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七大OTA更新,AITO問界再次定義汽車“智能天花板”,歡迎閲讀。
要讓消費者買到的每一台問界車,都是體驗的起點,而不是體驗的終點。
作 者 丨 宿藝
編 輯 丨 子淇
AITO 問界開啓了發售以來最 " 重磅 " 的 OTA 系統更新。
實際上,從 7 月初開始,就有很多 AITO 問界車主在微信群、微博、B 站等社交媒體平台上進行 " 狂炫 ",甚至引發了很多其他新汽車品牌車主的 " 羨慕與妒忌 "。車主 @小灰灰與大恐龍在 B 站上發布的視頻《昨天,問界車主全瘋了》,引發了 71.6 萬次觀看和激烈讨論。
AITO 問界此次 OTA 系統更新之所以被稱為 " 重磅 " 和引發大量汽車用户 " 圍觀 ",主要原因可歸納為兩點:
規模大、範圍廣,覆蓋了 AITO 問界所有用户。根據 AITO 問界官方信息,從 7 月 15 日起,所有問界 M5 增程版、問界 M5 純電版和問界 M7 的車主,都可通過分批推送實現 OTA 更新。這種 " 新車型上市,服務不忘老用户 " 的方式,與很多新能源品牌 " 背刺老用户 " 的現象形成了鮮明對比。
創新功能多,并且 " 主打的就是一個智慧更新與實用體驗 "。本次更新帶來了包括 HUAWEI DATS、小藝智慧助手、車内關懷模式、音頻均衡器、智慧尋車等七項重要功能更新,在駕乘體驗、智能座艙、人車互動等領網域完成了自我進化,并再次打破了多個行業 "天花板",進一步夯實了餘承東對于 AITO 問界智能化體驗 "遙遙領先" 的承諾。
’
七大功能更新背後的 " 華為式創新 "
從汽車到智能汽車,背後是百年汽車產業深層次的巨大變革,其中 OTA(Over the Air 在線更新)技術尤為關鍵。
OTA 技術在智能手機領網域已經非常常見,但放在汽車領網域,需要改變整車電氣架構,以及對車企本身的系統、軟體、生态與運營能力有着較高要求。因此很多車企将 OTA 視為汽車智能化的核心能力之一,而伴随 OTA 系統更新帶來的整車體驗與功能不斷成長進化,也成為很多消費者購買智能汽車的重要考量。
以 AITO 問界此次開啓的七大功能更新為例,既體現了華為基于深厚技術積累帶來的強大創新能力,也讓外界再次感受到了華為以用户為中心 " 打造極致體驗 " 的產品理念。
HUAWEI DATS是華為自研的扭矩動态自适應調節的技術,相比傳統汽車傳統結構,其顯著優勢是通過感知車輪與路面的動态接觸情況并進行策略計算,實現整車控制和扭矩動态自适應調節,一方面提升不同路面狀況的通過平順性,另一方面則通過最大限度的能量回收,有效延長電動車的續航能力。這兩方面的優勢,對于如今的新能源汽車用户而言都至關重要,因此也被業界稱之為 "電氣時代的 QUATTRO 技術"。
但是 " 改變百年汽車傳統 ",絕非易事,可以説困難超乎想象。華為 DATS 研發過程中最大的挑戰之一,是提升車輛強動能回收效率的同時,解決 " 車輛前竄 "、路面瞬間識别與系統調優響應等操控性難題。但這兩者在傳統方案中很難兼得,甚至互為矛盾。因為強動能回收效率,意味着電機需要在車輪機械動能與電能轉化中更加強勢高效介入,但復制的道路狀況與行車場景,往往讓車輛在實際行駛過程中造成駕乘者者的行車 " 頓挫感 " 加劇。
為了提升用户體驗,将不可能變成可能,進而打破傳統產業天花板,這是一條典型 " 難而正确的路 ",也是以技術見長華為的最擅長打法。HUAWEI DATS 研發團隊調閲了海量的技術文檔,創新性地提出了輪端扭矩信号收集方案,類似于将腳部到大腦的傳輸變更為 " 膝跳反應 ",在車輪端就能完成扭矩信息收集和扭矩策略分配,從而大大降低了 DATS 系統的反應時延,顯著提升駕乘舒适性、安全性,有效降低暈車感。
同時,HUAWEI DATS 研發團隊還駕駛車輛幾乎 " 丈量過重慶每一條山路 ",從歌樂山到爬虎峰山,從落雪的冬天山路到盛夏城區内環進行了大量場景驗證,僅整車實測數據就超過 1TB。最終,完成版的 HUAWEI DATS 實現了 AITO 問界 4ms 識路響應,相比行業車輛路面感知響應速度提升 100 倍,極大提升電動車的駕乘感。問界 M5 EV 在城市道路工況下電池續航提升 10%,進一步降低了很多純度車輛用户的 " 續航焦慮 ",同時為所有 AITO 問界車主創造了實在的 " 低功耗價值 "。
"小藝 " 免喚醒功能也是本次更新的重要功能之一。相比其他汽車上的語音互動助手需要固定的 " 你好,XX" 等類似喚醒詞開啓應用,本次 OTA 更新後 AITO 問界用户可以無需任何喚醒詞的情況下直接下達命令,如 " 導航到朝陽公園東門停車場 ",小藝語音助手都能 " 聽得到、聽得懂、秒執行 "。
那麼為何市面上的其他車載語音助手都還需要 " 喚醒詞 "?主要原因是長期等待過程中會形成對車機系統資源的高占用率和高功耗。華為研發團隊通過用户實用習慣和場景洞察,投入大量研發資源推出了 " 端側 ASR+ 端側 NUL" 的語義理解方案,基于輕量級端側的語音識别和語義理解模型,實現了 " 小藝 "" 誤喚醒率 " 遠低于行業,同時人機響應加載效率控制在 200 毫秒級以下,相比行業效率提升了四倍,從而完美解決了 AI 語音識别率與誤喚醒間的 " 杠杆平衡 " 難題。
除此之外,此次七大功能更新還包括車主短暫離車過程中無需擔憂的 "車内關懷功能"、讓車内空間秒變車主私人調音室的 "音頻均衡器功能"、自動記錄停車位置信息的 "智慧尋車功"、支持異賬号登陸與車内乘客都可使用的 "超級桌面新功能",以及在 HarmonyOS 3 海量車機應用基礎上更多應用的加入與全面适配優化等等。
可以説,七大功能的 OTA 更新,每一項都與提升用户的出行體驗直接相關,背後則是華為投入的大量資源以及研發人員的巨大努力,也包括很多 " 另辟蹊徑式的靈光乍現 "。華為的優勢,是不僅有面向行業天花板勇于打破傳統邊界的決心,更有提出全新解決方案并将其實現的深厚的技術實力。而這一切努力,都讓 AITO 問界一步步成為 " 最好的自己 "。
就像餘承東所説:"在消費者看得到和看不到的地方,華為都花了血本用最好的技術,匹配最好的手段去優化更新"。
’
軟體定義汽車,問界模式 " 遙遙領先 "
智能電動網聯化掀起了百年企業行業最重要的一次躍遷式變革。如果説電動化(新能源)是上半場,那麼智能化(新互動、新體驗和新生态)就是下半場。
根據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報告,在 2022 年全國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 28% 的基礎上,2023 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有望達 850 萬輛,市場滲透率将達 36%。而根據行業預測,2025 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份額占比将 50%,預計 2030 年占比将達 74%。也就是説,汽車智能電動網聯化變革正在加速完成 " 上半場 ",而下半場的 " 決勝戰 " 已經開啓。
最顯著的趨勢之一,就是 " 軟體定義汽車 " 已成為各大車企的共識。大眾汽車前 CEO 赫伯特 · 迪斯在回答這一問題時就明确表示:"軟體将占據未來汽車創新的 90%"。這也給 " 技術與軟體領先公司 " 彎道超車傳統車企提供了無限可能。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與特斯拉與華為。
特斯拉汽車量產之初,很多傳統車企吐槽其 " 裝配工藝太差 ",大屏配置與軟體設計 " 不如機械按鍵牢靠 "。但特斯拉不僅完成變革了汽車電氣架構,還創造了 " 軟體 + 硬體 " 向用户出售服務和產品的全新商業模式。三年前,特斯拉收入結構中軟體創新收入占比約 5%,如今業界預估這一數字有可能增至 30%。相似的情形在智能手機行業也同樣出現:2022 年蘋果軟體和服務收入占比已經達到 19.8%,已遠超 Mac 和 iPad 的硬體收入比例。
華為 " 不造車 ",但卻依托其強大的技術積累,推動了中國汽車智能電動網聯化的兩大引領革新:
一是将具備持續引領優勢的 ICT 技術," 遷移 " 到智能汽車最核心的軟體系統與相關的硬體系統中。
比如将智能駕駛、智能座艙和整車控制分别對應三大平台,同時借助底層硬體與作業系統(Harmony 車機 OS)的核心能力,帶領汽車合作夥伴打造出了全新的 " 标杆案例 ",并引領整個中國汽車產業向深度智能化革新向前跨越了一大步。
此次 OTA 更新帶來的 " 小藝 " 免喚醒功能,就是基于對核心硬體底層的深度理解," 小藝 " 免喚醒放在 NPU 上進行推理,充分發揮華為軟硬體一體化創新優勢,不僅讓平均 CPU 内存占用幾近可忽略的程度,還大幅提高神經網絡的運算速度,從而一舉解決了傳統車機語音助手的痛點和尬點,推動人與車機交流更加接近于人與人之間的 " 拟人化互動 ",再次刷新智慧出行新體驗。
再比如支持自動記錄停車位置信息的 " 智慧尋車功 "。傳統停車場景非常復雜,車位信息識别比較困難,同時還必須兼顧給帶來的隐私安全問題。華為通過推動汽車電氣化與軟體架構革新,同時依托其在強大的端側計算、圖形影像算法(如自研 OCR AI 算法),以及慣性測量傳感器與對衞星失聯狀态下的位置算法補位相結合、引入 HarmonyOS 領先的隐私安全能力對影像進行脱敏處理以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等方式,從根本上解決了用户 " 停車易尋車難 " 與 " 隐私泄露招人煩 " 的兩大普遍車主痛點需求。
另一個,則是軟硬一體化的 OTA 更新能力,并且可以更加廣泛地覆蓋 " 老用户 " 利益。
這兩大能力,同樣是包括大部分新能源汽車品牌在内的技術瓶頸難題。軟體可通過 OTA 更新,但如何實現車輛出行的整體躍遷,背後實際上是對軟體一體化融合深度創新能力與整車技術把控上的比拼。
以 HUAWEI DATS 為例,AITO 問界 M5EV 版新車發布之後,很多問界老用户都對餘承東強調的這一 " 遙遙領先 " 創新技術念念不忘。沒想到僅時隔約三個月之後,AITO 問界就宣布将通過 OTA 更新形式面向問界 M5 增程版、問界 M5 純電版、問界 M7 的車主 " 全系搭載 ",這也是很多 " 問界車主全瘋了 " 視頻引發全網激勵讨論,并讓很多問界車主感到 " 超預期驚喜 " 的重要原因。
同樣的還有 " 音頻均衡器功能 " 功能。音樂是駕車出行用户最常用的娛樂方式,AITO 問界此次 OTA 更新之後将擁有五段式自定義均衡器,支持低音、中低音、中音、中高音和高音的調節,再加上行業領先的 HUAWEI SOUND 音響系統,讓車内空間秒變車主的私人調音室,也通過軟體更新方式省去了很多用户買車之後動辄萬元以上的車載音響後裝更新費用。
" 廣網域用户 OTA 更新 " 同樣是華為一貫的系統級軟體優勢能力。去年發布的 HarmonyOS 3.0,就覆蓋了華為手機六年前的老用户(包括 2016 年發布的 Mate 9 機型),對比之下很多品牌手機系統維護只有 2 年半到 3 年的時間,這得益于華為在 HarmonyOS 作業系統的強大投入,也充分體現了華為對服務老用户的高度重視。
以 AITO 問界為代表的全新 " 軟體定義汽車 " 能力,讓用户擺脱了過去傳統汽車 " 到手即貶值 " 與 " 龜速功能更新 " 的痛點體驗,通過廣網域 OTA 實現海量車輛的軟體功能突破與整車體驗持續進化,不斷賦予汽車新能力與新價值。這也是餘承東所強調的 AITO 問界 " 常用常新 " 以及 " 友商學不會的能力鴻溝 ",同樣突顯了華為聯手汽車合作夥伴推動智選車模式的 " 先天優勢 " 與巨大創新潛力。
就像餘承東所説:"要讓消費者買到的每一台問界車,都是體驗的起點,而不是體驗的終點"。
’
從鴻蒙車機 OTA 自由
看車機系統 " 當自強 "
2022 年底的全球新能源與智能汽車供應鏈創新大會上,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長苗圩公開呼籲稱:手機作業系統的缺失,使我們深深地認識到,在功能產品向智能產品的轉換過程中,如果沒有作業系統,芯片再強,汽車做得再好,都是在沙灘上起高樓。"
實際上,從 PC 時代到移動互聯網時代,中國科技企業盡管不斷提升智能終端與軟體應用層面的創新,但時刻都在面臨底層核心技術 " 缺失 " 的困擾,近年來中國智能手機在作業系統領網域的 " 卡脖子 " 已經成為現實。在國際外部環境不确定加劇與中國向 " 第一汽車生產與出口大國 " 邁進的情況下,中國汽車產業的智能電動網聯化變革,必須想現在就要考慮打造自主可控的智能化底座,一勞永逸的解決汽車作業系統與核心軟體的 " 卡脖子 " 問題。
從這個角度來看,此次 AITO 問界開啓的七大功能全新更新,既再次驗證了 HarmonyOS 系統在軟體定義汽車與智能化變革中車機系統自主的重要性與顯著技術創新引領力,也代表了華為敏鋭的戰略前瞻力與產業擔當。
《壹觀察》認為,從 AITO 問界僅用 15 個月就創造了十萬台量產車下線這一新能源品牌新記錄,到新車發布後僅三個月就完成全網域老用户的七大功能 OTA 更新,華為問界模式已經快步走過了其他車企 "看不起、看不懂" 的階段,而 "學不會、追不上" 讓華為智選車模式優勢不斷驗證,也是餘承東強調科技企業在汽車智能化變革大潮過程中必須具備 " 戰略層面定力 "、才能 "走得好、走得穩、走得長久" 的重要原因。