内出現了以羅永浩、董宇輝為代表的新天王,而當前 TikTok 電商美區的主播們,則主要是來自于 Youtube 的達人群體們。
可以説從前兩波中美主播的對比來看,基本是專業隊對上了斜杆隊。美國達人博主們可以通過 YouTube 和 Instagram 這樣的平台上輕松地地賺取廣告費,進行直播帶貨,頗有中國直播電商發展早期明星客串主播的意味。
丁琪介紹,她與很多歐美達人進行過交流,他們只有對特别認同的產品,才願意分享,產品稍微不是很匹配他的人設,要麼拒絕合作,要麼就是提出坑位費。
與短視頻一樣,美國達人的直播合作費用不菲。據 Z 總介紹,之前他合作的美國主播,平均每場合作坑位費是 2 到 5 萬美金,他合作的類目,還要被抽取 5-8% 個點的銷售傭金。
如果僅僅是貴也就算了,關鍵美國主播可不會像國内主播這麼全情投入。做個對比,2019 年李佳琦全年的直播場數達到 389 場,每場直播平均超過 4 小時。TikTok 東南亞主播日均開播時長 2.5 小時,而美國主播單場直播時間平均為 20 分鍾。
顯然客串的斜杠主播們難以全情投入。此前官方一直希望将 jeff star 打造為美版 " 羅永浩 ",不過至今還沒達到老羅入駐抖音電商的效果。
綜合來看,目前平台主要押注的有兩股力量,一股是中國的 MCN 機構出海,在美國本土培訓專業的電商主播,一股是美國 DTC 品牌創業者們。
今年 6 月的夏季大促上,美國個護品牌 Canvas Beauty 創始人 Stormi Steele,就打破了 TikTok Shop 美國的歷史記錄,實現了首次單場直播銷售額突破百萬美元。
Canvas Beauty 在 TikTok 電商上的成功也得益于 " 品 " 的創新。原本 Canvas Beauty 主推的是一罐 8 盎司(約 230ml)的身體乳。
TikTok Shop 的運營團隊為 Stormi Steele 提了個建議,為什麼不把大瓶改成小瓶,讓消費者有機會嘗試各種香型的 Body Glaze 身體乳。
正是受到這個思路的啓發,Canvas Beauty 進行了產品重組,推出了小樣套裝,得到了消費者的熱烈歡迎,開始霸榜 TikTok 個護產品榜單。
" 換個角度來看,我們目前沒有和美國達人們達成很深度的合作,也是因為美國達人們對自身定位很重視,他們希望根據自身的特點和粉絲喜好推薦產品,而實際上我們還沒辦法提供這樣的貨盤 "Z 總分析,内容平台首先要有内容,純帶貨是走不通的," 人 " 和 " 品 " 必須匹配,才能獲得消費者的青睐。
實際上,國内直播電商正在往這個方向進化。今年雙 11 前夕,抖音做了重大的規則調整,将曾經只投放到交易池的電商内容,同時投放到了内容池。
這個重大的流量分配邏輯的調整,意味着只要商家和創作者能提供好的電商内容供給,就會獲得流量和銷量的确定性。
抖音變了,TikTok 電商的流量邏輯變動估計也不遠了。賣家們趕快與平台一起補 " 人 "" 品 "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